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入户的医疗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6471发布日期:2022-01-19 19:4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入户的医疗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入户的医疗包。


背景技术:

2.护理入户是指患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预约护理服务,医护人员入户上门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一种新型形式,是将传统的护理服务与当前深度发展的“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向。在当前的护理入户服务的初级发展阶段,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方式,从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护理技术中,确定“互联网+护理入户”项目,重点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以及其他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特殊人群提供入户护理服务。
3.医护人员入户进行护理时,通常需要携带一些护理所需要的用品和药品,因此通常随身携带医疗包,护理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物品放置在医疗包内进行携带。由此可知,医疗包不仅能够提升医护人员携带物品的便利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入户的及时性,通过将常用的物品置入医疗包内备用并且保持更新,令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取用医疗包,缩短入户所需要的时间。与传统的、发生在医院内的护理活动不同,入户护理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如护理质量不容易保证、护理事故责任难以界定等,因此需要对“互联网+护理入户”的服务流程、药品使用、工作制度和设备/物品配置等进行明确地规定和要求。
4.医疗包是提升医护人员护理入户服务水平、提升护理操作的便利度、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医疗包通常只具有简单的携带物品的功能,功能单一,导致物品携带和取用不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不能提供辅助作用,同时现有的医疗包对于界定护理事故责任和解决纠纷也没有帮助。因此,需要对医疗包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功能多样化、提升物品携带和使用的便利性、能够辅助护理活动并且有助于界定护理事故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护理入户的医疗包。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入户的医疗包包括顶部敞口、带有提手的医疗包本体,在顶部敞口上设有可开合的包上盖;在医疗包本体的正面设有可开合的马甲袋且在马甲袋内设有处于折叠态的马甲,在医疗包本体的一侧侧部设有可开合的耗材袋且在耗材袋内设有耗材盒、另一侧侧部设有可开合的医废袋且在医废袋内设有医废收集盒;在医疗包本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可伸缩及折叠的桌板组件,桌板组件的端部从开设在医疗包本体侧壁底部的条形开口伸出;在桌板组件的上方设有顶部敞口的收纳内筐,在收纳内筐的上方设有中部隔板,收纳内筐的内部空间为放置物品的第一空间,中部隔板上方的空间为放置物品的第二空间;在医疗包本体的外部还设有摄录架挂袋,在摄录架挂袋内装载有用于支撑摄录器材的摄录支架组件。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护理入户的医疗包,用于“互联网+护理入户”的服务流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便利。与现有的医疗包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医疗包通过在主体的内部设置收纳内筐,并且在收纳内筐的上方设置中部隔板,实现了对包内空间的上下分区,下方的收纳内筐中可以放置硬质的物品如药瓶、输液瓶等,收纳内筐能够为这些物品提供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受到外力的磕碰,上方分区内可以放置软质的物品如纱布、消毒棉签等,因此整个医疗包的中心更稳定,放置在桌面或者床面上时不容易倾倒。通过在两侧部分别设置耗材袋及耗材盒、医废袋及医废收集盒,实现了对常用耗材以及医疗废弃物的分别存放,耗材袋及耗材盒的设置令一些常用的耗材更加便于取用,在不开启医疗包的主体部分的情况下即可进行取用,医废袋及医废收集盒便于对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收集后携带至专门的地方进行处理,提升了入户护理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马甲袋并且将马甲以折叠态放置在马甲袋内,实现了医护人员马甲也就是工作服的携带,便于进行取用。
9.通过设置可伸缩及折叠的桌板组件,令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能够抽出并展开桌板组件形成一个可以放置物品的辅助操作平台,提升了护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设置摄录架挂袋并且在袋内装载用于支撑摄录器材的摄录支架组件,令能够记录护理过程的摄录器材如小型录像机、手机等能够得到装载,通过记录护理过程的影像材料为可能产生的护理事故或者护理纠纷等提供证明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包其收纳内筐、中部隔板和桌板组件都能够从医疗包本体内取出,摄录支架组件也能够从摄录架挂袋上取下,将硬质的附件从包内和包上取下时,更便于对医疗包主体部分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业,通过清洗消毒作业令医疗包保持洁净。
11.优选地:马甲袋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耗材袋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医废袋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
12.优选地:在医疗包本体的背面中部还安装有用于放置文件的文件袋。
13.优选地:在医疗包本体的外部还设有洗手液挂袋,在洗手液挂袋内设有洗手液瓶。
14.优选地:摄录支架组件包括支撑杆、一级支臂、二级支臂、三级支臂和磁吸固定件,在支撑杆上安装有外套管,一级支臂的前端与外套管固定连接,在一级支臂的后端通过转轴安装有连接基座,二级支臂的后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基座铰接连接,在二级支臂的前端设有连接板,三级支臂的后端与连接板铰接连接,磁吸固定件的后部与三级支臂的前部铰接连接。
15.优选地:桌板组件包括扁平的、带有收纳内腔的外桌板,在收纳内腔内插接安装有伸缩桌板,在伸缩桌板的外部两侧边缘分别采用折页铰接安装有第一折叠桌板和第二折叠桌板;在伸缩桌板的外部表面设有凹槽,第一折叠桌板和第二折叠桌板两者向内折叠后落入该凹槽内。
16.优选地:耗材盒包括在侧部铰接连接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在第一盒体内设有由横板和纵板构成的格栅板,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还设有锁扣结构。
17.优选地:医废收集盒包括下部盒体和扣盖,在下部盒体的顶部设有缩口,扣盖扣合安装在该缩口上。
18.优选地:收纳内筐包括筐本体,在筐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镂孔,在筐本体内还设有第
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个隔板将筐本体的内腔分隔为前中后三个置物空间。
19.优选地:在桌板组件与收纳内筐之间设有下部隔板。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前部视角;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后部视角;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1中摄录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图1中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图5中耗材盒的结构示意图,处于打开状态;
28.图9是图5中医废收集盒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图5中收纳内筐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
31.1、洗手液挂袋;2、马甲;3、马甲袋;4、标牌;5、耗材袋;6、摄录架挂袋;7、摄录支架组件;7-1、支撑杆;7-2、外套管;7-3、一级支臂;7-4、连接基座;7-5、二级支臂;7-6、连接板;7-7、三级支臂;7-8、磁吸固定件;8、提手;9、包上盖;10、医疗包本体;11、医废袋;12、洗手液瓶;13、桌板组件;13-1、外桌板;13-2、收纳内腔;13-3、伸缩桌板;13-4、第一折叠桌板;13-5、第二折叠桌板;13-6、折页;14、耗材盒;14-1、第一盒体;14-2、第二盒体;14-3、格栅板;15、医废收集盒;15-1、下部盒体;15-2、扣盖;16、收纳内筐;16-1、筐本体;16-2、第一隔板;16-3、第二隔板;16-4、镂孔;17、文件袋;18、中部隔板;19、下部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33.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入户的医疗包包括顶部敞口、带有提手8的医疗包本体10,在顶部敞口上设有可开合的包上盖9。如图中所示,医疗包本体10整体为长方体形状,外形较为方正,在材质方面医疗包本体10和包上盖9可以采用较为厚实的帆布/牛津布等材料制作,整体具备一定的强度,这样便于向桌面或者床面上稳定放置。
34.本实施例中,包上盖9与医疗包本体10的顶部敞口之间采用拉链进行连接,拉链的一端延伸至包上盖9的后部左侧、另一端延伸至包上盖9的后部右侧,因此当完全拉开该位置的拉链时,包上盖9能够整体向后方翻转,将医疗包本体10的顶部敞口完全打开,这样有利于取放内部的物品。顶部的提手8选择为双提手结构,即在医疗包本体10的前部设置u形形状的前部提手,在医疗包本体10的后部设置u形形状的后部提手,在前部提手或者后部提手的中部设置带有粘带的连接片,采用连接片将前部提手和后部提手的中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便于对整个医疗包进行手提。
35.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在医疗包本体10的背面中部还安装有用于放置文件的文件袋17。文件袋17可以为一块与医疗包本体10的材质相同的布料,其左右两侧边缘以及底部的边缘均与医疗包本体10的后壁布料固定,一些需要签字的文件、护理作业指导文件
等可以放置在文件袋17内,便于取用。
36.请参见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
37.在医疗包本体10的正面设有可开合的马甲袋3且在马甲袋3内设有处于折叠态的马甲2,在医疗包本体10的一侧侧部设有可开合的耗材袋5且在耗材袋5内设有耗材盒14、另一侧侧部设有可开合的医废袋11且在医废袋11内设有医废收集盒15。马甲袋3、耗材袋5和医废袋11三者可以选择与医疗包本体10相同的布料制作。
38.本实施例中,马甲袋3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耗材袋5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医废袋11的中上部开口且在该开口上设有拉链,通过操作相应的拉链开合实现对相应袋体的开闭控制。
39.如图中所示,马甲2折叠后放置在马甲袋3并且与本医疗包一同携带,在需要使用时打开马甲袋3取出马甲2进行穿戴。通常情况下,马甲2主要用于标识医护人员的身份,并不用于提供诸如保暖等功能,因此马甲2宜采用轻薄的布料制作,折叠后不占用空间并且较为轻量化,穿戴时无负担,在马甲2上印刷代表医护人员的标识、医院的标识以及互联网平台的标识等,根据需要设计马甲2上的内容。
40.本实施例中,在马甲袋3上还可以设置标牌4,标牌4通常用于标示医护人员来自哪个医院单位,因此标牌4上可以印刷相应医院的logo,令被护理的人员能够便捷地知晓。
41.设置在耗材袋5内的耗材盒14用于放置多种常用的耗材如消毒棉签、酒精消毒贴等,在使用到里面的耗材时,可以开启耗材袋5将耗材盒14取出并打开,实现对内部物品的快速取用。在不打开医疗包主体部分的情况下对耗材进行取用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耗材取用的便利性。
42.请参见图8,可以看出:耗材盒14包括在侧部铰接连接的第一盒体14-1和第二盒体14-2,在第一盒体14-1内设有由横板和纵板构成的格栅板14-3,在第一盒体14-1和第二盒体14-2之间还设有锁扣结构。格栅板14-3将第一盒体14-1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为多个独立的置物空间,因此多种耗材能够分别放置在各置物空间内。当扣合第一盒体14-1和第二盒体14-2时,两者通过锁扣结构结合在一起,耗材盒14关闭,之后可以整体置入耗材袋5内。需要打开时,手动操作锁扣结构的部件之间脱离解锁,则第二盒体14-2向上打开,内部的耗材物品能够取用。
43.设置在医废袋11内的医废收集盒15用于收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如使用过的酒精棉签等,医疗废弃物产生后,打开医废收集盒15,将医疗废弃物置入盒内后再将其封闭,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将医废收集盒15带回至指定地点进行进一步处理。设置医废收集盒15能够避免将医疗废弃物丢弃在护理现场,因而避免了潜在的二次感染问题,提升了护理活动的安全性。
44.请参见图9,可以看出:医废收集盒15包括下部盒体15-1和扣盖15-2,在下部盒体15-1的顶部设有缩口,扣盖15-2扣合安装在该缩口上。需要置入医疗废弃物时,向上拔扣盖15-2令其与下部盒体15-1脱离,缩口打开,将医疗废弃物置入内部之后再将扣盖15-2扣合,避免废弃物脱出,护理过程结束时,将医废收集盒15置入医废袋11内。
45.考虑到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之前对手部进行消毒是较为常规的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手部消毒杀菌的操作便利性,在医疗包本体10的外部还设有洗手液挂袋1,在洗手液挂袋1内设有洗手液瓶12。洗手液挂袋1采用与医疗包本体10相同的布料制作,上部
敞口、下部封口,采用粘接、缝合连接等方式与医疗包本体10固定,洗手液瓶12向下插装在洗手液挂袋1内,在瓶内的洗手液用尽后可以方便地将洗手液瓶12取出进行更换。如图中所示,洗手液挂袋1及洗手液瓶12两者设置在马甲袋3与医废袋11之间,便于取用洗手液。
46.请参见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
47.在医疗包本体10的内腔底部设有可伸缩及折叠的桌板组件13,桌板组件13的端部从开设在医疗包本体10侧壁底部的条形开口伸出,如图中所示,桌板组件13向医废袋11所在一侧伸出。
48.桌板组件13的作用是: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活动时,若护理现场缺少桌面等支撑面导致一些护理用品无处放置时,可以将桌板组件13拉出并展开,则在医疗包的侧部形成了支撑桌面结构,则前述护理用品能够放置在桌面结构上。也可以在桌面结构上放置腕垫等进行诊脉操作。桌板组件13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活动,提升护理活动进展的便利性。
49.请参见图7,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桌板组件13包括扁平的、带有收纳内腔13-2的外桌板13-1,在收纳内腔13-2内插接安装有伸缩桌板13-3,在伸缩桌板13-3的外部两侧边缘分别采用折页13-6铰接安装有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外桌板13-1、伸缩桌板13-3、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可以为硬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得到。伸缩桌板13-3的厚度应小于等于收纳内腔13-2的厚度,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两者折叠后与下方伸缩桌板13-3的总厚度应小于等于收纳内腔13-2的厚度,这样伸缩桌板13-3与折叠后的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能够充分收缩进入收纳内腔13-2的内部,在完全收缩时,从医疗包的侧部来看,只能看到桌板组件13外露的一个供手动拉伸的端部边缘。
50.本实施例中,在伸缩桌板13-3的外部表面设有凹槽,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两者向内折叠后落入该凹槽内,这样就保证了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两者折叠后与下方伸缩桌板13-3的总厚度应小于等于收纳内腔13-2的厚度。如图中所示,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两者水平向外展开后,各自的边缘与伸缩桌板13-3的两侧边缘抵靠在一起,因而第一折叠桌板13-4和第二折叠桌板13-5两者无法进一步翻转,即两个折叠桌板的最大展开位置为与伸缩桌板13-3近似平齐的位置,两个折叠桌板与中部的伸缩桌板13-3构成了前述支撑桌面结构。
51.在桌板组件13的上方设有顶部敞口的收纳内筐16,在收纳内筐16的上方设有中部隔板18,中部隔板18搭接在收纳内筐16的顶部构成了支撑物品的垫层,收纳内筐16的内部空间为放置物品的第一空间,中部隔板18上方的空间为放置物品的第二空间。其中,第一空间内用于放置一些硬质的护理用品,如药瓶、输液瓶、注射器等,听诊器、体温计等物品也可以置入第一空间内,硬质的护理用品置入第一空间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收纳内筐16的防护作用,减轻外力的碰撞作用,第二空间内用于放置一些软质的护理用品如纱布、棉签等,因此按照软质、硬质的划分,护理用品被划分为两种并分别向合适的空间内置入。
52.当需要取用下方的物品时,可以将第二空间内的物品以及中部隔板18从包内取出,也可以将总部隔板18的一端向上掀起来,令下方的物品显露出来。
53.请参见图10,可以看出:
54.收纳内筐16包括筐本体16-1,在筐本体16-1的侧壁上设有镂孔16-4,在筐本体16-1内还设有第一隔板16-2和第二隔板16-3,两个隔板将筐本体16-1的内腔分隔为前中后三
个置物空间。细化的置物空间令第一空间内的物品能够进一步进行分类放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第一空间内物品之间的碰撞。
55.收纳内筐16为硬质塑料材质,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得到。收纳内筐16的另一个作用是:当收纳内筐16置入医疗包本体10内时,构成了位于医疗包本体10内腔下部的骨架,能够将医疗包本体10整体撑开以保持整体方正的形状,避免医疗包在受到外力挤压作用时整体变形。另一方面,内部置有物品的收纳内筐16令整个医疗包的重心降低,提升了医疗包放置在桌面上、床面上时的稳定性。再者,收纳内筐16和内部的物品以及中部隔板18和上方的物品重量都压持在桌板组件13上,桌板组件13在医疗包的底部构建了一个相对刚性的支撑平面,当桌板组件13伸出并展开时,上方压持的重量能够提升桌板组件13的稳定性,即桌板组件13伸出并展开时由于外桌板13-1被压持住了,因此伸缩桌板13-3及两个折叠桌板不易发生倾覆。
56.本实施例中,在桌板组件13与收纳内筐16之间设有下部隔板19,下部隔板19将桌板组件13与收纳内筐16之间隔开,避免两者之间过度摩擦,也能够避免由于桌板组件13与收纳内筐16直接接触而产生声响。
57.在医疗包本体10的外部还设有摄录架挂袋6,在摄录架挂袋6内装载有用于支撑摄录器材的摄录支架组件7,摄录器材可以为小型录像机、手机等。本医疗包设置摄录支架组件7的作用是: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摄录器材对护理过程进行录像,获取的影像资料可以作为判断护理作业质量的材料,同时可以作为可能产生的护理事故或者护理纠纷等的证明材料。进一步地,摄录器材可以选择具有通信功能的器材类型(如手机),这样在护理现场获取到影像资料时可以快速上传至互联网平台进行存储和备案,待日后进行调用。
58.如图1中所示,摄录架挂袋6和摄录支架组件7两者设置在马甲袋3与耗材袋5之间,便于进行操作,使用时摄录支架组件7向摄录架挂袋6上进行装载,非实用状态下,摄录支架组件7从摄录架挂袋6上取下来,折叠后置入前述第一空间内。摄录架挂袋6采用与医疗包本体10相同的布料制作,上部敞口、下部封口,采用粘接、缝合连接等方式与医疗包本体10固定。
59.请参见图6,可以看出:
60.摄录支架组件7包括支撑杆7-1、一级支臂7-3、二级支臂7-5、三级支臂7-7和磁吸固定件7-8,在支撑杆7-1上安装有外套管7-2,一级支臂7-3的前端与外套管7-1固定连接,在一级支臂7-3的后端通过转轴安装有连接基座7-4,二级支臂7-5的后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基座7-4铰接连接,在二级支臂7-5的前端设有连接板7-6,三级支臂7-7的后端与连接板7-6铰接连接,磁吸固定件7-8的后部与三级支臂7-7的前部铰接连接。
61.因此,摄录支架组件7是一个具有多自由度的支架组件,在摄录器材以磁吸方式固定到磁吸固定件7-8上之后进行空间方位的调节。如图中所示,第一支臂7-3与第二支臂7-5之间能够发生水平方向的扭转,第二支臂7-5及其附属部件能够作俯仰调节,第三支臂7-7能够作左右摆动调节,磁吸固定件7-8能够作俯仰调节,前述各位置的可调特性保证了在磁吸固定件7-8上安装摄录器材时,能够快速便捷地调节摄录器材的摄录方向至护理活动发生的方向,产生更良好的影响记录效果。
62.使用方法:
63.医护人员打开马甲袋3将马甲2取出并穿戴;医护人员手提本医疗包入户护理,到
达护理现场后,将本医疗包放置在桌面、床面或者地面上;从文件袋17内取出需要病患签字的文件以及护理指导材料等;拉开拉链将包上盖9打开,将摄录支架组件7从第一空间取出并安装在摄录架挂袋6上,将摄录器材安装到摄录支架组件7上并在调节空间方位后启动影响记录;
64.医护人员根据护理操作的需要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取用护理用品,必要时将桌板组件13拉出并展开以提供辅助;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置入医废收集盒15内;
65.护理操作完成之后,将护理用户重新置入所在的置物空间内,将摄录器材和摄录支架组件7取下,折叠后向包内进行收纳,将桌板组件13折叠并收缩至原位,关闭包上盖;病患对相关文件进行签字确认后,文件材料重新置入文件袋17内;
66.一定时间的使用之后,本医疗包需要进行清洁消毒,此时可以将中部隔板18、下部隔板19、桌板组件13、收纳内筐16、洗手液瓶12、耗材盒14和医废收集盒15等从包内/包上取下,则整个医疗包可以置入洗衣机、消毒柜等进行清洗和消毒,晾干后再将前述各组件重新与医疗包的主体部分组合,准备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