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椅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轮椅车。
背景技术:2.轮椅车给自身行动不便的人士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折叠电动轮椅车因其折叠后尺寸明显减小,方便收纳或携带上交通工具,成为更多需求者的选择。但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折叠轮椅车多采用上下结构折叠,折叠后整体平躺在地上,空间体积虽缩小,但占地面积不变,不能达到收纳的理想效果,而且再次使用时或搬运时,需要搬运者弯腰方可搬运,这对自身行动不便的人或老年人来说,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轮椅车,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折叠后轮椅车占地面积明显较小,便于收纳和搬运。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折叠电动轮椅车,包括机架、驱动杆、坐垫支架、前轮收折杆、靠背支架;所述机架位于轮椅车后方,呈u型,机架的横梁上铰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横连杆连接对称设置的两驱动杆,横连杆连接在驱动杆的中部,驱动杆的下端与机架的下端铰接,驱动杆的上端铰接坐垫支架的前端;坐垫支架呈框架型,坐垫支架的左右两侧面通过坐垫收折滑块与机架的竖梁铰接;所述靠背支架呈框架型,靠背支架的下端与坐垫支架的后端铰接,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通过靠背收折滑块与机架的竖梁顶部内侧铰接;所述前轮收折杆共两个,对称设置,前轮收折杆呈折线型,前轮收折杆的中部与驱动杆的中部铰接,前轮收折杆的上部铰接前轮收折滑块,前轮收折滑块上下滑动连接在机架竖梁内侧的第二滑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支架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第一滑槽,坐垫收折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7.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滑槽,靠背收折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
8.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扶手连杆和扶手连架杆,所述扶手连杆后端与靠背支架铰接,前端与扶手连架杆铰接,扶手连架杆的另一端与坐垫支架的铰接,其中一个扶手连杆的前端上部设有控制手柄。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两端下端均设置后轮架,后轮架上设置后轮,后轮连接减速电机,所述前轮收折杆下端设置万向前叉,万向前叉上设置前轮。
10.进一步地,所述后轮架上还设有防翻车轮。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横梁上设有电源,减速电机、控制手柄与电源电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万向前叉与前轮收折杆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踏板支架,踏板支架包括横
支架,所述横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万向前叉上,踏板连接在横支架上。
14.进一步地,所述踏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上,踏板与横支架连接的转动轴上设有扭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折叠电动轮椅车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驱动杆运动,进而带动前轮收折杆、坐垫支架、靠背支架运动,实现自动折叠,折叠后轮椅车的长度方向尺寸明显减少,减少占地面积,方便收纳;同时折叠后可自动站立,搬运时无需弯腰即可提起或拖动,减小劳动强度,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20.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折叠中的示意图;
21.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折叠后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前轮,2-万向前叉,3-减震弹簧,4-坐垫支架,5-控制手柄, 6-扶手连杆,7-靠背支架,8-机架,9-前轮收折杆,10-驱动杆,11-电源,12
‑ꢀ
后轮,13-防翻车轮,14-电动推杆,15-减速电机,16-踏板,17-横连杆,18-第一滑槽,19-第二滑槽,20-第三滑槽,21-扶手连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一种折叠电动轮椅车,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架8、驱动杆10、坐垫支架4、前轮收折杆9、靠背支架7;所述机架8位于轮椅车后方,呈u型,机架8的横梁上铰接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的另一端通过横连杆17连接对称设置的驱动杆10,横连杆连接在驱动杆10的中部,驱动杆10的下端与机架8的下端铰接,驱动杆10 的上端与坐垫支架4的前端铰接,坐垫支架4呈框架型,坐垫支架4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第一滑槽18,机架8的竖梁中上部铰接有坐垫收折滑块,坐垫收折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8内;所述前轮收折杆9共两个,对称设置,前轮收折杆9呈折线型,前轮收折杆9的中部与驱动杆10的中部铰接,前轮收折杆9的上部铰接前轮收折滑块,前轮收折滑块上下滑动连接在机架8竖梁内侧的第二滑槽19内;所述靠背支
架7呈框架型,靠背支架7的下端与坐垫支架4的后端铰接,靠背支架7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滑槽20,所述机架8竖梁的顶部铰接有靠背收折滑块,靠背收折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20内。
25.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扶手连杆6和扶手连架杆21,所述扶手连杆6后端与靠背支架7铰接,前端与扶手连架杆21铰接,扶手连架杆21的另一端与坐垫支架4的铰接;其中一个扶手连杆6的前端上部设有控制手柄5。
26.所述机架8的两端下端均设置后轮架,后轮架上设置后轮12,后轮连接减速电机15,所述后轮架上还设有防翻车轮13;机架8的横梁上设有电源11,减速电机15、控制手柄5与电源11电连接。所述前轮收折杆9下端设置万向前叉2,万向前叉2上设置前轮1,优选的,所述万向前叉2与前轮收折杆9之间设有减震弹簧3,可有效较少车体震动保持平稳性。
27.还包括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16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支架包括横支架,横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万向前叉上,踏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上,踏板与横支架连接的转动轴上设有扭簧,使踏板保持斜向上的状态;所述踏板支架还包括加强竖支架和加强横支架,所述加强横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轮收折杆,所述加强竖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支架和加强横支架,以增加踏板支架的稳定性。
28.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过程如下:在展开状态下,开启一键折叠,电动推杆14 往后收缩,进而带动驱动杆10向后运动同时绕机架8下端向上转动,同时展开以下运动:
29.1、前轮收折杆9向后运动,同时带动前轮收折杆9上部绕机架8上部向下转动,前轮收折滑块沿机架8内侧的第二滑槽19向上运动,实现第轮椅车前轮的收折功能;
30.2、坐垫支架4的前端在驱动杆10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同时转动,坐垫支架4两侧的第一滑槽18沿坐垫收折滑块向后滑动同时绕坐垫收折滑块(机架)转动呈竖直态,实现对坐垫支架的收折功能;
31.3、靠背支架7的下端在坐垫支架4的后端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同时转动,带动靠背支架7两侧的第三滑槽20沿靠背收折滑块向下运动同时转动,实现对靠背的收折功能。
32.4、在折叠过程中,轮椅车的重心位置会随着折叠的程度不断向后移动,当重心位置越过后轮12的竖直重心时,轮椅车将向后倾倒,同时防翻车轮13着地,在两个后轮12和两个防翻车轮13的支撑下,轮椅车自行站立起来保持竖直状态下平衡。
33.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轮椅车也可以采用手动折叠或展开,在展开状态,只需一手抓住坐垫支架4前端,一手抓住靠背支架7上端,同时向内合即可折叠,同理,需展开时,只需同时抓住坐垫支架4前端和靠背支架7上端向外推即可完成。
3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