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固定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足部跗骨和踝部骨折及脱位、足部韧带损伤的外固定治疗、足跗骨和踝部手术的术后制动,可固定踝关节于踝背伸90°位、足部中立位,限制踝关节及足部的活动,能够对足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进行有效固定的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治疗中,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传统固定方法是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两种。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诸多问题:石膏固定法的主要缺陷有:1.石膏比较笨重,石膏固定后往往增加病人的负担,有时甚至增加病人的不适;2.石膏材料不透气,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延误病情;3.石膏对X射线的透过性较差,使医生对患者的骨折情况判断带来困难;4.石膏固化时间长,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设施条件,制作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骨折的再移位;5、拆装不便,每次拆除后需要另外制作新的石膏。尽管石膏固定法存在这些缺点,但是石膏材料很容易塑形,很容易制作成与人体表面相适配的各种形状,干燥后还具有足够的强度,由于其良好的成型能力,加之原料来源广,价格低等优点,长期以来,一直是骨科外固定的首选材料。
[0003]小夹板固定法则是指用布带把木板、竹板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肢体上,使骨折部位保持固定不动,以利于骨折部位愈合。这种疗法由于取材方便,质量较轻而于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治疗,适用于各类骨折的治疗。但小夹板通常为直板结构不能塑形,与肢体表面的不规则形状不相匹配、贴附性较差,治疗过程需经常复诊;肢体固定后肿胀加重使固定过紧,可发生肢体循环障碍;而消肿后小夹板松动影响骨折的固定性能,容易造成骨折发生移位,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使用不当会引起较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等。因此,它禁用于血运障碍危象者,前臂、小腿肿胀有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者,创面较大的开放骨折,骨折伴神经损伤者。
[0004]由此可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固定装置仍存在着诸多缺陷,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上应用,亟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使其具有与肢体表面形态相匹配,自适应性的维持相对恒定的横向约束力、有效固定骨折及韧带损伤肢体的效能,其适应了踝、足部中立位的固定要求,可固定踝关节于踝背伸90°位、足部中立位,限制踝关节及足部的活动,能够对足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进行有效固定,其具有对骨折的固定效果更好、透气性、舒适度好的优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托夹板和后托夹板,所述前托夹板,由小腿前部和足背部一体成型且纵截面为L形的前托夹板,该小腿前部和足背部的连接之处为踝前部,该踝前部的内侧缘延伸至内踝前缘,该踝前部的外侧缘延伸至外踝前缘;
[0007]所述后托夹板包括足底部和小腿后部,该小腿后部近端延伸至腓骨小头下侧,该足底部远端延伸至足趾的远端;该小腿后部和足底部的连接处为足跟后部,该足跟后部内侧延伸至内踝后缘,外侧延伸至外踝,并且包覆内踝和外踝;
[0008]小腿前部和足背部的中轴线在踝前部形成一个凸向后侧的夹角,小腿后部和足底部的中轴线在足跟后部形成一个凸向后侧的夹角,所述两个夹角符合踝关节及足部中立位时的角度;
[0009]所述前托夹板和所述后托夹板各处的横向断面呈弧形。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托夹板的近端位于腓骨小头下3cm左右,远端延伸至足趾远端平面。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托夹板的近端位于胫骨结节下2cm左右,远端延伸至跖趾关节平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足跟后部对应于外踝、内踝处分别形成有凹陷,该凹陷处的夹板与外踝和内踝相互贴合。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托夹板足底部远端、足跟后部以及小腿部的中部和近端均缠绕有带粘扣的尼龙带或弹性粘扣带,该带粘扣的尼龙带或弹性粘扣带的缠绕方向均垂直于肢体的纵轴,使其将前托夹板和后托夹板共同固定于足部以及小腿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托夹板和所述后托夹板上分别设置有数个透气孔。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托夹板和所述后托夹板内侧面均设置有一定厚度的棉质衬垫,该棉质衬垫为尼龙拉毛布、海绵及毛巾布层叠组成,或由其他的棉质材料组合而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托夹板和所述后托夹板为低温高分子材料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托夹板和所述后托夹板的四周边缘为抹边结构。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实用新型的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包括前托夹板和后托夹板,且前托夹板具有踝前部,后托夹板具有足跟后部,踝前部和足跟后部的相互配合,符合人体足踝部的中立位的正常自然状态,并符合足踝部骨折或韧带损伤时,对踝关节及足部中立位固定的要求;
[0020]2、本实用新型的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借助于带粘扣的尼龙带或弹性粘扣带将后侧夹板和前侧夹板缠绕固定于足底、踝关节以及小腿上,并极其方便的随着肢体肿胀或消肿状态而自动或手动调整带粘扣的尼龙带或弹性粘扣带的缠绕力,使夹板可以始终保持一定的横向约束力,达到夹板对骨折及韧带损伤固定自适应性的目的;
[0021]3、本实用新型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独特的塑形形状,与肢体表面形态相互匹配,增加外固定的舒适性和固定效能,其夹板上所设的透气孔,可减少许多骨折固定过程中的并发症;防止骨折发生移位,提高足踝部损伤及骨折的固定性能。且其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具有极大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实用新型医用夹板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透气性,重量轻,能透过X射线,能够针对足踝部骨折及损伤进行有效固定;
[0022]4、本实用新型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适应了踝、足部中立位的固定要求,可固定踝关节于踝背伸90°位、足部中立位,限制踝关节及足部的活动,能够对足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进行有效固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人右足第四跖骨骨折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托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托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托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托夹板和后托夹板组合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配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主要应用于足部跗骨和踝部骨折及脱位、足部韧带损伤的外固定治疗、足跗骨和踝部手术的术后制动。本实施例应用于固定右足第四跖骨骨折的示意图。
[0029]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足踝部可调式固定支具,包括前托夹板2和后托夹板1,前托夹板2由小腿前部和足背部一体成型且纵截面为L形,该小腿前部21和该足背部22连接处称为踝前部23,该踝前部内侧缘延伸至内踝前缘,该连接处的外侧缘延伸至外踝前缘。
[0030]其中,后托夹板包括足底部12和小腿后部11,该小腿后部11近端延伸至腓骨小头下侧,该足底部远端延伸至足趾远端平面;该小腿后部11和足底部12的连接处称为足跟后部,该足跟后部的内侧延伸至内踝后缘,外侧延伸至外踝后缘,使该连接处包覆内踝和外踝;前托夹板2和后托夹板I共同围成一个适合足踝部中立位自然伸展状态的容置空间。小腿前部和足背部的中轴线在踝前部形成一个凸向后侧的夹角,小腿后部和足底部的中轴线在足跟后部形成一个凸向后侧的夹角,两个夹角符合踝关节及足部中立位时的角度。具体的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