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1792发布日期:2022-05-17 09:5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是一种用于无接触检测分析人体生理指标的设备,但是现有的用于生理指标检测的无感分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装置主体在出现故障过程中,检修板通常进行螺栓的拆卸,费时费力,不便于装置主体的快速检修,降低其检修效率,其次,在装置主体发生碰撞过程中,不能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降低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按键,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uwb雷达,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检修板,所述装置主体和检修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设置有防撞结构;
5.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合页,所述检修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手柄的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6.所述防撞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一侧靠近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手提把,所述手提把为弧形结构,所述装置主体和手提把为一体结构,所述显示屏和装置主体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为矩形结构,所述显示屏的横截面积小于装置主体的横截面积。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按键为圆台结构,所述电源按键为橡胶材质,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若干组并呈阵列分布,所述uwb雷达和控制板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和装置主体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和检修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检修板为矩形结构,所述检修板的横截面积小于装置主体的横截面积。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合页的长度小于检修板的长度,所述检修板和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合页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手柄的侧剖面为梅花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和转动手柄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为圆柱结构,所述转动轴的直径小于转动手柄的直径,所述卡板为扁状矩形结构,所述卡板的底部为半圆结构,所述侧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检修板的横截面积,所述卡槽为
扁状半圆柱结构,所述卡槽和卡板之间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组并呈阵列分布,所述缓冲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所述缓冲块沿着缓冲槽的内部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缓冲块的侧剖面为倾倒“t”型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缓冲槽的直径,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小于缓冲槽的高度,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板之间相适配,所述缓冲弹簧的直径小于缓冲槽的直径,所述缓冲弹簧的圈数为四圈。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在装置主体出现故障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旋转转动手柄,使得转动手柄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卡板沿着卡槽内侧外表面进行转动,直至旋转90度,将检修板沿着合页进行转动,同时沿着侧开口进行移动,直至合页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将检修板进行拆卸,便于装置主体的检修,提高其检修效率。
16.2、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在装置主体使用完成后,靠墙进行摆放或者收纳储存过程中,难免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缓冲块首先受力,使得缓冲块带动限位板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同时缓冲块沿着缓冲槽进行移动,在挤压过程中,缓冲弹簧进行压缩,直至外力撤回,缓冲弹簧带动限位板与缓冲块进行复位,起到较好的缓冲效率,降低装置主体的直接碰撞,提高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另一视角图;
19.图3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局部侧剖视图;
20.图4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的图3中a的放大图;
21.图5为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中防撞结构的局部侧剖视图。
22.图中:1、装置主体;2、手提把;3、显示屏;4、电源按键;5、控制按钮;6、uwb雷达;7、控制板;8、检修板;9、拆卸组件;91、合页;92、转动手柄;93、转动轴;94、卡板;95、侧开口;96、卡槽;10、防撞结构;101、支撑柱;102、缓冲槽;103、缓冲块;104、限位板;105、限位槽;10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理指标无感分析系统,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3,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按键4,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5,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uwb雷
达6,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7,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检修板8,装置主体1和检修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拆卸组件9,装置主体1的后侧设置有防撞结构10,拆卸组件9包括合页91,检修板8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手柄92,转动手柄92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轴93,转动轴93远离转动手柄92的一侧设置有卡板94,装置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95,侧开口95的内侧开设有卡槽96,防撞结构10包括支撑柱101,支撑柱10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102,支撑柱10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03,缓冲块103的一侧靠近缓冲槽10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104,缓冲槽10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05,限位板10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06。
25.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手提把2,手提把2为弧形结构,装置主体1和手提把2为一体结构,显示屏3和装置主体1之间为电性连接,显示屏3为矩形结构,显示屏3的横截面积小于装置主体1的横截面积,电源按键4为圆台结构,电源按键4为橡胶材质,控制按钮5的数量为若干组并呈阵列分布,uwb雷达6和控制板7之间为电性连接,控制板7和装置主体1之间为电性连接,装置主体1和检修板8之间为活动连接,检修板8为矩形结构,检修板8的横截面积小于装置主体1的横截面积,在装置主体1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电源按键4,使得装置主体1进行启动,通过uwb雷达6进行侧接触检测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在通过控制按钮5进行切换,控制板7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处理。
26.请参阅图2-3,合页91的长度小于检修板8的长度,检修板8和装置主体1之间通过合页91形成转动连接,转动手柄92的侧剖面为梅花结构,转动轴93和转动手柄92之间为固定连接,转动轴93为圆柱结构,转动轴93的直径小于转动手柄92的直径,卡板94为扁状矩形结构,卡板94的底部为半圆结构,侧开口95的横截面积大于检修板8的横截面积,卡槽96为扁状半圆柱结构,卡槽96和卡板94之间相适配,通过旋转转动手柄92,使得转动手柄92带动转动轴9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卡板94沿着卡槽96内侧外表面进行转动,直至旋转90度,将检修板8沿着合页91进行转动,同时沿着侧开口95进行移动,直至合页91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将检修板8进行拆卸。
27.请参阅图2、图5,支撑柱101的数量为四组并呈阵列分布,缓冲槽102的直径小于支撑柱101的直径,缓冲块103沿着缓冲槽102的内部进行左右移动,缓冲块103的侧剖面为倾倒“t”型结构,限位板104的直径大于缓冲槽102的直径,限位槽105的高度小于缓冲槽102的高度,限位槽105与限位板104之间相适配,缓冲弹簧106的直径小于缓冲槽102的直径,缓冲弹簧106的圈数为四圈,在装置主体1发生碰撞过程中,缓冲块103首先受力,使得缓冲块103带动限位板104沿着限位槽105进行移动,同时缓冲块103沿着缓冲槽102进行移动,在挤压过程中,缓冲弹簧106进行压缩,直至外力撤回,缓冲弹簧106带动限位板104与缓冲块103进行复位,起到较好的缓冲效率。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装置主体1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电源按键4,使得装置主体1进行启动,通过uwb雷达6进行侧接触检测使用者的生理指标(该过程为现有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详述),在通过控制按钮5进行切换,控制板7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处理,使得使用者的生理指标显示在显示屏3上端,便于装置主体1的分析与检测。
29.需要说明的,在装置主体1出现故障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旋转转动手柄92,使得转动手柄92带动转动轴9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卡板94沿着卡槽96内侧外表面进行转动,直至旋转90度,将检修板8沿着合页91进行转动,同时沿着侧开口95进行移动,直至合页91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将检修板8进行拆卸,便于装置主体1的检修,提高其检修效率。
30.需要说明的,在装置主体1使用完成后,靠墙进行摆放或者收纳储存过程中,难免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缓冲块103首先受力,使得缓冲块103带动限位板104沿着限位槽105进行移动,同时缓冲块103沿着缓冲槽102进行移动,在挤压过程中,缓冲弹簧106进行压缩,直至外力撤回,缓冲弹簧106带动限位板104与缓冲块103进行复位,起到较好的缓冲效率,降低装置主体1的直接碰撞,提高装置主体1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