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5987发布日期:2022-07-19 19:48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鼻氧管。


背景技术:

2.输氧是医院最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而鼻氧管是医院供呼吸困难和需要进行氧疗的病人使用的一种输氧管,是连接氧气吸入器和病人鼻腔之间的输氧管道,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配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端连接氧气罐,另一端是将鼻导管插入病人鼻孔中,使氧气从病人鼻孔中吸入肺部,其广泛应用在医院、疗养院与家庭。
3.目前的鼻氧管通常为挂耳式,即鼻氧管靠近入鼻端的管体上固定有耳挂,通过耳挂把鼻氧管的管体卡设在使用人员的耳朵上,但是由于传统的的鼻氧管仅具有一个耳挂进行固定,对鼻导管部位并无起固定效果的部件,使得鼻氧管在使用过程中,若是患者头颅发生晃动,鼻导管易从患者鼻孔内脱离,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吸氧,且鼻氧管根据厂家要求需要5-6天更换一次,但是在临床使用时对于鼻腔分泌物导致鼻导管部分通常一天更换一次,目前常采用直接剪断鼻导管部分,再重新插接新鼻导管的方式,维持鼻氧管的正常使用,然而重新插接的鼻导管与鼻氧管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常发生漏氧现象。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鼻氧管的鼻导管部位无法固定以及鼻导管插接时容易漏氧的使用缺陷,我们提出了鼻氧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鼻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鼻氧管,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中部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喇叭头,所述三通管远离喇叭头的两端均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分支管位于三通管和连通管之间的管体上均固定有耳挂;
8.所述连通管朝向三通管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入鼻管,所述入鼻管远离连通管的一端套设有更换套,所述连通管靠近更换套的一端均固定有卡块,且两个所述卡块相互靠近。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鼻管具有韧性,且所述入鼻管位于连通管和更换套之间的管体上套设有卡环,两个所述卡环之间共同套设有弹力绳。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和弹力绳的设置,可进一步的提升卡块对鼻中隔的固定效果,即避免了鼻氧管的入鼻部份易从患者鼻腔内脱落的现象。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鼻管管体的外环面对应卡环固定有若干调节环,且所述调节环之间直径不相等。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环的设置,使得鼻氧管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鼻腔的大小调节弹力绳的位置,即通过弹力绳位置的变动调节两个卡块对鼻中隔的夹持力度。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支管位于三通管和耳挂之间的管体上套设有调
节器,所述调节器为医用输液流量调节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器的设置,使得患者的鼻腔发生鼻塞显现时,可对鼻塞处鼻孔对应的分支管进行流量调剂,从而使得此分支管输送的氧气量变少或关闭,由此避免了氧气无法通过鼻塞处进入患者体内而导致的氧气浪费现象。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更换套的内侧延伸至入鼻管的内部,且所述入鼻管内壁远离连通管的一端固定有若干限位环,所述更换套的内侧表面对应限位环开设有相配合的容置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和容置槽的设置,使得更换套卡设在入鼻管端部时更牢固。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更换套、卡块、卡环以及调节环均具有韧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套、卡块、卡环以及调节环均具有韧性,使得更换套和卡块与患者鼻腔相接触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有所降低。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更换套的设置,使得鼻氧管在使用过程中,当更换套在鼻腔内被患者的鼻腔分泌液污染时,人员通过连通管把入鼻管拔出,此时人员把更换套从入鼻管端部拔出,并在入鼻管的端部重新插入一个新的更换套,由此通过对更换套进行更换,使得入鼻管的端部始终保持不与患者的鼻腔相接触,即避免了鼻腔分泌物对入鼻管的污染,进一步的通过对更换套进行更换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的鼻导管插接方式,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鼻氧管在使用时因鼻导管更换而导致漏氧的缺陷。
2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块和弹力绳的设置,使得入鼻管插到患者的鼻孔内部时,其入鼻管侧面的卡块贴合在患者的鼻中隔两侧,进而把弹力绳套设在卡环上,此时弹力绳通过卡环对两个入鼻管进行约束,即两个入鼻管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两个入鼻管相互靠近时带动端部的卡块紧密贴合在患者鼻腔的鼻中隔两侧,由此通过卡块对鼻中隔实现了限位效果,当患者头颅转动时,由于鼻中隔通过两个卡块与入鼻管形成了连接效果,即入鼻管无法从鼻腔内脱离,从而实现了对鼻氧管入鼻部份进行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与入鼻管配合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套与入鼻管拆分示意图。
26.图中:1、三通管;2、输气管;3、喇叭头;4、分支管;5、连通管;6、入鼻管;7、更换套;8、卡块;9、卡环;10、弹力绳;11、调节环;12、耳挂;13、调节器;1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鼻氧管,包括三通管1,三通管1的中部连接有输气管2,输气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喇叭头3,三通管1远离喇叭头3的两端均连接有分支管4,分支管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通管5,分支管4位于三通管1和连通管5之间的管体上均固定有耳挂12,连通管5朝向三通管1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入鼻管6,入鼻管6远离连通管5的一端套设有更换套7,连通管5靠近更换套7的一端均固定有卡块8,且两个卡块8相互靠近,耳挂12、卡块8、弹力绳10的设置,使得本方案所提出的鼻氧管在实现耳部固定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入鼻部份的固定,即避免了患者头路转动时,鼻氧管的入鼻部份从鼻腔内脱离的现象。
29.入鼻管6具有韧性,且入鼻管6位于连通管5和更换套7之间的管体上套设有卡环9,两个卡环9之间共同套设有弹力绳10,入鼻管6管体的外环面对应卡环9固定有若干调节环11,且调节环11之间直径不相等,调节环11的设置,使得弹力绳10可根据患者的鼻部具体大小进行调节,即弹力绳10可通过不同的调节环11对卡块8提供不同的夹持力度。
30.分支管4位于三通管1和耳挂12之间的管体上套设有调节器13,调节器13为医用输液流量调节器,更换套7、卡块8、卡环9以及调节环11均具有韧性,更换套7的内侧延伸至入鼻管6的内部,且入鼻管6内壁远离连通管5的一端固定有若干限位环14,更换套7的内侧表面对应限位环14开设有相配合的容置槽,调节器13的设置,使得鼻氧管在使用时,若是患者鼻腔发生鼻塞显现时,可根据患者的鼻塞部位对相应的分支管4进行流量调节,即避免了患者鼻塞时氧气无法从鼻孔内进入而导致的浪费现象。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把喇叭头3与外界的供氧设备连接,并把入鼻管6插到患者的鼻孔内,进而外界供氧设备供出的氧气通过喇叭头3、输气管2、三通管1、分支管4、连通管5以及入鼻管6送入到患者的鼻腔内,从而完成了对患者的供氧使用。
32.进而当更换套7在鼻腔内被患者的鼻腔分泌液污染时,人员通过连通管5把入鼻管6拔出,此时人员把更换套7从入鼻管6端部拔出,并在入鼻管6的端部重新插入一个新的更换套7,由此通过对更换套7进行更换,使得入鼻管6的端部始终保持不与患者的鼻腔相接触,即避免了鼻腔分泌物对入鼻管6的污染。
33.进一步的当入鼻管6插到患者的鼻孔内部时,其入鼻管6侧面的卡块8贴合在患者的鼻中隔两侧,进而把弹力绳10套设在卡环9上,此时弹力绳10通过卡环9对两个入鼻管6进行约束,即两个入鼻管6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两个入鼻管6相互靠近时带动端部的卡块8紧密贴合在鼻中隔两侧,由此通过卡块8对鼻中隔实现了限位效果,当患者头颅转动时,由于鼻中隔通过两个卡块8与入鼻管6形成了连接效果,即入鼻管6无法自动从鼻腔内脱离。
34.综上所述:本方案所提出的鼻氧管在各零件的相互配合下,通过对入鼻管6端部加装更换套7的方式,使得入鼻管6在使用时不会与患者鼻腔的分泌物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入鼻管6被污染的现象;且鼻氧管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对更换套7进行更换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鼻导管更换方式,即连通管5与分支管4之间无需剪短,进而连通管5与分支管4之间密封性更好;进一步的在卡块8以及弹力绳10的杆体作用下,使得入鼻管6与患者鼻中隔之间可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患者头颅转动时,其入鼻管6会自动脱落的现象。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