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图

文档序号:935924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紫花地丁中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 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公开了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重大疾病。抗补体药物研究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药学研究的热点 和重点。然而目前对此类疾病尚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因此临床上急需高效、低毒、专 一的新型补体抑制剂。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补体抑制剂是近年来一个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具有成本低、毒性低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已从包括海洋生物等在内的多 种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量具有补体系统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为抗补体药物的研究与 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0003] 中药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其 性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黄疸内热、疔疮肿毒、喉痹 肿痛等症的治疗。现有技术对紫花地丁的药理研究仅集中在抗病毒和抗菌等方面,化学成 分研究发现了一些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环肽类化合物,迄今为止尚未见从中发现 具有补体抑制作用的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具体涉及紫花地丁中吉马烷 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尤其是紫花地丁中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地丁素A(1)、地丁素 13(2)、银袋内酯乙(3)、&1^81:〇1&(31:〇116(4)和1]1&(1〇1;[111](5)。
[0005]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紫花地丁中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 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0006]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评价研 究,从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 倍半廠类化合物,并证实除aristolactone(4)仅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有活性外,其余的化 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07] 本发明的抗补体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I的化学结构:
[0008]
[0009] 本发明所述的吉马烷内酯倍半萜化合物为地丁素A(yedoensinA,l)、地丁素 B(yedoensinB,2)、银袋内酯乙(versicolactoneB,3)、aristolactone(4)和madolin U(5);其中,各取代基及化合物名称如表1所示。
[0010] 表 1.
[0012] 本发明中,当没有双键、R1为在C-I和10之间形成环氧、R2为CH3时,化合物为地 丁素六(1);当双键在八1° (14)位、1?1为(1-〇〇11、1?2为112时,化合物为地丁素8(2) ;当双键在 A9(1。)位、R1为a-0H,R2为CH3时,化合物为银袋内酯乙(3);当双键在A1(1。)位、R1为H、 R2为CH3时,化合物为aristolactone(4);当双键在A1(](14)位、R1为〇H、R2为H2时,化合物 为madolinU(5)〇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0014] 取干燥的紫花地丁全草20kg,粉碎,用95 %乙醇室温冷浸(50LX5次),合并 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浸膏加水稀释至2. 5L,依次以等体积石油醚^0-9(TC)、乙酸 乙酯、正丁醇萃取(各2. 5LX3次),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并浓缩至干,即得石油醚萃取 物323g;石油醚萃取部位(200g)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石 油醚,50:1,30:1,20:1,10:1,5:1,1:1)梯度洗脱,得到7个流份(Fr.A-G),其中流份 Fr.E(22. 2g)再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30:1,20:1,15:1,10:1,5:1) 和Sephadex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反复纯化,最后通过半制备HPLC[甲醇-水 (65:35)为洗脱剂]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地丁素A(l,16mg)、地丁素 13(2,511^)、银袋内醋乙(3,711^)、&1'181:〇1&。1:〇116(4,711^)和1]1&(1〇1;[111](5,811^)。
2. 4Hz, H-14a),5. 10 (1H, d,J=2. 4Hz, H-14b),5.OO(1H, s, H-6),4. 93 (1H, s, H-12a),4. 83 ( 1H,s, H-12b),3. 85 (1H, m, H-l),2. 49-2. 53 (3H, m, H-3a, 7),2. 29 (1H, m, H-2a),2. 25 (1H, m,H -3b),2. 10 (1H, m, H-2b),I. 84 (3H, s, H-13),I. 69-1. 84 (2H, m, H-9),I. 46-1. 60 (2H, m, H-8); 13C-NMR (100MHz,acetone-d6) S :174. 3 (C-15), 152. 2 (C-10),148.8 (C-5), 147. 6 (C-Il),13 8. 2(C-4), 113. 6(C-14), 112. 2 (C-12),82. 8 (C-6),75. 2 (C-I),52. 0 (C-7),35. 8 (C-2),32. 2 (C-8), 24. 8(C-9), 21. 3(C-13), 20. 2(C-3) ;ESI-MS:m/z271[M+Na]+。
[0021] 本发明上述的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通过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体外抗补体 活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倍半廠类化合物中除aristolactone(4)仅对补体系统经典 途径有活性外,其它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如表2所 示)。
[0022] 表2.化合物1-5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Mean土SD,n= 3)
[0023]
[0024] 其中,CH5。是对经典途径50 %抑制溶血所需供试品的浓度;AP5。是对旁路途径 50%抑制溶血所需供试品的浓度;NE:无活性。
[0025] 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
[0026] 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的与补 体相关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附图说明】:
[0027]图1.紫花地丁醇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倍半萜类化合物1-5的提取分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1.制备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
[0029] 取干燥的紫花地丁全草20kg,粉碎,用95 %乙醇室温冷浸(50LX5次),合并 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浸膏加水稀释至2. 5L,依次以等体积石油醚^0-9(TC)、乙酸 乙酯、正丁醇萃取(各2. 5LX3次),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并浓缩至干,即得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