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6982发布日期:2021-12-08 19:2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


背景技术:

2.胬肉和白内障的病人在术前需要进行结膜囊冲洗及泪道冲洗治疗,具体操作为:病人躺在床上面部朝上,然后面部倾斜使得待冲洗的眼睛位于较低的位置,病人用手扶稳冲洗壶并置于带冲洗眼的底部,使得冲洗液在冲洗完后顺利流入冲洗壶,防止冲洗液渗出污染枕面和衣物,胬肉和白内障的病人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此时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卧床体位要求的指导,并建议患者尽量选择仰面睡姿,并防止术眼受压。
3.在手术前的冲洗过程以及手术后的休息过程中,存在许多不便之处:由于眼部的敏感度较高,病人难以达到相应的配合度,冲洗壶的位置容易偏移从而导致冲洗液外渗打湿病人衣物和枕头,在手术后的休息过程中,由于术后病人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致使病人对卧位要求的配合度差,存在多例病患因为睡觉压向术眼而导致晶体脱出或切口裂开的严重情况,非常危险,同时由于胬肉和白内障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多存在颈椎方面的疾患,一般的枕头枕得时间太久,很容易使颈椎僵硬,致使原本正确的卧姿发生变化,压迫术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便于固定冲洗壶,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睡觉时压迫术眼的情况发生,同时增加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所述枕芯的外部装有枕套,所述枕芯的顶部为斜面且设置有贴合颈椎生理形状的凹陷,所述枕芯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枕芯长边对称轴的一侧,所述通孔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通孔的内部装有筒套,所述筒套与枕套可拆卸连接,所述筒套的内壁装有冲洗器固定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两个端面为同心椭圆形,所述通孔最大处的椭圆形口径为18cm*12cm,所述通孔最小处的椭圆形口径为15cm*9c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洗器固定带的长度为8cm,宽度为3cm,所述冲洗器固定带为松紧带,所述冲洗器固定带安装在靠近枕芯对称轴的一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套与枕套之间装有魔术贴,所述枕套的底部装有拉链,所述拉链与枕芯底面宽边对称轴共线,所述拉链设置在通孔距离枕芯两端更长的一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枕套的材质为纯棉或腈纶,所述枕芯的材质为乳胶或海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顶部与枕芯的顶面之间设置有过渡弧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孔缘距离枕芯的两端宽度边的最短距离分别为9cm和25c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应用了通孔,在术前能够提供空间,便于放置冲洗器,在术后患者睡觉时不慎翻身面部朝下时,可较好的防止术眼受压,降低护理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应用了冲洗器固定带,可以稳定的提供固定效果,避免冲洗液渗漏,筒套和枕套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枕芯拆出分别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右眼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孔处的截面图;
19.图中:1、枕芯;2、枕套;3、通孔;4、筒套;5、冲洗器固定带;6、魔术贴;7、拉链;8、过渡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21.实施例1
22.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手术护理专用枕,包括枕芯1 和枕套2,枕芯1的外部装有枕套2,枕芯1的顶部为斜面且设置有贴合颈椎生理形状的凹陷,枕芯1的顶部开有通孔3,通孔3位于枕芯1长边对称轴的一侧,通孔3为上大下小结构,通孔3的内部装有筒套4,筒套4与枕套2可拆卸连接,筒套4的内壁装有冲洗器固定带5。
23.进一步的,通孔3的两个端面为同心椭圆形,通孔3最大处的椭圆形口径为18cm*12cm,通孔3最小处的椭圆形口径为15cm*9cm,尺寸的限定能够保证通孔3内能够将常用尺寸的冲洗器放入,同时通孔3最大处的椭圆形口径设置也能够保证在睡眠时,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止术眼受到压迫。
24.冲洗器固定带5的长度为8cm,宽度为3cm,冲洗器固定带5为松紧带,冲洗器固定带5安装在靠近枕芯1对称轴的一侧,尺寸的限定能够保证冲洗器能牢固固定,冲洗器固定带5位置的限定,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冲洗器的顶部开口能够贴着靠近术眼的一侧,避免冲洗液泄漏。
25.筒套4与枕套2之间装有魔术贴6,枕套2的底部装有拉链7,拉链7与枕芯1底面宽边对称轴共线,拉链7设置在通孔3距离枕芯1两端更长的一侧,魔术贴6便于筒套4与枕套2的拆装,从而便于对枕头进行清洗,拉链7 位置的限定,便于在拉开拉链7后,能较为轻松的将枕芯1取出,拉链7的一端与通孔3的底部边缘接触,从而使得拉链7拉开后能较为轻松的将筒套4 拆下。
26.枕套2的材质为纯棉或腈纶,枕芯1的材质为乳胶或海绵,纯棉和腈纶的吸水性好,同时便于清洗。
27.通孔3的顶部与枕芯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过渡弧面8,当睡眠时术眼位于过渡弧面8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同时也能提示患者调整位置。
28.通孔3的孔缘距离枕芯1的两端宽度边的最短距离分别为9cm和25cm,在该尺寸限定下,患者的头部置于枕头的顶部中间时,翻身后通孔3的位置恰好与术眼重合,且在冲洗的同时,病人能够较为舒适的枕在枕头上侧头冲洗,该最短距离指的是,在枕芯1顶部的宽度对称轴上,通孔3与对称轴重合的两个点距离枕头宽度边的最短直线距离。
29.具体的,枕芯1顶部的凹陷和斜面与常见的颈椎枕类似,需要根据术眼的位置选择通孔3位置不同的枕头,按照术眼的位置可分为左眼枕和右眼枕,在保证枕芯1顶部的凹陷曲面符合人体颈椎形状的同时,提供适合相应眼睛冲洗以及术后恢复的位置,术前,通过冲洗器固定带5将冲洗器固定在通孔3 内,病患无需手扶,仅需保持仰面姿势即可,可在通孔3的底部放置一片吸水棉,吸收漏出的冲洗液,在术后休养时,通孔3可避免睡眠过程中,面部朝下时,枕芯1压迫术眼。
30.本实用新型应用了通孔3,在术前能够提供空间,便于放置冲洗器,在术后患者睡觉时不慎翻身面部朝下时,可较好的防止术眼受压,降低护理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应用了冲洗器固定带5,可以稳定的提供固定效果,避免冲洗液渗漏,筒套4和枕套2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枕芯1拆出分别清洗消毒。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