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可控的气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1192发布日期:2022-02-12 13:2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可控的气垫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可控的气垫床。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导致的各种疾病越来越常见,许多老年人的晚年基本使躺在病床上度过,长期卧床、甚至不能生活自理易引发便秘、皮肤疾病、静脉血栓等疾病,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等行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
3.翻身、按摩时由于病人无法自控,对于护理人员的体制要求较高,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体可控的气垫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可控的气垫床。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包括:气泵、分配器、主充气结构和四个次充气结构;所述主充气结构由多个第一气囊拼接而成;所述次充气结构由多个第二气囊拼接而成;多个连接气囊,多个所述第一气囊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气囊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相应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气囊,多个所述连接气囊上均设有两个连通部件,多个所述连接气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
7.优选的,所述连通部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气囊内,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连接气囊外,所述第一连通管内设有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相适配,所述球头上开设有气孔,所述第二连通管内转动安装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通管内并与所述球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分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和多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多个所述出气管相互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分配管。
9.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出气管内部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内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固定安装有球形密封垫,所述球形密封垫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球头与所述密封垫滑动密封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所述连接管道的外管径为6mm。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置气泵、分配器、主充气结构、四个次充气结构和多个连接气囊,能够让病人躺在主充气结构上进行自动的气压按摩与翻身,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与病人接触位置的气压,达到对特定部位增强或者减弱按摩力度的目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14.(2)、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球头、控制轴和气孔的连通部件,能够方便的控制连接气囊内部、外部的连通过程。
15.(3)、通过设置安装有进气管和多个出气管的分配器,能够给多个不同的目标进行输送气。
16.(4)、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能够对出气管的进气和排气过程精准控制。
17.(5)、通过设置开设有定位孔的球形的密封垫,能够在需要密封时,使连通部件保持密封。
18.(6)、通过设置外管径为6mm的医用塑料材质的连接管道,既保证了连接管道的使用安全性,又能使其有较好的柔韧性,使其在需要折叠收放时能够不会被折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中连接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图2走过来a部分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1所示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中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的原理框图;
24.图6为图1所示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中连接气囊的装配示意图。
25.图中标号:1、气泵,2、分配器,3、第一气囊,4、第二气囊,5、连接气囊,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球头,9、控制轴,10、气孔,11、壳体,12、进气管,13、出气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密封垫,17、定位孔,18、连接管道,19、分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体可控的气垫床包括:气泵1、分配器2、主充气结构和四个次充气结构;所述主充气结构由多个第一气囊3拼接而成;所述次充气结构由多个第二气囊4拼接而成;
28.多个连接气囊5,多个所述第一气囊3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气囊4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相应的第一气囊3与第二气囊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气囊5,多个所述连接气囊5上均设有两个连通部件,多个所述连接气囊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18,使用时,从分配器2上引出多个管道与相应的连接气囊5固定连接,气泵1与分配器2通过管道连接,通过连接管道18使相互靠近的连接气囊5内部相连通,通过两个连通部件使连通气囊5与第一气囊3或者第二气囊4相连通,启动气泵1,通过分配器给相应的连接气囊5充气,通过连接部件给相应的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充入适量气体,使多个第一气囊3内的气体压力根据病人需要保持不同的压力,次充气结构充气后能够折叠在主充气结构的下方,通过定时给多个次充气结构充放气使主充气结构起伏运动,达到气压治疗的目的,也可以当做翻身垫使用,通过使一侧的次充气结构充气,另一侧的次充气结构放气,使睡在主充气结构上方的病人翻身,在不使用时,次充气结构可以放气收折在主充气结构的下方。
29.通过设置气泵1、分配器2、主充气结构、四个次充气结构和多个连接气囊5,能够让病人躺在主充气结构上进行自动的气压按摩与翻身,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与病人接触位置的气压,达到对特定部位增强或者减弱按摩力度的目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通部件包括第一连通管6和第二连通管7,所述第一连通管6与第二连通管7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气囊5内,所述第一连通管6与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连接气囊5外,所述第一连通管6内设有球头8,所述球头8与所述第一连通管6相适配,所述球头8上开设有气孔10,所述第二连通管7内转动安装有控制轴9,所述控制轴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通管6内并与所述球头8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控制轴9,控制轴9转动带动球头8转动,球头8转动使气孔10与第一连通管6内部连通时,就可以使连接气囊5内部与第一气囊3或者第二气囊4连通,控制轴9再转动90度后,即可关闭连通。
31.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7、球头8、控制轴9和气孔10的连通部件,能够方便的控制连接气囊5内部、外部的连通过程。
32.如图4所示,所述分配器2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2和多个出气管13,所述进气管12与所述多个所述出气管13相互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分配管19,使用时气泵1通过管道接在进气管12上,出气管13与相应的连接气囊5连接。
33.通过设置安装有进气管12和多个出气管13的分配器2,能够给多个不同的目标进行输送气。
34.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出气管13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出气管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5与所述出气管13内部相连通,使用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并打得开相应的第一电磁阀14,即可使出气管13接通,对相应的连接气囊5充气,充气一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3关闭,然后打开第二电磁阀,即可将连接气囊5内气体排出,如此往复,即可实现连接气囊5的定时往复充气放气过程。
35.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14和第二电磁阀15,能够对出气管13的进气和排气过程精准控制。
36.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通管6内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固定安装有球形密封垫16,所述球形密封垫16上开设有定位孔17,所述球头8与所述密封垫16滑动密封连接,使用时球头8转动时始终密封垫16保持滑动密封状态,增强了密封能力。
37.通过设置开设有定位孔17的球形的密封垫16,能够在需要密封时,使连通部件保持密封。
38.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管道20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所述连通管20的外管径为6mm,医用塑料材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6mm的外径在保证了供气的同时又不耽误折弯。
39.通过设置外管径为6mm的医用塑料材质的连接管道18,既保证了连接管道18的使用安全性,又能使其有较好的柔韧性,使其在需要折叠收放时能够不会被折断。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可控的气垫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41.使用时,从分配器2上引出多个管道与相应的连接气囊5固定连接,气泵1通过管道接在进气管12上,出气管13与相应的连接气囊5连接,通过连接管道18使相互靠近的连接气囊5内部相连通,转动控制轴9,控制轴9转动带动球头8转动,球头8转动使气孔10与第一连通管6内部连通时,就可以使连接气囊5内部与第一气囊3或者第二气囊4连通,控制轴9再转动90度后,即可关闭连通,通过如此操作,可以使需要增压的第一气囊3和第二前两个4均能
与相应的出气管13内部连通;
42.启动气泵1,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并打得开相应的第一电磁阀14,即可使出气管13接通,对相应的连接气囊5充气,充气一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3关闭,然后打开第二电磁阀,即可将连接气囊5内气体排出,如此往复,即可实现连接气囊5的定时往复充气放气过程,连接气囊5与第二气囊4连通,第二气囊4充气后能够折叠在主充气结构的下方,通过定时给多个次充气结构充放气使主充气结构起伏运动,达到气压治疗的目的,也可以当做翻身垫使用,通过使一侧的次充气结构充气,另一侧的次充气结构放气,使睡在主充气结构上方的病人翻身,在不使用时,次充气结构可以放气收折在主充气结构的下方。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