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4876发布日期:2021-12-11 13:4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由于不按时吃饭、饭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患上胃病,有些胃病需要进行手术,术后病人行动不便需卧床休息,无法自己起身,当病人需要起身看电视或者看书时,需要护理人员辅助病人起身,当护理人员力气不够大时,容易需要病人自己发力起身,容易拉扯伤口,导致二次伤害,且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不便,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已解决通过护理人员辅助病人起身会导致二次伤害,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不便,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框支架、床头板、床板组件、升降组件、伸缩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床板组件呈水平安装在床框支架内,所述床头板与床框支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位于床框支架的底部,并且升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床头板和床框支架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和支撑组件均安装在床板组件的一端,所述床板组件的底部设有与伸缩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组件包括升降板、上床板和下床板,所述上床板与下床板均与床框支架相连接,所述上床板位于下床板的正上方,所述升降板的一端与下床板的一端铰接。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与床头板和升降板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与位于床头板上的一个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位于升降板上的一个连接座相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滑板和两个延伸侧板,所述滑板滑动安装在上床板和下床板之间,两个所述延伸侧板分别与滑板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床框支架上设有与两个延伸侧板滑动的容纳槽,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两组齿棱,所述驱动组件与两组齿棱传动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齿轮、副齿轮、连轴、固定板、两个传动齿轮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固定板安装在下床板的底部,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主齿轮相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座间隔固定在下床板的底部,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副齿轮固定在连轴上且与主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固定在连轴上且分别与两组齿棱相啮合。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床板上设有供两组齿棱在床框支架的长度
方向上移动的两个通槽,所述下床板的顶部设有与滑板两侧滑动的滑棱。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滑钩和两个转动撑板,两个所述滑钩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延伸侧板的底部,两个所述转动撑板分别转动安装在床框支架的一端,并且每个转动撑板的顶部与一个滑钩相配合。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床框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悬挂支架,所述床框支架上设有供悬挂支架滑动的t型槽。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延伸侧板的底部均设有供滑钩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导槽。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床框支架的顶部一侧设有固定扶手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其一、当病人需要起身时,通过升降板与下床板的铰接,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连接座移动,带动与该连接座相连接的升降板绕与下床板的铰接处转动,对位于床板组件上的病人进行起身,实现病人的自动起身动作,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会造成病人的二次伤害,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为便捷;
16.其二、当病人身高差异不同时,通过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主齿轮转动,在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下,带动与副齿轮相连接的连轴以及连轴上的两个传动齿轮转动,在两个传动齿轮与两组齿棱的啮合下,带动与两组齿棱相连接的滑板在床框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可根据病人不同身高进行实时调节床板组件的长度,进而提高整体实用性能,且能够减少整体占用空间,其次,通过滑钩与转动撑板的相配合,能够对滑出的滑板进行快速支撑;
17.其三、通过床框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悬挂支架,能够对需要点滴的病人进行吊瓶支撑,其次,通过悬挂支架的滑动设计,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调节悬挂支架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俯视图;
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沿a

a线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5.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图6的俯视图;
26.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伸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床框支架1,床头板2,床板组件3,升降板31,上床板32,下床板33,通槽331,滑棱
332,升降组件4,电动推杆41,连接座42,伸缩组件5,滑板51,延伸侧板52,导槽521,容纳槽53,齿棱54,支撑组件6,滑钩61,转动撑板62,驱动组件7,电机71,主齿轮72,副齿轮73,连轴74,固定板75,传动齿轮76,安装座77,悬挂支架8,固定扶手架9。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框支架1、床头板2、床板组件3、升降组件4、伸缩组件5和支撑组件6,所述床板组件3呈水平安装在床框支架1内,所述床头板2与床框支架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位于床框支架1的底部,并且升降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床头板2和床框支架1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5和支撑组件6均安装在床板组件3的一端,所述床板组件3的底部设有与伸缩组件5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7,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胃部手术后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已解决通过护理人员辅助病人起身会导致二次伤害,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不便,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的技术问题。
33.进一步地,当病人需要起身时,通过升降板31与下床板33的铰接,在电动推杆41的驱动下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连接座42移动,带动与该连接座42相连接的升降板31绕与下床板33的铰接处转动,对位于床板组件3上的病人进行起身,实现病人的自动起身动作,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会造成病人的二次伤害,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为便捷;
34.进一步地,当病人身高差异不同时,通过电机71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主齿轮72转动,在主齿轮72与副齿轮73啮合下,带动与副齿轮73相连接的连轴74以及连轴74上的两个传动齿轮76转动,在两个传动齿轮76与两组齿棱54的啮合下,带动与两组齿棱54相连接的滑板51在床框支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可根据病人不同身高进行实时调节床板组件3的长度,进而提高整体实用性能,且能够减少整体占用空间,其次,通过滑钩61与转动撑板62的相配合,能够对滑出的滑板51进行快速支撑;
35.更进一步地,通过床框支架1的一侧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悬挂支架8,能够对需要点滴的病人进行吊瓶支撑,其次,通过悬挂支架8的滑动设计,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调节
悬挂支架8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的功能性。
36.具体来说,所述床板组件3包括升降板31、上床板32和下床板33,所述上床板32与下床板33均与床框支架1相连接,所述上床板32位于下床板33的正上方,所述升降板31的一端与下床板33的一端铰接,通过升降组件4驱动与连接座42相连接的升降板31绕与下床板33的铰接处转动,对位于床板组件3上的病人进行起身,实现病人的自动起身动作。
37.具体来说,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电动推杆41和两个连接座42,两个所述连接座42分别与床头板2和升降板31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1的末端与位于床头板2上的一个连接座42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1的输出端与位于升降板31上的一个连接座42相连接,当病人需要起身时,通过升降板31与下床板33的铰接,在电动推杆41的驱动下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连接座42移动,带动与该连接座42相连接的升降板31绕与下床板33的铰接处转动,对位于床板组件3上的病人进行起身,实现病人的自动起身动作,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会造成病人的二次伤害,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为便捷。
38.具体来说,所述伸缩组件5包括滑板51和两个延伸侧板52,所述滑板51滑动安装在上床板32和下床板33之间,两个所述延伸侧板52分别与滑板51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床框支架1上设有与两个延伸侧板52滑动的容纳槽53,所述滑板51的底部设有两组齿棱54,所述驱动组件7与两组齿棱54传动连接,当需要调节床板组件3的长度时,通过驱动组件7带动与两组齿棱54相连接的滑板51滑动即可,两个延伸侧板52增加对滑板51的稳固性。
39.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1、主齿轮72、副齿轮73、连轴74、固定板75、两个传动齿轮76和两个安装座77,所述固定板75安装在下床板33的底部,所述电机71安装在固定板75上,并且电机71的输出端与主齿轮72相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座77间隔固定在下床板33的底部,所述连轴7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77相连接,所述副齿轮73固定在连轴74上且与主齿轮72相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6均固定在连轴74上且分别与两组齿棱54相啮合,当病人身高差异不同时,通过电机71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主齿轮72转动,在主齿轮72与副齿轮73啮合下,带动与副齿轮73相连接的连轴74以及连轴74上的两个传动齿轮76转动,在两个传动齿轮76与两组齿棱54的啮合下,带动与两组齿棱54相连接的滑板51在床框支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可根据病人不同身高进行实时调节床板组件3的长度,进而提高整体实用性能,且能够减少整体占用空间。
40.具体来说,所述下床板33上设有供两组齿棱54在床框支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两个通槽331,便于滑板51在床板组件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所述下床板33的顶部设有与滑板51两侧滑动的滑棱332,对滑板51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41.具体来说,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两个滑钩61和两个转动撑板62,两个所述滑钩6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延伸侧板52的底部,两个所述转动撑板62分别转动安装在床框支架1的一端,并且每个转动撑板62的顶部与一个滑钩61相配合,当调节好滑板51的位置后,通过旋动转动撑板62,利用滑钩61在导槽521内滑动,使滑钩61与转动撑板62的顶端勾住,完成对滑板51的快速支撑,增强滑板51的稳定性。
42.具体来说,所述床框支架1的一侧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悬挂支架8,所述床框支架1上设有供悬挂支架8滑动的t型槽,能够对需要点滴的病人进行吊瓶支撑,其次,通过悬挂支架8的滑动设计,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调节悬挂支架8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的功能性。
43.具体来说,每个所述延伸侧板52的底部均设有供滑钩61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导槽521,当需要调节床板组件3的长度时,利用电机71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主齿轮72转动,在主齿轮72与副齿轮73啮合下,带动与副齿轮73相连接的连轴74以及连轴74上的两个传动齿轮76转动,在两个传动齿轮76与两组齿棱54的啮合下,带动与两组齿棱54相连接的滑板51在床框支架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最后,旋动转动撑板62,利用滑钩61在导槽521内滑动,使滑钩61与转动撑板62的顶端勾住,完成对滑板51的快速支撑,增强滑板51的稳定性。
44.具体来说,所述床框支架1的顶部一侧设有固定扶手架9,能够对病人在起身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