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1168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恶化进展为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症状。
[0003]对于胃癌的治疗,目前1、II期胃癌,以手术根治切除为主,术后II期胃癌可考虑进行化疗及中药治疗;111期胃癌争取作根治切除术,如果确实不能作根治术,作姑息性切除术;IV期胃癌而无明显远处转移者,其中部分病例可作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术,不能切除者作短路手术,术后采用化疗治疗。但手术和化疗治疗的方法均有缺陷性,手术治疗是局部治疗的手段,对于转移到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的肿瘤细胞毫无作用;化疗可以有效伤癌细胞,但是同时又会杀伤正常细胞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现更多的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损伤。中国专利(CN102861193A)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具有消肿散结、解毒抗癌之效,但只对于体外肿瘤实验和小鼠实验有效,对实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商榷,治疗周期也未做说明,实际推广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养阴生津、扶正固本、消肿散结,抑制肿瘤繁殖的疗胃癌的中药配方及其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小麦10-15份,虎刺6-8份,神曲10-15份,芜荑15-20份,吴茱萸10-15份,枳实6_8份,砂仁10-15份,生姜8-10份,黄豆10-15份,青蒿15-20份,红辣寥15-20份,升麻15-20份,天花6-8份,贝母8-10份,麦冬10-15份,芦根8-10份,白茅根15-20份,瓜萎10-15份,木香4-6份,青黛10-15份,黄苗8-10份。
[0006]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小麦12份,虎刺7份,神曲13份,芜荑17份,吴茱萸13份,枳实7份,砂仁12份,生姜9份,黄豆13份,青蒿17份,红辣寥16份,升麻18份,天花7份,贝母9份,麦冬12份,芦根9份,白茅根18份,瓜萎12份,木香5份,青黛14份,黄芪9份。
[0007]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先将嫩蜜用放入锅内,直火加热,文火炼制成棕红色炼蜜;其次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按一定的比例与炼蜜混合,揉和成蜜团条;最后将揉好的蜜团条放入制丸板上,从而得到统一规格的蜜丸。
[0008]优选方案如下:
[0009]细粉与炼蜜的比例在夏天制药时为1:1,在冬天时为1:5。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
[0010]制丸板可涂上甘油、麻油或花生油润滑。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夏季润滑剂可适当多加一点。
[0011]蜜丸可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装封后,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0012]蜜丸规格为8-12克/个。进一步优选为10克/个。
[0013]服用方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2丸,温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
[0014]药理分析:
[0015]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能够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0016]虎刺:味甘、苦,性平。能够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瘆,跌打损伤。
[0017]神曲: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能够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0018]芜荑:味辛、苦,性平,入脾、胃经,功能主治杀虫,消积,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0019]吴茱萸: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0020]枳实: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心经。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为血分中之气药,惟此称最。
[0021]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0022]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0023]黄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黄豆还能抗菌消炎,对咽炎、结膜炎、口腔炎、菌痢、肠炎有效。能够增强机体免疫、防止血管硬化、促进骨骼发育、抵抗缺铁性贫血、能够抗氧化及抗衰老的作用。
[0024]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能够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0025]红辣寥:味辛,性温,能够解毒、除湿、散瘀和止血。主治痢疾、泄泻、乳蛾、胃痛、疟疾、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湿瘆、脚癣、外伤出血等症。
[0026]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能够升阳,发表,透瘆,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瘆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0027]天花: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0028]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0029]麦冬:微甘味苦,性寒,入肺胃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心烦失目民,内热消渴。
[0030]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0031]白茅根:味甘苦,性寒。能够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0032]瓜萎: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果实中所含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中所含蛋白质不同,无中期引产作用。瓜萎皮含少量挥发油。其中酸性部分有壬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正十五烷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歧链十四碳烷酸、三种十五歧链碳烷酸和歧链十六碳烷酸。以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最高。
[0033]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功能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寒疝腹痛,水肿,脚气等。
[0034]青黛:性味咸寒,归肝、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定惊等作用。主治温病热盛,斑瘆,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湿瘆,痤痈,痄腮,蛇虫咬伤等。现代药理研宄显示,青黛有抗肿瘤、抗细菌和皮肤真菌、增强免疫、治疗溃疡、保肝等作用。
[0035]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能够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36]本发明的中药能够养阴生津、扶正固本、消肿散结,从而抑制肿瘤繁殖,控制胃癌肿瘤扩散转移,增强患者免疫力,并能够止痛消瘤,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0037]疗效判断:
[0038]显效:体质增强,肢体有力,腹部不适消失,胃部肿瘤瘤体缩小,其它部位未见新生肿瘤;
[0039]有效:体质增强,胃部肿瘤未见增大,其它部位未见新生肿瘤;
[00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