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放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9287发布日期:2022-07-26 20:5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导管放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导管放置系统
1.优先权
2.本技术要求2020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106,792 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导管放置系统。


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不存在本文所述的具有加强系统的导管放置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具有加强系统(stiffening system) 的导管放置系统及其相关方法。导管放置系统可包括针、导管(例如快速插入中心导管)、一个或多个导丝以及加强系统,该加强系统配置为在无菌环境中容纳导管放置系统的接触患者的部分的同时放置导管。有利地,导管放置系统可提供进入脉管系统,扩张插入部位并将导管放置在单个装置内,减轻多个工具的重复插入并降低引入病原体的风险等所必需的所有工具。此外,放置导管所需的总时间减少,从而减少患者停机时间并改善患者结果。有利地,加强系统可支撑导管或其布置在患者体外的部分。当放置导管时,加强系统可保持在身体的外部,并且允许更刚性的材料支撑导管。
6.本文公开了一种导管放置系统,包括:壳体,其限定内部腔体并且配置为在其中保持无菌环境;导管,其限定第一内腔并且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布置在其间的过渡区段,过渡区段和第二区段中的一个或二者布置在由壳体限定的无菌环境中;以及加强系统,其包括第一管心针,该第一管心针限定管心针内腔并且向近侧延伸入第一内腔的近侧部分。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针,该针延伸通过导管的第一侧端口进入第一内腔的远侧部分中,针的远侧部分和第一区段的远侧部分从壳体的远端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针缩回组件,该针缩回组件配置为从第一内腔向近侧撤回针并且将针布置在内部腔体内的与第一内腔的轴线偏离的位置中。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第一导丝推进组件,其配置为推进第一导丝通过导管的第一侧端口并通过第一内腔的远侧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第二导丝组件,该第二导丝组件包括滚轮致动器,该滚轮致动器配置为旋转并推进第二导丝通过第一内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强系统包括第二管心针,其向近侧延伸入导管的第二内腔的近侧部分,第二管心针包括管心针导丝,该管心针导丝从第二管心针向远侧延伸入导管的第二区段。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内腔与布置在第二区段的侧壁中的远侧开口连通,管心针导丝的远侧部分配置为选择性地闭塞远侧开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
括导管推进组件,其配置为向远侧推进导管,并且配置为当推进至远侧位置时使壳体的顶半部与壳体的底半部分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歧管,该歧管包括与管心针内腔流体连通的冲洗衬套,该歧管配置为支撑加强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内部腔体内并与针的内腔流体连通的回血(blood flash)指示器。
10.还公开了一种放置导管的方法,包括:提供导管放置系统,该导管放置系统具有限定无菌环境并包括针的壳体、限定第一导管内腔的导管以及加强系统,加强系统包括具有管心针内腔并与第一导管内腔流体连通的管心针;通过使流体穿过管心针内腔来冲洗第一导管内腔;通过用针创建插入部位来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推进导管的第一区段通过插入部位;从第一区段的内腔撤回针;通过推进导管的过渡区段通过插入部位来扩张该插入部位;推进导管的第二区段进入脉管系统;以及从第一导管内腔撤回加强系统。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包括布置在远端处的第一区段,从第一区段向近侧延伸的过渡区段,从过渡区段向近侧延伸的第二区段,布置在第二区段的近端处的衬套以及从衬套向近侧延伸的延伸套件,该延伸套件包括与第一导管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一延伸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推进第一导丝或第二导丝中的一个通过第一内腔的一部分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推进导管的第二区段进入脉管系统还包括将壳体的顶半部与壳体的底半部分离。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在壳体的顶半部和壳体的底半部之间推动导管而使导管与导管放置系统脱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歧管,该歧管具有冲洗衬套并且配置为在冲洗衬套和管心针内腔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歧管相对于壳体向近侧滑动以从第一导管内腔撤回加强系统。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致动回血致动器以在针的内腔和回血指示器的内部腔体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回血指示器的内部腔体内布置真空,以通过针内腔向近侧抽吸流体流动。
附图说明
14.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公开文本的具体实施方案来呈现公开文本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案,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利用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实施方案,其中:
15.图1a至图1b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管放置系统的透视图。
16.图1c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图1a的导管放置系统的侧视图,其中为了易于图示而移除了外壳。
17.图2a至图2b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18.图2c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管的远侧部分的近视图。
19.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针插入组件的侧视图。
20.图4a至图4b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针插入组件的透视图。
21.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丝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22.图6a至图6i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管放置系统的示例性使用方法中的步骤。
23.图7a至图7d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导管放置系统的示例性使用方法中的步骤,其中为了易于图示而移除了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更详细地公开一些特定实施方案之前,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不限制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还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可具有可容易地与特定实施方案分离并且可选地与本文公开的许多其他实施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的特征组合或替代本文公开的许多其他实施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的特征。
25.关于本文使用的术语,还应理解,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一些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这些术语不限制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序数 (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通常用于区分或识别一组特征或步骤中的不同特征或步骤,并且不提供顺序的或数字的限制。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特征或步骤不需要必须以该顺序出现,并且包括这种特征或步骤的特定实施方案不需要必须限于三个特征或步骤。为了方便起见,使用诸如“左”,“右”,“顶”,“底”,“前”,“后”等的标记,并且这些标记不是旨在暗示例如任何特定的固定位置,取向或方向。相反,这种标记用于反映例如相对位置,取向或方向。单数形式的“一种”,“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
26.关于例如本文公开的导管的“近侧”,“近侧部分”或“近端部分”,其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导管的一部分。同样,例如导管的“近侧长度”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导管的长度。例如,导管的“近端”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导管的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端部。导管的近侧部分,近端部分或近侧长度可包括导管的近端;然而,导管的近侧部分,近端部分或近侧长度不需要包括导管的近端。即,除非上下文另外建议,否则导管的近侧部分,近端部分或近侧长度不是导管的末端部分或末端长度。
27.关于例如本文公开的导管的“远侧”,“远侧部分”或“远端部分”,其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导管的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一部分。同样,例如导管的“远侧长度”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导管的长度。例如,导管的“远端”包括当导管用于患者时导管的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端部。导管的远侧部分,远端部分或远侧长度可包括导管的远端;然而,导管的远侧部分,远端部分或远侧长度不需要包括导管的远端。即,除非上下文另外建议,否则导管的远侧部分,远端部分或远侧长度不是导管的末端部分或末端长度。
28.在以下描述中,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应解释为包含性的或意指任何一个或任何组合。作为一个实例,“a,b或c”或“a,b和/或c”表示“以下a,b,c;a和b;a和c;b和c; a,b和c中的任何一个”。仅当元件、部件、功能、步骤或动作的组合以某种方式固有地相互排斥时,才将出现此定义的例外。
29.如图1a所示,为了帮助描述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针140的轴向长度延伸。侧向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并且横向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和侧向轴线两者延伸。水平平面由纵向轴线和侧向轴线限定,垂直平面垂直于该水平平面延伸。
30.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31.公开文本总体上涉及包括加强系统的导管放置系统(“系统”) 100及其相关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100可用于放置导管,例如快速插入中心导管(“ricc”)190,以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然而,应理解,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可用于放置各种导管、套管、单腔导管、多腔导管、静脉内(iv)导管、外周静脉管线(piv) 导管、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透析导管、引流导管等,而没有限制。
32.图1a至图1c示出了导管放置系统(“系统”)1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图1a示出了在导管(例如导管190)展开之前系统100的透视图。图1b示出了在导管190已经放置之后的系统100的透视图。图1c示出了系统100的内部部件的侧视图,其中为了易于解释而移除了外部壳体110、120。
33.系统10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外部壳体,例如可分裂导管壳体 (“导管壳体”)110和导丝壳体120,该导丝壳体耦接到其近端。系统100还包括针140、诸如快速插入中心导管(ricc)的导管190、延伸套件180、一个或多个导丝150、160以及加强系统184,其一部分可布置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外部壳体110,120限定的内部腔体内。
3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190可包括配置为显示不同机械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区段。例如,导管190可包括布置在远侧的第一区段130 和布置在近侧的第二区段170。导管190还可包括布置在其之间的过渡区段136,如本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此外,系统100可包括第一导丝150和第二导丝160,如本文更详细地描述的。
35.导管壳体110和导丝壳体120可配合以限定细长的柱形形状,其包括锥形远侧部分和基本上圆形的截面形状。然而,应理解,也可以设想其他细长轮廓和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多边形或其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和/或导丝壳体120 的一部分可限定多面表面,以提供抓握表面并便于系统100的操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和/或导丝壳体120可包括凸起118,其配置为为用户提供邻接表面以便于系统100的操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和/或导丝壳体120可由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形成,包括金属、合金、聚合物、塑料、热塑性塑料、弹性体、橡胶、硅橡胶、复合材料,或其组合等。
3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或导丝壳体120的外表面包括具有增加的摩擦系数的顺应材料(compliant material)、弹性体、硅橡胶等,以提供舒适的抓握表面并便于抓握和操纵系统1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或导丝壳体120或其一部分可由半透明或透明材料形成,以允许用户观察布置在其中的结构、部件、导管、导丝、延伸套件、细长医疗装置等。如本文使用的,“细长医疗装置”可包括导管190或其一部分,例如第一区段130或第二区段170、针 140、第一导丝150、第二导丝160、一个或多个推进组件,或其组合等。
3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壳体110可包括顶部壳体件110a和底部壳体件110b,顶部壳体件和底部壳体件沿着水平平面可释放地接合。顶部壳体件110a和底部壳体件110b配置为一旦导管190放置在患者的脉管系统90内就选择性地从导管190分离和脱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体件110a、110b可沿着纵向竖直平面接合以提供左壳体件110a和右壳体件110b,或者沿着相对于水平或竖直平面成角度的平面接合。
3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壳体120可从导管壳体110的近端延伸并且限定与导管壳体110的内部腔体连通的内部腔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壳体120或其一部分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以允许用户观察布置在其中的导管190,回血(blood flash)指示器122或细长医疗装置等的一部分。
中的一个可分别从第二延伸腿180b或第三延伸腿180c延伸,通过衬套192到达第二区段170,并且与布置在第二区段170的侧壁中的相应的第二远侧开口196b或第三远侧开口196c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远侧开口196a、196b、196c中的一个可布置在过渡区段136 中。
4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19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入口(“侧端口”)132,其延伸通过第一区段130、过渡区段136或第二区段170 中的一个的侧壁,并且与第一内腔194a、第二内腔194b或第三内腔 194c中的一个连通。例如,第一区段130可包括第一侧端口132a。针140或第一导丝150可延伸通过第一侧端口132a,并且通过第一内腔194a的远侧部分,通过第一远侧开口196a,以向导管190的远侧末端的远侧延伸。
4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区段130可限定比第二区段170相对更小的直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区段130可限定比第二区段170 相对更刚性、更有弹性或更硬的硬度。这样,第一区段130和过渡区段136中的一个或二者可提供相对于第二区段170更大的柱状强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区段130可限定单个内腔,并且限定与外周静脉(piv)导管的直径相似的直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区段 170可限定两个或更多个内腔,并且限定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直径相似的直径。第一区段130还可包括锥形末端,该锥形末端从第一区段130的直径向远侧逐渐变细至针140的直径,以便于第一区段 130通过由针140形成的进入部位插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渡区段136可限定从第一区段130的直径延伸到第二区段170的直径的锥形或截锥形形状。
50.有利地,由于相对较小的直径,第一区段130可更容易地进入脉管系统。此外,如果进入不正确的血管,则由于进入部位的尺寸较小,所以移除第一区段130并关闭进入部位更容易实现。如果进入正确的血管,则可将导管190向远侧推动,使得将过渡区段136推动通过进入部位,以将进入部位从第一区段130的直径扩张到第二区段170的直径。当将导管190推入脉管系统90时,加强系统184可支撑导管 190的一部分,例如第二区段170、衬套192或延伸套件180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190或其一些区段可由塑料、聚合物、弹性体、氨基甲酸乙酯、聚醚醚酮(peek)、氟化乙烯丙烯(fep)或类似的合适材料形成。有利地,加强系统184可由刚性或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可支撑导管190或其一些区段,当推进导管190进入脉管系统时,这些区段留在患者体外。可在加强系统184保持固定的同时推进导管 190,允许加强系统支撑导管190的留在患者体外的部分。可选地,可将加强系统184向近侧撤回以从导管190完全移除加强系统184。由于加强系统184的部分(例如管心针186)留在患者体外,所以其可由更刚性的材料形成,并且为导管190提供更大的柱状支撑。
51.图2b示出了示例性导管190,其包括针140和第一导丝150,该第一导丝通过延伸通过导管190的侧壁的第一侧端口132a进入第一区段130的内腔(即第一内腔194a的远侧部分)。导管190还可包括第二导丝160,其通过第二侧端口132b进入导管190的第二区段 170的第一内腔194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导丝160可通过第一延伸腿180a进入第一内腔194a。一旦将针140和第一导丝150移除,第二导丝160就可前进通过第一内腔194a,通过第一远侧开口196a 进入脉管系统90,以便于推进第二区段170进入脉管系统90。
52.导管放置系统100还可包括加强系统184,该加强系统包括从歧管182向远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管心针(“管心针”)18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管心针186还可包括从其远端延伸的导丝188。如本文所述,管心针186留在患者体外,并且可由基本上刚性或弹性材料形成。管心针导丝188可由相对更柔性的材料形成,或者相对于管心针186表现出更柔性的
特性。这样,加强系统184可在放置期间为导管190提供额外的支撑或加强特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向远侧推进导管190时,管心针186中的一个以及可选地管心针导丝188相对于系统100保持静止。这样,当放置导管190时,加强系统184被动地从导管190撤回,至少管心针186和可选的管心针导丝188留在患者体外,并且支撑导管190的留在患者体外的部分。这样,加强系统184可表现出更刚性的机械特性,并且可在放置期间提供增加的柱状支撑。在放置期间,或者在导管190已经放置之后,可向近侧移除加强系统184。
5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加强系统184可包括向远侧延伸入第一延伸腿180a的内腔(即第一内腔194a的近侧部分)的第一管心针186a、向远侧延伸入第二延伸腿180b的内腔的第二管心针186b、以及向远侧延伸入第三延伸腿180c的内腔的第三管心针186c。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管心针186b或第三管心针186c中的一个可包括从其向远侧延伸的导丝188,该导丝通过衬套192的内腔194和第二区段170。
5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c所示,当第二区段170朝向脉管系统90内的目标位置前进时,管心针导丝188的远侧部分可闭塞远侧开口196,以防止流体进入内腔194。应注意,第二导丝160可延伸通过第一内腔194a,并且可配置为闭塞第一开口196a,以类似地防止当第二区段170朝向脉管系统90内的目标位置前进时,流体进入第一内腔194a。
5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支撑管心针186可限定管心针内腔,管心针内腔与冲洗衬套106的内腔流体连通。流体可在冲洗衬套 106处引入,并且穿过歧管182,穿过支撑管心针186的内腔,并且进入导管190的内腔194,以冲洗导管190并且在放置之前清除导管 190的任何气体。
56.继续参考图1a至图1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100 可包括针140,其耦接到布置在导管壳体110的内部腔体内的针缩回组件144。针140和针缩回组件144可与导管壳体110可滑动地接合,并且可在延伸位置(图1a)和缩回位置(图1b)之间变化。针缩回组件144可与布置在导管壳体110的外表面上的针致动器142耦接。使针致动器142在远侧位置(图1a)和近侧位置(图1b)之间变化可以使针组件144和针140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变化。在使用中,用户可操纵针致动器142并且将针140缩回到导管壳体110中。有利地,系统100在使用之后将针140保持在导管壳体110内,减轻来自布置在针140上的流体(例如血液)的意外针刺伤害或污染。
57.图3a至图3c示出了针缩回组件144的进一步细节。针140可延伸通过第一侧端口132a并且可布置在第一区段130的内腔内。针 140的近端可耦接到与针缩回致动器142耦接的针缩回组件144。如图3a至图3b所示,向近侧缩回针缩回致动器142可将针140通过侧端口132a向近侧缩回,从第一内腔194a移除针140。
5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a至图3b和图4a至图4b所示,针缩回致动器142可沿着横向轴线与针缩回组件144可滑动地接合。这样,当针140向近侧缩回时,针140可横向地向上移动,离开第一内腔194a的中心轴线。有利地,针140的横向运动可允许用于另外的细长医疗装置(例如第二导丝160)的畅通的通路前进通过第一内腔 194a。
5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b至图3c所示,系统100还可包括沿着横向轴线与系统100可滑动地接合的侧端口闭塞器134,并且可配置为一旦针140从侧端口132移除就关闭侧端口132,例如第一侧端口132a。可将侧端口闭塞器134朝向闭合位置偏置,使得一旦针 140从侧端口132完全移除,侧端口闭塞器134就变化到闭合位置(图 3c)。有利地,当针140移除
时,侧端口闭塞器134可防止任何流体从第一内腔194a中漏出。
60.继续参考图1a至图1c,导丝壳体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丝推进组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壳体120可包括耦接到第一导丝推进组件154的第一导丝150。第一导丝150和第一导丝推进组件154 可与导丝壳体120可滑动地接合。第一导丝推进组件154可在近侧位置和远侧位置之间过渡。第一导丝推进组件154可与布置在导丝壳体 12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导丝致动器152耦接。使第一导丝致动器152 在近侧位置和远侧位置之间变化可使第一导丝推进组件154和第一导丝150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变化。在使用中,用户可操纵第一导丝致动器152以将第一导丝150推进至脉管系统90中,如本文更详细地描述的。
6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壳体120还可包括第二导丝160,其耦接到第二导丝推进组件164并且与导丝壳体120可滑动地或可旋转地接合。第二导丝推进组件164可使第二导丝160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变化。第二导丝推进组件164可与布置在导丝壳体120的外表面上的第二导丝致动器162耦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导丝致动器162可以是滚轮,其可旋转地与导丝壳体120耦接。滚轮的一部分可延伸通过导丝壳体120的侧壁。使第二导丝致动器162旋转可以使第二导丝160沿着纵向轴线延伸或缩回。
62.图5示出了第二导丝推进组件164的滚轮致动器162的进一步细节。第二导丝致动器162可与一个或多个齿轮,轮或类似机构耦接,该齿轮,轮或类似机构配置为在其之间抓握或压缩第二导丝160,并且将第二导丝致动器16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导丝160的纵向运动。
63.继续参考图1a至图1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放置系统100 还可包括回血指示器122。回血指示器122可包括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管或类似结构,并且可布置在导丝壳体120内。如上所述,导丝壳体 120可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样用户可观察布置在其中的回血指示器 122。
6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回血指示器122可限定配置为在其中保持真空的内部腔体。回血指示器122可通过连通管124或类似结构与针140 的内腔流体连通。当针140的远侧末端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90时,流体(例如血液)可向近侧流入回血指示器122以由用户观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布置在回血指示器122内的真空可将流体(例如血液) 向近侧抽吸通过针内腔并进入回血指示器122。然后,用户可观察颜色或脉动流特性以确认血管通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100可包括回血致动器126。致动回血致动器126可打开阀或类似结构,以使布置在回血指示器122内的真空与针内腔流体连通,从而通过针内腔向近侧抽吸流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回血指示器122还可包括泵,该泵配置为由用户致动以在回血指示器122内产生真空。例如,重复致动回血致动器126可以致动泵并且在回血指示器122内产生真空以通过针内腔向近侧抽吸流体。
6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100还包括帽108,其配置为与导管壳体110的远端耦接并且覆盖针140或导管190的第一区段130中的一个的远侧部分。帽108可减轻在储存或运输期间的意外针刺伤害,并且将针140等保持在无菌环境中。
66.在一种示例性使用方法中,如图6a至图6i所示,提供了一种导管放置系统100,如本文所述。首先,如图6a所示,用户可将注射器或医疗流体管线耦接到布置在导管放置系统100的近端处的冲洗衬套106。如图所示,冲洗衬套106从歧管182的近侧表面延伸。歧管182在冲洗衬套106和部分地布置在延伸套件180的延伸腿内的一个或多个管心针186之间提供流体连通。通过歧管182,管心针186并进入导管190的内腔194的冲洗流体可清除导管190的
任何空气,准备放置在脉管系统90内。导管放置系统帽108可从导管壳体110移除。
67.如图6a至图6b所示,用户可抓握导管壳体110并且将针尖141 推入患者的脉管系统90。重要的是注意到,导管放置系统100提供了用于放置导管190的所有部件,即,包含在单个无菌单元内的针140、回血指示器122、导管190、第一导丝150、第二导丝160、加强系统 184等。这将可能暴露于患者的所有部件保持在无菌环境内,并且与现有程序形成对比,现有程序需要使用多个部件重复插入,有引入病原体等的风险。此外,导管放置系统100在用户和接触患者的部件之间保持屏障,从而减轻对患者血液的暴露。
68.如图6b所示,当针尖141进入脉管系统90时,血流可向近侧流动通过针内腔到达回血指示器1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致动回血致动器126,并且在布置于回血指示器122内的真空和针内腔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可选地,回血致动器126的致动或重复致动可在回血指示器122内形成真空。真空可抽吸血液流过针内腔并进入回血指示器122。然后,用户可观察布置在回血指示器122内的流体的颜色和脉动流特性,以确认正确的脉管通路。例如,亮红色或强脉动流可指示动脉进入,暗红色和低脉动流可指示静脉进入。可选地,用户可压缩柔性的回血指示器管122以引导血液在其中流动。如图所示,回血指示器122和回血指示器122布置于其中的导丝壳体120都可包括透明材料,以允许用户观察其中的血流。
6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确认正确的脉管通路的情况下,用户可致动第一导丝致动器152以使第一导丝150通过针内腔前进并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90,直到第一导丝150的远侧末端在脉管系统90内向针尖141的远侧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针进入脉管系统时,第一区段130的远侧末端可与针140一起前进到脉管系统中。第一区段130 的远侧末端可布置在针140的外表面上并且可与其紧密配合,以防止当针进入脉管系统时将流体,血液或组织推动到针140和第一区段 130之间。
70.如图6c所示,在导管190的第一区段130布置在脉管系统90内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可致动针缩回致动器142,以将针140缩回到导管壳体110中。有利地,针140可包含在导管壳体110内以减轻意外的针刺伤害并且防止来自布置在其上的流体的污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致动第一导丝致动器152以将第一导丝150缩回到导管壳体110中。有利地,当针140缩回时,第一导丝150可向第一区段130提供柱状支撑。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针140缩回之后,导管放置系统100可向远侧前进以进一步将第一区段130推进至脉管系统 90中。当系统100向远侧前进时,第一导丝150可向第一区段130 提供柱状支撑。一旦第一区段130已经被推进至脉管系统中,第一导丝150就可以缩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针140和第一导丝150可同时缩回。
71.如图6d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将导管致动器172 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以将导管190的第一区段130进一步推进至脉管系统90中。如图所示,导管壳体110可包括布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凹口176a,布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凹口176b和布置在第三位置的第三凹口176c。每个凹口176可配置为当致动器172滑动经过凹口176时捕获导管致动器172,以提供对进一步纵向运动的一些阻力。这样,凹口176可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以指示导管致动器172 何时布置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如本文所述,当导管190向远侧前进时,加强系统184相对于壳体110、120 保持静止。这样,当导管190前进时,将加强系统被动地从导管190 移除。
72.如图6e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致动第二导丝致动器162,以推进第
二导丝160通过导管190的第一区段130并进入脉管系统90。第二导丝160的远侧末端可从第一区段130的远侧末端向远侧前进到脉管系统90内的目标位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向近侧推动歧管182,以从导丝壳体120的近端脱离,并且向近侧撤回加强系统184。如上所述,在歧管182和导丝壳体120之间延伸的可折叠膜屏障114可将加强系统184保持在导管放置系统100的内部腔体内的无菌环境内。
73.如图6f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致动器172可从第二凹口176b处的第二位置向远侧前进到第三凹口176c处的第三位置,以将过渡区段136和第二区段170推进至脉管系统90中。过渡区段 136可扩张插入部位,以允许第二区段170进入脉管系统90。
74.如图6g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导管致动器172布置在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导管推进组件174接合布置在导管壳体110的内表面上的凸轮结构,并且配置为将顶部导管壳体件110a与底部导管壳体件110b分离。此外,歧管182可完全向近侧撤回以使加强系统184 与导管190完全脱离。
75.如图6h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致动第二导丝致动器162以从导管190缩回第二导丝160并使其进入导丝壳体120。此外,顶部壳体件110a和底部壳体件110b可由临床医生进一步分离,以允许衬套192和延伸套件180从导管壳体110移除。
76.如图6i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导管190放置在脉管系统 90内的目标位置处的情况下,导管壳体110可使导管190和延伸套件 180脱离。然后,导管190可稳定在插入部位附近,并且注射器或医疗流体管线可耦接到延伸套件。
77.图7a至图7d示出了导管放置系统100的内部部件的运动,其中为了易于解释而移除了外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7a所示,将针尖141推进至脉管系统90中,以允许血液通过在针内腔和回血指示器122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连通管124流到回血指示器122。图 7b示出了推进第一导丝致动器152以推进第一导丝150通过针140 的内腔并进入脉管系统90。图7c示出了将针致动器142撤回以从第一区段130的内腔撤回针140。图7d示出了向近侧撤回第一导丝致动器152以撤回第一导丝150。
78.虽然本文已经公开了一些特定实施方案,并且虽然已经相当详细地公开了特定实施方案,但是这些特定实施方案并非旨在限制本文所提供的概念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另外的适应和/ 或修改,并且在更广泛的方面,也涵盖这些适应和/或修改。因此,在不脱离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作出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