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黄褐斑的保健酒及其包含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黄褐斑的保健酒及其包含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妊娠斑",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表现为 色素对称性沉着,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 色;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 一。流行病学显示黄褐斑多发生于女性,而且随年龄增长,病情加重。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 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心烦易怒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 神方面诸多烦恼和痛苦。
[0003]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多由于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郁气结、肝失条 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临床上黄褐斑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调、腰 膝酸软等肾阴不足之证,或表现出性格抑郁、情志不畅、急躁易怒等肝气不舒症状。而现代 医学认为,黄褐斑主要是由于黑色素在皮肤内增多而引起,黑素细胞增多和黑色素生成增 多是引起黑色素增多的两个主要因素。紫外线、内分泌、遗传、氧自由基、微生物等因素是引 起黑色素增多的因素。另外,还有研宄发现,黄褐斑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失调、妊 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子宫卵巢疾病、遗传因素、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血 清铜含量、甲乙型肝炎、胆囊炎、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毒性药物、抗癫痫药及情绪波 动等。因此,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大多是理气活血,疏肝解郁,调和心脾等整体辨证论治 治疗本病,从现代医学治疗的角度,主要从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酶即酪氨酸酶,调节体内雌孕 激素水平,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等方面治疗。
[0004] 对黄褐斑的预防和治疗,医生建议要少饮或不饮酒,因为,酒精刺激可能会导致黄 褐斑的产生或加重。然而亲朋团聚饮酒烘托气氛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如何 能在健康饮酒的同时避免给黄褐斑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了目前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祛黄褐斑的保健酒并提供了一 种能够有效去除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
[0006] 一种祛黄褐斑的保健酒,由中药组合物和白酒制得;
[0007] 其中,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和葡萄籽提取物。
[000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 为(1 ?5) : (1 ?5) : (2 ?6) : (1 ?6) : (1 ?4) : (0· 1 ?0· 5)。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 : I :2 :6 :1 :0· 1 〇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 5 :6 :6 :4 :0. 5〇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3: 3 :3 :2 :4 :0· 2〇
[0012]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莖。性微寒,味苦。 归心经、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痛经、清心除烦的功能。用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 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毒、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13]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 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 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14]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味甘、微苦,性温。 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 痛。
[0015] 枸杞子是前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归肝 经、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用治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16]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 )0hwi的根。性凉,味甘、辛。归脾 经、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瘆、升阳止泻的作用,用于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 泄泻、痢疾、癍瘆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
[0017] 葡萄籽是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种子。葡萄籽提取物是从葡萄籽 中提取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疲劳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改善烦 躁易怒、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的作用。
[0018] 本发明采用的葡萄籽提取物可为自行制备,也可由市场购得,其实施皆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葡萄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葡萄籽粉碎,以乙醇回流提 取后,经浓缩、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物。
[0020] 作为优选,葡萄籽的含水量不大于5%。
[0021] 作为优选,乙醇的质量为葡萄籽的10倍。
[0022] 作为优选,回流提取的温度为90°C?100°C,提取2次,每次2h。
[0023] 作为优选,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浓缩至密度为I. 2g/cm3?I. 5g/cm3。
[0024] 作为优选,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温度为170°C?180°C。
[0025]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多95%,水分含量< 5%, pH 值为 2. 5 ?4. 5,灰分< 0· 5%,砷< 10mg/kg,铁< 3mg/kg。
[0026] 本发明提供的保健酒以白酒浸泡中药组合物得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白酒的 质量为中药组合物质量的10倍?30倍。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白酒的质量为中药组合物质量的20倍。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白酒的酒精度不低于50% vol。
[0029]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白酒的酒精度为60% vol。
[0030] 本发明提供的去黄褐斑保健酒的制备方法为以白酒浸泡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 子和葛根,然后加入葡萄籽提取物,制得去黄褐斑的保健酒;浸泡的温度为15°C?25°C,时 间为7d?30d。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浸泡的温度为20°C,时间为15d。
[0032] 本发明采用合理配伍的中药组合物,经白酒浸泡制得具有去除黄褐斑效果的保健 酒。
[0033] 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包括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和葡萄籽提取物。
[003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 为(1 ?5) : (1 ?5) : (2 ?6) : (1 ?6) : (1 ?4) : (0· 11 ?0· 5)。
[0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 : I :2 :6 :1 :0· 1 〇
[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 5 :6 :6 :4 :0. 5〇
[003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3: 3 :3 :2 :4 :0· 2〇
[0038]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多95%。
[0039]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和葛根 以水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干燥后与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制得中药组合物。
[0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的质量为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和葛根质量之和的8 倍?15倍。
[0041] 作为优选,水的质量为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和葛根质量之和的10倍。
[00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90°C?100°C,提取2次,每次2h。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浓缩的温度为60°C。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浓缩至密度为I. 2g/mL?I. 5g/mL。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温度为150°C?200°C。
[0046]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多聚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和眼睛中。黑色素的 生成与酪氨酸酶密切相关,其主要发生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体 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催化下形成3, 4-二羟基苯丙氨酸(即多巴)、多巴进一步氧化形成多 巴醌、多巴醌经多聚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生成多巴色素、多巴色素又经一系列羟化反应、脱羧 反应、氧化反应形成5,6-吲哚醌,再与其他中间产物结合形成黑色素。因此,黄褐斑的形成 与黑色素细胞活性以及体内存在的酪氨酸酶活性密切相关,鉴于此,本发明在相关的药效 实验过程中选择了检测小鼠 B-16黑素瘤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生成量来探 讨本专利发明组合物对于黄褐斑的祛除效果。
[0047] 本发明通过比较不同拆方组的结果发现缺丹参、当归、玫瑰花、枸杞子、葛根、葡萄 籽提取物对于抑制小鼠 B-16黑素瘤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依次 减弱,且丹参、当归的添加与否对于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 有合理的配方,其中各组分缺一不可。
[0048]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祛除黄褐斑的产品中的应用。
[0049] 实验结果表明:1)本发明提供的去黄褐斑保健酒在极低浓度时,可刺激B16细胞 的增殖;但当其浓度介于75 μ g/ml-300 μ g/ml时,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当其浓度大 于350 μ g/ml时,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趋于平衡,不再增强;(2)本发明 提供中药组合物在极低浓度时,对酪氨酸酶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其浓度介于100 μ g/ ml-350 μ g/ml时,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当本发明组合物浓度大于350 μ g/ml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