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文档序号:8517952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 备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CA)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 物质,分子式为C16O18O 9且分子量为345. 30,是许多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茵陈等的主要有 效成分,也是众多水果蔬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
[0003] 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近 年来还发现,绿原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等作用,可作用于开发抗癌、抗艾滋病的药物。同 时,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绿原酸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
[0004] 然而,绿原酸为活性小分子物质,亲水性好却亲脂性差,其与细胞的亲和力不足、 半衰期较短,使得其口服时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为了实现绿原酸的有效口服利用并扩大其 应用范围,有必要对其进行剂型改造以提高口服有效性。
[0005] 壳聚糖是甲克素经脱乙酰化处理后所得到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它无 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可生物降解、无抗原性,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并且,壳聚 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以利用它制成包含药物的凝胶、膜或微球等,并作为药物环视、控 释载体的材料。目前,以壳聚糖为材料制备制剂的研宄,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帮助改变绿原酸理化性质上的不足并改善绿原酸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上的局限 性,为绿原酸的开发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所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是以绿原酸为主药 并以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的微球。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 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是通过乳 化交联法、喷雾干燥法或胶凝法制备而成的。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0011] 将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混合后溶解于酸液中,得到绿原酸壳聚糖溶 液,其中,所述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 ;
[0012] 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
[0013] 将所述绿原酸壳聚糖溶液缓慢地滴加到所述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得到W/0型乳 剂;
[0014] 向所述W/Ο型乳剂中滴加戊二醛,静置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油相并抽滤,再洗去 微球表面的油相并洗去未反应的戊二醛,脱水后收集微球;
[0015] 将微球真空干燥,得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绿原酸壳聚糖溶 液为6~10份,所述乳化剂为0. 5~2份,所述油相为3~7份。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 或吐温80 ;所述油相为色拉油、大豆油或小麦胚芽油。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0019] 将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混合后溶解于酸液中,得到绿原酸壳聚糖溶 液,其中,所述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 ;
[0020] 将所述绿原酸壳聚糖溶液静置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胶凝法制备,具体包括 以下步骤:
[0022] 将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混合后溶解于酸液中,得到绿原酸壳聚糖溶 液,其中,所述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 ;
[0023] 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采用注射器将所述绿原酸壳聚糖溶液缓慢地加入阴离子胶 凝剂的水溶液中,其中,所述阴离子胶凝剂为硫酸盐、三聚磷酸盐和海藻酸盐中的任意一 种;
[0024] 过滤并将所得微球洗净、干燥,得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
[0025] 本发明又提供了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0026] 根据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绿原 酸壳聚糖微球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一起加工成胶囊剂、冻干粉针剂或口服 剂。
[0027]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8] 本发明采用适宜的方法将壳聚糖和绿原酸制备成绿原酸壳聚糖微球,从而能够 有效增加绿原酸对生物膜的通透性,提高绿原酸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帮助绿原酸在体内发 挥药效,帮助改变了绿原酸理化性质上的不足并改善了绿原酸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上的局限 性,为绿原酸的开发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
【附图说明】
[0029] 图1示出了实施例1中利用乳化交联法的不同处方制备得到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 的SEM图片(A、B、C、D分别对应于处方A、处方B、处方C、处方D)。
[0030] 图2示出了实施例2中利用喷雾干燥法的不同处方制备得到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 的SEM图片(上图对应处方1,下图对应处方2)。
[0031] 图3示出了实施例4中制备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
[0032] 图4示出了实施例5中Caco-2细胞对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和绿原酸原料药的吸收 百分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的示例性实施例 进行详细说明。
[0034] 绿原酸是属于多酚类的小分子单体,其存在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然而其 存在水溶性较高而脂溶性低和透膜吸收能力差的特点,这导致其与细胞的亲和性较差且口 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以利用它制 成包含药物的凝胶、膜或微球等,并作为药物环视、控释载体的材料。微球是指药物分散或 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本发明针对绿原酸亲水性强而亲 脂性差且口服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差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研宄,希望通过制备绿原酸壳 聚糖微球并进而将其制备成各种制剂,从而增加绿原酸对生物膜的通透性,提高绿原酸的 口服生物利用度,帮助绿原酸在体内发挥药效。
[0035]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绿原酸壳聚糖是以绿原酸为主药并以壳聚糖或 三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的微球。也即,本发明的绿原酸微乳是以绿原酸为主药, 以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并可以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添加一定的辅料制成的 微球,从而能够实现帮助改变绿原酸理化性质上的不足并改善绿原酸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上 的局限性的目的。
[0036] 具体地,绿原酸可以为从植物中提取的或通过化学合成的绿原酸原料药。例如,可 以从金银花、牛蒡子、杜仲叶等植物中进行绿原酸的提取。优选地,绿原酸原料药的纯度为 98%以上。
[0037]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可以采用如乳化交联法、喷 雾干燥法或胶凝法等多种方法制备而成,只要能够制备得到上述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即 可。
[0038] 为了更全面的公开和保护本发明的绿原酸壳聚糖微球,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几种 制备上述绿原酸壳聚糖微球的工艺。
[0039] 工艺一:采用乳化交联法
[0040] 具体步骤为:
[0041] 1)将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混合后溶解于酸液中,得到绿原酸壳聚糖溶 液。其中,绿原酸与壳聚糖或三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
[0042] 本发明中所述的绿原酸壳聚糖溶液是指绿原酸与壳聚糖混合后溶解于酸溶中形 成的溶液。其中,由于壳聚糖的结构式显示其含有较多的氨基,为了使其更容易溶解,通常 会将酸液与壳聚糖一起使用。根据本发明,所述酸液可以为乙酸、盐酸等。本发明选用了 乙酸溶液进行制备,乙酸溶液可以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酸溶液,例如体积浓度为3%的乙酸溶 液,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43] 2)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其中,乳化剂可以为司盘80或吐温 80,本发明中使用的乳化剂是指帮助水相在油相中扩散的表面活性剂;油相可以为色拉油、 大豆油或小麦胚芽油,油相是为了在乳剂制备的过程中形成油包水(W/0)型的乳剂。
[0044] 3)将绿原酸壳聚糖溶液缓慢地滴加到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得到W/0型乳剂。
[0045] 其中,绿原酸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