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停胃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湿停胃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 我国2006年所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 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尤 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中最主要的病因。
[0003]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 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粘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 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 下病理活检。
[0004]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泛吐清水,或时有微痛,食欲不振,嗳气 腹胀,或恶心欲吐,晨起口苦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损伤脾 胃之气所致。本病属于中医的"嗳气"、"纳呆"、"胃脘痛"范畴。
[0005]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同时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治疗上又是非常 顽固的,长期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点;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表现如 下: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 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 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 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5.恶 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不足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 心、呕吐。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0006] 经研宄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 的病因有:(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 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 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 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3)吸 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 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Eward发 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 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 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 障而发生胃炎。(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 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 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 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 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7)胆汁或 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 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 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8)幽门螺旋杆 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 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宄,在60%~ 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 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 症。(9)身心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 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 性炎症反应。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停胃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 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治疗湿停胃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停胃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 药,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薜荔,通经草,千金藤,土瓜,剪刀草,沙旋复花,磨盘草,辫子 草根,青叶胆,黄牛茶,鸡骨香和小白花苏。
[0009]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薜荔15~35份,通经草 20~40份,千金藤10~25份,土瓜15~25份,剪刀草10~30份,沙旋复花15~25份, 磨盘草15~30份,辫子草根10~35份,青叶胆5~25份,黄牛茶25~45份,鸡骨香5~ 15份和小白花苏20~35份。
[0010]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如下:薜荔20~30份,通经 草25~35份,千金藤12~22份,土瓜17~23份,剪刀草15~25份,沙旋复花16~22 份,磨盘草18~28份,辫子草根15~30份,青叶胆10~20份,黄牛茶30~40份,鸡骨 香6~13份和小白花苏23~33份。
[0011]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如下:薜荔28份,通经草27 份,千金藤20份,土瓜18份,剪刀草22份,沙旋复花16份,磨盘草25份,辫子草根24份, 青叶胆18份,黄牛茶32份,鸡骨香11份和小白花苏25份。
[0012]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如下:薜荔23份,通经草32 份,千金藤15份,土瓜23份,剪刀草17份,沙旋复花21份,磨盘草20份,辫子草根29份, 青叶胆13份,黄牛茶37份,鸡骨香7份和小白花苏30份。
[0013]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 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获得干霄;
[0015]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16]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 素、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5~0. 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17]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 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 下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 温度160~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