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针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3837发布日期:2022-03-12 15:2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导针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针套筒。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方式更加趋向于伤口小、恢复快的微创性手术。医生借助导向器或手术机器人完成精准定位后,需要将导针快速精准的沿着定位信息植入人体,现有的导向器或手术机器人技术只能提供定位,无法进行后续的手术作业。所以通常在导针与导向器或者手术机器人之间设套筒类引导结构,来将导针快速精确的植入人体。
3.在通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定位完成后,医生需要在机械臂定位区域内的患者皮肤表面上划开一个横向开口,方便套筒定位至患者骨表面中保证精准度。但是实际定位完成后,机械臂处已经安装好套筒,并定位至患者皮肤表面,此时,需要操作机械臂远离患者,然后才能患者皮肤表面划开开口。
4.另外,对比文件(cn209713129u)给出的刀柄组件虽然可以通过设备的导航器结合刀柄组件,以提高下刀位置的精度,但是,其在划开患者皮肤表面后,仍需要撤开刀柄组件,以进行导针置入。
5.这样,以现有的这些微创性手术的结构或步骤进行手术时,浪费术中时间,且部分医院手术室的空间狭窄并不利于机械臂操作,同时,机械臂如上操作风险性大,极容易碰到患者造成其他不良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针套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微创手术时,不便机械臂反复操作的缺陷,实现提高微创手术的效率。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针套筒,包括:
8.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具有定位部,另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套筒内具有沿所述套筒一端至另一端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克氏针穿过;
9.刀片,所述刀片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所述刀片具有用于切割的刀刃,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定位部远离安装部的一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刀片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可拆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具有卡槽,所述刀片的一侧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还具有连通所述卡槽一侧的销槽,所述刀片具有贯穿所述刀片的一侧至另一侧的销孔,所述销孔与所述销槽相对布置,所述销孔和所述销槽内穿设有销钉。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刀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刀片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的两对侧。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导针套筒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具有导向孔,所述导丝可拆的嵌套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丝的种类具有多个,多种所述导丝的导向孔的孔径不同。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安装部具有背离所述定位部开口的嵌套槽,所述嵌套槽的槽底连通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导丝包括相接驳的嵌套部和插接部,所述嵌套部与所述嵌套槽相配合,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述嵌套槽的侧壁底部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嵌套部靠近于所述插接部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槽相配合。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分别具有贯通至所述嵌套槽的连孔。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针套筒,所述定位部的宽度沿远离所述安装部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部具有多个定位尖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针套筒,通过在套筒的外侧壁连接刀片,在机械臂定位后,将套筒下降到皮肤表面,刀片会沿着下降方向划开皮肤表面,形成创口,然后,直接通过套筒的定位部,将套筒定位至患者的骨表面,经安装孔将克氏针打入骨组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操作机械臂来进行手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导针套筒,在刀片划开皮肤后,直接通过套筒的定位部定位,并经安装孔将克氏针打入骨组织,机械臂无需二次定位,节省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且机械臂也无需大幅度动作,对空间的要求小,风险小,套筒也无需重复安装,提高了克氏针的打入精度。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针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针套筒的剖面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针套筒的分解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套筒;
ꢀꢀꢀꢀꢀꢀꢀꢀꢀꢀꢀ
10a:安装孔;
ꢀꢀꢀꢀꢀꢀꢀꢀ
10b:卡槽;
26.10c:销槽;
ꢀꢀꢀꢀꢀꢀꢀꢀꢀꢀ
11:安装部;
ꢀꢀꢀꢀꢀꢀꢀꢀꢀ
11a:连孔;
27.12:定位部;
ꢀꢀꢀꢀꢀꢀꢀꢀꢀ
20:刀片;
ꢀꢀꢀꢀꢀꢀꢀꢀꢀꢀꢀ
20a:销孔;
28.21:连接条;
ꢀꢀꢀꢀꢀꢀꢀꢀꢀ
30:导丝;
ꢀꢀꢀꢀꢀꢀꢀꢀꢀꢀꢀ
30a:导向孔;
29.31:嵌套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导针套筒。
32.请结合参阅图1,该导针套筒,包括:
33.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端具有定位部12,另一端具有安装部11,所述套筒10内具有沿所述套筒10一端至另一端贯穿的安装孔10a,所述安装孔10a用于供克氏针穿过;
34.刀片20,所述刀片20连接于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所述刀片20具有用于切割的刀刃,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定位部12远离安装部11的一侧。
35.套筒10的定位部12用作定位至患者的骨表面,而安装部11则可安装在机械手上,此处,机械手具有一上下贯通的夹孔,安装部11即固定在夹孔内,且套筒10沿夹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通过机械手,可实现该导针套筒的精准定位。
36.本实施例中,套筒10呈回转形形状,安装部11的直径较套筒10其他部位的直径大,以便于安装,且套筒10远离安装部11的下端部分较上端部分直径小,以便于伸入皮肤内,定位到骨表面上。
37.刀片20可用作切开患者的皮肤表面,将刀片20设于套筒10的外侧壁,不影响安装孔10a供克氏针穿过,可在切开皮肤表面后,可直接通过套筒10将克氏针打入骨组织,无需反复移动导针套筒。优选的,刀片20端部的刀刃越过定位部12长1mm。
3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套筒10的外侧壁连接刀片20,在机械臂定位后,将套筒10下降到皮肤表面,刀片20会沿着下降方向划开皮肤表面,形成创口,然后,直接通过套筒10的定位部12,将套筒10定位至患者的骨表面,经安装孔10a将克氏针打入骨组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操作机械臂来进行手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导针套筒,在刀片20划开皮肤后,直接通过套筒10的定位部12定位,并经安装孔10a将克氏针打入骨组织,机械臂无需二次定位,节省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且机械臂也无需大幅度动作,对空间的要求小,风险小,套筒10也无需重复安装,提高了克氏针的打入精度。
39.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刀片20与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可拆连接。
40.将刀片20与套筒10的外侧壁可拆连接,这样,可根据需要拆装刀片20,方便进行不同的微创手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刀片20也可是与套筒10的外侧壁一体成型,不作赘述。
41.具体的,为实现上述刀片20和套筒10的可拆连接,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具有卡槽10b,所述刀片20的一侧设有连接条21,所述连接条21与所述卡槽10b过盈配合。
42.通过连接条21与卡槽10b的过盈配合实现刀片20的稳定安装,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便于实施微创手术。
43.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还具有连通所述卡槽10b一侧的销槽10c,所述刀片20具有贯穿所述刀片20的一侧至另一侧的销孔20a,所述销孔20a与所述销槽10c相对布置,所述销孔20a和所述销槽10c内穿设有销钉。
44.这样,通过销钉可进一步卡合前述连接条21和卡槽10b,避免刀片20脱落。在安装销钉后,销钉抵接于连接条21的一侧,进一步稳定固定。
45.本实施例中,沿刀片20的一侧至另一侧,刀片20呈薄片状,优选的厚度为0.4mm,另
外,沿套筒10的安装部11至定位部12的方向,刀片20的宽度逐渐变窄,且刀片20靠近套筒10的一侧呈尖端状,使得在套筒10下降的时候,刀片20可稳定划开皮肤表面,进一步的,该刀刃自刀片20尖端状的端部延伸至刀片20远离套筒10的外侧边,使得,在下降刀片20的过程中,可形成与刀片20宽度相当的创口,方便微创手术的进行。
46.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此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刀片2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刀片20分别位于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的两对侧。
47.此处,两刀片20对称分布,在套筒10的外侧壁的两对侧设置刀片20,使得所切开的创口可保证套筒10穿入,方便套筒10的定位部12固定到骨表面上。结合上述薄片状的刀片20结构,两刀片20沿同一平面布置,以便于精准划开皮肤表面。本实施例中,根据手术需求,可变换刀片20的宽度,使所划开的创口符合需求即可。
48.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针套筒还包括导丝30,所述导丝30具有导向孔30a,所述导丝30可拆的嵌套于所述安装孔10a内,所述导丝30的种类具有多个,多种所述导丝30的导向孔30a的孔径不同。
49.安装孔10a内可嵌套不同种类的导丝30,导丝30的导向孔30a的孔径与对应的克氏针的直径相匹配,这样,在套筒10内嵌套导丝30后,通过套筒10的定位部12定位,可将克氏针沿导向孔30a打入骨组织。在一实施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生需先计划好前后打入的克氏针直径,根据直径在术前已挑选好相应的导丝和套筒,以脊柱手术为例,医生需定位内径为3mm的套筒,先使用3mm克氏针建立通道,然后安装相应的导丝,即可植入直径较小的克氏针,避免因太软无法植入的问题,此处的套筒内径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是直接通过内径较大的导丝,来打入直径较大的克氏针建立通道,然后更换内径较小的导丝,来植入直径较小的克氏针。上述步骤和尺寸可根据具体的手术需求而定,不作限制,这样不需机械臂二次定位等操作,可提高手术效率。
50.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插接该导丝30,所述安装部11具有背离所述定位部12开口的嵌套槽,所述嵌套槽的槽底连通于所述安装孔10a,所述导丝30包括相接驳的嵌套部31和插接部,所述嵌套部31与所述嵌套槽相配合,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10a内。
51.这样,通过该嵌套部31与嵌套槽的配合,可保证导丝30的安装位置,且方便拆装。
52.进一步的,所述嵌套槽的侧壁底部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嵌套部31靠近于所述插接部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槽相配合。
53.通过上述配合,可进一步稳定安装导丝30,避免导丝30脱离或掉落。
54.本实施例中,导丝30的外径与安装孔10a的直径相同,以保证导丝30的稳定安装,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导丝30的拆装,导丝30的外壁可与安装孔10a的孔壁螺纹连接,不作赘述。
55.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另外,所述安装部11的两侧分别具有贯通至所述嵌套槽的连孔11a。
56.结合前述可知,安装部11是固定在机械手上的,在安装部11的两侧分别设置连孔11a,使得两侧的连孔11a连通至导丝30的嵌套部31,这样,方便导丝30取出,以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套筒10,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嵌套部31远离定位部12的表面与安装部11的表面平齐,通过连孔11a可将导丝30取出,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嵌套部31远离定位部12的表面也可是高于安装部11的表面,以便取出导丝30。
57.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此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12的宽度沿远离所述安装部11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定位部12远离所述安装部11的端部具有多个定位尖端。
58.通过多个定位尖端以便定位部12定位到骨表面,方便植入克氏针,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2具有四个表面,每个表面倾斜延伸至套筒10的侧壁,即上述所说的宽度逐渐缩小,且定位部12远离安装部11的端部的边朝向安装部11弧形弯曲,以得到多个定位尖端,本实施例为四个,这样,可实现上述所说的定位。
5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