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13366发布日期:2022-07-20 00: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牙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牙刷是日常口腔护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刷毛(与各牙面摩擦)清除牙面上的菌斑以达到牙齿清洁的目的。传统牙刷设计为清洁相邻牙齿的某个面、通过在口腔内移动完成所有牙齿的清洁,其清洁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的刷牙技术和刷牙持续时间。经典刷牙方法,如口腔医学领域推荐的bass刷牙法,要求清洁轴面时,将刷毛与牙长轴呈45
°
角指向根尖方向,尽可能伸入邻间隙,辅以旋转、轻压动作,原位短距离的水平颤动多次(约10次);清洁咬合面时,将刷毛紧压咬合面,使末端深入点隙,水平拂刷。刷牙时间最少2分钟。按照技术要求、达到刷牙时间来清洁所有牙面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实现。在外展隙、窝沟、牙齿颈部等解剖结构相对复杂的部位清洁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在牙颈部的不正确的刷牙习惯还可能导致楔状缺损或牙龈退缩等问题。
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9563709u公开了一种全牙弓形电动牙刷,包括牙弓刷头、手持柄、冲牙机构和吸唾机构,手持柄与牙弓刷头固定连接。
4.每个人的牙列外形差异是很显著的,由于牙面是不规则的曲面,牙面外形、牙齿与牙龈交界位置间的个体差异是不能忽略的。按照一个参数标准制造的牙刷头难以与牙面贴合,没有个性化的设计,必然有部分刷毛刷到牙龈或有部分牙面没有被刷毛覆盖,这将导致局部清洁不足、牙龈退缩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刷毛不能完全覆盖牙面、刷牙时间不足导致局部清洁不足问题、以及刷毛刷毛刷到牙龈导致的刷毛牙龈退缩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刷毛与牙齿各面贴合,清洁效果好,较传统牙刷清洁时间更短。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包括:刷毛组件1、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3,所述刷毛组件101位于载体组件10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的牙列信息个性化配置的。
7.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为至少3组组件,上件201、下件202分别容纳上、下颌牙列,中间件203连接上件201、下件202;中间件203可固接连接结构204,再与口外的柄状结构205或动力系统206相连。
8.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与刷毛组件1的基板102可为一体成型方式制造。
9.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颊面,腭面,舌面,咬合面,切端,和暴露的邻面。
10.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有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的就位位置。
11.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基板102上有根据某用户牙列信息3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处104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可以保证有效清洁菌斑容易堆积的牙颈部,同时避免损伤牙龈。
1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就位位置,基板102某处按照其所固定刷毛101的方向测量得到的基板102到牙面的距离与其固定的刷毛101的实际长度相差不超过3mm。
13.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长度为1~15mm。
14.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指向牙颈部的刷毛101方向与牙长轴的角度为40~50度,其余部位刷毛垂直于指向的牙面方向。
15.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为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16.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刷毛101为尼龙丝、食用级纤维、塑料、硅胶、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本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载体组件2能将上颌牙列、下颌牙列完全覆盖,通过刷毛组件1对所有牙面同时进行清洁,缩短了清洁所需的总时间,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牙列3个性化配置的,刷毛101基本完全覆盖所有牙面,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可以保证有效清洁菌斑容易堆积的牙颈部,同时刷毛101不会刷到牙龈,可以避免损伤牙龈。
18.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得某用户牙列3信息;步骤二:设计刷毛组件1;步骤三:配置刷毛组件2;步骤四:固接刷毛组件1与载体组件2。
19.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件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个性化配置的。
20.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某用户的牙列信息3是通过口内扫描、模型扫描、口内制取印模、灌制模型、拍摄cbct等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获得的。
21.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基板102是在某用户牙列3信息的基础上设计的。
2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是根与用户牙列3信息个性化适配的。
23.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被设计为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或颊面,腭面或舌面,咬合面或切端,和暴露的邻面。
24.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与刷毛组件1的基板102可为一体成型方式制造。
25.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刷毛101为尼龙丝、食用级纤维、塑料、硅胶、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26.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设计有凸向咬合
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的就位位置。
27.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基板102上设计有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104处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
28.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就位位置,基板102某处按照其所固定刷毛101的方向测量得到的基板102到牙面的距离与其固定的刷毛101的实际长度相差不超过3mm。
29.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长度为1~15mm。
30.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指向牙颈部的刷毛101方向与牙长轴的角度为40~50度,其余部位刷毛101基本垂直于所指向的牙面方向。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本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通过刷毛组件1对所有牙面同时进行清洁,缩短了清洁所需的总时间,刷毛组件是根据某用户牙列3个性化配置的,刷毛101基本完全覆盖所有牙面,且不会刷到牙龈,可以避免损伤牙龈。
附图说明
32.图 1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 2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34.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35.图 4 为图 3部局部放大图。
36.图 5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第一实施例参见图 1-图 4,本发明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包括:刷毛组件1、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的牙列3信息个性化配置的;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3,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件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
38.在已获得的某用户的上、下牙列的stl数据基础上设计基板102形态,具体为:距轴面距为5mm、距咬合面距离为3mm;在基板102与咬合面对应侧,设计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突起结构103有与咬合面上的牙尖形态、磨耗斜面相适应的斜面,有当用户咬合到就位位置时,与突起结构4对应的咬合面上的牙尖、磨耗面与突起结构103严密贴合,用户感到明显就位感;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在基板102上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处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保证刷毛不在牙龈上,防止刷牙过程中对牙龈造成损伤;通过3d打印获得设计好的基板102,在基板上植刷毛101,轴面植毛长度5mm,咬合面植毛长度3mm,完成刷毛组件1的配置。
39.所述载体组件为3组组件,上件201、下件202分别容纳上、下颌牙列,为牙弓形形槽
状结构,中间件203连接上件201、下件202;中间件203与连接结构204相连,连接结构204可与口外的手柄结构205相连,方便握持。
40.将刷毛组件连接于载体组件。用户使用时,握持手柄结构205,将刷头置于口中,上牙列、下牙列咬入载体组件2中,当恰好咬至基板102上的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时,确定就位,用户可以握持手柄震颤牙刷,清洁牙齿。
41.第二实施例参见图5,作为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连接结构204与口外驱动结构206相连,口外驱动结构工作时,带动牙刷头震动,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
42.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43.本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得某用户牙列3信息;在步骤一中,通过口内扫描某用户牙列,获得.stl文件格式的某用户牙列3信息。
44.步骤二:设计刷毛组件1;将.stl格式的某用户牙列3信息导入设计软件geomagic,设计基板102,基板102距离牙轴面5mm,距离咬合面3mm。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上,设计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突起结构103与咬合面的磨耗面、牙尖斜面接触,在使用中,某用户咬到突起结构即知道牙刷到达了就位位置。与牙颈部对应的基板102外展40~50度;在软件中确定刷毛尖位于牙颈部的刷毛在基板上的位置,确定刷毛终止线104,基板102上刷毛101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
45.如采用硅胶刷毛,也在软件中设计刷毛位置及形态。
46.步骤三:配置刷毛组件1;大致垂直于基板102固定刷毛101,刷毛101长度为1~15mm,采用尼龙丝刷毛,采用传统的植毛技术。
47.步骤四:固接刷毛组件1与载体组件2。
48.载体组件2三组组件,上件201、下件202分别容纳某用户的上、下颌牙列,中间件203连接上、下件;中间件203可与连接结构204相连,连接结构204口外的柄状结构205或动力系统206相连。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