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907阅读:2489来源:国知局
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属于体育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握力主要是测试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测试受试者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反映人体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用于锻炼握力的器械为握力器。握力器具有体积小而轻,携带方便,使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随时可锻炼握力,缓解疲劳,使肌肉结实,强壮肌肉,增强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对预防风湿关节炎等有帮助,是锻炼健身的必备小型器械。

最常见的握力器如图1所示,这种握力器包括一个在中间旋拧成螺旋状的钢丝,套在钢丝两端的金属或海绵套手柄,通过抓握手柄,利用钢丝的螺旋状部分的弹力来锻炼握力,然而,这种握力器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在握力器制作成产品后,尺寸即确定,不能针对手的大小进行针对性尺寸调整,即无法做到私人订制;

第二、在握力器制作成产品后,弹力即确定,不能针对训练力度进行针对性力量调整,即无法做到私人订制;

第三、握力器制作成产品后,为一体结构,无法对握力器的某个零部件进行更换,这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不仅可以实现私人订制,针对手的大小进行尺寸调整,针对训练力度进行力量调整,而且可以对零部件进行更换,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握力棒,双孔垫片,环形垫片,成压缩状态的弹簧和绳;所述绳两根为一组,共同从弹簧中间穿过,再穿过环形垫片,两根绳再分别从双孔垫片的每个孔中穿过,系一个扣,再一起穿过设置在握力棒上的通孔后,绕握力棒缠绕至少两圈后,系一个扣。

上述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所述握力棒上还套有胶皮套。

上述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所述的弹簧为中间横截面积大、两侧横截面积小的对称形状。

上述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所述的握力棒的两端还设置有堵帽。

上述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所述的弹簧至少有两个。

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结构:绳两根为一组,共同从弹簧中间穿过,再穿过环形垫片,两根绳再分别从双孔垫片的每个孔中穿过,系一个扣,再一起穿过设置在握力棒上的通孔后,绕握力棒缠绕至少两圈后,系一个扣;在这种结构下,通过调整两个双孔垫片两端扣的距离,就可以调整两个握力棒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针对手的大小进行尺寸调整的技术目的;

第二、在本实用新型握力器中,每个弹簧及其外设为一个单元,通过改变单元的数量,就可以改变两个握力棒单位距离变化下的握力大小,进而实现针对训练力度进行针对性力量调整的技术目的;

第三、本实用新型握力器采用可拆卸结构,只需要解开由绳系上的扣就可以将握力器拆解,实现对任何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单独更换,进而实现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最常见的握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握力器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孔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环形垫片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握力器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凸异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握力器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力棒、2双孔垫片、3环形垫片、4弹簧、5绳、6胶皮套、7堵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握力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握力棒1,双孔垫片2,环形垫片3,成压缩状态的弹簧4和绳5;所述绳5两根为一组,共同从弹簧4中间穿过,再穿过环形垫片3,两根绳5再分别从双孔垫片2的每个孔中穿过,系一个扣,再一起穿过设置在握力棒1上的通孔后,绕握力棒1缠绕至少两圈后,系一个扣。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1中,粗的断线表示绳5,黑色的点表示系的扣,扣也称之为疙瘩;双孔垫片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环形垫片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结构:绳5两根为一组,共同从弹簧4中间穿过,再穿过环形垫片3,两根绳5再分别从双孔垫片2的每个孔中穿过,系一个扣,再一起穿过设置在握力棒1上的通孔后,绕握力棒1缠绕至少两圈后,系一个扣;在这种结构下,通过调整两个双孔垫片2两端扣的距离,就可以调整两个握力棒1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针对手的大小进行尺寸调整的技术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握力器中,每个弹簧4及其外设(两个双孔垫片2,两个环形垫片3和两根绳5)为一个单元,通过改变单元的数量,就可以改变两个握力棒1单位距离变化下的握力大小,进而实现针对训练力度进行针对性力量调整的技术目的。

同时,本实用新型握力器采用可拆卸结构,只需要解开由绳5系上的扣就可以将握力器拆解,实现对任何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单独更换,进而实现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技术目的。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握力棒1上还套有胶皮套6,如图5所示。

这种结构设置,利用胶皮套6的柔软,提高保护健身爱好者的抓握手感。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弹簧4为中间横截面积大、两侧横截面积小的对称形状,这种弹簧称之为中凸异形弹簧,如图6所示。

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避免握力棒1在受力不均匀时,弹簧4不会突然发生弯折而损坏。

具体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握力棒1的两端还设置有堵帽7,如图7所示。

这种结构设置,利用堵帽7的柔软,保护健身爱好者不会被握力棒1伤到。

具体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

上述集宽度调节和力度调节于一身的可更换零部件的握力器,所述的弹簧4至少有两个。

这种结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握力棒1受力不均匀,原理如下,在握力棒1受力不均匀时,受力大的一端的距离会近,此时,这端的弹簧4会被更大程度上的压缩,进而给出更大的阻值握力棒1进一步压缩的力,起到补偿作用,有效避免弹簧4突然弯折而损坏问题的发生。

将本实施例于具体实施例三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落入到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