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压式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5879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赶压式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赶压式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在油性皮肤及年老者中十分常见,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眼睑部位的化妆品的使用,电脑工作时间的延长,都会直接导致眼缘炎症的发生,导致睑板腺液体排除受阻。
[0003]在人的眼中,覆盖眼表的泪膜由三层組成。与眼表接触的最内层是由许多粘蛋白组成的粘液层。组成泪膜大部分的中间层是水层,而最外层是由许多已知为〃睑脂(meibum) 〃或〃皮脂〃的脂质组成的薄(小于250nm)层。皮脂由位于上下眼睑中的扩大的专门化皮脂腺-型腺体(因此,使用〃皮脂,描述该分泌)睑板腺分泌,通过特意使脂质分泌物流往睑缘的孔,从而形成泪膜的脂质层。睑板腺包含将分泌物流入腺体的主要的中央管的多种嚢样腺泡。睑板腺孔开口在睑缘的称为粘膜皮肤连接的眼睑内在粘膜和外在皮肤的连接处和周围。而睑板腺的这些开口容易因为炎症等问题,导致闭塞,从而导致睑板腺液体不能排除,最直接将导致各种干眼症,另外还可常见到睑板腺炎(麦粒肿)和睑板腺囊肿(散粒肿)。
[0004]对于M⑶治疗的研究,多表现为物理、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使用的方法包括眼睑热敷按摩、眼睑缘清洁以及局部滴眼液的使用。这些治疗方法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效果难以维持。同时大多数患者很难每天坚持这样的治疗,治疗多发生中断,导致治疗以失败而告终。
[0005]授权公告号CN 103816039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仪”,它包括眼睑内装置和外按摩装置,外按摩装置采用电机带动按摩轮进行挤压按摩,这种方式不仅力度不好控制,而且挤压按摩的位置固定不变,不能对眼睑全面挤压按摩,不能将按摩轮与眼睑接触位置上方和下方的睑板腺中的油脂挤压出。而且,按摩轮挤压按摩时,挤压出的一部分油脂会被赶压到眼眶上缘位置,存积在眼内,不能被挤压出来。
[0006]我们综合考察了市面上的多种按摩器,没有发现一种能够适应于眼睑位置,且能够实现从眼眶上缘到下缘对睑板腺进行赶压的一种按摩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对眼睑实现自上而下全面赶压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
[0007]上述“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仪”的支架和外按摩装置之间采用拉簧连接,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向眼内放入眼睑内装置时需要用手掰开支架,操作不方便。2、支架和螺旋调节横杆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使外按摩装置对眼皮的压力过大,造成患者不适,时间久了会对患者眼皮造成损伤。如果采用拉簧将外按摩装置和螺旋调节横杆连接,则外按摩装置始终与眼皮紧贴,不能实现赶压的效果。因此,在设计能够实现赶压的按摩器时还要考虑外按摩装置与眼皮之间的距离。

【发明内容】

[0008]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挤压作用促进腺体的分泌和排出,且挤压力度适中,舒适性好,能对睑板腺大面积挤压按摩且能对睑板腺实现依次赶压效果的赶压式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赶压式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压板和外压板,在所述内压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外压板套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0]在所述外压板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在所述气囊内设置有多个腔室,在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所述腔室上设置有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连接外部的介质输送装置;每相邻两个所述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部;
[0011 ]在所述气囊与所述内压板相对的一面和/或内压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热层。
[0012]优选的,所述连通部包括两个膜瓣,两个所述膜瓣的前端相互搭接在一起。
[0013]优选的,所述连通部为通孔,且从靠近所述连接杆的腔室到最外端的腔室之间的通孔的直径依次减小。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气囊和内压板之间的连接杆上套置有海绵圈。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束套,在所述束套上套置有锁紧环,所述束套包括多个向外压板方向呈喇叭状扩散的翅片,在所述外压板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位于所述束套内。
[0016]进一步的,在所述气囊与所述内压板相对的一面和内压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磁性装置。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电热丝。
[0018]优选的,在每一个所述腔室上设置一根介质导管,并在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9]所述内压板为三层,分别是外侧面上的加热层、中间的隔热层和内侧面的硅胶层。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 1、在外压板内侧设置气囊,气囊设置有多个腔室,通过对腔室依次充入气体或者液体(根据不同患者睑板腺堵塞情况而定)产生从眼眶上缘到睑缘的脉冲式挤压作用,使得睑板腺内油脂顺利被挤压出,从而使得睑板腺分泌物排出更符合解剖和生理规律;腔室之间的连通部采用两个瓣膜的方式可以在一个腔室达到一定压力后顶开瓣膜,对另一个腔室充入介质,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较好的赶压效果。采用大小不同的通孔也可以实现腔室在充入截止后依次鼓起实现赶压,结构更加简单。
[0022]2、外压板和内压板具有加热层,可以对眼睑加热,促进睑板腺周围血液循环,促进睑板腺分泌物的进一步液化,以便顺利的排出,符合目前临床热敷治疗的原理和效果。
[0023]3、置于睑缘处连接杆上的海绵圈可以吸收睑板腺分泌出的油脂,同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在治疗前,在海绵中点抗炎眼水,在机械治疗过程中又对睑缘进行了抗炎治疗。
[0024]4、气囊和内压板上设置磁性装置,能够使眼睑被适度的压力所夹住,保持了眼睑的稳定性,保护了角膜免于被擦伤,同时,有部分研究发现磁性可以使眼睑睑板腺的分泌更旺盛。
[0025]5、内压板为三层设计,设置中间的隔热层后,发热层的热量不能或者很少传递给角膜,从而保护了角膜,避免了角膜热损伤;硅胶层的设计防止了眼球的划伤。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发明的气囊结构示意图(连通部为膜瓣结构);
[0029]图3为本发明的膜瓣结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发明的气囊结构示意图(连通部为通孔结构);
[0031]图5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32]图6为本发明束套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内压板1、加热层11、隔热层12、硅胶层13、外压板2、气囊21、腔室211、介质导管22、套管23、加热层24、连接杆3、眼睑4、膜瓣5、通孔6、海绵圈7、束套8、翅片81、锁紧环9、眼球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原理做详细说明: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只是放置在眼部进行治疗的一个部件,完整的治疗仪器还应包括控制电脑或控制器、介质输送装置等设备,用控制电脑控制该部件的介质充放、加热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装配控制电脑,然后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控制程序。控制器控制连接介质输送装置,对介质输送装置进行启停运转的控制。控制器控制连接加热层的电热丝,可以控制温度,控制器控制介质输送装置和电热丝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技术手段。
[0036]如图1所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内压板I和外压板2,在所述内压板I上设置有连接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