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盒和艾灸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8585发布日期:2022-03-26 11:1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艾灸盒和艾灸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盒和一种艾灸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艾灸技术中,普遍面临施灸时火源难寻、点火速度慢、火焰形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艾灸盒,具备点火功能及对艾灸物的收纳功能,使用方便性好,且点火速度快、火焰形式安全性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艾灸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限定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配置为能容纳艾灸物;电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盒体,配置为能使用电能,并能将电能转化为能够对艾条点火的能量。
6.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艾灸盒还包括:蓄能件,与所述电点火装置电连接,所述蓄能件能用于向所述电点火装置供电。
7.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设置有点火端,所述点火端用于输出所述能量;所述盒体限定有容纳空间以及口部,所述口部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电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点火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口部位置相对地设置,或所述点火端位于所述口部处,或所述点火端沿所述口部伸出到所述容纳空间外。
8.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贯穿的避让区;点火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点火器设置有所述点火端,且所述点火器穿过所述避让区并且朝向所述口部延伸设置,所述点火器能够在所述电路板的驱动下沿所述点火端输出所述能量。
9.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点火器包括变压器和两个电极,每个所述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另一端限定有端部,两个所述电极的端部位置相对地设置,并且所述端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mm~10mm。
10.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电极包含延伸段及倾斜段或弧形段,所述延伸段过渡于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倾斜段或弧形段之间,所述倾斜段或弧形段倾斜或弧形地过渡于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端部之间;其中,从所述倾斜段或弧形段靠近于所述延伸段的一端至所述端部,两个所述电极的所述倾斜段或弧形段之间的直线距离变小;和/或每个所述电极的所述倾斜段或所述弧形段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
11.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点火器还包括定位结构,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定位结构连接,使两个所述电极被所述定位结构定位。
12.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间距分布的两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一端限定有孔口,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孔口之间位
置相对并且间距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电极的一部分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所述电极的端部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口伸出,其中另一个所述电极的一部分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所述电极的端部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口伸出。
13.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支架包括两个臂体及衔接体,每个所述臂体内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衔接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口部位置相对地设置,所述衔接体过渡衔接在两个臂体的一端之间,每个所述臂体的另一端设有孔口,且两个所述臂体设置有所述孔口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口部;其中一个所述电极穿入其中一个所述臂体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极的所述端部自所述臂体的所述孔口伸出并外露在所述口部之上;其中另一个所述电极穿入另一个所述臂体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极的所述端部自所述臂体的所述孔口伸出并外露在所述口部之上;两个所述臂体分别设置有夹角形状或弯曲形状的过渡部;每个所述臂体从所述过渡部的位置至所述孔口的位置的部位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和/或两个所述臂体之间的距离从所述衔接体的位置向所述过渡部的位置逐渐增大、两个所述臂体之间的距离从所述过渡部的位置向所述孔口的位置逐渐减小。
14.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艾灸盒还包括:操作件,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且与所述电点火装置相连,配置为能控制所述电点火装置产生所述能量或停止产生所述能量。
15.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艾灸盒限定有目标点火空间范围,所述电点火装置配置为能对所述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的艾条点火;所述操作件能够随着艾条相对于所述艾灸盒的位置不同做出至少一个反应:当艾条运动至所述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所述操作件控制所述电点火装置产生所述能量。
16.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能活动的所述操作件,所述电点火装置配置为能响应于所述操作件的位置变化做出产生所述能量或停止产生所述能量的反应;所述操作件的运动具有反应位置区间,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反应位置区间,使所述电点火装置做出产生所述能量的反应,当所述操作件离开所述反应位置区间,使所述电点火装置做出停止产生所述能量的反应;所述操作件设置有能够与艾条或艾条固定物配合的配合部,使得当艾条运动至所述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所述操作件能被艾条或艾条固定物相应驱动至所述反应位置区间。
17.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艾灸盒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操作件配合,并向所述操作件提供能驱动所述操作件离开所述反应位置区间的力;和/或所述操作件的运动具有预设限位位置,所述预设限位位置位于所述反应位置区间内,且当所述操作件运动至所述预设限位位置,所述操作件被限制继续运动。
18.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艾灸盒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限定出一端开放的腔体,所述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形成于所述腔体内。
19.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操作件为同一部件;所述操作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为周向封闭或者未封闭的环形,以围成所述腔体,所述操作件环设在所述口部的外周。
20.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盒体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壳腔和中盖,所述壳腔具有开口,所述中盖遮挡所述开口,所述中盖与所述壳腔围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中盖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上方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壁上设置有所述口部;所述操作件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结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所述操作件穿过所述凹陷部的
壁,所述操作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操作件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凹陷部的外表面凸起设置,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凹陷部的外表面凸起设置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能够支撑艾条或艾条固定物的支撑面。
21.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中盖为一体式部件;一部分所述中盖构造限定出所述收纳部,另一部分所述中盖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上方位置并且限定有所述凹陷部。
22.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盒体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壳腔和中盖,所述壳腔具有开口,所述中盖遮挡所述开口;所述中盖包括点火座和内壳,所述点火座与所述内壳相连,所述点火座与所述壳腔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点火座上限定有所述口部,至少一部分所述内壳向所述壳腔内凹陷设置限定出所述收纳部,其中,所述内壳与所述点火座由不同材料制成,所述点火座由阻燃材料制成。
23.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点火座上设置有朝向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凸起设置的周壁;所述点火座上限定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外凹内凸形状的壁,一部分所述凹陷部凸伸于所述周壁围成的空间内并设置有所述口部,所述电点火装置的点火器伸入于所述周壁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点火端穿过所述口部。
24.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凸伸于所述周壁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点火器相连;所述周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点火装置的电路板相连。
25.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还包括灯罩和发光元件,所述灯罩与所述点火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容纳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点火座上还限定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能供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穿过。
26.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还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电点火装置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中盖上限定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能供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穿过。
27.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透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周围的位置,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透光部位置相对地设置。
28.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中盖连接,所述发光元件容纳于所述灯罩内。
29.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透光部包括两端贯穿的透光槽,所述透光槽的其中一个端口位于所述凹陷部周围的位置,另一个端口处对接设置有所述灯罩。
30.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基于所述中盖包含点火座及内壳的情况:所述内壳上设置有避让口;一部分所述点火座嵌套在所述避让口内,且所述点火座的边缘与所述避让口的边缘适配,所述透光槽的一个端口位于所述点火座的边缘与所述凹陷部的边缘之间,所述凹陷部为自所述凹陷部的边缘向所述凹陷部的中心位置逐渐降低的结构;所述点火座上设置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相对于所述点火座的边缘朝侧方凸起设置,所述连接边与所述内壳的所述避让口周围的部位抵靠并连接;和/或所述点火座的一部分周壁伸入所述灯罩内,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周壁上且位于所述周壁的外侧。
31.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的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设置有开关;所述点火座上穿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结构,且分布于所述口部周围的位置处,所述操作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操作
件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点火座的外表面凸起设置,且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凹陷部的外表面凸起设置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能够支撑艾条或艾条固定物的支撑面。
32.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电点火装置限定有预设时长,所述电点火装置配置为能够在启动点火后的所述预设时长内自动停止点火;和/或所述艾灸盒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点火装置电连接,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电点火装置的通断电。
33.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盒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能打开或盖合,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打开或盖合能相应使所述收纳部被打开或关闭,和/或相应使所述电点火装置露出或被遮挡。
34.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座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收纳部;至少一个所述收纳部为第一子槽,所述第一子槽能容纳艾灸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收纳部为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能容纳艾条。
35.根据本技术一些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收纳部为第三子槽,所述第三子槽能容纳艾灸器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子槽之间形成有间隙。
36.本技术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艾灸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艾灸盒;艾灸物,所述艾灸物容纳于所述艾灸盒的收纳部内,并能被从所述收纳部内取出,所述艾灸物包括艾条、艾灸器和艾灸器连接件中的至少一种。
37.在本技术中,艾灸盒设置收纳部和电点火装置,收纳部能用于容纳艾灸物(例如艾灸工具或艾条等),电点火装置能利用电能并能将电能转化为能够对艾条点火的能量,这样,实现艾灸盒对艾灸物的收纳功能以及对艾条点火功能的集成,使用者进行艾灸时,可根据需求从艾灸盒内取用艾灸物,并可根据需求利用艾灸盒上的电点火装置对艾条点火,使用更灵活、便捷,也可避免火源难寻的使用不便情形,且电点火装置利用电能对艾条点火,点火效率高,火焰形式也更清洁、安全,电点火装置与盒体之间的搭载性及兼容性也更好。
3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9.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40.图1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2.图3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4.图5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45.图6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46.图7是图6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7.图8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固定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8.图9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0是图9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0.图11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在一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51.图12是图11中所示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2.图13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艾灸盒在一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3.图14是图13中所示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4.图15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中盖与电点火装置的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55.图16是图15中所示组合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6.图17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中盖与电点火装置的组合结构的局剖示意图。
57.图18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点火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8.图19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点火座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60.艾灸盒1;盒体10;收纳部11;第一子槽111;第二子槽112;第三子槽113;容纳空间12;口部121;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容纳腔124;透光部125;盖体131;座体132;壳腔1321;第一中盖1322;挡盖13221;过渡壁13222;扣手1323;装饰环1324;第二中盖1325;内壳13251;避让口132511;点火座13252;透光槽13253;第一端口132531;第二端口132532;扣位132533;周壁13254;第一连接部13255;第二连接部13256;连接边13257;凸耳132571;凹陷部1326;穿孔13261;电点火装置20;点火端f;电路板22;避让区221;开关222;点火器23;变压器231;第一电极232;延伸段2321;倾斜段2322;第二电极233;定位结构24;定位支架241;第一臂体2411;第一安装孔24111;第一孔口24112;第一过渡部24113;第二臂体2412;第二安装孔24121;第二孔口24122;第二过渡部24123;衔接体2413;发光元件25;灯罩26;凸扣261;操作件30;缺口31;支撑面32;连接柱33;电源开关40;艾灸器2;艾条3;艾条固定物4;基体组件4c;弹性件4d;限位件4e。
具体实施方式
61.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62.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63.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内、外、左、右、前、后、s1、s2等)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6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65.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6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盒1,包括:盒体10和电点火装置20。
67.具体地,盒体10限定有收纳部11,收纳部11配置为能容纳艾灸物。电点火装置20设置于盒体10,电点火装置20配置为能使用电能,并能将电能转化为能够对艾条3点火的能量。
68.在本技术中,艾灸盒1设置收纳部11和电点火装置20,收纳部11能用于容纳艾灸物(例如艾灸工具或艾条3等),电点火装置20能利用电能并能将电能转化为能够对艾条3点火的能量,这样,实现艾灸盒1对艾灸物的收纳功能以及对艾条3点火功能的集成,使用者进行艾灸时,可根据需求从艾灸盒1内取用艾灸物,并可根据需求利用艾灸盒1上的电点火装置20对艾条3点火,使用更灵活、便捷,也可避免火源难寻的使用不便情形,且电点火装置20利用电能对艾条3点火,点火效率高,火焰形式也更清洁、安全,电点火装置20与盒体10之间的搭载性及兼容性也更好。
69.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点火装置20设置有点火端f,点火端f能用于输出该用来对艾条3进行点火的能量。也即,电点火装置20将电能转化成能够对艾条3点火的能量后,可将转化出的能量沿点火端f进行输出。这样,将需要被点火的艾条3置于盒体10上的点火端f位置处,可使得艾条3从点火端f处获取来自于电点火装置20的能量,从而使得艾条3被点燃,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70.进一步举例地,如图6所示,盒体10限定有容纳空间12。电点火装置20设置于容纳空间12内。盒体10上设置口部121,口部121与容纳空间12连通。点火端f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且点火端f的一部分沿口部121伸出。这样,可将需要被点火的艾条3置于盒体10外侧的口部121位置处进行点火,使用便捷的同时,盒体10上的点火位置附近的落灰等燃烧残留物质以及点火端f表面的落灰等燃烧残留物质也可以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地清洁,可更好地保障点火端f长期、循环使用的高效性。且通过本结构设计,电点火装置20在盒体10上大致形成嵌入式安装,可以更好地兼容盒体10外观一致性,也更好地兼顾了对电点火装置20的防护性。
71.当然,本设计也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点火端f位于容纳空间12内并与口部121位置相对地设置。这样,可以将艾条3沿口部121伸入容纳空间12内进行点火。或者,也可以设置点火端f位于口部121内,这样可进一步将艾条3利用口部121定位进行点火。
7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点火装置20包括电路板22和点火器23。具体地,点火器23与电路板22电连接,点火器23设置有点火端f。点火器23能够在电路板22的驱动下沿点火端f输出用于对艾条3点火的能量。
73.其中,电路板22上设置贯穿的避让区221,点火器23穿过避让区221并且朝向容纳空间12的口部121位置处延伸设置。这样,电点火装置2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了电点火装置20对盒体10空间的占用率,可根据需求相对增大收纳部11或减少盒体10的体积量。
74.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点火器23包括变压器231和两个电极(可具体参照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进行理解)。
75.其中,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中,每个电极的一端与变压器231连接,另一端限定有端部,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位置相对地设置,第一电极232的端
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
76.可以理解,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均包括导体,且一正一负地设置,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共同形成点火端f。变压器231可具体例如为高压包等。变压器231在电路板22的控制下使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产生电弧以用于点火,这样,火源的火焰形式更加清洁、安全,且使用便捷性更好。
77.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l的取值范围为3mm~10mm。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极232远离变压器231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二电极233远离变压器231的一端的端面之间距离最近之处的距离取值范围为3mm~10mm。
78.这样,保障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的感应产生电弧的高效性、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兼顾地保障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的电弧宽度充足,这样可相应使得对艾条3的点火面积更大,点火更高效,一次性点火成功率也更高。
79.进一步可选地,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l的取值范围为6mm~8mm。
8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中,每个电极包含延伸段2321及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延伸段2321过渡于变压器231与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之间,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倾斜(或弧形)地过渡于延伸段2321与端部之间。
81.可选地,如图7所示,从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靠近于延伸段2321的一端的位置至端部的位置,第一电极232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与第二电极233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之间的直线距离变小。
82.更详细举例地,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232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与第二电极233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之间大致分布成八字形,且越靠近于电极的端部,第一电极232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与第二电极233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之间的距离越近。
83.这样的结构,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感应产生电弧更容易、更高效,且在第一电极232的端部和第二电极233的端部被艾条3压靠之后,可更容易地回弹至初始位置或形态,不容易发生第一电极232的端部和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的相对位置无规则变化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了点火功能的可靠性和产品使用的长久性。
84.可选地,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中,每个电极的倾斜段2322(或弧形段)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
85.详细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以第一电极232为例,第一电极232的倾斜段2322的延伸方向为m,延伸方向m相对于水平方向x朝斜上方倾斜。这样,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可以点火形成弧形朝上的放电区间,使艾条3的点火更容易,一次性点火的成功率更高。
86.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点火器23还包括定位结构24,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分别与定位部件连接,使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均被定位结构24定位。这样,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的相对位置精确性更容易保障,组装也更加方便,并且,被定位结构24所定位的第一电极232及第二电极233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这样,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不容易位置偏移,可以更好地保障点火的可靠性及高效性。
87.进一步举例地,如图8所示,定位结构24包括定位支架241,定位支架241上设置间
距分布的两个安装孔,具体可以参照第一安装孔24111和第二安装孔24121进行理解,第一安装孔24111的一端限定有第一孔口24112,第二安装孔24121的一端限定有第二孔口24122,第一孔口24112与第二孔口24122位置相对并且间距地设置。
88.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232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4111内并且第一电极232的端部自第一安装孔24111的第一孔口24112伸出,第二电极233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二安装孔24121内并且第二电极233的端部自第二安装孔24121的第二孔口24122伸出。
89.这样,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经由安装孔装配实现快速装配以及快速定位,且第一电极232的端部自第一安装孔24111的第一孔口24112伸出,第二电极233的端部自第二安装孔24121的第二孔口24122伸出的结构,保障不干扰两个端部之间感应电弧产生效率的同时,使得两个端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持稳定,两个端部之间相对距离不容易发生变化,可以更好地保障点火的可靠性及高效性。
9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定位支架241包括两个臂体及衔接体2413,两个臂体可以具体参照第一臂体2411和第二臂体2412进行理解,衔接体2413衔接于第一臂体2411的一端与第二臂体2412的一端之间,第一臂体2411内设置第一安装孔24111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孔口24112,第二臂体2412内设置第二安装孔24121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孔口24122。第一臂体2411、第二臂体2412及衔接体2413围成一端开口的凹形。
91.结合图7和图8可以理解,衔接体2413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且与口部121位置相对地设置,第一臂体2411设置有第一孔口24112的一端以及第二臂体2412设置有第二孔口24122的一端均穿过口部121。第一电极232穿入第一臂体2411的第一安装孔24111内,第一电极232的端部自第一臂体2411的第一孔口24112伸出并外露在口部121之上。第二电极233穿入第二臂体2412的第二安装孔24121内,第二电极233的端部自第二臂体2412的第二孔口24122伸出并外露在口部121之上。这样,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良好地定位和装配,实现定位目的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且沿口部121进入的燃烧残留物质将会被衔接体2413遮挡,可以减少容纳空间12内进灰进油,减少电路板22、电极及变压器231等与油烟接触,更好地保障电点火装置20的寿命。
92.进一步地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臂体2411上设置有弯曲形状(或夹角形状)的第一过渡部24113,第二臂体2412上设置有弯曲形状(或夹角形状)的第二过渡部24123。
93.第一臂体2411从第一过渡部24113的位置至第一孔口24112的位置的部位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这样可更好地适配第一电极232的倾斜段2322与延伸段2321之间的过渡造型,实现对第一电极232更稳定地装配和定位。第二臂体2412从第二过渡部24123的位置至第二孔口24122的位置的部位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这样可更好地适配第二电极233的倾斜段2322与延伸段2321之间的过渡造型,实现对第二电极233更稳定地装配和定位。
94.更详细举例地,如图8所示,以第一臂体241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臂体2411沿延伸方向大致包括a段、b段以及a段与b段之间的第一过渡部24113,a段与b段之间的第一过渡部24113大致为圆弧形状,使得a段与b段之间呈现出弯曲过渡造型。b段被设置成倾斜朝上(或弧形朝上)的结构。第二臂体2412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臂体2411进行理解,此处不再重复。
95.其中,第一臂体2411与第二臂体2412之间的距离从衔接体2413位置向过渡部位置逐渐增大。第一臂体2411与第二臂体2412之间的距离从过渡部位置向通孔位置逐渐减小。
96.具体例如,第一臂体2411的a段与第二臂体2412的a段之间沿s1方向距离逐渐增大,第一臂体2411的b段与第二臂体2412的b段之间沿s1方向距离逐渐减小。这样的结构,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能大致端部倾斜对应,使得电弧形成效果更好,电弧在一定程度上能朝上拱起,对艾条3下端面的点火效果也更好。且定位支架241对于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的稳固效果更好,可使得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具有更高的耐冲击能力和强度,从而使电点火装置20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97.在某些实施例中,艾灸盒1还包括操作件30,操作件30与电点火装置20相连,操作件30配置为能控制电点火装置20产生能量或停止产生能量。使用者可通过操作件30控制电点火装置20点火或不点火,使用更灵活方便。
98.进一步举例地,艾灸盒1限定有目标点火空间范围,电点火装置20配置为能对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的艾条3点火;操作件30能够随着艾条3相对于艾灸盒1的位置不同做出至少一个反应:当艾条3运动至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操作件30控制电点火装置20产生能量。
99.具体举例而言,如图12所示,操作件30具体配置为能沿s1-s2方向运动。其中,沿s1-s2方向上,在点火端f沿s1方向的一侧包含区间位移量为[h1,h2]的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当艾条3的位置hx的取值满足处于[h1,h2]内,则电点火装置20处于产生点火能量的状态下能够将hx位置处的艾条3点燃。
[0100]
举例而言,h1可以取自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233之间的电弧沿s1方向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位置,或略低于该最高点位置。h2可以取自艾条3沿s2方向所能到达的最低点位置,或略高于该最低点位置。
[0101]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h1和h2的取值也可相同,也即,也可以设计目标点火空间范围为某一预设位置,当艾条3的位置hx到达该预设位置,则电点火装置20处于产生点火能量的状态下能够将hx位置处的艾条3点燃。
[0102]
在某些更具体地实施例中,盒体10上设置有能活动的操作件30,电点火装置20配置为能响应于操作件30的位置变化做出产生能量或停止产生能量的反应;操作件30的运动具有反应位置区间,当操作件30位于反应位置区间,使电点火装置20做出产生能量的反应,当操作件30离开反应位置区间,使电点火装置20做出停止产生能量的反应;操作件30设置有能够与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配合的配合部,使得当艾条3运动至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内,操作件30能被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相应驱动至反应位置区间(可以理解的是,反应位置区间既可以是一段位置范围,也可以是某一具体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具体需求而进行选择和设定)。
[0103]
这样,操作者将艾条3送至目标点火空间范围进行点火时,经由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驱动操作件30,使操作件30控制电点火装置20点火,也即,送入艾条3点火的同时,会自动触发控制电点火装置20点火,省去了操作者单独控制操作件30的步骤,使用更简单高效,同时也更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
[0104]
在某些实施例中,艾灸盒1还包括复位件(例如为弹簧或弹片等),复位件与操作件30配合,并向操作件30提供能驱动操作件30离开反应位置区间的力。这样,当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停止作用于操作件30或对操作件30沿s2方向的力小于复位件驱动力时,操作件30可以在复位件的驱动下沿s1方向运动以离开反应位置区间,这样,电点火装置20停止被触发,从而停止点火,使用更方便也更安全。
[0105]
在某些实施例中,操作件30的运动具有预设限位位置,预设限位位置位于反应位置区间内,且当操作件30运动至预设限位位置,操作件30被限制继续运动(如被盒体10上的支撑结构支撑从而被限位,或被复位件支撑从而被限位等)。
[0106]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反应位置区间是一段位置范围时,预设限位位置可具体为该位置范围中的某一具体位置,当反应位置区间是一具体位置地点时,预设限位位置与该位置地点大致重合。
[0107]
例如,当操作件30沿s2方向运动至能触发电点火装置20进行点火的预设限位位置之后,操作件30被限制继续沿s2方向运动,相应地,与操作件30进行配合的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相应被限制沿继续沿s2方向运动,这样,通过对操作件30限位,良好地固定了艾条3与点火端f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更好地保障艾条3点火效率和可靠性。
[0108]
在某些实施例中,艾灸盒1还包括遮挡件,遮挡件限定出一端开放的腔体,目标点火空间范围形成于腔体内。这样,可以对艾条3递送位置进行导向和约束,这样艾条3位置与点火端f位置不至于偏差太大,从而保障对艾条3的点火可靠性和效率。
[0109]
可选地,遮挡件的侧部设置与腔体连通的缺口31,这样,遮挡件围成的腔体内可以进入更多的空气,对艾条3点火更高效,也可以减少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油烟。
[0110]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遮挡件与操作件30为同一部件。这样,实现了一物多用途的设定,保障产品功能的同时,减少产品成本。
[0111]
具体例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件30包括按钮,按钮为周向未封闭(或封闭)的环形且沿轴向具有一定高度,以围成腔体,操作件30环设在口部121的外周。
[0112]
更具体地,如图17所示,按钮穿设于盒体10的壁(具体如中盖的壁或点火座13252的壁),且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一部分穿过该壁伸出于容纳空间12外。其中,按钮的一端至沿轴向的中部预设位置的部位为环形体,如图10所示,按钮的中部预设位置至操作件30的另一端经由缺口31一分为二,形成为周向未的两个半圆环,该两个半圆环的部位穿过盒体10的壁伸到容纳空间12外,该环形体位于容纳空间12内可以限制按钮脱离盒体10。这样,按钮位于容纳空间12外的部位侧壁上自成贯穿的一个或多个缺口31,按钮既可以作为操作件30用于控制电点火装置20,同时实现作为遮挡件对艾条3递送位置进行指示和导向,多个缺口31即可以供按钮与盒体10之间实现装配限位,又可作为通风结构用于供按钮内的腔体进行内外交换空气,从而更好地保障点火高效性和可靠性,且对按钮造型涉及各个结构实现更充分的利用,满足产品功能的同时,极大实现了产品零部件数量的精简,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0113]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件30也可设计为通过拨动实现控制的拨杆,而并不局限于此所举例的按钮。
[0114]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盖(具体可以参照第一中盖1322进行理解)为一体式部件;一部分中盖构造限定出收纳部11,另一部分中盖位于容纳空间12的上方位置并且限定有凹陷部1326。具体如图1所示,一体式的第一中盖1322的一部分凹陷设置限定出一个或多个子槽(具体可以参照第一子槽、第二子槽或第三子槽进行理解),子槽之间衔接有过渡壁13222,第一中盖1322的另一部分配置成挡盖13221,挡盖13221位于容纳空间12的上方并限定有带有口部的凹陷部1326。这样,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精简,利于产品的简约化设计。可选地,第一中盖1322为阻燃材料制作的一体式部件。
[0115]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盒体10包括座体132,座体132包括壳腔1321和中盖(具体可以参照第二中盖1325进行理解),壳腔1321具有开口,中盖遮挡开口;中盖包括点火座13252和内壳13251,点火座13252与内壳13251相连,点火座13252与壳腔132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2,且点火座13252上限定有口部,至少一部分内壳13251向壳腔1321内凹陷设置限定出收纳部11,其中,内壳13251与点火座13252由不同材料制成,点火座13252由阻燃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在保障产品防火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产品成本。
[0116]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点火装置20还包括发光元件25,发光元件25与电点火装置20的电路板电连接,中盖上限定有透光部(可以参照透光部125和/或透光槽13253进行理解),透光部能供发光元件25发出的光线穿过。利用发光元件25可以提供光指示作用。例如,发光元件25的工作状态可以与电点火装置20的工作状态关联,具体如,使用者可通过发光元件25是否光线进而判断出电点火装置20是否正处于点火状态,从而更好地判断电点火装置20的工作情况,提升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0117]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点火装置20还包括灯罩26,灯罩26与中盖连接,发光元件25容纳于灯罩26内。可以提升导光性,更好地保障光强。
[0118]
进一步举例地,如图16所示,透光部包括两端贯穿的透光槽13253,透光槽13253的其中一个端口(如第一端口132531)位于凹陷部1326周围的位置,另一个端口(第二端口132532)处对接设置有灯罩26。
[0119]
当然,可以理解,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需求也可以省略灯罩26,例如,可设置发光元件25与电点火装置20的电路板电连接,中盖(如第一中盖1322)上限定有透光部125(具体例如为透光板、透光槽等),透光部125能供发光元件25发出的光线穿过。具体如,发光元件25被设置于电路板22上,透光部125被设置在凹陷部1326周围的位置,发光元件25与透光部125位置相对地设置。这样,发光元件25发出的光直接穿过与之位置对应的透光部125以提供相应的光指示作用。
[0120]
在某些实施例中,电点火装置20限定有预设时长,电点火装置20配置为能够在启动点火后的预设时长内自动停止点火。这样,可以避免误触等情况下造成的长时间持续点火等不良情形,产品更安全。
[0121]
例如,电路板22上设置自动定时开关222,当电路板22检测到电点火装置20启动点火时,自动定时开关222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自动定时开关222控制电点火装置20停止点火。
[0122]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艾灸盒1还包括电源开关40222,电源开关40222与电点火装置20电连接,配置为能够控制电点火装置20的通断电。这样,可以通过电源开关40222控制艾灸盒1切断电源,减少非使用状态下的电能损耗,或者避免误触发导致的错误点火等情形。
[0123]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源开关40222也可进一步设置儿童锁,这样,可以极大降低儿童误伤风险性。
[0124]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盒体10包括:盖体131和座体132。盖体131与座体132之间能打开或盖合。座体132上设置电点火装置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求,也可选择将电点火装置20设置在盖体131上。
[0125]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盖体131或座体132上设置扣手1323,方便盖体131与
座体132之间打开。
[0126]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盖体131与座体132之间打开或盖合能相应使收纳部11被打开或关闭。可以实现对收纳于收纳部11内的艾灸物防尘和防护,且取放艾灸物使用方便。
[0127]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盖体131与座体132之间打开或盖合能相应使电点火装置20露出或被盖体131遮挡。可以实现对电点火装置20防尘和防护,且可以降低电点火装置20被误触碰的风险,例如,在无需使用电点火装置20时,可以使盖体131与座体132之间关闭,减少儿童误操作电点火装置20的风险,也可以降低电点火装置20被误碰等情况引起的误点火风险。
[0128]
可以理解,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收纳部11和电点火装置20可以被同一盖体131关闭,或者,艾灸盒1包括至少两个盖体131,其中一个盖体131配套收纳部11设置,用于打开或关闭与之配套的收纳部11,另一个盖体131配套电点火装置20设置,用于打开或关闭与之配套的电点火装置20。
[0129]
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源开关40222设置在座体132上,且当座体132与盖体131盖合,电源开关40222被遮挡,当座体132与盖体131打开,电源开关40222露出。这样,可以对电源开关40222更好地防护,降低电源开关40222的误触碰风险性。
[0130]
在某些实施例中,座体132上设置容纳空间12及一个或多个收纳部11容纳空间12。可选地,座体132设置有容纳空间12及多个收纳部11,可以对更多种类的艾灸物进行分类收纳,更方便取用。被容纳的艾灸物和电点火装置20集中位于座体132上,利于盖体131减重,这样可以使座体132更加稳定,降低开盖倾倒风险,以及降低在操作控制电点火装置20进行点火时的倾倒风险。
[0131]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收纳部11为第一子槽111,第一子槽111能用于容纳艾灸器2。可以理解的是,艾灸器2为能容纳被点燃的艾条3,并搭载艾条3对局部皮肤进行烟熏或加热的理疗工具。设置至少一个收纳部11为第一子槽111,这样,需要进行艾灸时,可从盒体10内取用艾灸器2,并且可将艾条3借助盒体10上的电点火装置20进行点火,被点燃的艾条3搭载于艾灸器2进行使用实现艾灸,使用操作一气呵成,无需单独寻找火源和艾灸器2,使用更便捷。
[0132]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收纳部11为第二子槽112,第二子槽112能用于容纳艾条3。这样,需要进行艾灸时,可从盒体10内取用艾条3,并且可将艾条3借助盒体10上的电点火装置20进行点火,使用操作一气呵成,无需单独寻找火源和艾条3,使用更便捷。
[0133]
可以理解,第一子槽111和第二子槽112可以择一设置于盒体10,或者,如图6所示,也可以采用盒体10上设置有第一子槽111和第二子槽112的方案。如图6所示,对于盒体10上设置有第一子槽111及第二子槽112的方案,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一子槽111与第二子槽112之间形成有间隙。这样可以减少第二子槽112内的艾条3受到的热影响,更好地保障艾条3的保存质量。
[0134]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收纳部11为第三子槽113,第三子槽113能用于容纳艾灸器2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举例而言,艾灸器2连接件例如为贴片或穿戴件等,以贴片为例,贴片能够与艾灸器2连接,并能够粘贴附设于人体皮肤上,使得艾灸器2被大致固定于人体皮肤上,以穿戴件为例,穿戴件能够与艾灸器2连接,并能够被穿戴于人体的肢体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上,使得艾灸器2被大致固定于人体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艾灸盒1上可
以无需设置第三子槽113。
[0135]
一个具体实施例:
[0136]
如图1至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艾灸盒1,包括盒体10和电点火装置20。
[0137]
盒体10包括座体132,座体132包括壳腔1321和第一中盖1322,壳腔1321具有开口,第一中盖1322遮挡开口。第一中盖1322为一体式部件,也即,第一中盖132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部件。更进一步可选地,第一中盖1322为由阻燃材料制成的一体式部件。
[0138]
进一步地,座体132还包括装饰环1324,装饰环1324过渡衔接过渡于壳腔1321的开口边缘与中盖1322的边缘之间。
[0139]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部分第一中盖1322构造限定出收纳部11,收纳部11可具体参照第一子槽111、第二子槽112和第三子槽113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进行理解。另一部分第一中盖1322与壳腔1321围成容纳空间12,第一中盖1322具体用于与壳腔1321围成容纳空间12的部位为挡盖13221,挡盖13221与收纳部11之间以及收纳部11与收纳部11之间一体过渡有过渡壁13222。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组装的优点,且收纳部11经由壳腔1321内的中盖构造出,隔热效果好,这样容纳刚使用完的艾灸器2时,壳腔1321部位不至于烫手。
[0140]
挡盖13221位于容纳空间12上方且设有凹陷部1326,凹陷部1326的壁上设置有贯穿口部121。
[0141]
结合图9和图10可以理解,艾灸盒1还包括操作件30,操作件30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结构。如图7所示,电点火装置20包括电路板22和点火器23。电路板22的中部设置一避让区221,点火器23穿设于避让区221内,并朝向口部121延伸设置,点火器23的一端形成点火端f,点火端f伸出于口部121外。
[0142]
如图7所示,电路板22上设有开关222,操作件30穿过凹陷部1326的壁,操作件30的一端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与开关222连接,操作件30的另一端相对于凹陷部1326的外表面凸起设置,操作件30相对于凹陷部1326的外表面凸起设置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能够支撑艾条固定物4(或艾条3)的支撑面32。
[0143]
结合图11和图12可以理解,艾条固定物4包括基体组件4c、弹性件4d和限位件4e,基体组件4c可以为塑料或阻燃塑料材质的部件,用于供手持艾条固定物4,限位件4e设置于基体组件4c,弹性件4d与限位件4e之间限定出艾条3安放位置,艾条3可置于该安放位置从而被置于弹性件4d与限位件4e之间,弹性件4d的弹力将艾条3压在限位件4e上。
[0144]
其中,基体组件4c限定有绕限位件4e周向分布的台阶,当限位件4e及限位件4e上的艾条3插入操作件30的腔体内进行点火,下压艾条固定物4,可以使得基体组件4c的台阶与操作件30上的支撑面32抵靠,这样,基体组件4c使艾条3下降以靠近点火端f的过程中,会逐渐按压操作件30以控制电点火装置20进行点火,当完成点火将艾条固定物4向上抽出过程中,基体组件4c会逐渐松开操作件30,从而使得电点火装置20停止点火。
[0145]
结合图13和图14可以理解,操作件30的侧壁上形成缺口31,当基体组件4c的台阶与支撑面32抵靠,操作件30内部可以通过缺口31位置进入空气,更好地为艾条3点火位置补充空气。
[0146]
对于点火器23,更详细而言,点火器23包括变压器231、第一电极232、第二电极233及定位支架241。变压器231与第一电极232的一端及第二电极23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极232的另一端及第二电极233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为端部,且两个电极的端部位置相对并且间距
地设置,使得两个电极的端部共同构造出点火端f。其中,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分别与定位支架241连接,并经由定位支架241定位,使得第一电极232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33的端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大致保持稳定。这样,对艾条3点火时,艾条3可以伸入操作件30围成的空间内,使艾条3的端面可以接触到点火端f或与点火端f之间的距离处于一定范围内,这时基体组件4c按压操作件30,使操作件30进一步按压电路板22上的开关222,以驱动电极之间感应产生电弧,这样,艾条3能被电极端部之间的电弧点燃。
[0147]
进一步地,挡盖13221上还限定有透光部125,透光部125被设置在凹陷部1326周围的位置。电点火装置20还包括发光元件25,发光元件25(例如灯珠等)设置于电路板22上,且发光元件25与透光部125位置相对地设置,透光部125能供发光元件25发出的光线穿过。
[0148]
举例而言,透光部125可以为能够供光线穿过的透光板,或者为能够供光线穿过的孔或槽等。
[0149]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容纳空间12内设置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电路板22连接于第一支架122,点火器23连接于第二支架123。这样,电路板22与点火器23组装更方便,也电路板22与点火器23之间也更容易定位。
[0150]
举例而言,容纳空间12的内底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支架122,电路板22位于第一支架122上并被第一支架122支撑。电路板22与第一支架122之间可通过卡接固定或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一起。第一支架122设置有位于电路板22与容纳空间12的内底壁之间的第二支架123。电路板22上设置贯穿的避让区221,点火器23与第二支架123连接(例如第二支架123上设置卡口,点火器23卡接于卡口内),且点火器23自第二支架123延伸设置并穿过电路板22上的避让区221,使得电路板22大致嵌套在点火器23的外侧,更加充分地利用点火器23周围的空间,实现零件的紧凑布局。
[0151]
如图7所示,第二支架123与容纳空间12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能容纳蓄能件的容纳腔124。进一步举例地,艾灸盒1还包括蓄能件,蓄能件可以为可充电电池,蓄能件位于容纳腔124内,蓄能件与电点火装置20电连接,具体如与电路板22电连接等,蓄能件用于对电点火装置20提供电能。艾灸盒1无须插电才能使用,便携性更好。
[0152]
进一步举例地,艾灸盒1上设置电接口,例如usb接口、type-c接口等。更进一步如,电点火装置20的电路板22与电接口电连接,这样,艾灸盒1可通过电接口接入电源,以实现电点火装置20从电接口处获取电能。蓄能件与电接口电连接,这样,蓄能件可通过电接口接入电源进行充电。
[0153]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本设计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蓄能件。这种情况下,例如,艾灸盒1可以设置有与电点火装置20电连接的电源线,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使艾灸盒1通过电源线获取电能。或如,艾灸盒1的容纳腔124配置为可开闭的电池槽,可开闭的电池槽用于装配可替换电池,使艾灸盒能够从可替换电池获取电能。
[0154]
在某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容纳腔124位于点火器23远离口部121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容纳腔124内的蓄能件或可替换电池等部件远离点火位置,减少蓄能件或可替换电池受到的热影响,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0155]
一个具体实施例:
[0156]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包括:
[0157]
如图15所示,盒体10包括座体132,座体132包括壳腔1321和第二中盖1325,壳腔1321具有开口,第二中盖1325遮挡开口。其中,第二中盖1325包括点火座13252和内壳13251,点火座13252与内壳13251相连,点火座13252与壳腔132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2,且点火座13252上限定有口部121,至少一部分内壳13251向壳腔1321内凹陷设置限定出收纳部11,收纳部11可具体参照第一子槽111、第二子槽112和第三子槽113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进行理解。其中,内壳13251与点火座13252由不同材料制成,点火座13252由阻燃材料制成。相比于整个中盖采用阻燃材料制成的方案而言,本方案将第二中盖1325设计为包含内壳13251和点火座13252,点火座13252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内壳13251可以根据成本或强度等需求选择阻燃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制成,可以在保障产品防火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产品成本。
[0158]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点火座13252上设置有朝向于容纳空间12内凸起设置的周壁13254。点火座13252上的口部121与周壁13254围成的空间位置相对地设置。点火装置的点火器23伸入于周壁13254围成的空间内且点火端f穿过口部121。通过将点火器23穿设于周壁13254围成的空间内,利用周壁的阻燃性可以在点火器外侧提供更好的防火效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且也得益于点火座13252与内壳13251为分体部件的设计,可以兼顾地保障周壁13254的成型效果,更好地保障产品的易加工性。
[0159]
更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点火座13252上限定有凹陷部1326,凹陷部1326包括外凹内凸形状的壁,一部分凹陷部1326凸伸于周壁13254围成的空间内并设置有口部121。凹陷部1326的结构设计,利用口部121的位置下沉,利于点火端f的避空防护,也减少了空间浪费。
[0160]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凹陷部132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255,第一连接部13255凸伸于周壁13254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连接部13255与点火器23相连。
[016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任一实施当中关于点火器23的相关内容可以以不冲突的方式结合于本实施例当中,在此不再对点火器23的结构进行重复。
[0162]
如图19所示,示出了点火座13252朝向于容纳空间12的一侧的表面结构,其中,点火座13252的凹陷部1326的内表面上凸起设置有带孔的柱体,以作为第一连接部13255,经由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一连接部13255内的孔配合,可以使得点火器23的定位支架241被紧固于点火座13252上。
[0163]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周壁1325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3256,第二连接部13256与电点火装置20的电路板22相连。
[0164]
如图19所示,点火座13252的周壁13254的端部凸起设置有带孔的柱体,以作为第二连接部13256,经由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二连接部13256内的孔配合,可以使得电路板22被紧固于点火座13252上。
[0165]
其中,电点火装置20的电路板22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且设置有开关222。
[0166]
如图18所示,示出了点火座13252背朝容纳空间12的一侧的表面结构,点火座13252上设置穿孔13261,操作件30穿过穿孔13261以穿于点火座13252上,操作件30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结构,且分布于口部121周围的位置处。操作件30的一端位于容纳空间12内与开关222连接。操作件30的另一端相对于点火座13252的外表面凸起设置,且操作件30相对于凹陷部1326的外表面凸起设置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能够支撑艾条3或艾条固定物4的
支撑面32。
[0167]
如图16所示,操作件30与电路板22之间连接有连接柱33,并经由连接柱33与电路板22活动连接,实现操作件30可稳定地相对于电路板22上下活动。
[0168]
如此,操作件30、点火器23、电路板22分别与点火座13252,实现点火座13252与操作件30、电路板22及点火器23块模块化和集成化设置,可以更好地组装精度和可靠性,也利于流水线加工生产。
[0169]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电点火装置20还包括灯罩26和发光元件25(例如灯条等),灯罩26与点火座13252连接,发光元件25容纳于灯罩26内,点火座13252上还限定有透光部125,透光部125能供发光元件25发出的光线穿过。利用灯罩26可以起到对发光元件25导光、聚光的作用,使得发光元件25的光束更多地沿透光部125发出,更好地保障光亮度。
[0170]
具体举例而言,如图16所示,透光部125包括两端贯穿的透光槽13253,透光槽13253沿贯穿方向的一端形成第一端口132531,另一端形成第二端口132532,第一端口132531位于凹陷部1326周围的位置,第二端口132532处对接设置有灯罩26;一部分周壁13254伸入灯罩26内,发光元件25设置在周壁13254上且位于周壁13254的外侧。保障透光槽13253处光强的同时,发光元件25及点火器23被周壁13254有效分隔开,可以提升对发光元件25的防护效果。
[0171]
更详细举例地,如图16所示,灯罩26具有开口,且灯罩26的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凸扣261。点火座13252上透光槽13253的第二端口132532的侧壁向容纳空间12内延伸出一段,该延伸出的部位设置扣位132533,灯罩26的开口嵌套在透光槽13253延伸出的部位的外侧,并经由凸扣261与扣位132533卡接配合,使得灯罩26被卡接固定在点火座13252上。具有装配便利的优点。
[0172]
进一步地,结合图16和图17可以理解,内壳13251上设置有避让口132511;一部分点火座13252嵌套在避让口132511内,且点火座13252的边缘与避让口132511的边缘适配,透光槽13253的第一端口132531位于点火座13252的边缘与凹陷部1326的边缘之间,凹陷部1326为自凹陷部1326的边缘向凹陷部1326的中心位置逐渐降低的结构。这样,可以减少燃烧残渣进入透光槽13253。点火座13252上设置有连接边13257,连接边13257相对于点火座13252的边缘朝侧方凸起设置,连接边13257与内壳13251的避让口132511周围的部位抵靠并连接。更详细例如,连接边13257上设置带孔的凸耳13257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过凸耳132571打入内壳13251上,实现将点火座13252与内壳13251紧固在一起。
[0173]
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1,具有便携性,且集成了艾灸物(例如艾灸工具或艾条3等)的收纳功能以及能利用电能并能将电能转化为能够对艾条3点火的能量的点火功能,使用更灵活、便捷,也可避免火源难寻的不方便情形,且电点火装置20利用电能对艾条3点火,点火效率高,火焰形式也更清洁、安全,电点火装置20与盒体10之间的搭载性及兼容性也更好。
[0174]
本技术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艾灸组件,包括:艾灸物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艾灸盒1。艾灸物包括艾条3、艾灸器2和艾灸器2连接件中的至少一种。艾灸物容纳于艾灸盒1的收纳部11内,并能被从收纳部11内取出。
[0175]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
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