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给药装置

文档序号:31113022发布日期:2022-08-12 21:1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耳部给药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2.耳位于眼睛后面,具有接受机械波的功能,能将声波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输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句子,音乐或其他声音;
3.在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为耵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与外耳道内,即成为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导致堵塞者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容易引起眩晕、耳鸣以及听力严重减退,还容易造成耳内感染出现中耳炎等疾病;
4.目前对于耵聍栓塞一般采用外耳道冲洗法,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在使用温生理盐水对外耳道进行冲洗,可将外耳道深部不宜取除的软碎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冲出,现有的外耳道冲洗法还存在以下几处不足:
5.1、现有的外耳道冲洗法在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将半弧形的容器放置在待冲洗耳朵的下方,在冲洗过程中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容器承接冲洗外耳道后的液体,导致在外耳道冲洗过程中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或者患者长时间保持托举容器的姿势,使外耳道冲洗过程十分繁琐或是影响患者的外耳道冲洗效果;
6.2、在外耳道冲洗过程中,通过软管将生理盐水冲向患者的外耳道,在冲洗时,生理盐水与外耳道的冲击会产生一定的飞溅,飞溅的冲洗废液容易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衣物造成污染。
7.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在清洗外耳道过程中无需长时间手持容器,简化耳道冲洗过程,提高外耳道冲洗效果的耳部给药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冲洗装置在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十分繁琐,影响患者的外耳道冲洗效果的问题,进而公开了“耳部给药装置”。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10.耳部给药装置,包括右耳支撑机构、夹持固定机构和左耳支撑机构,右耳支撑机构与左耳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右耳支撑机构与左耳支撑机构的相邻侧壁上分别加工有耳部支撑槽,右耳支撑机构与左耳支撑机构通过夹持固定机构连接,夹持固定机构为开口环形软圈。
11.进一步的,所述右耳支撑机构与左耳支撑机构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连接夹持固
定机构的卡扣,夹持固定机构通过卡扣与右耳支撑机构和左耳支撑机构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右耳支撑机构上加工有用于卡装输液软管的卡槽。
13.进一步的,所述右耳支撑机构的底部加工有螺纹孔,螺杆通过螺纹孔安装在右耳支撑机构上,螺杆的端部与挡液板建立连接,挡液板上加工有软管通孔。
14.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手摇杆建立连接,螺杆的底部具有方轴,手摇杆上加工有方轴孔,手摇杆通过方轴孔与螺杆的方轴配合安装。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的耳部给药装置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夹持,夹持固定机构两侧的右耳支撑机构和左耳支撑机构将耳部放置在容器中,在外耳道冲洗过程中,无需医护人员或者患者长时间手持容器承接外耳道冲洗后的废液,提高患者在冲洗外耳道的舒适度以及简化外耳道冲洗时的繁琐性,提高外耳道冲洗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的耳部给药装置的右耳支撑机构和左耳支撑机构内部设置有挡液板,在冲洗外耳道时,输液管对外耳道冲洗时生理盐水冲击外耳道导致的废液飞溅可通过容器内的挡液板阻挡并流入容器内,避免废液飞溅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衣物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18.图1是耳部给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耳部给药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手摇杆与螺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1.图中1-右耳支撑机构,2-夹持固定机构,3-左耳支撑机构,4-挡液板,5-软管通孔,6-螺杆,7-手摇杆,8-卡槽,9-耳部支撑槽,10-卡扣,11-方轴,12-方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3.实施例1,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耳部给药装置,包括右耳支撑机构1、夹持固定机构2和左耳支撑机构3,夹持固定机构2为开口环形软圈,在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固定机构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在塑料开口环形软圈外层包裹有软包材质,避免长时间对患者的颈部造成不适感,首先将夹持固定机构2安装在右耳支撑机构1与左耳支撑机构3上,右耳支撑机构1与左耳支撑机构3同为不规则弧形容器,其内侧具有弧形面,可与患者的面部贴合,安装完毕后,将夹持固定机构2的开口处由患者颈部后侧卡在患者的颈部,此时右耳支撑机构1的内侧弧形面与患者的右侧脸部贴合,左耳支撑机构3的内侧弧形面与患者的左侧脸部贴合,右耳支撑机构1与左耳支撑机构3的内侧弧形面上加工的耳部支撑槽9分别支撑在右耳和左耳的耳根处,将患者的右耳与左耳完全置于容器内,右耳支撑机构1和左耳支撑机构3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扣10,卡扣10用于卡接夹持固定机构2,右耳支撑机构1、夹持固定机构2和左耳支撑机构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各部件之间的拆装以及日常清
洗,将夹持固定机构2固定好后,将用于冲洗外耳道的输液软管卡在右耳支撑机构1或左耳支撑机构3上的卡槽8内,卡槽8可用于限定输液软管的位置,通过输液软管输送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左右两侧外耳道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液通过耳部流入右耳支撑机构1和左耳支撑机构3的容器内,在整个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无需患者或医护人员对右耳支撑机构1或左耳支撑机构3进行扶正,仅需要一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冲洗即可,患者也无需长时间手持容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4.实施例2,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耳部给药装置用以解决在冲洗外耳道过程中废液的飞溅问题,在右耳支撑机构1底部加工有用于连接螺杆6的螺纹孔,螺杆6通过螺纹孔与右耳支撑机构1螺纹连接,螺杆6的端部加工有用于卡接挡液板4的凹槽,挡液板4的曲面板,挡液板4通过螺杆6端部的凹槽与螺杆6连接,挡液板4上加工有用于输液软管穿过的软管通孔5,螺杆6的底部加工有方轴11,手摇杆7上加工有方轴孔12,手摇杆7与螺杆6的底部配合连接,通过转动手摇杆7控制螺杆6带动挡液板4的上下移动,左耳支撑机构3与右耳支撑机构3的结构相同,在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先通过手摇杆7调整挡液板4的高度,在将输液软管依次通过卡槽8和软管通孔5后,手持输液软管的前端,对外耳道进行冲洗,冲洗时飞溅的液体通过挡液板4阻挡并流入容器内,有效避免冲洗外耳道时液体飞溅污染衣物。
25.本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