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3319发布日期:2021-12-15 12:3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


背景技术:
:
2.留置导尿是临床为了准确记录尿量、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而进行的一项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护理操作,集尿袋是尿失禁、截瘫、长期卧床等一些排尿困难病人留置导尿必备的尿液收集用品。
3.监测病人24小时尿量是观察病人(比如心衰病人、临床常见严重水肿或病情危重等病人)病情的重要指标,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在的集尿袋均是采用医用pvc材质制成,比较柔软,而集尿袋一般是悬挂于病床侧边床栏上,当尿液进入集尿袋后由于重力原因尿液会沉积在集尿袋底部,使设置于集尿袋上的尿量刻度失去准确性,势必影响治疗效果,于是,临床上,医护人员要求患者家属用带有刻度的尿壶或者量瓶对尿量进行二次测量来准确测量尿量并进行记录,再将24小时内多次尿的多次测量结果相加就得出了24小时尿量的数值,过程复杂;特别是患者需要留晨尿时,现有的集尿袋不能定量留取且使用不方便,容易造成尿液标本污染;同时在将每次排尿的尿量测量好后一般都是需要患者或者陪护人员记录在一张纸上,在实际中,患者或者陪护人员不是忘记记录每次的尿量就是容易把记录用的纸丢失,造成数据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准确测量24小时尿量、便于定量、无污染的留晨尿及便于记录尿量的集尿袋。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包括小储瓶、连接袋、集尿瓶、引流导管、第一控制阀、小储瓶排液管、第二控制阀、集尿瓶排液管;引流导管一端连接于小储瓶顶部,小储瓶底部连接有小储瓶排液管;连接袋顶部与小储瓶的外壁密封连接,将小储瓶排液管包裹在连接袋内;集尿瓶的顶部与连接袋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集尿瓶底部连接有集尿瓶排液管;在引流导管、小储瓶排液管、集尿瓶排液管上安装有控制管路开闭的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在小储瓶与集尿瓶上设有测量尿量的刻度线及刻度值且小储瓶上的最大刻度值小于集尿瓶上的最大刻度值。
6.优选的,所述小储瓶排液管的底端延伸入集尿瓶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小储瓶与集尿瓶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连接袋采用透明的软质医用pvc材质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集尿袋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小储瓶或连接袋顶部的挂环,挂环可将集尿袋悬挂于病床侧边床栏上。
9.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与连接袋的可拆卸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形结构,所述集尿瓶与连接袋通过螺纹旋接。
10.进一步的,在连接袋正面设有尿量汇总计量纸;在所述尿量汇总计量纸上标记有
刻度;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的连接袋正面。
11.优选的,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采用热敏纸,可直接用指甲在热敏纸上划线标记尿量。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截流片,截流片整体为方形,在截流片中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管路开放槽与管路闭合槽,管路开放槽的宽度大于管路闭合槽。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扣合式排放阀,包括阀体与阀盖,阀体内部中空、前后端、顶面开放,阀盖后端铰接在阀体后端上部,在阀盖底面中部设有与阀盖垂直的管路闭合凸块,在阀盖前端左右侧面设有两个卡合凸缘,在阀体前端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与卡合凸缘卡接的卡合凹槽。
14.优选的,所述卡合凹槽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高点处于阀体的内壁上。
15.进一步的,在阀体的内壁上设有管路的定位粘贴层。
16.优选的,该定位粘贴层为双面胶。
1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由于将集尿瓶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集尿瓶在患者每次排尿后就能够方便、准确、清晰的计量每次的尿量,无需再次倒入其他计量工具中计量;设置的小储瓶便于留取定量、无污染的晨尿;集尿瓶与连接袋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小储瓶内的晨尿导入尿检试管中;同时在连接袋上设置有尿量汇总计量纸,便于对患者24小时的尿量根据多次的尿量累加记录,尿量汇总计量纸采用热敏纸,可直接用指甲在纸上划线标记尿量。
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1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控制阀6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控制阀8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体81上卡合凹槽811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23.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小储瓶18第二控制阀82连接袋281阀体813集尿瓶3811卡合凹槽8114挂环482阀盖825引流导管5821管路闭合凸块8216第一控制阀6822卡合凸缘82261管路开放槽6183定位粘贴层8362管路闭合槽629集尿瓶排液管97小储瓶排液管710尿量汇总计量纸10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1:
26.结合发明内容及附图1,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包括小储瓶1、连接袋2、集尿瓶3、引流导管5、第一控制阀6、小储瓶排液管7、第二控制阀8、集尿瓶排液管9,所述小储瓶1与集尿瓶3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使小储瓶1与集尿瓶3形状固定,在进行尿液计量时,计量准确,连接袋2采用透明的软质医用pvc材质制成,便于包装;引流导管5一端连接于小储瓶1顶部,另一端连接留置于患者体内的导尿管,小储瓶1底部连接有小储瓶排液管7;连接袋2顶部与小储瓶1的外壁密封连接,将小储瓶排液管7包裹在连接袋2内;集尿瓶3的顶部与连接袋2的底部连接,集尿瓶3与连接袋2的连接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形结构,所述集尿瓶3与连接袋2通过螺纹旋接,连接稳定,便于拆装;集尿瓶3底部连接有集尿瓶排液管9;在引流导管5、小储瓶排液管7、集尿瓶排液管9上安装有控制管路开闭的第一控制阀6或第二控制阀8;在小储瓶1与集尿瓶3上设有测量尿量的刻度线及刻度值,且小储瓶1的刻度范围小于集尿瓶3的刻度范围,小储瓶1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最小格的数值小于集尿瓶3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最小格的数值,如:小储瓶1的最大刻度为100ml,集尿瓶3最大刻度为2500ml,小储瓶1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为5ml,集尿瓶3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为50ml,小储瓶1的刻度精确度更高。
27.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说明了小储瓶1与集尿瓶3使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但考虑到便于包装等原因,小储瓶1与集尿瓶3可以采用类似于硅胶负压引流球的透明硅胶材料制成,该材料制作的小储瓶1与集尿瓶3在不受外力时能够保持原始形状(如圆柱形),在受外力时,可以压扁,当外力撤除时又能恢复到原始形状(如圆柱形)。
28.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储瓶排液管7的底端延伸入集尿瓶3内部,使尿液从小储瓶1直接进入集尿瓶3,不会残余于连接袋2上,同时在留取晨尿时,取掉集尿瓶3,可以直接将尿检试管套接在小储瓶排液管7的底端,方便快捷卫生。
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尿袋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小储瓶1或连接袋2顶部的挂环4,挂环4可将集尿袋悬挂于病床侧边床栏上,避免患者家属将集尿袋放置于地面或者集尿袋底部接触地面,导致的集尿袋遭到误踩。
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在连接袋2正面设有尿量汇总计量纸10;在所述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标记有刻度;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的连接袋2正面;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采用热敏纸,可直接用指甲在热敏纸上划线标记尿量;指甲在热敏纸上可以划线标记的原理是:热敏纸由碳成分组成,只要温度升高就会变黑,指甲瞬间划过产生的热量就能把指甲划过的地方炭化,形成一条黑线,也就在纸上留下了标记;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热敏纸最多的就是超市里电脑小票,超市工作人员在查验顾客的电脑小票时,查验完成后都会用指甲在电脑小票上划一条线作为标记,表明已查验无误;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每天一换,更换尿量汇总计量纸10时可以将使用过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撕除后将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粘贴在原来的位置,也可以直接覆盖粘贴在使用过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
31.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10的使用方法示例:比如患者24小时内第一次的尿量为200ml,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在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200ml刻度处用指甲划一下,在200ml刻度处就会有条黑色的标记线,比如患者24小时内第二次的尿量为250ml,那么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在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450ml(200ml+250ml)刻度处用指甲划一下,在450ml刻度处就会有条黑色的标记线,说明患者现在的总尿量为450ml,比如患者24小时内第三次的尿量为
250ml,那么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在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700ml(450ml+250ml)刻度处用指甲划一下,在700ml刻度处就会有条黑色的标记线,依照上述方法对24小时内所有排尿的尿量在尿量汇总计量纸10进行累加标记,每次用集尿瓶3测量完每次的尿量后就将数据在连接袋2上进行累加标记,既避免了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忘记记录每次的尿量,也不会造成数据的缺失。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2,所述第一控制阀6为截流片,截流片整体为方形,在截流片中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管路开放槽61与管路闭合槽62,管路开放槽61的宽度大于管路闭合槽62;当管路处于管路开放槽61时,管路处于通路状态,当管路处于管路闭合槽62时,管路受挤压封闭,管路处于闭路状态。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3,所述第二控制阀8为扣合式排放阀,包括阀体81与阀盖82,阀体81内部中空、前后端及顶面开放,阀盖82后端铰接在阀体81后端上部,在阀盖82底面中部设有与阀盖82垂直的管路闭合凸块821,在阀盖82前端左右侧面设有两个卡合凸缘822,在阀体81前端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与卡合凸缘822卡接的卡合凹槽811。
34.该扣合式排放阀的使用方法为:管路从阀体81的前后端穿过,需要闭管时:将阀盖82绕铰接端旋转扣合在阀体81顶面,其中卡合凸缘822与卡合凹槽811匹配卡合,使阀盖82固定在阀体81上,同时管路闭合凸块821下压将管路的一处挤压封闭,管路处于闭路状态;需要通管时:用力掰起阀盖82的前端,使卡合凸缘822与卡合凹槽811脱离,同时管路闭合凸块821也脱离管路,使管路重新恢复通路状态。
35.在一种优选方式中,参照附图4,所述卡合凹槽811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高点处于阀体81的内壁上;该倾斜面便于卡合凸缘822滑入卡合凹槽811,同时在将阀盖82掰开时,也能使卡合凸缘822顺着该倾斜面脱离卡合凹槽811,更省力。
36.在一种优选方式中,参照附图3、4,在阀体81的内壁上设有管路的定位粘贴层83,具体的,该定位粘贴层83为双面胶;该定位粘贴层83的作用是连接定位扣合式排放阀与管路,在打开阀盖82时,由于管路没有收到挤压或者约束,防止扣合式排放阀顺着管路滑动甚至脱离管路。
3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的使用方法为:正常引流尿液时:关闭集尿瓶排液管9上的第二控制阀8,打开小储瓶排液管7上的第二控制阀8,最后打开引流导管5上的第一控制阀6,尿液依次通过小储瓶1、连接袋2全部进入集尿瓶3,通过对照集尿瓶3上的刻度得出本次引流的尿量,通过上述尿量汇总计量纸10的使用方法将对应的数值标记在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当需要倾倒集尿瓶3内的尿液时,可以将小储瓶排液管7上的第二控制阀8关闭,将集尿瓶3直接取下到厕所倾倒或者使用尿盆或尿壶放置在集尿瓶3底部,打开第二控制阀8进行倾倒;需要留置晨尿时:从连接袋2上旋转取下集尿瓶3,关闭小储瓶排液管7上的第二控制阀8,最后打开引流导管5上的第一控制阀6,当小储瓶1内的尿液达到指定刻度后,关闭引流导管5上的第一控制阀6,将小储瓶排液管7对接尿检试管,打开小储瓶排液管7上的第二控制阀8将小储瓶1内的尿液引流入尿检试管内并送检,最后将集尿瓶3装回连接袋2上,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正常尿液引流。
38.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小储瓶1留置晨尿的原因在于:小储瓶排液管7始终处于连接袋2内部,与外部环境隔绝,而集尿瓶排液管9处于外部环境中,可以保证使用小储瓶1留置晨尿比集尿瓶3留置晨尿使尿液样本受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就是使用小储瓶1留置晨
尿可以大幅降低尿液样本受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当尿液量少时,可以通过小储瓶1更加精确尿液的量;同时引流入尿检试管内的尿液可以通过小储瓶1上刻度直观的看出尿量的多少,这部分的尿量也需要汇总记录到尿量汇总计量纸10上。
39.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
40.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对该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的其它等效形式的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和相应的方法,该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