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1015发布日期:2022-04-16 14:2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鼻炎是最为常见的气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1亿鼻炎患者,各国鼻炎患病率为1%~13%,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对自身的健康有所忽视,导致鼻炎的发病年纪逐年下滑,开始出现青少年患有鼻炎的症状;
3.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而治疗的鼻炎方式有多种,其中就存在一种快速治疗鼻炎的药物,名为鼻炎膏,而鼻炎膏属于中药调节,与西方药物不同的是,鼻炎膏原料及其制作工艺均有差异;鼻炎膏为中药膏软剂,由几十种地道名贵中草药秘制而成。膏剂,药性温和,适合各种鼻炎症状,还具有排出体内毒素的作用;
4.因此,充分发掘中医药治疗鼻炎的丰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最新进展,开发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携带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哮喘和鼻炎的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实用价值,并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及其制备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0.8-1.2g、狼毒1.2-1.8g、苦参1.7-2.3g、黄柏1.7-2.3g、九里香1-1.4g、蛇床子0.8-1.2g、苍耳子1.2-1.8g、飞扬草0.4-0.6g、野菊花0.8-1.2g、冰片0.16-0.24g、薄荷脑0.4-0.6g、丹参0.8-1.2g、白芷1-1.4g、辛夷0.2-0.4g。
8.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0.8g、狼毒1.2g、苦参1.7g、黄柏1.7g、九里香1g、蛇床子0.8g、苍耳子1.2g、飞扬草0.4g、野菊花0.8g、冰片0.16g、薄荷脑0.4g、丹参0.8g、白芷1g、辛夷0.2g。
9.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1g、独狼1.5g、苦参2g、黄柏2g、九里香1.2g、蛇床子1g、苍耳子1.5g、飞扬草0.5g、野菊花1g、冰片0.2g、薄荷脑0.5g、丹参1g、白芷1.2g、辛夷0.3g。
10.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1.2g、狼毒1.8g、苦参2.3g、黄柏2.3g、九里香1.4g、蛇床子1.2g、苍耳子1.8g、飞扬草0.6g、野菊花1.2g、冰片0.24g、薄荷脑0.6g、丹参1.2g、白芷1.4g、辛夷0.4g。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10-30分钟,煎煮2-4次,每次煎煮加5-10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0-20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12.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10分钟,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5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0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13.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20分钟,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7.5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5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14.可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30分钟,煎煮4次,每次煎煮加10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20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15.进一步的,所述液体的密度范围均在1.00-1.20g/cm3。
1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的温度为20℃-25℃。
1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中的各组成原料的功效进行说明:
18.车前子,又名车前草、车轮草,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药理作用的功效。
19.狼毒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粗壮,圆柱形,不分枝或分枝,表面棕色,内面淡黄色;茎直立,丛生,不分枝,纤细,绿色,具有杀虫功能;根入药,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癣的功效。
20.苦参是豆科、槐属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稀呈灌木状,根含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等,入药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健胃驱虫的功效。
21.黄柏,又名黄檗、檗木、黄檗木、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关黄柏,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的功效。
22.九里香,又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虫、蛇咬伤,局部麻醉的功效;用于胃痛,风湿痹痛的功效;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23.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用于燥湿,祛风,杀虫,温肾壮阳;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的功效。
24.苍耳子,用于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
25.飞扬草,用于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牙疳,痢疾,泄泻,热淋,血尿,湿疹,脚癣,皮肤瘙痒,产后少乳的功效。
26.野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的功效。
27.冰片,别名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的功效。
28.薄荷脑,用于治疗头痛及鼻、咽、喉炎症的功效。
29.丹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的功效,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经闭,庙痛的功效。
30.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31.辛夷,主治鼻渊、鼻塞的功效。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鼻炎膏具有通鼻窍、清肺热、疏风祛湿,通经络的功效,可以止头痛,治疗鼻炎,用于风寒、风热型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显著增强其治疗的效果,对抗急性发作期哮喘症状、抑制皮肤过敏反应、抗炎,显著改善喘息症状,延长开始喘息时间,减少喘息次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具备方便服用,便于携带与运输,保持汤剂的效果且进一步降低服用剂量,疗效较好的优点,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
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及其制备工艺。
3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0.8-1.2g、狼毒1.2-1.8g、苦参1.7-2.3g、黄柏1.7-2.3g、九里香1-1.4g、蛇床子0.8-1.2g、苍耳子1.2-1.8g、飞扬草0.4-0.6g、野菊花0.8-1.2g、冰片0.16-0.24g、薄荷脑0.4-0.6g、丹参0.8-1.2g、白芷1-1.4g、辛夷0.2-0.4g。
38.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9.实施例一
40.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0.8g、狼毒1.2g、苦参1.7g、黄柏1.7g、九里香1g、蛇床子0.8g、苍耳子1.2g、飞扬草0.4g、野菊花0.8g、冰片0.16g、薄荷脑0.4g、丹参0.8g、白芷1g、辛夷0.2g。
41.实施例二
42.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1g、独狼1.5g、苦参2g、黄柏2g、九里香1.2g、蛇床子1g、苍耳子1.5g、飞扬草0.5g、野菊花1g、冰片0.2g、薄荷脑0.5g、丹参1g、白芷1.2g、辛夷0.3g。
43.实施例三
44.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车前子1.2g、狼毒1.8g、苦参2.3g、黄柏2.3g、九里香1.4g、蛇床子1.2g、苍耳子1.8g、飞扬草0.6g、野菊花1.2g、冰片0.24g、薄荷脑0.6g、丹参1.2g、白芷1.4g、辛夷0.4g。
45.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6.s1、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
47.s2、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10-30分钟,煎煮2-4次,每次煎煮加5-10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0-20分钟;
48.s3、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
49.s4、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50.优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10分钟,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5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0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51.优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以上十二味原料,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20分钟,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7.5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15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
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52.优选的,一种用于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工艺,所述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以上十二味原料,取车前子,狼毒,苦参,黄柏,九里香,蛇床子,苍耳子至陶瓷罐内加水煮沸,水沸后加入飞扬草,野菊花,每次煎煮30分钟,煎煮4次,每次煎煮加10倍重量的水,然后小火温煮20分钟,取薄荷脑,丹参,白芷,辛夷研磨成粉末,依次加入陶瓷罐,继续小火温煮,直至陶瓷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态,关火,再加入冰片,人工麝香,融化搅拌均匀,然后将药油和蜂蜡加热后按比例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的密度范围均在1.00-1.200g/cm3。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20℃-25℃。
55.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窍鼻炎的鼻炎软膏在治疗鼻炎时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中医的穴道,分别揉按面部的印堂穴、迎香穴、鼻通穴及蝶腭窝四个穴位,分别揉按50次上下,然后用手纸将鼻腔内分泌物排出,并用生理盐水将鼻腔清洗干净,再用棉签沾上鼻炎膏,轻轻涂抹鼻腔两侧,涂抹完成后患者用鼻子进行深呼吸,然后张嘴吐气,反复呼吸多次并进行吐气,每日可涂抹三次,十日为一个疗程。
5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鼻炎膏具有通鼻窍、清肺热、疏风祛湿,通经络的功效,可以止头痛,治疗鼻炎,用于风寒、风热型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显著增强其治疗的效果,对抗急性发作期哮喘症状、抑制皮肤过敏反应、抗炎,显著改善喘息症状,延长开始喘息时间,减少喘息次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具备方便服用,便于携带与运输,保持汤剂的效果且进一步降低服用剂量,疗效较好的优点,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