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5457发布日期:2022-02-12 12:4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负压闭式引流是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降低感染及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进而促进伤口愈合。但是,如今护士倾倒引流液时容易发生逆流感染,因挤压引流球出现压力刺激伤口,引起患者疼痛。目前护士在倾倒引流液前,通常使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或反折引流管的方式防止逆流感染的发生。使用止血钳夹闭方式,护士携带不便。反折引流管方式,若反折不到位,容易导致逆行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3.另外由于患者病情需要夹闭引流管时,我们通常使用止血钳夹闭导管或者导管打折橡皮筋夹管法,患者翻身时容易将止血钳压于身下,极易导致压疮的形成,发生不良事件;翻身幅度过大时,也易导致橡皮筋脱落,从而使得引流管继续引流,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对于固定引流管,临床上通常使用别针固定法,护士需要随身携带橡皮筋及别针,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包括:
7.开关盒,所述开关盒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开关盒内部开设有第一空间;
8.导管,所述导管包括:进口导管和出口导管,所述进口导管和所述出口导管均连接在所述开关盒上,所述进口导管和所述出口导管设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进口导管和所述出口导管均联通所述第一空间;
9.阀体开关部分,所述阀体开关部分包括:阀体、端盖和旋转部分,所述阀体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关盒相匹配,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和所述导管的尺寸相配合,所述端盖设于所述阀体的上端,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开关盒的上端,所述旋转部分设于所述端盖上端。
10.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导管联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通孔形成一可流通的通道。
11.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呈长条状,所述旋转部分和所述通孔沿同一方向设置。
12.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还包括:校准部分,所述校准部分呈长条状,所述校准部分设于所述端盖的上端,所述校准部分垂直于所述旋转部分。
13.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阀体、所述端盖、所述旋转部
分和所述校准部分固定连接。
14.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阀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空间为圆柱体空间,所述阀体的尺寸和所述第一空间的尺寸相同。
15.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和所述开关盒的上端相匹配,所述端盖的外缘的尺寸和所述开关盒的外缘的尺寸相同。
16.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开关盒底部连接有一夹子。
17.上述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开关盒的内壁的上端上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阀体上设有一和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1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夹子,可在病人翻身时将本固定装置夹在床单上,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相对的固定,不对病人造成。
20.(2)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夹管的作用,省去了血管钳的笨重,避免了反折引流管反折不到位所产生的危害。
2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旋钮控制引流管的通断,使用便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稳定性、牢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爆炸图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爆炸图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阀体开关部分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开关盒和导管部分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28.附图中:1、开关盒;2、导管;3、阀体开关部分;4、夹子;11、滑槽;21、进口导管;22、出口导管;31、通孔;32、端盖;33旋转部分;34、校准部分;35、阀体;3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爆炸图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爆炸图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轴测图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阀体开关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开关盒和导管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改良式负压引流管夹闭固定装置,包括:
30.开关盒1,开关盒1为圆柱体结构,开关盒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间;
31.导管2,导管2包括:进口导管21和出口导管22,进口导管21和出口导管22均连接在开关盒1上,进口导管21和出口导管22设于同一条直线上,进口导管21和出口导管22均联通
第一空间;
32.阀体开关部分3,阀体开关部分3包括:阀体35、端盖32和旋转部分33,阀体35设于第一空间内,阀体35与开关盒1相匹配,阀体35上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的尺寸和导管2的尺寸相配合,端盖32设于阀体35的上端,端盖32设于开关盒1的上端,旋转部分33设于端盖32上端。
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导管2联通第一空间和通孔31形成一可流通的通道。
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旋转部分33呈长条状,旋转部分33和通孔31沿同一方向设置。
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校准部分34,校准部分34呈长条状,校准部分34设于端盖32的上端,校准部分34垂直于旋转部分33。
3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体35、端盖32、旋转部分33和校准部分34固定连接。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38.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3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体35呈圆柱体结构,第一空间为圆柱体空间,阀体35的尺寸和第一空间的尺寸相同。
4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端盖32和开关盒1的上端相匹配,端盖32的外缘的尺寸和开关盒1的外缘的尺寸相同。
4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开关盒1底部连接有一夹子4。
42.在通常情况下通孔31处于和导管2联通的状态下,在需要的时候旋转旋转部分33至校准部分34和导管2呈一条直线的位置即可断开导管2的流通。
4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开关盒1的内壁的上端上开设有一滑槽11,阀体35上设有一和滑槽11配合的滑块36,滑块36可沿滑槽11滑动。
44.值得说明的是,滑槽11的长度和滑槽11与导管2所夹的角度由实际操作的需求确定,滑块36在滑槽11内滑动带动阀体35转动,滑槽11的长度和滑槽11与导管2所夹的角度限定阀体35转动的极限位置。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