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7843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对心血管造影经皮肤穿刺后,股动脉拔管时以及拔管后对穿刺部位的止血一般采用手工压迫的方法,虽然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但需要按压30分钟以上,劳动强度很大,给医务人员带来了痛苦。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所述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右侧的压迫装置、位于所述压迫装置上方的高度调节装置及位于所述压迫装置右侧的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一海绵垫,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左侧的第一水平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下方的第一竖直杆,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卡扣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右侧的第二水平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杆下方的第二竖直杆,所述压迫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右侧的支撑轴、位于所述支撑轴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板及位于所述支撑轴下方的压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柱、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左侧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右侧的第三斜板、位于所述第三斜板右侧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右侧的固定板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呈等腰梯形,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
[0007]所述第一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矩形槽。
[0008]所述第一水平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一竖直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一调节杆呈Z字型,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上方的第一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的第二竖直部。
[0011]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一卡扣柱、位于所述第一卡扣柱左侧的第二卡扣柱及位于所述第二卡扣柱左侧的第一握持部。
[0012]所述压板呈长方体,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半圆形,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3]所述连接杆呈L型,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斜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长久的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压迫效果好,使得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并且固定效果好,防止患者再次受伤。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的支撑装置2、位于所述支撑装置2右侧的压迫装置3、位于所述压迫装置3上方的高度调节装置5及位于所述压迫装置3右侧的固定装置4。
[0019]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长方体,所述底座I水平放置,所述底座I的上方设有一海绵垫11,所述海绵垫11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0]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柱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左侧的第一水平杆213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213下方的第一竖直杆214。所述第一支撑柱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矩形槽212,所述第一通孔2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通孔211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槽212的下方。所述第一矩形槽21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水平杆2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杆2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水平杆21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杆2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杆214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杆2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杆2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调节杆51、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杆51上的卡扣装置52、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杆51右侧的第二水平杆53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杆53下方的第二竖直杆54。所述第一调节杆51呈Z字型,所述第一调节杆51包括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上方的第一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的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及第二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柱21贯穿所述第一水平杆21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正上方。所述卡扣装置52包括第一卡扣柱523、位于所述第一^^扣柱523左侧的第二卡扣柱522及位于所述第二卡扣柱522左侧的第一握持部521。所述第一握持部52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握持部52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卡扣柱52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卡扣柱52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卡扣柱522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握持部5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扣柱522的右端穿过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柱52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卡扣柱52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卡扣柱52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卡扣柱52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柱521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二水平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水平杆53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水平杆5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调节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5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直杆5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直杆5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杆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压迫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下方的第一弹簧32、位于所述第一弹簧32下方的第二支撑杆3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4右侧的定位杆3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4下方的第一斜板35、位于所述第一斜板35右侧的支撑轴36、位于所述支撑轴36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板37及位于所述支撑轴36下方的压板38。所述第一支撑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3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调节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5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33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3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右表面与所述定位杆3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3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34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矩形槽212中且可以在所述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