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3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的稠膏(60°C),烘干 粉碎,加水泛制成丸,制成直径为2-3cm的丸剂。
[0014] 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烘干粉碎过 60-12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80-10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90目筛)。
[0015] 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 备方法是: (1) 取东方狗脊、菝葜、生藤和芋儿七去杂质,洗净切段,机械粉碎成粗粉,加入盐水闷 润20-40分钟(优选的:闷润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闷润30分钟),取出、置于烤箱内 100°C烘干,取出; (2) 取凹朴皮、桑寄生和三加皮洗净,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加入白酒熏蒸15-25分钟 (优选的:熏蒸18-22分钟;更加优选的:熏蒸20分钟),取出,切成细条,文火炒至干燥,取 出,放凉; (3) 将窝儿七、竹叶参和马牙七洗净捣碎,加入原料药质量的5. 5倍的60%的乙醇进行 渗漉,漉液回收乙醇; (4) 将菟丝子、白马骨、茯苓、山药和荞麦七捡净杂质,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大 火加热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 (2)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煎煮24-34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 27-31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煮29分钟),关火后,过滤,收集药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25 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 混合步骤(3) (4)所得漉液和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0016] 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 )加水量为所 煮原料药质量的6-9倍(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8倍;更加优选的:加水量 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5倍)。
[001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 之外,它的优良之处还表现在: 1、 本发明所选得中药材,安全无副作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 本发明所得产品,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可标本兼治; 3、 本配方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19]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菟丝子:基原: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归肝、 肾、脾经。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 腰膝酸软,阳瘘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0020] 凹朴皮:基原: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树皮。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心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 等有效,进一步证明抗菌有效成分为去氢海罂粟碱。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散寒止咳。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
[0021] 白马骨: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全草株。化学成份: 六月雪全草含甙类及鞣质。白马骨含有酚性化合物、有机酸、留醇及三萜。全株含熊果酸及 β-谷留醇,根含皂甙0.2%。性味:苦辛;凉;无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清热;解毒。主感冒;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咳嗽;喉痛;角膜炎;肠炎;痢疾;腰腿疼痛; 咳血;尿血;妇女闭经;白带;小儿疳积;惊风;风火牙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0022] 东方狗脊:基原: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脊蕨的根茎。性味:甘;温。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肝肾;强腰膝;解毒;杀虫。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痢疾;崩漏;白 带;小儿疳积;症瘕;蛇伤。
[0023] 窝儿七:基原: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和东北山荷叶的根及根茎。性味:苦;辛; 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月经不调;小腹疼痛;毒蛇咬伤;痈肿疮疖。
[0024] 茯苓:基原: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 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5] 竹叶参:基原: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 治:祛风湿;舒筋活血;清热祛痰止咳。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 骨蒸潮热;肺痨咯血;肺热咳嗽;烫火伤。
[0026] 桑寄生:基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等的枝叶。化学成 份:槲寄生茎、叶含齐墩果酸,β -香树脂醇,内消旋肌醇,黄酮类化合物,尚分离出蛇麻脂 醇,β-谷留醇及一黄酮甙。性味:苦甘,平。归经: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瘘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 乳汁不下。
[0027] 菝葜:基原: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莖。性味:甘;酸;性平。归经:肝;肾经。功 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 伤。
[0028] 马牙七:基原:为兰科虾脊兰属植物流苏虾脊兰和剑叶虾脊兰的假鳞茎和根。药 性:辛,微苦,凉,小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脘腹疼痛,腰 痛,关节痛,跌打损伤,瘰疬,毒蛇咬伤。
[0029] 生藤: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萝摩科植物须药藤的茎藤。性味:甘辛;温。归经:脾; 胃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通络。主感冒;咳嗽;脘腹胀痛;风寒湿痹。
[0030]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 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 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31] 芋儿七: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或白花延龄草的根茎。性味:甘辛,温。功能 主治:祛风,舒肝,活血,止血。治高血压,头昏头痛,跌打骨折,腰腿疼痛,外伤出血。
[0032] 三加皮:基原: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根或根皮。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主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泻;痢 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簕骨拘挛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痈; 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0033] 荞麦七:基原:为寥科植物翼寥的块根。化学成份:荞麦七块根含少量蒽酿(总蒽 配0. 02%),主要为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醇的游离型蒽醌,并含有较多的鞣质。性味:苦;涩; 辛;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 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
[0034]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 IOg):菟丝子10份,凹朴皮8份,白马骨6份,东方狗脊8份,窝儿七9份,茯苓11份,竹叶 参10份,桑寄生12份,菝葜9份,马牙七8份,生藤6份,山药10份,芋儿七7份,三加皮9 份,荞麦七8份。上述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中药制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东方狗脊、窝儿七、竹叶参、菝葜、马牙七、生藤和芋儿七去杂质,洗净切段,机械 粉碎成粗粉,加入盐水闷润30分钟,取出、置于烤箱内KKTC烘干,取出; (2) 取凹朴皮、桑寄生和三加皮洗净,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加入白酒熏蒸20分钟,取 出,切成细条,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放凉; (3) 将菟丝子、白马骨、茯苓、山药和荞麦七捡净杂质,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 料药质量6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29分钟,关火后,过滤,收集药液; (4) 浓缩步骤(3)所得药液,干燥后,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220目筛, 制成药粉,即得散剂。
[0035] 实施例2-种治疗风湿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