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6093发布日期:2022-09-23 21:0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


背景技术:

2.尿量(urine volume)是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稀释与浓缩功能。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正常人一天的尿液排出量差异较大,但一般情况下,一昼夜尿液排出量应该在0.8~2.0l之间。当人们饮水过多时,尿量排出也多,饮水少且出汗多时尿量也会减少。此外,尿量变化还与周围环境(气温、湿度)、食物种类、年龄、精神因素、活动量等有关。
3.24小时尿量大于2.5l称为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0.1l,或在12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
4.尿量的准确记录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水平衡状态,通过观察患者每天排泄的尿量的多少,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的毒副反应,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准确测量、记录尿量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工作之一。目前通常采用护理人员手动记录每一个患者的尿量,此种方式枯燥而繁琐,很容易发生漏记或错记的现象。同理,胸水,腹水,心包液,胃内容物等液体的累计计算也是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记录。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
7.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其包括计量组件与储存组件;所述计量组件包括计量器、提拉结构与悬挂结构;所述计量器的一端与提拉结构相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结构相连接;所述悬挂结构远离计量器的一端与储存组件相连接。
8.进一步,所述储存组件包括储存舱与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储存舱顶部的外侧壁上。
9.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与悬挂结构可拆卸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组件还包括持握结构;所述持握结构设置在储存舱的侧壁上。
11.进一步,所述计量器包括计量外壳、显示结构与第一控制结构;所述显示结构与第一控制结构均设置在计量外壳的外侧壁上。
12.进一步,在所述计量外壳远离显示结构的端面上设置第二舱门与开关;所述第二舱门与计量外壳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所述计量外壳的内侧设置测量器;所述测量器与计量外壳相连接。
14.进一步,所述测量器的底部与悬挂结构相连接。
15.进一步,所述计量外壳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控制结构,并设置用于保护第二控制结构的第一舱门。
16.进一步,所述第一舱门与计量外壳相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便于医护人员很直观准确了解病员需要记录的液体量,避免更换家属,或者家属病员表达不清楚记录量,准确记录量后准确用药,准确医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计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计量组件的后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a向剖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计量组件的侧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的b向剖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支架的剖视图;
27.图中,1、计量组件;11、计量器;111、计量外壳;112、显示结构;113、第一控制结构;114、第一舱门;115、第二舱门;116、开关;117、电源;118、测量器;119、第二控制结构;12、提拉结构;13、悬挂结构;131、第一端口;132、连接结构;132、第二端口;2、储存组件;21、储存舱;22、固定结构;221、固定架;222、第一固定卡口;223、第二固定卡口;23、持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液体计量器,其包括计量组件1与储存组件2;计量组件1包括计量器11、提拉结构12与悬挂结构13;计量器11的一端与提拉结构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结构13可拆卸连接;悬挂结构13远离计量器11的一端与储存组件2可拆卸连接。
30.储存组件2包括储存舱21与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设置在储存舱21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结构22与储存舱21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结构22与储存舱21热融连接。储存舱21为椭圆柱形空心杯体,使用时将患者的尿液置入储存舱21中,然后应用固定结构22与悬挂结构13相连接,拉起提拉结构12使储存舱21的底面悬空,测量患者尿量。设置a个固定结构22,a个固定结构22在储存舱21顶部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列;a≥3。优选的,a=4。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组件2还包括持握结构23;持握结构23设置在储存舱21的侧壁上。持握结构23使储存舱21便于拿起,在将患者尿液置入储存舱21的过程中,防止储存舱21脱手使尿液倾撒,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2.储存组件2为一次性用品。
33.如图3所示,计量器11包括计量外壳111、显示结构112与第一控制结构113;显示结
构112与第一控制结构113均设置在计量外壳111的外侧壁上。第一控制结构113包括累加键,每次测量完患者尿液后,按一下,将患者24h内的尿量累加计算,得出最终结果。显示结构112包括显示屏,显示患者累计尿量与单次测量的尿量。
34.悬挂结构13包括第一端口131、连接结构132与第二端口132;第一端口131与计量器11螺纹连接;第二端口132与固定结构22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132的一端与第一端口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口132固定连接。可选择的,连接结构132的一端与第一端口131焊接,另一端与第二端口132焊接。设置b个连接结构132以及第二端口132;b=a。第二端口132为圆柱状结构。
35.如图4-5所示,在计量外壳111远离显示结构112的端面上设置第二舱门115与开关116;第二舱门115与计量外壳111可拆卸连接。计量外壳111与第二舱门11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电源117舱,电源117舱的内部设置电源117。打开第二舱门115,更换电源117。开关116控制计量器11的电源117;打开开关116,接通电源117,使计量器11开始工作;关闭开关116,断开电源117,使计量器11停止工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116为拨动开关116,拨动开关116沉入计量外壳111的内部,防止误触。
36.计量外壳111的内侧设置测量器118;测量器118设置在计量外壳111的底部,测量器118与计量外壳111可拆卸连接。可选择的,测量器118与计量外壳111螺纹连接;或者,测量器118与计量外壳111应用螺栓锁紧。测量器118的底部与第一端口131螺纹连接。
37.如图6-7所示,计量外壳11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控制结构119,并设置用于保护第二控制结构119的第一舱门114。第一舱门114的一端与计量外壳1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计量外壳111插接。当医护人员记录完患者24h排尿量之后,开启第一舱门114,将第二控制结构119露出,按动第二控制结构119将计量器11记录的数据清零。
38.如图8-9所示的固定结构22,其包括固定架221、第一固定卡口222与第二固定卡口223;所述固定架221的一端与储存舱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卡口223固定连接,底部与第一固定卡口22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卡口222为圆形孔状结构,第一固定卡口222的内部直径大于第二端口132的外部直径,第二固定卡口223为矩形通槽;第二固定卡口223的宽度小于第二端口132的外部直径,第二固定卡口223的宽度大于连接结构132厚度。使用时将连接结构132塞入第二固定卡口223,然后将连接结构132向上提拉,使第二端口132塞入第二固定卡口223中,提起提拉结构12,应用重力作用,是固定结构22与悬挂结构13紧密连接。
39.同理,胸水,腹水,心包液,胃内容物等液体的累计计算也可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辅助。
40.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