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穿刺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2359发布日期:2022-05-31 07:3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穿刺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穿刺鞘,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新式的微创手术所取代。如传统的开腹手术已被腹腔镜(3d、4d、机器人)所取代,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应用于普外科(胃肠、肝胆)、泌尿外科、妇科等外科科室。目前的腹腔镜手术均需要借助腹腔穿刺鞘进行手术,一般每台手术,最少需要三个穿刺鞘(5mm、10mm、12mm),复杂手术往往需要5-6个。但目前穿刺鞘的主要缺点是:1、穿刺鞘外,均有单向螺纹结构(或阶梯),即穿刺时,由于此螺纹结构(或阶梯)向内方向小,向外的稍大,因此鞘进入时顺向,省力,亦不会产生切割作用,但手术结束拔鞘时,由于与鞘进入的方向恰好相反,此时向外出来的螺纹结构(或阶梯)大,因此出现鞘的螺纹(或阶梯)与人体组织产生切割作用,损伤组织,而且此通道较小,不易止血,一旦损伤较大血管或动脉,则有继发大出血的风险,临床已有拔鞘后出血性休克的报道。2、目前所用的鞘,均无固定装置。由于鞘为空心,手术时,所有手术器械均需通过鞘心进进出出,容易带动鞘进进出出地移动,如果鞘向腹腔内移动,由于过长的鞘在腹腔内,影响器械在腹腔内活动,必然影响手术操作;如果鞘向外移动,一旦鞘前端移动到肌肉层,则通道丢失,器械则无法顺利达到腹腔,此时需要再次穿刺,此时必然再次损伤组织,且延长手术时间。为防止鞘向外移动,目前临床医生采用的办法是在体表用三角针带线缝合皮肤,然后将缝线捆绑在鞘的螺纹结构(或阶梯)处,防止鞘向外移动。但这种办法无法阻挡鞘向腹腔内移动,一旦鞘向腹腔内移动,临床医生只有一种办法,即依靠手术助手,用手将鞘向外牵拉至合适位置,方便手术。3、手术形成“蜈蚣”疤痕,影响美观。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术后疤痕美观,尤其年轻人在沙滩或穿着时尚服装暴露腹部时,“蜈蚣”疤痕的视觉冲击,往往让患者自卑不已。由于上述缺陷2中所提到,为防止鞘向外移动,需三角针带线缝合皮肤。三角针在皮肤进针和出针,伤口均呈现三角不规则图形,因此所有针眼均会出现疤痕愈合(即一个点状),而术后穿刺口可采用皮内缝合,术后疤痕一条线,就形成一“蜈蚣”状。所以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无手术疤痕、无损伤穿刺、可控双向固定的腹腔穿刺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获得一种无手术疤痕、无损伤穿刺、可控双向固定的腹腔穿刺鞘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腹腔穿刺鞘,包括鞘管、活动套筒、切割刀、偏心球囊和外支撑脚;鞘管中穿设有活动套筒,活动套筒中设有切割刀;鞘管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偏心球囊,鞘管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气囊进气口;鞘管外壁上设有活动的外支撑脚。
5.优选地,所述活动套筒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穿设有切割刀;活动套筒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6.优选地,所述鞘管侧壁中设有气道,气道的一端与偏心球囊连通,气道的另一端与气囊进气口连通。
7.优选地,所述鞘管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目镜。
8.优选地,所述鞘管靠近操作者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支撑脚设有环状的固定环,固定环设有内螺纹;所述外支撑脚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鞘管外侧壁上。
9.优选地,所述外支撑脚的固定环上设有朝向患者的用于防止腹腔穿刺鞘进入腹腔的支撑突起,所述支撑突起设为弹性支撑物。
10.优选地,所述支撑突起设为平行于鞘管中轴线的长方体形支撑脚。
11.优选地,所述支撑突起和鞘管远离操作者一端之间的鞘管外壁设有光滑无突起的外表面。
12.优选地,所述鞘管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口。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减轻穿刺阻力,亦可达到可视穿刺,达到无损伤穿刺的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无切割损伤:本腹腔穿刺鞘的前端无螺纹结构(或阶梯),即鞘的前段光滑,进出组织无切割损伤。
16.2、本实用新型腹腔穿刺鞘的固定,无需额外缝合:鞘的前端背侧,设置一偏心小球囊(非沿鞘一圈球囊,因为术中缝合针为弯针,拉出时易划破鞘的腹侧球囊),当鞘进入腹腔后,向此球囊少量充气或生理盐水,球囊鼓起,防止鞘外移。鞘末端设计外固定装置,当鞘进入腹腔且向球囊内充气或注入生理盐水,此时向外轻拉鞘,使球囊紧贴腹壁,在通过调整外固定装置,使外固定装置底部紧贴皮肤,防止鞘向腹腔方向移动,此时鞘可完美固定,无需额外皮肤缝合带线固定,因此亦无针眼疤痕形成,解除“蜈蚣”疤痕的烦恼。
17.3、可控固定:本鞘外壁设有约3cm长螺纹结构,外固定装置则含内螺纹结构,外固定装置可沿鞘的螺纹向下移动,根据腹壁厚度可控调节,且外固定装置为折叠式或设置为具有弹性,展开后可满足腹壁1cm(超级瘦人群),因此,该鞘可满足大多数人群。
18.4、无损伤穿刺:该穿刺针为弹性结构设计,即刚贴皮肤时为塑料钝头,穿刺鞘尖端不会损伤皮肤,但稍用力时,塑料内的刀片自动露出,开始破皮,伴随着力道加大,带动鞘穿过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一旦突破腹膜层,即进入腹腔内,此时刀片前方无阻力,则刀片自动回缩塑料钝头中,塑料顶端钝头带动鞘进入腹腔,不会损伤肠道等,起到保护作用。
19.5、全程可视装置:本装置外带一便携式可弯曲摄像头,可在直视下指引鞘完成通道建立,全程实时可视,避开血管,减少损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腔穿刺鞘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腹腔穿刺鞘;2.鞘管;3.活动套筒;4.复位弹簧;5.切割刀;6.偏心球囊;7.外支撑脚;8.目镜;9.气囊进气口;10.co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腹腔穿刺鞘1,包括鞘管2、活动套筒3、切割刀5、偏心球囊6和外支撑脚7;鞘管2中穿设有活动套筒3,活动套筒3中设有切割刀5;鞘管2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偏心球囊6,鞘管2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气囊进气口9;鞘管2外壁上设有活动的外支撑脚7。活动套筒3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穿设有切割刀5;活动套筒3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4。鞘管2侧壁中设有气道,气道的一端与偏心球囊6连通,气道的另一端与气囊进气口9连通。鞘管2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目镜8。鞘管2靠近操作者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外支撑脚7设有环状的固定环,固定环设有内螺纹;外支撑脚7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鞘管2外侧壁上。外支撑脚7的固定环上设有朝向患者的用于防止腹腔穿刺鞘1进入腹腔的支撑突起,支撑突起设为弹性支撑物。支撑突起设为平行于鞘管2中轴线的长方体形支撑脚。支撑突起和鞘管2远离操作者一端之间的鞘管2外壁设有光滑无突起的外表面。鞘管2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口10。
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24.1.医生手持腹腔穿刺鞘1,将远离操作者的一端接触腹部待穿刺的位置,用力穿刺,活动套筒3压缩复位弹簧4并后退,将切割刀5露出,划开腹腔。
25.2.腹腔穿刺鞘1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跟随切割刀5进入腹腔,由于前方阻力消失,复位弹簧4将活动套筒3复位,包裹住切割刀5防止切割刀5损伤其他组织;
26.3.通过气囊进气口9给偏心球囊6注入气体,偏心球囊6涨开,阻止腹腔穿刺鞘1向体外移动;
27.4.旋转外支撑脚7的固定环,将支撑脚顶在腹部外侧;阻止腹腔穿刺鞘1向体内移动;
28.5.穿刺过程中可以通过目镜8观察,避免损伤其他组织;穿刺完成。
29.6.手术过程中,通过鞘管靠近操作者一端设有的二氧化碳进气口10向腹腔中输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隆起,建立气腹以便于后续手术。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