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

文档序号:28300540发布日期:2021-12-31 23:4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不断增长,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学习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而针对性的对颈椎肌群进行锻炼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早期颈椎病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3.目前较为普遍的颈椎功能锻炼方法是双手十指交叉,用手掌抵住枕部,头向后仰,同时手掌向前抵抗,而对于年纪较大的人群来说,通过双臂难以完成上述动作,导致无法对颈椎进行恢复训练,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所述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包括:
7.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
8.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位于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中部分别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一、丝杆二、套环一和套环二,所述丝杆一和丝杆二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板位于驱动机构的一端,套环一和套环二分别与丝杆一和丝杆二螺纹连接,且套环一和套环二分别与滑槽一和滑槽二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所述驱动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主动轮与驱动件转动连接,从动轮一固定连接于丝杆一位于驱动件的一端,从动轮二固定连接于丝杆二位于驱动件的一端,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一通过传动件一转动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二通过传动件二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l型连接板和转动板,所述l型连接板与支撑板位于驱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的一端分别与套环一和套环二转动连接,转动板的中部与l型连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靠枕。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目前较为普遍的颈椎功能锻炼方法是双手十指交叉,用手掌抵住枕部,头向后仰,同时手掌向前抵抗,而对于年纪较大的人群来说,通过双臂难以完成上述动作,导致无法对颈椎进行恢复训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
15.当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需要做恢复训练时,患者将整个身体躺下后,通过驱动件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件一和传动件二能够进一步带动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转动,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进一步带动丝杆一和丝杆二同时转动,由于套环一和套环二分别与丝杆一和丝杆二螺纹连接,能够进一步带动套环一和套环二分别沿滑槽一和滑槽二滑动,由于转动板的两端分别与套环一和套环二转动连接,且转动板的中部与l型连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当转动板绕套环一和套环二转动时,l型连接板的一端绕支撑板位于驱动件的一端转动,能够使转动板在一定角度内进行调节,且由于转动板的上端设置有靠枕,当患者躺下时,颈椎部位位于靠枕上端,通过驱动件最终能够实现转动板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转动,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一定的恢复训练,通过该装置,能够避免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的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实现颈椎回复的训练,也能够使高龄患者在接收颈椎恢复训练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者过多劳累,导致恢复周期延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中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支撑板、2

驱动件、3

l型连接板、4

主动轮、5

传动件一、6

从动轮一、7

传动件二、8

从动轮二、9

丝杆一、10

丝杆二、11

固定板一、111

滑槽一、12

套环一、13

固定板二、131

滑槽二、14

套环二、15

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所述颈椎弯曲恢复训练器包括:
23.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
24.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通过该装置,能够避免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的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实现颈椎回复的训练,也能够使高龄患者在接收颈椎恢复训练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者过多劳累,导致恢复周期延长。
25.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位于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11和固定板二13,所述固定板一11和固定板二1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滑槽一111和滑槽二13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一9、丝杆二10、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所述丝杆一9和丝杆二10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位于驱动机构的一端,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与丝杆一9和丝杆二10螺纹连接,且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与滑槽一111和滑槽二13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2、主动轮4,从动轮一6和从动轮二8,所述驱动件2与支撑板1固定连
接,主动轮4与驱动件2转动连接,从动轮一6固定连接于丝杆一9位于驱动件2的一端,从动轮二8固定连接于丝杆二10位于驱动件2的一端,所述主动轮4与从动轮一6通过传动件一5转动连接,主动轮4与从动轮二8通过传动件二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l型连接板3和转动板15,所述l型连接板3与支撑板1位于驱动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15的一端分别与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转动连接,转动板15的中部与l型连接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当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需要做恢复训练时,患者将整个身体躺下后,通过驱动件2带动主动轮4转动,主动轮4通过传动件一5和传动件二7能够进一步带动从动轮一6和从动轮二8转动,从动轮一6和从动轮二8进一步带动丝杆一9和丝杆二10同时转动,由于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与丝杆一9和丝杆二10螺纹连接,能够进一步带动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沿滑槽一111和滑槽二131滑动,由于转动板15的两端分别与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转动连接,且转动板15的中部与l型连接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当转动板15绕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转动时,l型连接板3的一端绕支撑板1位于驱动件2的一端转动,能够使转动板15在一定角度内进行调节,且由于转动板15的上端设置有靠枕,当患者躺下时,颈椎部位位于靠枕上端,通过驱动件2最终能够实现转动板15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转动,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一定的恢复训练,通过该装置,能够避免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的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实现颈椎回复的训练,也能够使高龄患者在接收颈椎恢复训练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者过多劳累,导致恢复周期延长。
26.实施例2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转动板15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设置有靠枕,能够提高患者在进行颈椎恢复训练时的舒适程度。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在本实施例中,当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需要做恢复训练时,患者将整个身体躺下后,通过驱动件2带动主动轮4转动,主动轮4通过传动件一5和传动件二7能够进一步带动从动轮一6和从动轮二8转动,从动轮一6和从动轮二8进一步带动丝杆一9和丝杆二10同时转动,由于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与丝杆一9和丝杆二10螺纹连接,能够进一步带动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分别沿滑槽一111和滑槽二131滑动,由于转动板15的两端分别与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转动连接,且转动板15的中部与l型连接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当转动板15绕套环一12和套环二14转动时,l型连接板3的一端绕支撑板1位于驱动件2的一端转动,能够使转动板15在一定角度内进行调节,且由于转动板15的上端设置有靠枕,当患者躺下时,颈椎部位位于靠枕上端,通过驱动件2最终能够实现转动板15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转动,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一定的恢复训练,通过该装置,能够避免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的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实现颈椎回复的训练,也能够使高龄患者在接收颈椎恢复训练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者过多劳累,导致恢复周期延长。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