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为了方便针筒与针头的固定连接,现有的针筒大多为圆柱体,并且针筒的底部为一个平面,并且,现有的注射器大多用于皮下注射,针筒与皮肤一般不会直接接触。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很多医疗小手术需要将一些医疗制剂打冲到人体内,而这种有针对性的检查或者治疗,使用现有的注射器时,需要预先将一根细的软管的里端放置在人体内,然后将软管的外端连接到针筒上,通过针筒将这些制剂打冲到人体内,但是,由于现有的针筒都是与针头配套连接的,针筒与软管连接的过程中,在制剂流动压力的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软管与针筒脱落,轻者造成制剂的浪费,重者可能会造成制剂与人体大面积接触,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放置在人体内的、有效避免制剂的浪费、有效避免制剂的交叉感染、安全系数更高的新型注射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注射器,包括:针筒本体、活塞杆、弹性圈和针头连接体,所述针筒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筒、第二针筒和针头连接体,所述第一针筒设置成圆管,所述第二针筒设有相对称的弧形截面结构,且所述第二针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针筒相连,其下端与所述针头连接体相连,所述第二针筒的上端外径大于其下端外径,所述针头连接体也设置成圆管,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推杆和芯杆,所述芯杆包括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一芯杆与所述第一针筒相配合,所述第二芯杆与所述第二针筒相配合,所述第一芯杆与所述第二芯杆的连接处装设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针筒的内壁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杆放置在所述针筒本体内,且在所述针筒本体内移动。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杆的下端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二芯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芯杆的下端相连,且所述第二芯杆的上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芯杆的下端的外径。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的高度差为0.01-0.5毫米。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刻度。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芯杆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圈圆环形的第一凸起,所述弹性圈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弹性圈的外壁上设置成波浪状凸起。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针头连接体上设有防滑凸起。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为圆环形第二凸起、凸点或台阶面。[0011 ]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针筒本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扳手扣。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筒、第二针筒和针头连接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针筒的外径。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注射器能够放置于人体内(比如肛门中),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其结构简单、操作易于控制、有效避免制剂的浪费、有效避免制剂的交叉感染、安全系数更高、使用效果更好、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射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第一针筒;12、第二针筒;13、刻度;14、扳手扣;21、第一芯杆;22、第二芯杆;23、推杆;24、台阶面;25、第一凸起;3、弹性圈;31、凹槽;32、波浪状凸起;4、针头连接体;4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20]一种新型注射器,包括:针筒本体、活塞杆、弹性圈3和针头连接体4,所述针筒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筒11、第二针筒12和针头连接体4,所述第一针筒11设置成圆管,所述第二针筒12设有相对称的弧形截面结构,且所述第二针筒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针筒11相连,其下端与所述针头连接体4相连,所述第二针筒12的上端外径大于其下端外径,所述针头连接体4也设置成圆管,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推杆23和芯杆,所述芯杆包括第一芯杆21和第二芯杆22,所述第一芯杆21与所述第一针筒11相配合,所述第二芯杆22与所述第二针筒12相配合,所述第一芯杆21与所述第二芯杆22的连接处装设有弹性圈3,所述弹性圈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针筒11的内壁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杆放置在所述针筒本体内,且可在所述针筒本体内移动,将针筒本体内的介质从针头连接体4中流出。当然,上述的上端与下端只是其位置的相对概念,并不仅局限于空间上的上下位置关系。
[0021]现有的注射器的针筒本体都是圆柱形,其底部较平,当需要给患者体内注射药水等制剂时,无法将注射器的针筒放置到人体内部,必须通过软管连接将制剂注射进去,而通过将针筒本体部分设置成第一针筒11和第二针筒12时,将第二针筒12的外部设置成与第一针筒11圆滑过渡的圆弧形,这种结构形式保证第二针筒12在进入人体时(比如肛门),不会刺痛人体,有效避免了对人体的二次伤害,同时,可以直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针头连接体4的端部外接软管或不连接软管,这样有效降低了软管的长度,甚至可以不再使用软管,即减少了药剂在软管内的残留,也降低了药剂的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有特殊管制的药剂,有效保证了药剂的利用率。
[0022]本实施例中的注射器与现有注射器的原理类似,所述第一芯杆21设置成十字形,所述第二芯杆22设置成弧形,且第二芯杆22与第二针筒12相配合,第一芯杆21与第一针筒11的间隙为LI,第二芯杆22与第二针筒12的间隙为L2,为了保证让针筒本体内的制剂完全从针头连接体4中推出,LI要保持大于或等于L2,弹性圈3连接在活塞杆与针筒本体之间,弹性圈3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保证活塞杆能够在针筒本体的腔体内移动,又防止制剂从针筒本体内的腔体内溢出,并且,阻隔掉制剂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防止制剂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