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修复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节修复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可由创伤、肿瘤、骨疾以及骨生长异常等原因所造成。在治疗骨组织缺损后通过需要对受损的骨组织进行固定,以促进损伤部位愈合。常用于固定骨损伤部位的体外器具是关节修复支架,一般装配于人体的四肢、躯干等部位,可在术后修复中用于促进骨关节愈合。
[0003]关节修复支架根据安装部位不同,可分为上肢固定架、下肢固定架、脊柱固定架以及颈椎固定架。在使用过程中关节修复支架主要有如下作用:1)稳定和支撑:通过限制肢体或躯干等病变部位的异常运动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关节承重或运动的能力;2)固定与矫正:对已经出现畸形的肢体或躯干,通过固定病变部位来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进一步恶化;3)保护与免负荷:通过固定病变的肢体或关节,限制异常活动,保持肢体、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对下肢承重关节可以减轻或免除长轴承重。
[0004]石膏因其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足够的强度而被广泛用于病人术后修复愈合过程中用来固定损伤骨折。在使用时,石膏套设于病人的骨折部位,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使骨折不再发生移位,进而促进骨折愈合。但石膏不透气、棉纸不能吸汗,使得病人皮肤极易滋生细菌,进而造成病人皮肤溃烂。另外,石膏还存在固定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并且无法调节松紧度,也不能沾水的缺点。若长时间固定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压疮、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
[0005]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关节修复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轻便的关节修复支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关节修复支架,组设于下肢用于固定踝关节,其包括两端开口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收容下肢的收容腔,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固定架以及与第一固定架配合的第二固定架,所述收容腔是由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围设形成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卡扣与第一扣持槽,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扣持槽以及与第一固定架的第一扣持槽配合的第二卡扣。
[0008]优选地,所述本体呈管状设置,其上设有多个通孔。
[0009]优选地,所述本体呈弯折状设置并大致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弧片状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弧片状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中部均向上鼓起形成有包覆踝关节的突起。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具有朝第一扣持槽内凸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凸台卡扣。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架位于第二扣持槽内的部位朝第二扣持槽内凸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一固定架的第--^扣卡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扣末端设有与第二凸台卡接的第--^勾,所述第二卡扣末端设有与第一凸台卡接的第二卡勾。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扣持槽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扣持槽分别设于第二固定架的相对两侧。
[0015]优选地,所述收容腔包括收容腿部的第一收容空间以及与第一收容空间连通并收容脚的第二收容空间。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均是由3D打印机制成的。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关节修复支架通过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卡扣与第二固定架的第二扣持槽、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卡扣与第一固定架的第一扣持槽配合用于将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组设在一起,可方便将关节修复支架组设于患者下肢上或自下肢拆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可避免石膏固定时对下肢受损部位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第一固定架的立体图。
[0022]图5为图4中圆圈C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6为图4中圆圈D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第二固定架的立体图。
[0025]图8为图7中圆圈E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第二固定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7]图10为图9中圆圈F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0029]请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修复支架200用于修复踝骨损伤,其包括大致呈“L”型管状设置并两端开口的本体2。本体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所述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均大致呈“L”型的弧片状构造,两者围设形成一收容腔20。在将关节修复支架200组设于踝骨损伤部位时,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是从踝骨两侧包覆踝骨并相互配合,用于将关节修复支架200组设于患者下肢的。所述第一固定架21组设于患者脚踝上后位于脚踝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架22在组设于患者脚踝上后位于脚踝的右侧。
[0030]所述收容腔20包括由本体2的上端围设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201以及由本体2的下端围设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202。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01是由第一固定架21的上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