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文档序号:30619142发布日期:2022-07-02 01:5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1.本发明涉及中医理疗仪,尤其是涉及一种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背景技术:

2.温针灸是中医理疗中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3.目前,公知的温针灸理疗仪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1、类传统温针灸简易装置;2、可控罐式温针灸理疗仪;3、机械臂式可移动温针灸机器。上述三种共同存在功能过于单一化、艾灸形式乏善可陈、与人体表接触不稳定,以及外形过大造成的使用环境受限和使用场景过专业化等问题。并且不具备拔罐功能,不能实现拔罐、温针灸的统一理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拔罐、针灸、艾灸为一体的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拔罐温针灸理疗仪,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温度负压检测部和控制器;所述负压吸附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下开口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所述温灸工作部,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下开口内的人体部位实施拔罐、温针灸;所述温度负压检测部,用于检测壳体下开口内的温度、负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和温度负压调节部工作。
6.优选地,所述负压吸附部包括气压仓、气泵、电磁阀;所述气压仓为围绕所述壳体下开口外周面设置的下开口环槽;壳体顶壁上通过立架连接有一平台,所述气泵、电磁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气泵吸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下开口环槽内腔连通,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磁阀的阀口连通;气泵和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气泵在吸气的同时,控制关闭电磁阀的阀口;所述温灸工作部,包括由舵机控制旋转的艾柱、针灸针以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的排风扇,所述针灸针的针尖向下延伸出壳体下开口之外设定的长度;所述舵机的动力输出轴向下穿过壳体顶壁并与安装盘连接,所述艾柱向下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排风扇向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排风扇和舵机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排风扇、舵机的启停;所述温度负压检测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气压仓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压力值,按照预设的程序开启/停止排风扇和气泵。
7.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壳体下开口内水平设置有箅网,所述箅网中部开设有用于使针灸针顶端通过的穿孔,壳体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8.本发明实现了拔罐、温针灸、艾灸理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理疗过程中,下开口壳体内空气流通舒畅,保证了艾柱在使用过程中的持续可燃。同时,在保证灸法多样性以及拔罐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温针灸与拔罐的双重理疗效果,并可按照需求切换至悬灸、回旋灸、隔物灸任意工作模式。此外,本发明理疗仪体积微小、造价低,为应用于家庭、户外、专业医疗场所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2.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4.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5.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6.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拔罐温针灸理疗仪,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将壳体1下开口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的负压吸附部、用于对位于壳体1下开口内的人体部位实施拔罐和温针灸的温针灸工作部、用于检测壳体1下开口内温度、负压的温度负压检测部和控制器2;控制器2,用于控制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和温度负压调节部工作。
17.具体地:所述负压吸附部包括气压仓、气泵3、电磁阀4;气压仓为围绕壳体1下开口外周面设置的下开口环槽5;壳体1顶壁上通过立架6连接有一平台7,气泵、电磁阀4、控制器2设置
在平台上7,平台上7上还设置有对本仪器提供电能的蓄电池8。
18.气泵3吸气口通过三通管9连通有两根第一胶管9.1、9.2和一根第二胶管9.3;第一胶管9.1、9.2分别与下开口环槽5内腔连通,第二胶管9.3与电磁阀4的阀口连通;气泵3和电磁阀4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2用于控制气泵3在吸气的同时,控制关闭电磁阀4的阀口。
19.气泵3启动抽取下开口环槽5内的气体实现负压效果,将壳体1下开口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一定时间后气泵3停止工作或间歇性启动以保证下开口环槽5内的负压稳定;工作结束时,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4打开阀口与外部环境相通,外部空气从电磁阀4阀口进入,经第二胶管9.3、三通管9和两根第一胶管9.1、9.2流入下开口环槽5内腔,实现泄压。
20.所述温灸工作部,包括由舵机10控制旋转的艾柱11、针灸针12以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的排风扇13;位于壳体1下开口内水平设置有箅网14,箅网14中部开设有用于使针灸针12顶端通过的穿孔,理疗施治开始前,首先将针灸针12 刺入人体皮肤,然后将针灸针12顶端对准穿孔后,即可将上壳体1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在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16,通气孔16用于保持壳体1内的空气流通舒畅。
21.舵机10的动力输出轴向下穿过壳体顶壁并与安装盘15连接,艾柱11通过螺钉向下设置在安装盘15上;排风扇13向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排风扇13和舵机10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2用于控制排风扇13、舵机10的启停。
22.温灸工作部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悬灸,回旋灸与隔物灸:悬灸工作模式时,舵机10锁定不工作,使艾灸支架15与艾柱11水平方向静止,进而实现悬灸;回旋灸工作模块时,舵机10工作带动安装盘15转动,进而带动艾柱11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有序转动,从而实现回旋灸;隔物灸工作模式时,须开始工作前将药物至于箅网14上部,之后进入上述两种工作模式;箅网14可避免艾柱11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灰烬等有害物质与人体皮肤表面直接接触,保护人体皮肤表面在理疗时的安全与舒适感。
23.在上述三种工作模式过程中,外部空气可通过壳体1侧壁上的通气孔16进入艾灸工作区域,实现艾柱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充足供应。
24.所述温度负压检测部,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17和设置在下开口环槽5内的压力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7和压力传感器18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2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压力值,按照预设的程序开启/停止排风扇13和气泵3。
25.温度传感器14固定于箅网14上,温度传感器17用于实时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数据并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信息处理后,根据预设的程序下达命令,控制风扇13改变扇叶转速或旋转方向,实现温度控制。
26.压力传感器18实时测量下开口环槽5内的压力并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信息处理后,根据预设的程序下达相应指令:指令1,理疗仪开始工作时,气泵3启动工作,同时关闭电磁阀4的阀口;指令2,理疗仪结束工作时,气泵3停止工作,同时打开电磁阀4的阀口;指令3,当需要升高或降低吸附力度时,指令1、指令2交替执行,进行下开口环槽5
内压力的调节,直至下开口环槽5内的压力达到吸附力度所对应的压力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