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Tat-Cygb融合蛋白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_2

文档序号:8550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TAT - Cygb组
[0037]图8各组小鼠肝脏Masson三色染色(40倍)
[0038]其中:(a)_正常组;(b)_刚造模完小鼠;(C)-模型组;(d)-低剂量TAT-Cygb组;(e)高剂量TAT-Cygb组
[0039]图9 TAT-Cygb融合蛋白对各组小鼠血清ALT和AST的影响
[0040]其中:1-刚造模完的小鼠;2_正常组;3_模型组;4_高剂量TAT-Cygb组;5_低剂量 TAT-Cygb 组;*p〈0.05vs 模型组;#p〈0.0lvs 模型组
[0041]图10 TAT-Cygb融合蛋白对各组小鼠血清HA、LN、C-111, C-1V的影响
[0042]其中:1-刚造模完的小鼠;2_正常组;3_模型组;4_高剂量TAT-Cygb组;5_低剂量 TAT-Cygb 组;*p〈0.05vs 模型组;#p〈0.0lvs 模型组
[0043]图11 TAT-Cygb融合蛋白对各组小鼠肝组织SOD、MDA、Hyp的影响
[0044]其中:1 -刚造模完的小鼠;2 -正常组;3 -模型组;4 -高剂量TAT - Cygb组;5 -低剂量TAT - Cygb组;*p〈0.05vs模型组;**p〈0.0lvs模型组
[0045]实施方案:
[0046]以下实施例仅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47]《实施例1》重组Tat-Cygb抗炎症功能验证
[0048]按照专利号201010202986.2所述方法,制备重组融合Tat-Cygb蛋白。
[0049]I)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将40只25g雌雄对半的KM小白鼠,按每组5只雄鼠和5只雌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高剂量TAT-Cygb组、低剂量TAT-Cygb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
[0050]2)在每只小白鼠左耳廓内均匀涂30 μ L的二甲苯,引发急性的耳廓肿胀炎症,可见小白鼠左耳红肿胀大;
[0051]3) 30min后,给小白鼠左耳廓均匀涂药,对照组为右耳廓。高剂量TAT - Cygb组(500 μ g/只),低剂量TAT -Cygb (100 μ g/只),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软膏),模型组(生理盐水);
[0052]4) Ih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棉签轻擦去小白鼠左耳廓上残余的药,用眼科剪剪下左右耳;
[0053]5)用打孔器(直径8_)打下两只耳朵相同的部位,得到两个圆形耳片,分别置于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
[0054]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小鼠的耳廓肿胀率(图1),通过模型组与各给药组的对比可以看出,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缓解小鼠的耳廓肿胀,高剂量TAT -Cygb组和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TAT -Cygb的抗炎效果略逊色于地塞米松组,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剂量TAT-Cygb组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较地塞米松组和高剂量组高,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TAT - Cygb抗炎效果较弱,而高剂量的TAT - Cygb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0055]《实施例2》皮肤创伤愈合动物模型验证
[0056]I)正常饲养10只(200g±20g)雄性KM大白鼠7d,开始造模;
[0057]2)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大鼠,该剂量可使大鼠维持昏迷状态2h ?3h ;
[0058]3)用眼科弯剪剪去大鼠背部的大部分毛,涂上适量脱毛膏;
[0059]4) 1min?15min后,用医用棉花擦去残余的脱毛膏和毛,再用温水擦干净,注意不要让大鼠受凉;
[0060]5)用75%酒精消毒大鼠背部皮肤,然后用直径12mm的圆形打孔器在大鼠背部均匀切6个相同的圆形创面,医用棉花止血,造模完成;
[0061]促进创伤愈合治疗:
[0062]I)在每次给药前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15mg/kg)麻醉大鼠;
[0063]2)右前部创面为高剂量TAT - Cygb组,每天涂抹无菌TAT - Cygb (80 μ g/次),一日两次;
[0064]3)左前部创面为低剂量TAT - Cygb组,每天涂抹无菌TAT - Cygb (30 μ g/次),一日两次;
[0065]4)右中部创面为高剂量Cygb组,每天涂抹无菌TAT - Cygb (80 μ g/次),一日两次;
[0066]5)左中部创面为低剂量Cygb组,每天涂抹无菌TAT - Cygb (30 μ g/次),一日两次;
[0067]6)右后部创面为阳性对照组,每天涂抹红药水(10yL/次),一日两次;
[0068]7)左后部创面为阴性对照组,每天涂抹无菌生理盐水(10yL/次),一日两次。
[0069]8)每天观察伤口创面表皮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以及上皮组织的生长愈合情况,并拍照记录。在给药后包上伤口敷料,避免感染。
[0070]皮肤组织切片的制备与染色:
[0071]给药15d后,取创伤愈合处皮肤组织固定,做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伤口愈合后疤痕组织的大小。
[0072]TAT - Cygb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0073]于正常条件下饲养KM大白鼠10只,7d后造模。利用12mm的皮肤打孔器在脱毛后的大鼠背部按顺序均匀打6个孔。分别代表高剂量TAT -Cygb组(160 μ g/d)、低剂量TAT -Cygb组(60 μ g/d)、高剂量Cygb组(160 μ g/d)、低剂量Cygb组(60 μ g/d)、阳性对照组(红药水,200 μ L/d)、阴性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200 μ L/d)(图2)。每天用药前,肉眼观察大鼠伤口创面表皮肉芽组织的成长情况,以及上皮组织的生长愈合速度,拍照记录。
[0074]通过每天用药后的跟踪观察可发现,各剂量的TAT - Cygb和Cygb组与红药水组、对照组的伤口创面修复程度与愈合方式有较显著的差别(图3)。造模第一天,各组创面差别不大,伤口面积大小相同,表面比较湿润;用药第四天,可见高低剂量的TAT - Cygb组、Cygb组以及红药水组的创面已长出肉芽组织,带少量渗出液,局部已经长出薄层或点状上皮,而对照组伤口已形成褐色结痂,这是由伤口表面的血液、坏死物质以及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的;用药后第七天,伤口面积缩小,高低剂量的TAT - Cygb组和高剂量Cygb组伤口皮肤创缘明显收缩,肉芽组织生长完好,伤口红润,而低剂量Cygb组和红药水组伤口形成痂皮,与对照组相似,这种于痂下愈合的方式一般比无痂伤口愈合慢,虽然同样是在创缘增生表皮基底细胞,但其在痂下进行,必须在溶解部分痂皮后,才能不断由外围向创面中心移动再生表皮,直至表皮再生完成,痂皮才能脱落,因此这种愈合方式耗时较长;用药后第十天,伤口面积继续缩小,高低剂量TAT - Cygb组伤口趋于愈合,高剂量Cygb组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完好,低剂量Cygb组、红药水组和对照组仍有痂皮,部分再生表皮上的痂皮脱落。用药后第十三天,高低剂量TAT - Cygb组和高剂量Cygb组创面已愈合,但仍需要时日待表皮完全上皮化,低剂量Cygb组痂皮脱落,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完好,红药水组和对照组仍见小块痂皮,愈合程度欠佳。
[0075]实验结果表明,TAT - Cygb和Cygb均可促进伤口愈合,推测二者均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而具有抗炎症作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由于TAT -Cygb带有TAT穿膜肽的功能,能穿透皮肤细胞,在细胞内作用,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因此效果较Cygb更明显。
[0076]正常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真皮层中可见大量结蹄组织和皮肤附属器,如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而全层皮肤切除的大鼠,其皮肤附属器被完全破坏,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增生,通过改建成熟后,形成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即瘢痕组织。
[0077]将用药16d后的大鼠创伤皮肤组织切片,可观察每组大鼠创伤处瘢痕修复区域的大小。如(图4)所示,对照组B大鼠皮肤创伤处在100倍镜下的一个视野内仅能看到玻璃样变的瘢痕组织,周围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在视野之外;同样,红药水组C大鼠皮肤创伤由于痂下愈合较慢,一个视野内看不到正常皮肤构造;低剂量Cygb组D,在100倍镜的一个视野内已能看到部分皮肤附属器;高剂量Cygb组E、低剂量TAT - Cygb组F和高剂量TAT - Cygb组G可见周围的皮肤附属器向中心靠拢,瘢痕修复区域依次减小。推测TAT -Cygb和Cygb因其可改善细胞氧化应激,防止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迀移和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使得瘢痕组织比对照组和红药水组的小,另一反面,TAT - Cygb和Cygb均通过抗炎症作用促进创伤较快愈合,上皮形成较快,其中TAT -Cygb组比Cygb组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和红药水组由于痂下愈合较慢,同时在愈合过程中大鼠的运动加剧了伤口的反复感染,使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导致瘢痕组织较大。
[0078]《实施例3》:Tat-Cygb融合蛋白治疗小鼠肝纤维化
[0079]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治疗:
[0080]I)实验分组:模型组、TAT - Cygb高剂量组、TAT - Cygb低剂量组、正常组,每7只小白鼠一组,共28只小白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