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文档序号:29008672发布日期:2022-02-23 20:1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2.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居家,照护卧床病人过程中,定时翻身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压疮发生都是十分重要的现有。
3.辅助翻身装置一般放置在患者身体的下方,现有的辅助翻身装置在放置到患者身体下方时,其为实心的支撑板,不能对患者身体下方进行吹风,从而患者背部温度过高,同时,由于出汗,造成患者背部潮湿,患者的不适感较为严重。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辅助翻身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患者不适感的辅助翻身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空设置,且支撑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透气孔;楔形气囊机构,所述楔形气囊机构与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扇叶机构,所述扇叶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扇叶机构均连接在支撑板内;齿板机构,所述齿板机构与支撑板活动连接,且通过拉动齿板机构实现对扇叶机构的驱动。
7.优选的,所述扇叶机构包括转轴,所述支撑板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多列均匀分布的转轴,转轴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扇叶和外齿圈。
8.优选的,所述齿板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支撑板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拉杆,拉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侧壁开设的通孔并延伸到支撑板的外部;所述拉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齿板,齿板与同一列的多个外齿圈相互啮合。
9.优选的,所述齿板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拉杆位于支撑板内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通过弹簧与支撑板的内壁弹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拉杆位于支撑板外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
11.优选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拉杆位于支撑板外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手柄,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手柄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卡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2.优选的,所述楔形气囊机构包括楔形气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形气囊,楔形气囊的外表面安装有气嘴,且楔形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且进气管远离楔形气囊的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楔形气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开口向下的u型支撑座,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透气孔位于u型支撑座内。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楔形的引导板。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翻身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嘴可以向楔形气囊内充气,使得楔形气囊充气膨胀,通过楔形气囊可以推动患者,从而辅助患者翻身;
16.2、本实用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杆可以带动齿板同步转动,通过齿板带动外齿圈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扇叶与外齿圈同步转动,通过扇叶的转动,可以向上吹风,吹出的风通过支撑板上表面的透气孔并吹向患者的背部,有利于对患者背部的散热,同时减小患者背部潮湿的几率,进而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17.3、本实用在使用时,患者可以通过拉动拉杆进行肢体的锻炼,使得装置具有锻炼的功能,使得装置的功能更加多样,有利于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翻身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楔形气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辅助翻身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所示的扇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3所示的齿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的手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引导板;2、支撑板;3、楔形气囊机构;31、楔形气囊;32、u型支撑座;33、气嘴;34、气泵;4、透气孔;5、扇叶机构;51、扇叶;52、转轴;53、外齿圈;6、齿板机构;61、弹簧;62、拉杆;63、连接杆;64、齿板;7、手柄机构;71、卡槽;72、手柄;7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6,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中空设置,且支撑板2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透气孔4;楔形气囊机构3,所述楔形气囊机构3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连接;扇叶机构5,所述扇叶机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扇叶机构5均连接在支撑板2内;齿板机构6,所述齿板机构6与支撑板2活动连接,且通过拉动齿板机构6实现对扇叶机构5的驱动。
27.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患者躺在支撑板2上,支撑板2轻薄,方便支撑板2放置到患者身体的下方;且通过向楔形气囊机构3内充气,使得楔形气囊机构3充气膨胀,在楔形气囊机构3的作用下,推动患者缓慢翻身,减小操作人员的负担;
28.还需要说明:通过扇叶机构5可以对支撑板2进行支撑,增加支撑板2的使用强度,减小支撑板2损坏的几率;且操作人员通过拉动齿板机构6可以带动扇叶机构5转动,向患者背部进行吹风,从而有利于对患者背部的散热,同时减小患者背部潮湿的几率,进而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29.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楔形气囊机构3包括楔形气囊31,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形气囊31,楔形气囊31的外表面安装有气嘴33,且楔形气囊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且进气管远离楔形气囊31的一端与气泵3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楔形气囊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开口向下的u型支撑座
32,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开设的透气孔4位于u型支撑座32内。
30.需要说明:通过气泵34工作可以向楔形气囊31内充气,使得楔形气囊31充气膨胀,通过楔形气囊31可以推动患者,从而辅助患者翻身;且通过气嘴33可以放出楔形气囊31内的气体;
31.还需要说明:通过u型支撑座32可以减小对透气孔4的遮挡,有利于支撑板2内外空气的流通。
32.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扇叶机构5包括转轴52,所述支撑板2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多列均匀分布的转轴52,转轴52的上端与支撑板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扇叶51和外齿圈53。
33.需要说明:转轴52可以对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支撑,转轴52起到加强柱的作用,减小支撑板2由于压力过大损坏的几率,提高支撑板2的使用寿命;
34.还需要说明:当外齿圈53转动时可以带动转轴52和扇叶51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向上吹风。
35.参考图3和图5所示,所述齿板机构6包括拉杆62,所述支撑板2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拉杆62,拉杆62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侧壁开设的通孔并延伸到支撑板2的外部;所述拉杆62通过连接杆63固定连接有齿板64,齿板64与同一列的多个外齿圈53相互啮合。
36.需要说明:看护人员通过拉动拉杆62可以带动齿板64同步转动,通过齿板64带动外齿圈53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扇叶51与外齿圈53同步转动,通过扇叶51的转动,可以向上吹风,吹出的风通过支撑板2上表面的透气孔4并吹向患者的背部,有利于对患者背部的散热,同时减小患者背部潮湿的几率,进而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37.参考图5所示,所述齿板机构6还包括弹簧61,所述拉杆62位于支撑板2内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通过弹簧61与支撑板2的内壁弹性连接。
38.需要说明:当操作人员拉动拉杆62时,此时弹簧61被拉伸,在弹簧61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拉杆62复位,从而减小拉杆62延伸支撑板2外的长度;
39.还需要说明:当固定支撑板2时,患者可以通过拉动拉杆62进行肢体的锻炼,使得装置具有锻炼的功能,使得装置的功能更加多样,有利于装置的使用。
40.参考图5和图6所示,所述拉杆62位于支撑板2外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7。
41.需要说明:通过手柄机构7方便操作人员以及患者拉动拉杆62。
42.参考图6所示,所述手柄机构7包括手柄72,所述拉杆62位于支撑板2外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手柄72,手柄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3,且手柄72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卡块73相匹配的卡槽71,卡槽71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43.需要说明:通过手柄72方便操作人员对拉动拉杆62的拉动;
44.还需要说明:手柄72可以相对于拉杆62滑动,使得其中一个手柄72上的卡块73可以卡接进另一个手柄72中的卡槽71内,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手柄72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同时拉动多组扇叶51转动;
45.还需要说明:当患者进行锻炼时,根据需要可以将不同数量的手柄72连接在一起,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对锻炼的强度进行调整,满足不同恢复期患者的锻炼要求。
46.参考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楔形的引导板1。
47.需要说明:通过引导板1有利于将支撑板2放置到患者身体的下方。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