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

文档序号:27858587发布日期:2021-12-08 12:4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3.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因透析病人周转率高,每张病床每天有两到四人使用,传统方式的做法为每人每次需更换床单被套,不仅护士工作量大,而且床单被套为公用物品,因此必须得反复清洗消毒,损耗较快,因此,如何使床单元保持清洁卫生成为了一个让许多透析中心头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具有患者穿刺治疗过程中便于保持清洁卫生和有效隔绝病床上公共用品,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避免需更换床单被套,并且该睡套为一次性用品,避免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包括下层睡套,所述下层睡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层睡套,所述下层睡套和上层睡套的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弧形凹口,所述下层睡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左链牙和第二左链牙,所述第一左链牙和第二左链牙的内侧壁与下层睡套的外侧壁之间均为缝合连接,所述上层睡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右链牙和第一右链牙,所述第二右链牙和第一右链牙的内侧壁与上层睡套的外侧壁之间均为缝合连接,所述第一左链牙和第一右链牙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头,所述第二左链牙和第二右链牙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拉头,所述上层睡套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两个开口。
6.为了避免因穿刺出血导致血液污染该睡套内部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优选的,所述上层睡套的后端面缝合连接有两个防水布,两个所述防水布分别位于两个开口的下方。
7.为了提高患者颈部与两个弧形凹口接触时的舒适度,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凹口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8.为了增加拉动拉链时的接触面积,以及避免拉动第二拉头和第一拉头时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优选的,所述第二拉头和第一拉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柄,两个所述圆形手柄的材质均为橡胶材质。
9.为了方便适用于不同身高以及胖瘦的人群,适用范围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
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优选的,所述下层睡套和上层睡套的长和宽均分别为2100mm/1000mm。
10.为了方便不同粗细的胳膊从两个开口向外伸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优选的,两个所述开口的长度均为300m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患者治疗过程中,将下层睡套和上层睡套展开铺到病床上,患者躺到下层睡套上端,颈部位于弧形凹口处,将上层睡套拉至到患者身上,患者的两臂从两个开口穿过伸出,接着拉动第一拉头,直到第一左链牙和第一右链牙闭合且第一拉头位于患者颈部的左侧,接着拉动第二拉头,使第二拉头拉至患者颈部的右侧,进而将患者身体封闭到睡套内,进行穿刺治疗,该睡套为一次性用品,从而达到了患者穿刺治疗过程中便于保持清洁卫生和有效隔绝病床上公共用品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避免需更换床单被套,也避免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13.2、该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穿刺过程中,通过上层睡套的后端面缝合连接的两个防水布,进而两个防水布避免因穿刺出血导致血液污染该睡套内部的问题。
14.3、该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患者躺到睡套内后,患者颈部与两个弧形凹口接触时,海绵垫提高了患者颈部与两个弧形凹口接触时的舒适度。
15.综上所述,该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具有患者穿刺治疗过程中便于保持清洁卫生和有效隔绝病床上公共用品,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避免需更换床单被套,并且该睡套为一次性用品,避免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展开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闭合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0.图中,1、下层睡套;101、弧形凹口;2、上层睡套;201、开口;202、防水布;3、第一左链牙;301、第一右链牙;302、第一拉头;303、圆形手柄;4、第二左链牙;401、第二右链牙;402、第二拉头;5、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专用睡套,包括下层睡套1,下层睡套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层睡套2,下层睡套1和上层睡套2的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弧形凹口101,下层睡套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左链牙3和第二左链牙4,第一左链牙3和第二左链牙4的内侧壁与下层睡套1的外侧壁之间均为缝合连接,上层睡套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右链牙401和第一右链牙301,第二右链牙401和第一右链牙301的内侧壁与上层睡套2的外侧壁之间均为缝合连接,第一左链牙3和第一右链牙301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头302,第二左链牙4和第二右链牙401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拉头402,上层睡套2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两个开口201。
24.本实施例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将下层睡套1和上层睡套2展开铺到病床上,患者躺到下层睡套1上端,颈部位于弧形凹口101处,将上层睡套2拉至到患者身上,患者的两臂从两个开口201穿过伸出,接着拉动第一拉头302,直到第一左链牙3和第一右链牙301闭合且第一拉头302位于患者颈部的左侧,接着拉动第二拉头402,使第二拉头402拉至患者颈部的右侧,进而将患者身体封闭到睡套内,进行穿刺治疗,该睡套为一次性用品,从而达到了患者穿刺治疗过程中便于保持清洁卫生和有效隔绝病床上公共用品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避免需更换床单被套,也避免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层睡套2的后端面缝合连接有两个防水布202,两个防水布202分别位于两个开口201的下方。
26.本实施例中:穿刺过程中,通过上层睡套2的后端面缝合连接的两个防水布202,进而两个防水布202避免因穿刺出血导致血液污染该睡套内部的问题。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弧形凹口101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
28.本实施例中:患者躺到睡套内后,患者颈部与两个弧形凹口101接触时,海绵垫5提高了患者颈部与两个弧形凹口101接触时的舒适度。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拉头402和第一拉头30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柄303,两个圆形手柄303的材质均为橡胶材质。
30.本实施例中:护理人员拉动第二拉头402和第一拉头302时,圆形手柄303增加了拉动拉链时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两个圆形手柄303的材质均为橡胶材质避免拉动第二拉头402和第一拉头302时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层睡套1和上层睡套2的长和宽均分别为2100mm/1000mm。
32.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层睡套1和上层睡套2的长和宽均分别为2100mm/1000mm,进而该睡套适用于不同身高以及胖瘦的人群,适用范围广。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开口201的长度均为300mm。
34.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开口201的长度均为300mm,进而方便不同粗细的胳膊从两个开口201向外伸出。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患者治疗过程中,将下层睡套1和上层睡套2展开铺到病床上,患者躺到下层睡套1上端,颈部位于弧形凹口101处,将上层睡套2拉至到患者身上,患者的两臂从两个开口201穿过伸出,接着拉动第一拉头302,直到第一左链牙3和第一右链牙301闭合且第一拉头302位于患者颈部的左侧,接着拉动第二拉头402,使第二
拉头402拉至患者颈部的右侧,进而将患者身体封闭到睡套内,进行穿刺治疗,穿刺过程中,两个防水布202避免因穿刺出血导致血液污染该睡套内部的问题。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