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9947发布日期:2022-02-09 12:1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


背景技术:

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医生通过拉伸等手术复位,然后用骨夹板等外固定,治疗患者的骨伤疾病。目前传统骨折固定的结构往往是夹板外固定、石膏固定或者扎带固定结构,而这些方式的缺点如下:
3.1.夹板外固定的结构容易松动,而失去固定效果,需要不停的调节夹板间的压力;
4.2.普通石膏固定的结构具有体积大、笨重、不透气、透光性差、易松脱、难调节、易形成压疮的缺陷;
5.3.树脂石膏固定的结构具有费用高、难调节的缺陷。
6.4.扎带固定的结构具有扎带的松紧度的判断和调整需要医师丰富的经验,是患者所难以掌握的,扎带松紧度带来的松动或过紧下的失调导致夹板固定力度失控、夹板和压垫移位、压疮与感染、神经损伤、肢体缺血坏死等。
7.而且无论是小夹板、普通石膏还是扎带固定,其治疗周期都较长,在固定期间,患者骨折部位会产生消肿或进一步肿胀,此时,需要将外固定解开后再重新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如操作不当还会造成骨骼移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由此提出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外固定后骨折部位因消肿等原因造成松动的问题。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包括测力上壳体,所述测力上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力下壳体,所述测力下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路板,所述测力下壳体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杆,所述传感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拉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测力上壳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线路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器。
10.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上壳体,所述显示上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显示下壳体,所述显示下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11.所述显示下壳体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显示下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螺栓,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自下而上贯穿显示下壳体与显示上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12.所述显示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显示屏匹配的观察口,所述第二线路板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显示屏、第二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上壳体底部左侧与显示下壳体的顶部左侧均设置有伸出口,所述第二线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usb接口,所述伸出口与usb接口相匹配。
13.所述测力下壳体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匹配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支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杆匹配的第一螺杆孔,所述第二固定夹为“u”型且支端开设有与第二固定螺杆匹配的第二螺杆孔。
14.所述拉杆的右端贯穿第二固定夹,所述弹簧位于第二固定夹的中间且位于第二固定夹的左侧板与螺母之间,所述测力上壳体与测力下壳体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夹匹配的活动槽。
15.所述测力下壳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测力下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栓,多个所述第二螺栓自下而上贯穿测力下壳体与测力上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16.所述测力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螺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外侧紧固连接有绑缚带,所述绑缚带与卡扣相匹配,所述传感器与第一线路板电性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传感器、拉杆、弹簧、螺母等的配合,将骨夹板紧缚程度量化,可客观地及时判断紧缚度变化程度,穿戴式装置,及时调整夹板扎带拉力,有利于维持外固定的压力恒定,调节方式简单,普通人亦可根据预设的拉力数值进行调整,不易调节过紧或过松,适用于现有骨夹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改变骨夹板结构与使用方式,即实现了紧缚度的可视化。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力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测力上壳体;2、测力下壳体;3、传感器;4、第一线路板;5、第一固定夹;6、第一固定螺杆;7、第二固定夹;8、拉杆;9、弹簧;10、螺母;11、第二固定螺杆;12、显示上壳体;13、显示下壳体;14、电池;15、第二线路板;16、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夹板可调节恒力扎带装置,包括测力上壳体1,测力上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力下壳体2,测力下壳体2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传感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路板4,测力下壳体2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杆6,传感器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8的一端,拉杆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0,拉杆8的外侧套接有弹簧9,测力上壳体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夹7,第二固定夹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杆11,第一线路板4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器。
27.通过图1、图3所示,显示器包括显示上壳体12,显示上壳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显示下壳体13,显示下壳体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14,电池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路板15,第二线路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6,显示上壳体12、显示下壳体13对内部的零件进行保护,电池14提供能源,显示屏16用于数据的显示,第二线路板15用于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下壳体13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显示下壳体1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螺栓,多个第一螺栓自下而上贯穿显示下壳体13与显示上壳体12的底部螺纹连接;
28.显示上壳体12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显示屏16匹配的观察口,第二线路板15与显示屏16电性连接,电池14与显示屏16、第二线路板15电性连接,显示上壳体12底部左侧与显示下壳体13的顶部左侧均设置有伸出口,第二线路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usb接口,伸出口与usb接口相匹配,观察口用于对显示屏16显示的数据进行观察,伸出口方便数据线与usb接口的连接,usb接口用于数据的传输。
29.通过图1-2所示,测力下壳体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5匹配卡槽,第一固定板5的支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杆6匹配的第一螺杆孔,第二固定夹7为“u”型且支端开设有与第二固定螺杆11匹配的第二螺杆孔,拉杆8的右端贯穿第二固定夹7,弹簧9位于第二固定夹7的中间且位于第二固定夹7的左侧板与螺母10之间,测力上壳体1与测力下壳体2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夹7匹配的活动槽,卡槽用于对第一固定板5进行限制保证第一固定板5的稳定,弹簧9用来进行缓冲;
30.测力下壳体2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测力下壳体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栓,多个第二螺栓自下而上贯穿测力下壳体2与测力上壳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测力上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第一固定螺杆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卡扣,第二固定螺杆11的外侧紧固连接有绑缚带,绑缚带与卡扣相匹配,传感器3与第一线路板4电性连接,传感器3的型号为zz110-050。
31.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松开绑缚带,将绑缚带和测力上壳体1、测力下壳体2套在需要固定的位置,此时收紧绑缚带,在收紧绑缚带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固定螺杆11的作用,绑缚带会拉动第二固定夹7的移动,第二固定夹7移动会对弹簧9施加力,进而弹簧9对螺母10进行作用,螺母10带动拉杆8,拉杆8会对传感器3进行作用,此时传感器3受到力,第一线路板4对传感器3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第二线路板15中,再次通过
第二线路板15的处理在显示屏16上显示,当到达预定的数值时,使卡扣对绑缚带进行固定,此时整体装置固定在特定位置,并且可以及时了解绑定压力并及时调整。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