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5184发布日期:2022-08-03 03:0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肛门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2.腰椎间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的为椎间盘组织,为软组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引起神经通道相对狭窄引起神经卡压症状,压迫神经的为骨性结构)是常见疾病,长期困扰着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大都采用开放式手术,即腰椎后路手术,切开皮肤,剥离肌肉,切除腰椎椎板,将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及增生肥厚至狭窄的骨性结构切除(手术减压),其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其局麻下操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取得了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使广大患者受益。该手术通过腰椎侧方7mm皮肤切口建立工作通道通过脊柱内镜视频及操作系统完成手术。
3.在手术的时候由于椎间孔位置较深,操作空间比较狭窄,需要对脊椎外侧的椎弓或者棘突进行切割,以创造出较大的操作空间。
4.因此,发明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以解决在在手术的时候由于椎间孔位置较深,操作空间比较狭窄,需要对脊椎外侧的椎弓或者棘突进行切割,以创造出较大的操作空间时存在的问题。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包括夹持底座,所述的夹持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上套接有滑动外筒;所述的滑动外筒的上方设置有弹簧,该弹簧套接在固定杆上;所述的固定杆顶部还焊接有用于弹簧上端限位的限位板;所述的滑动外筒一侧焊接有吊架;所述的吊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板;所述的下压板中间开设有通槽,且在通槽内活动连接有切割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底座设置为l状,且在夹持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切割槽;所述的下压板底部设置有多个夹持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杆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把手;所述的上把手下方设置有下把手,该下把手焊接在滑动外筒的外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操控杆;所述的操控杆下方设置有活动球;所述的活动球和操控杆均设置为空心式,且在活动球内设置有传动马达;所述的操控杆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内通过传动轴连接有切割锯片;所述的传动轴和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上均配合安装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配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球内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传动马达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的控制开关嵌装在操控杆上端的一
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操控杆的顶部还设置有便于操控的操控球头;所述的活动球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柱,并与下压板活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下把手向上提起,滑动外筒压缩弹簧,并通过吊架将下压板提起,使其与夹持底座分离,随后夹持底座探入棘突的下方,松开下把手弹簧根据自身的弹性顶动滑动外筒向下移动,吊架驱动下压板通过其底部的夹持杆与夹持底座相配合,可对棘突进行夹持,以保证在切割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13.2.本实用新型中,打开控制开关后,传动马达通过齿轮与传动链的配合带动切割锯片转动,从而实现对棘突的切割,以扩大椎间孔,方便手术时的操作;
14.3.本实用新型中,在切割的时候,医生可通过操控球头操控操控杆,此时活动球以其两侧的凸起轴为旋转中心,可向两侧灵活的偏转,以提高棘突切割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仰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a剖视图。
19.图中:
20.1-夹持底座,2-固定杆,3-滑动外筒,4-下把手,5-弹簧,6-限位板,7-上把手,8-吊架,9-下压板,10-夹持杆,11-切割组件,12-切割槽,111-操控球头,112-控制开关,113-操控杆,114-活动球,115-切割锯片,116-传动轴,117-传动链,118-传动马达,11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
23.如附图1-4所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包括夹持底座1,所述的夹持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的固定杆2上套接有滑动外筒3;所述的滑动外筒3的上方设置有弹簧5,该弹簧5套接在固定杆2上;所述的固定杆2顶部还焊接有用于弹簧5上端限位的限位板6;所述的滑动外筒3一侧焊接有吊架8;所述的吊架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板9;所述的下压板9中间开设有通槽,且在通槽内活动连接有切割组件11。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底座1设置为l状,且在夹持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切割槽12;所述的下压板9底部设置有多个夹持杆10;所述的固定杆2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把手7;所述的上把手7下方设置有下把手4,该下把手4焊接在滑动外筒3的外部。
26.具体一点的,使用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下把手4向上提起,滑动外筒3压缩弹簧5,并通过吊架8将下压板9提起,使其与夹持底座1分离,随后夹持底座1探入棘突的下方,松开下把手4弹簧5根据自身的弹性顶动滑动外筒3向下移动,吊架8驱动下压板9通过其底部的
夹持杆10与夹持底座1相配合,可对棘突进行夹持,以保证在切割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割组件11包括操控杆113;所述的操控杆113下方设置有活动球114;所述的活动球114和操控杆113均设置为空心式,且在活动球114内设置有传动马达118;所述的操控杆113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内通过传动轴116连接有切割锯片115;所述的传动轴116和传动马达118的传动轴上均配合安装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116配合连接;
28.所述的活动球114内还设置有蓄电池119;所述的传动马达118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19和控制开关112连接;所述的控制开关112嵌装在操控杆113上端的一侧。
29.所述的操控杆113的顶部还设置有便于操控的操控球头111;所述的活动球114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柱,并与下压板9活动连接。
30.具体一点的,打开控制开关112后,传动马达118通过齿轮与传动链117的配合带动切割锯片115转动,从而实现对棘突的切割,以扩大椎间孔,方便手术时的操作;
31.在切割的时候,医生可通过操控球头111操控操控杆113,此时活动球114以其两侧的凸起轴为旋转中心,可向两侧灵活的偏转,以提高棘突切割时的灵活性。
32.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下把手4向上提起,滑动外筒3压缩弹簧5,并通过吊架8将下压板9提起,使其与夹持底座1分离,随后夹持底座1探入棘突的下方,松开下把手4弹簧5根据自身的弹性顶动滑动外筒3向下移动,吊架8驱动下压板9通过其底部的夹持杆10与夹持底座1相配合,可对棘突进行夹持,以保证在切割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34.打开控制开关112后,传动马达118通过齿轮与传动链117的配合带动切割锯片115转动,从而实现对棘突的切割,以扩大椎间孔,方便手术时的操作;
35.在切割的时候,医生可通过操控球头111操控操控杆113,此时活动球114以其两侧的凸起轴为旋转中心,可向两侧灵活的偏转,以提高棘突切割时的灵活性。
36.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