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9031发布日期:2022-04-09 10:2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四肢长骨骨折现象比较常见,在对骨折创伤的处理过程中,主要有开放和闭合手术两种处理方式,开放手术可以实现骨折的精准复位,但是由于骨折处遭到破坏,可能造成骨折位置延迟愈合,开放后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给病患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通常会用到外部医疗器具对患者骨折受伤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的稳定性和位置,减少骨折错位的风险。目前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固定的外部医疗器具有多种,常用的例如石膏进行固定,但是石膏的透气性差,不能对根据患者受伤部位的长度进行调节;石膏只能一次性使用,容易造成医疗用品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包括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支撑杆、连接套筒、调节杆以及紧固件,所述第一安装环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环与第一安装环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杆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安装环的安装通孔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端与连接套筒的内侧壁顶端抵接,所述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且位于连接套筒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螺母与连接套筒顶端设置有间距i,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设置在限位板底端,另一端设置在调节杆顶端,所述调节杆一端设置在连接套筒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二安装环的安装通孔内。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环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母与第三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母与第三限位螺母均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母底端与第一安装环顶端之间设置有间距ii。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均设置为开口的弧形结构。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调节杆螺纹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支撑杆、连接套筒、调节杆以及固定套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
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杆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紧固件对称设置在连接套筒的侧壁上,所述紧固件
选用自攻螺丝。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安装通孔在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上开设有多个且均匀排布。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套筒且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与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的限位板配合,可以使支撑杆实现竖直方向的移动,通过在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且第一限位螺母与连接套筒顶端设置有间距i,可以对支撑板上下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即通过复位固定架在骨折创伤处实现微动,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过程。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设置为开口的弧形结构,形成开口型结构,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用开口型或闭口型的复位固定架,适用范围更广。
1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或部分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材质刚性好,可以有效保证整体复位固定架的使用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19.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骨科创伤用复位固定架,包括第一安装环1、第二安装环2、支撑杆3、连接套筒4、调节杆5以及紧固件6,所述第一安装环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7,所述第二安装环2与第一安装环1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3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杆3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安装环1的安装通孔7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顶端与连接套筒4的内侧壁顶端抵接,所述支撑杆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9且位于连接套筒4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螺母9与连接套筒4顶端设置有间距i,所述连接套筒4内设置有伸缩弹簧10,所述伸缩弹簧10一端设置在限位板8底端,另一端设置在调节杆5顶端,所述调节
杆5一端设置在连接套筒4内并通过紧固件6固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二安装环2的安装通孔7内。
2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套筒4且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10,与所述支撑杆3底端设置的限位板8配合,可以使支撑杆3实现竖直方向的移动,通过在支撑杆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9且第一限位螺母9与连接套筒4顶端设置有间距i,可以对支撑杆3上下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即通过复位固定架在骨折创伤处实现微动,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过程。
27.使用时,在伸缩弹簧10自然伸展状态下,限位板8的顶端与连接套筒4的内侧壁顶端抵接,由于第一限位螺母9的底端与连接套筒4外侧顶端之间设置有间距i,即在人体本身重量作用下,支撑杆3实现在间距i范围内的移动,从而带动在患者骨折断面的微动,有利于加快患者愈合过程。
2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环1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母11与第三限位螺母12,所述第二限位螺母11与第三限位螺母12均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母11底端与第一安装环1顶端之间设置有间距ii。优选的,所述间距i与间距ii高度相同。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螺母11与第三限位螺母12,可以辅助支撑杆3移动位置的限位,同时还可以保证支撑杆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对骨折断面产生不良影响。
2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杆5上设置有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与调节杆5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套13,可以对调节杆5的固定起较好的辅助作用,避免调节杆5的位置进行晃动等不良情况,影响患者骨折断面的愈合过程。
3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环1、第二安装环2、支撑杆3、连接套筒4、调节杆5以及固定套13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材质刚性好,可以有效保证整体复位固定架的使用稳定性能。
3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紧固件6对称设置在连接套筒4的侧壁上,所述紧固件6选用自攻螺丝。将调节杆5在连接套筒4内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改变整体复位固定架的高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适用性强,高度调节完成后使用紧固件6将调节杆5与连接套筒4之间进行固定。
32.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安装通孔7在第一安装环1、第二安装环2上开设有多个且均匀排布。通过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支撑杆3和调节杆5安装在合适的安装通孔7内,使用更加方便,适用性强。
33.实施例二
34.与上述实施例一技术方案不同的是,所述调节杆5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可以有效保证整体复位固定架的使用稳定性能。
35.实施例三
36.与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环1与第二安装环2均设置为开口的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设置为开口的弧形结构,形成开口型结构,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用开口型或闭口型的复位固定架,适用范围更广。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