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129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取物对大鼠、小鼠和人的精子有杀精作用。其提取物免阴道给药,100mg/只时有60%的抑制受精作用。
[0072]⑶镇静、镇痛作用
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用电刺激法及热板法测定,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0073]⑷平喘、止咳作用
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明显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死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死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Liebermsnn反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0074](5)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0075](6)毒性,小鼠灌服煎剂30_60g/kg,3天内未见死亡。小鼠每日灌服0.4g,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脉注射0.2%0.4ml/只,均无死亡。故毒性很低。
[0076](7)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0077]⑶煎剂对于右旋糖酐所致“无菌性炎症”具有对抗作用。
[0078](9)给大白鼠灌胃,可明显减低大鼠肾上腺素内维生素丙的含量,促进肾上腺功能,但对幼鼠胸腺重量影响不大。
[0079](1Φ含皂甙对离体兔耳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缩作用。
[0080](11)其煎剂及皂甙对豚鼠的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二者均有溶血作用。
[0081](12)有抗肿瘤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对Hela瘤株有抑制生长作用;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小白鼠h22瘤细胞的生长。
[0082](13)七叶一枝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0083]飞天蜈蚁:药理:强心解痉。
[0084]五倍子树皮:
1.收敛作用:
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使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五倍子中所含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但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故可制止腹泻。
[0085]2.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五倍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经用乙醚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剂无抗菌作用。
[0086]七叶黄荆叶:
1.抗炎作用黄荆叶对去肾上腺雄性大鼠的甲醛性足肿胀,有抗炎作用。黄荆叶提取物500 μ g/ml对48/80引起的大鼠巨噬细胞组胺释放抑制率为112%,110 μ g/ml的抑制率为105%,4 μ g/ml的抑制率为54%。
[0087]2.抗基因毒性作用黄荆叶提取物儿科用糖浆和片剂,没有基因毒性作用,但是可抑制二甲基亚硝基胺(dimethylnitrosamiue)、甲基甲烧横盐(methylmethane sulfonate)和四环素(tetracyclin)的基因毒性,表现为减少这三种毒素诱发的微核多染红细胞的生成。
[0088]典型病例
病例1
邵某某,女,6岁,于1994年6月23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毒蛇烙铁头咬伤右足背部,因该患者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当地民间医生用中草药治疗七天无效,转来我处就诊,见其右下肢及肚脐以下水肿,表情痛苦,伤口及足趾溃烂,脓血水溢出不止,臭味难闻,经用生理盐水将伤口及溃烂处清洗消毒,见其脚趾大部分坏死,遂将坏死部分清除,包上消毒纱布,然后用本发明的蛇药外敷患处,留出伤口,包扎固定,三天更换一次药,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虽然失去了四根脚趾,但仍然获得痊愈,造成此例患者轻度残疾,主要是伤后救治不规范,未能及时清洗伤口,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后续治疗难度的增加。
[0089]病例2
冯某某,男,86岁,于2007年9月13日晚11时如厕时,在厕所旁边草丛中被毒蛇烙铁头咬伤右足背致整个右大腿以下全部水肿,肿痛,伤口出血不止,周围紫色,部分皮肤起水泡,大的如鹅蛋,因该病人年龄较大,治疗难度相应增加。测血压60/90mmhg,心率140bpm,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用银针放出伤口紫色处淤血和水泡中的毒液,内服本发明的蛇药60g,外用200g蛇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在伤口及整个小腿以下肿胀皮肤处,嘱咐病人经常用凉开水洒在蛇药上,保持蛇药湿度,增强疗效,一天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三天后换药一次,见症状大为好转,一周后伤口愈合,肿胀消除而痊愈。
[0090]病例3
李某某,女,49岁,于2015年3月28日早晨四点去食堂上班,在食堂水缸边被毒蛇烙铁头咬伤右手背,顿感疼痛难忍,继发出现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虚汗不止,其家人和同事将她送去当地卫生院就诊,因该医院无蛇药而无法医治,于上午八时转来我处就医,见其手背肿胀,伤口出血不止,周围紫黑色,病人面色苍白,呻吟不止,精神恍惚,口渴,伤口拒压,经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自制的蛇药水消毒,轻轻挤压伤口,让伤口周围淤血溢出,减少体内蛇毒,用医用棉布遮住伤口,然后用本发明的蛇药敷在肿胀的患处,再用绷带将药包扎好,三天更换一次,用温开水内服本发明的蛇药60g,连续用药12天,每天三次,获得痊愈。
[009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田边菊7-9份,白芷10-14份,苕叶细辛5-7份,一支箭9-13份,八月白4_6份,肥皂草4-6份,千里光9-11份,齐头蒿7-9份,毛柴胡5-7份,细米草7_9份,七叶一枝花4_6份,飞天蜈蚁4-6份,五倍子树皮4-6份,七叶黄荆叶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田边菊8份,白芷12份,苕叶细辛6份,一支箭11份,八月白5份,肥皂草5份,千里光10份,齐头蒿8份,毛柴胡6份,细米草8份,七叶一枝花5份,飞天蜈蚁5份,五倍子树皮5份,七叶黄荆叶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毒蛇咬伤上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田边菊7-9份,白芷10-14份,苕叶细辛5-7份,一支箭9-13份,八月白4-6份,肥皂草4-6份,千里光9-11份,齐头蒿7-9份,毛柴胡5-7份,细米草7-9份,七叶一枝花4-6份,飞天蜈蚣4-6份,五倍子树皮4-6份,七叶黄荆叶5-7份。主要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
【IPC分类】A61K36/888, A61P17/02, A61K36/896
【公开号】CN105267501
【申请号】CN201510738838
【发明人】夏茂森, 夏朝渠
【申请人】夏茂森, 夏朝渠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