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4295发布日期:2022-03-23 12:4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的制作方法
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流透析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动静脉内屡从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的血夜透析治疗方案之一。
3.由于尿毒症患者治疗周期长,血液透析频繁,所以对血液透析的日常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护理中,主要依靠患者自行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日常防护,例如悬吊绷带等。患者白天一般能够保持警惕保护内瘘及术肢不受压迫,但夜间睡眠时意识较为淡薄,而人在熟睡期常常改变身体位置,很容易压迫术肢,引起内瘘赌塞等病症,不仅如此,根据病人个体体质不同,随着透析次数增加,可能造成内瘘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壁变厚导致血管通道变窄,血流速度变慢,延长透析时间和造成透析过程风险,因此,如何对血透病人的内瘘管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4.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508314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透析用动静脉内屡护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由支架、外壳、内壳、容纳层构成;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主要是由底板、上板、铰链a、软管、凹槽、定位滚轴构成。但是现有的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护理装置还存在着由于长时间覆盖皮肤导致皮肤容易发炎变形,不能适用于不同季节和不方便固定调节的问题。
5.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81586u一种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护理装置,包括加热开关,一级护理座,连接座,可调节固定杆结构,散热防护筒结构,二级护理座,固定半环和减震悬挂带结构,所述的加热开关镶嵌在一级护理座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座横向螺栓安装在一级护理座的下表面;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杆结构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连接座的下部左右两侧。该技术方案只是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没有采用红光和远红外辅助治疗,不是理想的护理内瘘管的方案之一。
6.当前,在内瘘成熟时期,医院常用红外线治疗器械进行护理,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使皮肤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快,加强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加强组织的再生,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同时起到保温作用。红外线治疗仪是周边动脉疾病及慢性伤口的最佳辅助治疗器械,但是,常规的红外线治疗器械存在体积笨重,不方便携带,耗电量大等缺点。
7.因此,发明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
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包括:罩体,石墨烯发热膜,红光led灯条,温度传感器,控制开关,液晶显示屏,电源;其特征在于理疗罩的罩的罩体上半部为半圆柱型筒状结构,下半部为长方体结构,罩体上半部的顶面开有通气孔,罩体下半部的下部也开有半圆形的通气孔,罩体下半部的两侧立面内壁有卡槽,石墨烯发热膜插入卡槽内再用胶粘固在罩壁上,罩体的上半部的半圆柱的两边侧立面上均设置一凸起的led灯定位小平台,定位小平台有螺丝孔,通过螺丝把红光led灯条固定在小平台上,红光led灯及石墨烯发热膜的导线通过卡槽引入到罩体前端口处,前端口处也设置导线卡槽,导线通过该卡槽与该端口上部的控制开关电力线连接,温度传感器胶粘与石墨烯发热膜处,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控制开关上设置一液晶显示屏及开关按钮,控制开关上设置有usb接口,控制开关通过usb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构成led灯及石墨烯发热膜电路回路。
10.所述的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材质为pe,pet,pbt,pc 中的一种,罩体的上半部的半圆面半径为8-20cm,其中,前部半圆半径为14-20cm,后部半圆半径为8-12cm,罩体下半部的立面的前部高度为12-14cm,后部高度为8-10cm;罩体的长度为22-28cm;罩体下半部立面有石墨烯发热膜卡槽,该卡槽是上下对称分布的,两卡槽之间宽度为4-6cm,长度为15-20cm,槽沟深度为0.5-1cm;罩体的底部外侧有一个电池槽,槽沟宽度为1-2cm,外挂电源放置于电池槽内;罩体的前部开口向内翻卷,形成导线沟槽,导线沟槽深度为1-1.5cm。
11.所述的红光led灯定位小平台,其特征在于led灯定位小平台对称分布于半圆柱面的两侧,通过小平台固定后的led灯条所在平面的法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30-45
°

12.所述的红光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每支红光led灯条有不少于一条led灯珠串,led灯珠串焊接于灯条基板上,led灯珠串上面覆盖透光板,每条led灯串由10-20颗led灯珠串并联构成,每支led灯条的功率为1-3w,红光led发出的红光波长为620-700nm。
13.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膜为低温区透明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温度为37-55℃,石墨烯发热膜由发热膜基底、石墨烯发热层、表面绝缘层、导电电路及电极端子构成,石墨烯发热膜的长度为15-20cm,宽度为4-8cm,单片石墨烯发热膜的功率为3-5w,辐射出6-14μm的远红外线,石墨烯发热膜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
14.进一步的,石墨烯发热膜为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中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的发热膜层为石墨烯、碳纤维及碳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5.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片石墨烯发热膜与温度传感器牢固粘接,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
16.所述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关由控制模块、开关按钮及液晶显示屏构成,控制模块分别于温度传感器、石墨烯发热膜、led灯通过电路连接,控制模块与开关按钮电路连接,控制模块与液晶显示屏电路连接,按压开关按钮可以选择红外线理疗还是红光照射或者两者都需要,再次按压开关按钮理疗温度,其中,高温理疗温度范围为45-50℃,中温理疗温度为40-44℃,低温理疗温度范围为37-39℃。
17.所述的外挂电源,其特征在于外挂电源为锂电池或干电池或交流转直流电源中的一种,电源的输出电压为直流5-12v。
18.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如下:
19.1、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解决了血液透析过程中难以实现内瘘管和术肢手臂的共同保暖问题,解决了在冬季血透温度低造成的应激反应的问题,使患者血透过程中舒服、高效。
20.2、采用石墨烯远红外热疗和红光照射相结合,实现了在血透保暖的同时,远红外辐射处具有理疗作用,会促进保暖内瘘管处的血液循环,同时,采用红光照射可以增加机体活性,增加免疫力,使内瘘管及血管更加营养健康,增加血透速度,减少血透时间,以利于血透病人康复。
21.3、采用便捷的温度控制和移动电源技术,使患者在血透时可以随时移动理疗罩,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有利于该产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前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光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罩体,101、罩体上半部,102、罩体下半部,103、通气孔,104、底部凹槽,105、石墨烯发热膜卡槽,106、导线卡槽,107、红光led灯定位小平台,2、石墨烯发热膜,201、石墨烯发热膜基底,202、石墨烯发热膜层,203、石墨烯发热膜表面绝缘层,204、导电电路,205、电极端子,3、红光led灯条,301、灯条基板,302、红光led灯珠,303、透光板,4、控制开关,5、温度传感器,6、液晶显示屏,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结合附图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9.一种护理内瘘管的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包括:罩体1,石墨烯发热膜2,红光led灯条3,温度传感器5,控制开关4,液晶显示屏6,电源7;其特征在于理疗罩的罩体上半部101为半圆柱型筒状结构,罩体下半部102为长方体结构,罩体上半部101的顶面开有通气孔103,罩体下半部102的下部也开有半圆形的通气孔104,罩体下半部102的两侧立面内壁有卡槽105,石墨烯发热膜插入卡槽105内再用胶粘固在罩壁上,罩体的上半部101的半圆柱的两边侧立面上均设置一凸起的led灯定位小平台107,定位小平台107有螺丝孔,通过螺丝把红光led灯条3固定在小平台107上,红光led灯3及石墨烯发热膜2的导线通过卡槽106引入到罩体1前端口处,前端口处也设置导线卡槽106,导线通过该卡槽与该端口上部的控制开关4电力线连接,温度传感器5胶粘与石墨烯发热膜2处,温度传感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4相连接,控制开关4上设置一液晶显示屏6及开关按钮401,控制开关4上设置有usb接口,控制开关4通过usb接口与外接电源7连接,构成led灯及石墨烯发热膜电路回路。
30.所述的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1材质为pet的透明材质,罩体1的上半部101圆面半径为16cm,其中,前部半圆半径为18cm,后部半圆半径为10cm,罩体下半部102的立面的前部
高度为14cm,后部高度为8cm;罩体1的长度为24cm,罩体下半部102立面有石墨烯发热膜卡槽105,该卡槽105是上下对称分布的,两卡槽之间宽度为6cm,长度为18cm,槽沟深度为0.5cm;罩体1的底部外侧有一个电池槽104,槽沟宽度为1.5cm,外挂电源7放置于电池槽内;罩体1的前部开口向内翻卷,形成导线沟槽106。
31.所述的红光led灯定位小平台107,其特征在于led灯定位小平台107对称分布于半圆柱面的两侧,通过小平台107固定后的led灯条3所在平面的法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0
°

32.所述的红光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每支红光led灯条3有不少于一条led灯珠302串,led灯珠302串焊接于灯条基板301上,led灯珠302串上面覆盖透光板303,每条led灯串由18颗led灯珠串并联构成,每支led灯条的功率为1.2w,红光led发出的红光波长为650nm。本实用新型选用合肥云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亮度红光led灯条,单颗led光效达180lm/w,单只灯条有灯珠20颗,采用全并联方式连接。
33.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膜2为低温区透明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温度为37-55℃,石墨烯发热膜2由发热膜基底201、石墨烯发热层202、表面绝缘层203、导电电路204及电极端子205构成,石墨烯发热膜2的长度为16cm,宽度为5cm,单片石墨烯发热膜2的功率为3.2w,辐射出6-14μm的远红外线,石墨烯发热膜2的电极端子205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选用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透明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规格:长为16cm,宽为5cm,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1a,单片发热功率为5瓦,发热温度为45℃,石墨烯发热膜的一侧与温度传感器5牢固粘接,温度传感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选用北京昆仑中大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t100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34.所述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控制开4关由控制模块、开关按钮401及液晶显示屏6构成,控制模块分别于温度传感器5、石墨烯发热膜2、led灯3通过电路连接,控制模块的mcu的主控制芯片模组采用stm32f103ret6型,该芯片模组基于arm高密度性能线32位mcu,具有265-512位闪存,usb,can,11个定时器,3个adc,13个通信接口,可以满足本控制开关对各功能模块的控制技术需求,控制模块与开关按钮401电路连接,控制模块与液晶显示屏6电路连接,按压开关按钮401可以选择红外线理疗还是红光照射或者两者都需要,再次按压开关按钮理疗温度,其中,高温理疗温度范围为45-50℃,中温理疗温度为40-44℃,低温理疗温度范围为37-39℃。
35.所述的外挂电源7,其特征在于外挂电源为锂电池或干电池或交流转直流电源中的一种,电源的输出电压为直流5-12v,本实施例选用东莞市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0mah可充电锂电池,电池的输出电压dc:5v,电流:2a。
36.取一台已经制作好的产品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放置于患者血透术肢的上部,血透术肢穿过与红光led及石墨烯辅热复合理疗罩的罩体之间,调整血透管路的位置,保证血透血液流通正常,控制开关一端连接外挂电源,按压开关按钮启动该理疗罩,按压开关按钮选择热疗及光照复合模式,再次按压按钮开关,选择加热温度档,在液晶显示屏的温度选择区,选择中温温度,液晶显示屏设置理疗温度区为40-44℃,石墨烯发热膜开始发热并进行热理疗,同时,红光led灯条开始发出红光,进行光照辅助治疗,血透进入正常状态,根据患者感觉可以随时调节温度高低和红光亮度,血透结束后,按下温控开关,指示灯熄灭,取下外挂电源和理疗罩,并放回原处,整个使用过程结束。另外,本产品也可以在血
透前半小时或血透后半小时使用,这时使用该产品更安全,推荐在血透前后使用,每次使用时间约半小时即可。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