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9285发布日期:2022-03-19 23:5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2.目前消毒柜主要采用紫外线消毒、加热消毒和臭氧消毒这几种消毒方式。但是由于柜内空气流动性较差,导致各消毒因子的利用率较低。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894547.5(公布号为cn21161085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消毒柜》将具有第一风道的循环通风装置设于外壳和内胆之间的夹层中并与内胆的消毒腔相连通,并且在第一风道的出口设置具有第二风道的扩流管道,气流经第二风道扩散后均匀吹向内胆内部,从而使加热源产生的热量充分扩散并循环利用,实现了消毒柜的内循环。
4.但是上述消毒柜中,需要设置风道将消毒柜上部的气流搬运到消毒柜下部,结构较为复杂;另外,消毒柜中一般采用长条形电热管作为加热件,热量集中,且热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实现内循环且结构简单的消毒柜。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能够提高烘干效果的消毒柜。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的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包括有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胆,该内胆的内部具有所述的消毒腔,且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的夹层中设有安装盒,该安装盒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外壁上,且内部具有容置腔,该容置腔中设有风轮和加热组件,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和容置腔的排风口和回风口,该排风口和回风口分别朝向所述风轮的上部和下部。
8.为了避免通过排风口进入容置腔中的气流直接通过回风口回到消毒腔,所述容置腔成形为u形,且首尾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和出口,该容置腔的入口连通所述的排风口,容置腔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回风口。
9.为了方便风轮的安装,所述的容置腔包括有自入口向出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段、过渡段和出风段,所述的进风段并排布置在所述出风段的上方,所述的风轮位于所述的过渡段中。
10.为了保证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充分扩散,所述的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的出风段中。
11.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有
12.基板,呈长条形;
13.多片云母片,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该基板的一侧,且基本垂直于所述的基板,将位于头部和尾部的两片所述云母片分别记为第一云母片和第二云母片,将其他所述云母片记为第三云母片,各所述第三云母片上开设有穿孔;以及
14.超导合金丝,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云母片上,第二端依次穿过各所述第三云母片的穿孔并与所述的第二云母片相连接。
15.通过将超导合金丝穿设在云母片上形成加热件,由于超导合金丝的存在,加热件具备加热迅速的特点,热衰减小,烘干效果好。
16.为了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穿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呈矩阵状布置,对应地,所述的超导合金丝与所述穿孔一一对应,并穿设在对应的穿孔中。
17.为了实现各超导合金丝的供电,所述超导合金丝的数量为偶数,沿排列方向第一根和最后一根超导合金丝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分别用于与消毒柜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沿排列方向第奇数根超导合金丝的第二端与下一根超导合金丝的第二端导电连接,沿排列方向第偶数根超导合金丝的第一端与下一根超导合金丝的第一端通过第三导电片导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均安装在第一云母片上。
18.为了提高超导合金丝的散热效果,所述的超导合金丝呈扁平状。
19.为了方便超导合金丝穿设到穿孔中,所述第三云母片的侧缘开设有与所述穿孔相贯通的缺口,用于供所述超导合金丝穿过后进入到穿孔中。
20.为了避免超导合金丝轻易通过缺口脱离,所述的缺口呈l形。
21.为了方便消毒腔的排汽,所述的内胆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外壳上开设有排汽口,所述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排风风机,该排风风机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能将气流从吸气口吸入并通过排气口排出,排风风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出风口,排风风机的排气口通过夹层连通所述的排汽口。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具有容置腔的安装盒设于夹层的下部,在容置腔中设置风轮和加热组件,在内胆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和容置腔的排风口和回风口,并将排风口和回风口分别朝向风轮的上部和下部,无需设置复杂的风道结构即可实现消毒腔的内循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中安装盒和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消毒柜包括有柜体1、抽屉2、消毒灯管3、安装盒4和加热组件5。
29.其中,柜体1包括有外壳11和设于外壳11内的内胆12,内胆12的内部具有消毒腔121,且内胆12的外壁与外壳1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111。外壳11的后侧壁上部开设有排汽口112,内胆12后侧壁的下部开设有排风口122和回风口123,排风口122位于回风口123的上方,内胆12的顶壁上开设有出风口124,出风口124处安装有排风风机125,该排风风机125
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能将气流从吸气口吸入并通过排气口排出,排风风机125的吸气口连通上述出风口124,排风风机125的排气口通过夹层111连通上述排汽口112。
30.抽屉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一上一下设于上述消毒腔121中,并能抽拉地进出消毒腔121。
31.消毒灯管3安装在内胆12内部的顶壁上。本实施例中,消毒灯管3为紫外灯管,能够产生紫外线作用于消毒腔121进行消毒。
32.安装盒4设于夹层111的下部,并安装在内胆12的后侧壁上,安装盒4的内部具有成形为u形的容置腔40,该容置腔40的首尾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和出口,容置腔40的入口连通上述排风口122,容置腔40的出口连通上述回风口123。本实施例中,容置腔40包括有自入口向出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段401、过渡段402和出风段403,进风段401并排布置在出风段403的上方,过渡段402中设有风轮41,上述排风口122和回风口123分别朝向风轮41的上部和下部;安装盒4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件42,该驱动件42为电机,其动力输出轴穿过安装盒4的侧壁与上述风轮41传动连接,用以驱动风轮41转动,将进风段401的气流输送到出风段403。
33.加热组件5安装在上述出风段403中,如图4所示,加热组价5包括有基板51、云母片52和超导合金丝53。具体地,基板51呈长条形,基本水平布置在出风段403的底壁上;云母片52的数量为多片,并沿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该基板51的上方,且基本垂直于基板51,将位于头部和尾部的两片云母片52分别记为第一云母片52a和第二云母片52b,将其他云母片52记为第三云母片52c,各第三云母片52c上开设有偶数个呈矩阵状布置的穿孔521;超导合金丝53与上述第三云母片52c的各穿孔521一一对应,各超导合金丝5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云母片52a上,第二端依次穿过各第三云母片52c的对应穿孔521并与第二云母片52b相连接;沿排列方向第一根和最后一根超导合金丝5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片54和第二导电片55,分别用于与消毒柜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沿排列方向第奇数根超导合金丝53的第二端与下一根超导合金丝53的第二端导电连接,沿排列方向第偶数根超导合金丝53的第一端与下一根超导合金丝53的第一端通过第三导电片56导电连接,上述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和第三导电片56均安装在第一云母片52a上,本实施例中,第二云母片52b的结构与第三云母片52c保持一致,沿排列方向第奇数根超导合金丝53与下一根超导合金丝53为一体件,即为同一电热丝的两个半段,该电热丝中部自内向外穿过第二云母片52b的其中一个穿孔521后再自外向内穿过第二云母片52b的另一个穿孔521即可实现超导合金丝在第二云母片52b的定位。另外,超导合金丝53呈扁平状,第三云母片52c的侧缘开设有与穿孔521相贯通的缺口522,用于供超导合金丝53穿过后进入到穿孔521中,该缺口522呈l形。
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5.(1)当需要进行餐具烘干消毒时,启动消毒灯管3、加热组件5和驱动件42,超导合金丝53通电后产生热量,驱动件42驱动风轮41转动将消毒腔121中的气流通过排风口122吸入并通过回风口123排出,从而实现消毒腔121中气流的内循环,烘干均匀,同时消毒灯管3产生紫外线作用于消毒腔121中的餐具;
36.(2)消毒烘干结束后,启动排风风机125,湿气会迅速通过出风口124吸入到排风风机125内并通过排汽口112排出待外界大气中,由于风轮41仍运转实现内循环,会进一步提高排汽效率,缩短排汽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