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29180711发布日期:2022-03-09 11:1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脏起搏是指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以完全或部分替代心脏的电兴奋和电传导,主要针对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使患者能正常生活。该项技术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很高,治疗效果确实可靠,是目前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起搏器在植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脉冲发生器的大小和形状人为制造一个起搏器囊袋;
3.进行起搏器安装之后,需要使用沙袋或盐袋等压迫起搏器囊袋位置处,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现有的医用沙袋或盐袋在放置于囊袋位置处时,沙袋或盐袋无任何附着,很容易从放置处滑脱,影响正常的使用。同时,在将沙袋或盐袋压迫于囊袋位置处时,不能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对压迫强度进行调节,对伤口愈合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4.公开号cn208877717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包括胸带,所述胸带上设有肩带前片和肩带后片,所述肩带前片上设有尺寸大于起搏器囊袋的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与起搏器囊袋接触的面上设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设有减震垫,所述肩带前片上还设有与保护环相对应的硬质保护层,所述肩带后片和肩带前片上对应设有肩带搭扣,所述胸带上设有胸带搭扣。用以保护起搏器囊袋不受外力作用,增加起搏器的安全性,延长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5.该申请虽然解决了囊袋固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6.不同体型的患者,术后其伤口的位置可能不同,该装置无法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位置调节,实用性不高;
7.保护装置透气效果也较差,伤口处容易产生汗液,进而造成感染;
8.对外力冲击的防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
1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1.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包括相连接的胸围带、肩带和背带,所述肩带上设置有与囊袋大小相适应的囊袋固定部,所述囊袋定位部包括肩带上的通槽,覆盖在通槽上且与肩带固定连接的多孔外壳,外壳内衬上固设有气囊垫,所述气囊垫上设有数个透气通孔,气囊垫还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开闭阀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胸带上设置肩带和背带,并在肩带上设置有通槽,通槽上覆设有多孔外壳,外壳内衬上固设有可充气的气囊垫,使用时起搏器囊袋置于通槽中心处,当患者穿上该保护装置后,整个多孔外壳在起搏器囊袋处,气囊垫紧贴起搏器囊袋,产生一定压力,用于将起搏器的囊袋固定于多孔外壳,避免患者运动时起搏器出现大幅晃动;
由于与囊袋接触的气囊垫是充气的软性材质,可以避免起搏器囊袋因受过多摩擦而破损;由于在多孔外壳上都设置有用于通气的孔隙,气囊垫上设置有透气通孔,增加囊袋处保护装置的透气性也,防止伤口处容易产生汗液造成感染。
13.优选的,所述气囊垫可以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装置,调节气囊垫内的气压。通过充气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气囊垫中的气压,使气囊垫刚好对囊袋形成压迫固定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14.优选的,所述多孔外壳为钢丝编织而成的具有孔隙的椭圆形外壳;钢丝编织的椭圆形外壳能够保证外壳透气性的同时,保证外壳的刚度和硬度,有外力触碰到多孔外壳时,外力则会通过保护层传递至多孔外壳,避免外力直接传递至气囊垫,保护起搏器囊袋不受外力作用,增加起搏器的安全性,延长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15.优选的,所述胸围带两端通过第一魔术贴进行固定;可以调节胸围带的松紧程度,增加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16.优选的,所述肩带的形状为y字形,其具体包括第一肩带、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背带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连接,所述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远离第一肩带的一端与胸围带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术后其伤口的位置可能不同,通过调节第一肩带、第二肩带与胸围带的连接位置,进而调节囊袋定位部的位置,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不同伤口位置的情况。
17.优选的,所述充气管与胸围带之间通过第三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对充气管进行固定,防止充气管随意移动,便于患者携带。
18.优选的,所述肩带与背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海绵垫片;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佩戴肩部产生不适感。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在胸带上设置肩带和背带,并在肩带上设置有通槽,通槽上覆设有多孔外壳,外壳内衬上固设有可充气的气囊垫,使用时起搏器囊袋置于通槽中心处,当患者穿上该保护装置后,整个多孔外壳在起搏器囊袋处,气囊垫紧贴起搏器囊袋,产生一定压力,用于将起搏器的囊袋固定于多孔外壳,避免患者运动时起搏器出现大幅晃动;由于与囊袋接触的气囊垫是充气的软性材质,可以避免起搏器囊袋因受过多摩擦而破损;由于在多孔外壳上都设置有用于通气的孔隙,气囊垫上设置有透气通孔,增加囊袋处保护装置的透气性也,防止伤口处容易产生汗液造成感染。
21.2.所述多孔外壳为钢丝编织而成的具有孔隙的椭圆形外壳。钢丝编织的椭圆形外壳能够保证外壳透气性的同时,保证外壳的刚度和硬度,有外力触碰到多孔外壳时,外力则会通过保护层传递至多孔外壳,避免外力直接传递至气囊垫,保护起搏器囊袋不受外力作用,增加起搏器的安全性,延长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22.3.所述肩带的形状为y字形,其具体包括第一肩带、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背带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连接,所述第二肩带和第三肩带远离第一肩带的一端与胸围带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术后其伤口的位置可能不同,通过调节第一肩带、第二肩带与胸围带的连接位置,进
而调节囊袋定位部的位置,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不同伤口位置的情况。
23.4.所述肩带与背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海绵垫片,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佩戴肩部产生不适感。
附图说明
24.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5.图1是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的人体佩戴正面示意图;
26.图2是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的人体佩戴背部示意图;
27.图3是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囊袋固定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囊袋固定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囊袋固定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胸围带、2-肩带、3-背带、4-囊袋固定部、5-通槽、6-气囊垫、7-透气通孔、8-充气管、9-开闭阀门、10-第一魔术贴、11-第二魔术贴、12-第三魔术贴、13-海绵垫片、14-多孔外壳、201-第一肩带、202-第二肩带、203-第三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36.一种心脏起搏器囊袋保护装置,包括相连接的胸围带1、肩带2和背带3,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与囊袋大小相适应的囊袋固定部4,囊袋固定部4用于对起搏器囊袋施加适当的压力,将其与患者身体形成相对固定,方便患者日常活动,所述囊袋定位部具体包括肩带2上的通槽5,覆盖在通槽5上且与肩带2固定连接的多孔外壳14,外壳内衬上固设有气囊垫6,起搏器囊袋置于通槽5中心处,当患者穿上该保护装置后,整个多孔外壳14在起搏器囊袋处,气囊垫6紧贴起搏器囊袋,产生一定压力,用于将起搏器的囊袋固定于多孔外壳14,避免患者运动时起搏器出现大幅晃动,同时与囊袋接触的气囊垫6是充气的软性材质,可以选择塑
料材质,可以避免起搏器囊袋因受过多摩擦而破损;
37.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保护装置对伤口处的透气性,将多孔外壳14采用钢丝编织而成,其表面均匀分布孔隙,所述气囊垫6上设有数个透气通孔7,孔隙和透气通孔7可以实现空气的流通,防止伤口处容易产生汗液造成感染。
38.上述实施例中,气囊垫6还连接有充气管8,充气管8上设有开闭阀门9,充气管8的一端可以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室,充气装置上还设有气压表,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气囊垫6中的气压,使气囊垫6刚好对囊袋形成压迫固定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39.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外壳14为钢丝编织而成的具有孔隙的椭圆形外壳;钢丝编织的椭圆形外壳能够保证外壳的刚度和硬度,有外力触碰到多孔外壳14时,外力则会通过保护层传递至多孔外壳14,避免外力直接传递至气囊垫6,保护起搏器囊袋不受外力作用,增加起搏器的安全性,延长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4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胸围带1两端通过第一魔术贴10进行固定;可以调节胸围带1的松紧程度,增加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4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肩带2的形状为y字形,其具体包括第一肩带201、第二肩带202和第三肩带203,所述第一肩带201的一端与背带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肩带202和第三肩带203连接,所述第二肩带202和第三肩带203远离第一肩带201的一端与胸围带1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11实现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术后其伤口的位置可能不同,通过调节第一肩带201、第二肩带202与胸围带1的连接位置,进而调节囊袋定位部的位置,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不同伤口位置的情况。
42.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8与胸围带1之间通过第三魔术贴12可拆卸连接;对充气管8进行固定,防止充气管8随意移动,便于患者携带。
4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肩带2与肩带2的连接处设置有海绵垫片13;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佩戴肩部产生不适感。
44.上述实施例中,肩带2、肩带2以及胸围带1均采用棉质材质,增加患者的佩戴舒适性。
45.上述实施例中,整个装置佩戴以及拆卸简单,便于更换,清洗和消毒。
46.使用时,患者将胸围带1佩戴至胸口适宜位置处后,调节第一魔术贴10的位置,胸围带1固定与患者胸前,根据囊袋的实际位置,调节第二肩带202和第三肩带203一端与胸围带1的连接位置,具体为调节其在第二魔术贴11的固定位置,将囊袋定位部与囊袋的位置对应起来,充气管8一端连接上充气装置,开启开闭阀门9,根据患者的佩戴舒适感,调节气囊垫6内的气压,实现对囊袋的固定,关闭开闭阀门9,取掉充气装置即可。
47.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充气装置对气囊垫6的充气原理、以及气囊垫6内的压力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技术中不再具体阐述。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11月17日 14:15
    有卖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