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结构及重心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53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结构及重心滑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结构及重心滑板。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滑板等玩具产品通常是通过脚部滑动或电力驱动,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动力效果,但是趣味性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儿童对玩具越来越高的趣味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结构及重心滑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设有支撑所述承力件至少一个底轮;及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左右两侧的至少两个滑轮排,所述至少两个滑轮排分别沿所述承力件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对应所述滑轮排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推动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抵接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地面对所述滑轮排的作用力驱动所述底轮带动所述承力件移动。

优选的,所述承力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枢接部;每一所述滑轮排包括固定件和装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两个滑轮,所述至少两个滑轮沿直线排列,并同步移动,而且,所述至少两个滑轮的滚动方向均与所述滑轮排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一所述滑轮排的固定件分别通过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承力件枢接连接,当在所述承力件对应所述滑轮排的位置施力时,所述承力件受力的位置发生倾斜或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从而挤压并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接触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承力件或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两个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件对应一个所述枢接部设置,并用于限制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绕所述枢接部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的移动范围,使得所述滑轮排与所述承力件底面的钝夹角在90-180°之间。

优选的,所述承力件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弧形轨道,每一所述弧形轨道均与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或每一所述弧形轨道均与所述承力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且每一所述滑轮排与一个所述弧形轨道卡嵌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滑轮排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移动;当在所述承力件对应所述滑轮排的位置施力时,所述承力件受力的位置发生倾斜或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使得每一所述滑轮排接触地面并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优选的,每一所述滑轮排包括固定件和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两个滑轮;每一所述滑轮排的固定件还设有对应所述弧形轨道设置的滑动部;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弧形轨道卡接,从而实现所述滑轮排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承力件或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两个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件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弧形轨道设置,并用于限制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的范围,使得所述滑轮排与所述承力件底面的钝夹角在90-180°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件中间位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滑轮,每一所述支撑滑轮可在所述固定件表面沿朝向所述承力件方向滑动,且每一所述支撑滑轮平行于所述底轮滚动;在所述滑轮排的滑动部沿所述弧形轨道滑动并抵接所述限位件时,所述支撑滑轮抵接地面并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

一种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所述承力件为可于冰面移动的承力件;及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左右两侧的两个冰刀,所述两个冰刀沿所述承力件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所述冰刀与所述承力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动力结构中滑轮排与承力件的连接结构相同;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对应所述滑轮排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推动相对应的所述冰刀抵接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冰面对所述冰刀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在冰面移动。

一种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所述承力件为可悬浮于水面的承力件;及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左右两侧的两个桨片,所述两个桨片沿所述承力件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所述桨片与所述承力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动力结构中滑轮排与承力件的连接结构相同;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对应所述滑轮排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推动相对应的所述桨片在水里拨动并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水对所述桨片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在水面移动。

一种重心滑板包括:滑板本体,滑轮,所述至滑轮设于所述滑板本体的底部;及分别设于所述滑板本体左右两侧的至少两个滑轮排,所述滑板本体和所述至少两个滑轮排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如上述任一所述动力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所述动力结构内,所述两个滑轮排沿所述承力件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交替地在所述承力件的左侧和右侧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推动相对应的所述两个滑轮排交替地抵接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底轮带动所述承力件移动,从而通过外八字型设置的两个滑轮排驱动所述承力件,结构简单,而且如果应用于滑板车、滑板、水面滑板等玩具产品,可以提高玩具的趣味性;

2、所述两个滑轮排分别与所述承力件的左右两侧枢接,使得所述当在所述承力件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的左侧或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或者所述承力件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从而挤压并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接触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所述承力件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弧形轨道,每一所述滑轮排与一个所述弧形轨道卡嵌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滑轮排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移动,从而使得在所述承力件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的左侧或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或者所述承力件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使得每一所述滑轮排接触地面并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从所述承力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结构简单,具有较高趣味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动力结构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动力结构的力学分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动力结构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重心滑板的滑板本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重心滑板的滑板本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10、分别与所述承力件10左右两侧枢接的至少两个滑轮排20、及固定于所述承力件10的至少两个限位件30。

所述承力件10设有支撑所述承力件10的至少一个底轮,并用于承载使用者或物品。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10可以是一个具有任意几何形状的承力板,还可以是由至少两个具有任意几何形状的承力板组合而成,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底轮可以设有一个、两个或者至少两个滑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如果只设有一个所述底轮,则可以在所述承力件10前端的左右两侧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滑轮排20;如果只设有两个所述底轮,则可以在所述承力件10的前端和后端的中间部分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轮;如果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滑轮,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位置。

而且,所述滑轮排2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满足使用或设计需要即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接下来,以所述承力件10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底轮,设有两个所述滑轮排20为例进行描述,其中,所述底轮包括前轮11和后轮12。

而且,所述承力件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枢接部101,所述枢接部101用于与所述滑轮排20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并可以使得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或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应当理解,所述承力件10可以由金属或木材等具有变形能力的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两个滑轮排20沿所述承力件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且每一所述滑轮排20包括固定件21和装设于所述固定件21的至少两个滑轮22,所述至少两个滑轮22沿直线排列,并同步移动。所述至少两个滑轮22的滚动方向与所述滑轮排20的延伸方向相同。应当理解,每一所述滑轮排20内的滑轮22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每一所述滑轮排20的固定件21分别通过所述枢接部101与所述承力件10枢接连接。

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10对应所述滑轮排20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10推动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0抵接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地面对所述滑轮排20的作用力驱动所述前轮11和所述后轮12带动所述承力件移动。

例如,在所述承力件10和所述滑轮排20之间,当在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或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或者所述承力件10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从而挤压并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0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如果在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从而挤压并使得左侧的所述滑轮排20接触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改变施力方向,在所述承力件10的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10的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从而挤压并使得右侧的所述滑轮排20接触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而且,所述承力件10左侧的变形恢复,使得所述左侧的所述滑轮排20离开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10的外侧向内侧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两个滑轮排20接触地面并绕枢接位置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承力件10向前移动的原理如下:

所述两个滑轮排20沿所述承力件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如此当所述滑轮排20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所述滑轮排20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产生与所述承力件10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分力从而驱动所述承力件10向前移动。

以图3为例,设定所述滑轮排20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则所述滑轮排20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产生与所述承力件10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分力为f1,所述承力件10的移动方向为a1,所述滑轮排20的移动方向为a2,则可知,所述摩擦力f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a1,并与所述滑轮排20移动方向相反,所述分力f1平行于所述移动方向a1。

如果设定所述滑轮排20与所述移动方向a1的夹角为α,则根据力学分析,可知:

f1=f×sinα,0<α<90°。

所述限位件30可以是限位板、限位柱或限位块,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每一所述限位件30对应一个所述枢接部101设置,并用于限制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0绕所述枢接部101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的移动范围。

具体的,当所述滑轮排20绕所述枢接部101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时,如果所述滑轮排20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则所述滑轮排20的固定件21抵接所述限位件30,从而限制所述滑轮排20的移动范围。

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限位件30也可以固定于所述滑轮排20的固定架21。如果所述限位件30也可以固定于所述滑轮排20的固定架21,则所述滑轮排20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所述固定件21上的限位件30抵接所述承力件10,从而限制所述滑轮排20的移动范围,使得所述滑轮排20与所述承力件10底面的钝夹角在90-180°之间。

可选择地,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件21中间位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滑轮40。当所述滑轮排20绕所述枢接部101从所述承力件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并抵接所述限位件30时,所述支撑滑轮40抵接地面并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0,且所述支撑滑轮40的滚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轮的滚动方向。应当理解,此时所述滑轮排20可以离开地面,也可以与地面接触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而且,所述支撑滑轮40可在所述固定件21表面沿朝向所述承力件10方向滑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支撑滑轮40的位置,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应当理解,在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所述滑轮排20仅作为动力部件提供驱动力,所述承力件10的前轮11和后轮12支撑所述承力件10向前移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和图5,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210、分别与所述承力件210左右两侧滑动的两个滑轮排220、及固定于所述承力件210的至少两个限位件230。

所述承力件210设有支撑所述承力件210的至少一个底轮,并用于承载使用者或物品。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210可以是一个具有任意几何形状的承力板,还可以是由至少两个具有任意几何形状的承力板组合而成,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底轮可以设有一个、两个或者至少两个滑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如果只设有一个所述底轮,则可以在所述承力件210前端的左右两侧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滑轮排220;如果只设有两个所述底轮,则可以在所述承力件210的前端和后端的中间部分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轮;如果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滑轮,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位置。

接下来,以所述承力件210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底轮,设有两个所述滑轮排220为例进行描述,其中,所述底轮包括前轮211和后轮212。

所述承力件210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弧形轨道201,每一所述弧形轨道201均与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20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且每一所述滑轮排220与一个所述弧形轨道201卡嵌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滑轮排220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201移动。

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弧形轨道201还可以均与所述承力件210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当在所述承力件210对应所述滑轮排220的位置施力时,所述承力件210受力的位置发生倾斜或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使得每一所述滑轮排220接触地面并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例如,在所述承力件210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10的左侧或右侧沿施力方向产生形变或者所述承力件10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使得每一所述滑轮排220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应当理解,为了形成所述弧形轨道201,所述承力件210的底面可以是弧形曲面,所述弧形轨道201形成所述弧形曲面;或者,所述承力件210也可以是对应所述弧形轨道201的底面位置设置为弧形曲面,其他位置为平面;再或者,所述承力件210的底面为平面结构,在所述底面设置弧形凹槽形成所述弧形轨道201。置于所述弧形轨道201的形成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在所述承力件210的底面设置所述弧形轨道201,均属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保护范围。

每一所述滑轮排220包括固定件221和设于所述固定件221的至少两个滑轮222。可选择地,所述至少两个滑轮222沿直线排列,并同步移动,且所述至少两个滑轮222的转动方向均与所述滑轮排220的延伸方向相同

具体的,每一所述滑轮排220的固定件221还设有对应所述弧形轨道201设置的滑动部223,所述滑动部223可以是滑块或滑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组装时,所述固定件221通过所述滑动部223与所述弧形轨道201卡接,从而实现所述滑轮排220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当在所述承力件210的左侧或右侧施力时,所述承力件210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使得每一所述滑轮排220接触地面并沿相对应的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

置于所述滑轮排220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的力学分析,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限位件230可以是限位板、限位柱或限位块,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每一所述限位件230对应一个所述弧形轨道201设置,并用于限制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20绕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的移动范围,使得所述滑轮排220与所述承力件210底面的钝夹角在90-180°之间。

具体的,当所述滑轮排220沿所述弧形轨道201从所述承力件2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时,如果所述滑轮排220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则所述滑轮排220的固定件221抵接所述限位件230,从而限制所述滑轮排220的移动范围。

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限位件230也可以固定于所述滑轮排220的固定架221。如果所述限位件230也可以固定于所述滑轮排220的固定架221,则所述滑轮排220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所述固定件221上的限位件230抵接所述承力件210,从而限制所述滑轮排220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件221中间位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滑轮240。当所述滑轮排220的滑动部223沿所述弧形轨道201滑动并抵接所述限位件230时,所述支撑滑轮240抵接地面并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滑轮排220,且所述支撑滑轮240的滚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轮的滚动方向。应当理解,此时所述滑轮排220可以离开地面,也可以与地面接触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而且,所述支撑滑轮240可在所述固定件221表面沿朝向所述承力件10方向滑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支撑滑轮240的位置,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应当理解,在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所述滑轮排220仅作为动力部件提供驱动力,所述承力件210的前轮211和后轮212支撑所述承力件210向前移动。

而且,不限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滑轮排与所述承力件左右两侧的活动连接,不限于枢接和滑动连接,还可以是铰接等其他合适的活动连接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动力结构中,如果只设有一个所述底轮,则可以在所述承力件210前端的左右两侧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滑轮排220。如此,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动力结构中,不仅可以在所述承力件的左侧或右侧施加作用力,还可以在所述承力件的前部或后部施力,以实现所述动力结构的前进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310和冰刀320;所述承力件310为可于冰面移动的承力件,并于底面设有前轮311和后轮312,所述冰刀320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310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冰刀320沿所述承力件3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310底部可以设置有冰刀或滑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310对应所述滑轮排320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310推动相对应的所述冰刀320抵接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3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冰面对所述冰刀320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310在冰面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提供动力结构中冰刀320和所述承力件310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滑轮排20和所述承力件10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410和冰刀420;所述承力件410为可于冰面移动的承力件,并于底面设有前轮411和后轮412,所述冰刀420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410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冰刀420沿所述承力件4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410底部可以设置有冰刀或滑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410对应所述冰刀420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410推动相对应的所述冰刀420抵接冰面并从所述承力件4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冰面对所述冰刀420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410在冰面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提供动力结构中冰刀420和所述承力件410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滑轮排220和所述承力件210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实施例五提供的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510和桨片520;所述承力件510为可悬浮于水面的承力件,并于底面设有前轮511和后轮512,所述桨片520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510左右两侧。所述两个桨片520沿所述承力件5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510可以由木材或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具有悬浮于水面的功能。

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510对应所述桨片520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510推动相对应的所述桨片520在水里拨动并从所述承力件5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水对所述桨片520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510在水面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五提供动力结构中桨片520和所述承力件510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滑轮排20和所述承力件10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9,实施例六提供的动力结构包括:承力件610和桨片620;所述承力件610为可悬浮于水面的承力件,所述桨片620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承力件610左右两侧。所述两个桨片620沿所述承力件610的移动方向呈外八字型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承力件610可以由木材或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具有悬浮于水面的功能。

在使用时,在所述承力件610对应所述桨片620的位置施力,使得所述承力件610推动相对应的所述桨片620在水里拨动并从所述承力件610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进而通过水对所述桨片620的作用力驱动所述承力件610在水面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六提供动力结构中桨片620和所述承力件610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结构中滑轮排220和所述承力件210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请再结合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一种重心滑板包括滑板本体、设于所述滑板本体底部的滑轮、及分别设于所述滑板本体左右两侧的至少两个滑轮排。

请再结合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滑板本体的承重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从而保证使用者使用所述重心滑板时,避免因为左右摇晃而向边缘滑动,提高所述重心滑板使用的体验效果。而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择地,在所述重心滑板的滑轮位置还可以设置刹车片(图未示),当所述重心滑板向前或向后倾斜时,所述刹车片抵接并摩擦所述滑轮,从而制动所述重心滑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滑板本体和所述至少两个滑轮排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动力结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