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4380阅读:4509来源:国知局
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



背景技术:

滑道式的娱乐项目大部分都是需要动力驱动,增加了游乐设施的运行成本,由于游乐设施一般都适合安装在游乐场所内,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不能欣赏山间野外的自然风景,也限定了滑行距离,从而时游客缺少参与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实中出现一些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管轨式滑道,水滑道作为一种趣味性的管轨式滑道在过去的20~30年内迅速遍布各个国家的游乐园。水滑道架设在地面上具有一定坡度,供乘坐者坐橡皮艇由滑道的入口进入,凭借自身的重力作用且无需外界动力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水滑道的坡度和高低位置体验俯冲、旋转、倾斜等感受。

水滑道可以建设在山间田野,在滑下的过程中欣赏田林间的风景,由于水滑道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的坡度,所以要求水滑道固定时要稳固牢靠,而且,山林间会有落叶等杂物飘落滑道内,清理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设计合理、安装牢稳和防止杂物落入滑道的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景区玻璃水漂流滑道,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滑道单元,所述的滑道单元包括立柱、与立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横梁以及固定连接在横梁顶面上的横向方钢一,横向方钢一的两端顶面上均向上焊接有竖向方钢一,横向方钢一的两端且在横向方钢一的前后两侧均与纵向方钢的一端焊接连接,纵向方钢的另一端顶面上均向上焊接有竖向方钢二,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纵向方钢的另一端之间焊接有横向方钢二,竖向方钢一和竖向方钢二的顶面均可拆卸连接有顶棚组件,顶棚组件上设置有遮挡网挂钩,横向方钢一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枕块。

所述的枕块的顶面与纵向方钢的底面相吻合,枕块的底面与横梁的顶面相吻合。

所述的竖向方钢一和竖向方钢二的顶面均向下开设有顶棚放置孔,顶棚放置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的顶棚组件包括两个竖向杆,两个竖向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杆,竖向杆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一,竖向杆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凸杆,弧形杆在与竖向杆连接的端面向内开设有与凸杆相适配的凹孔,弧形杆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二,位于竖向杆的上端旋接有套管。

所述的竖向杆的轴向等距间隔向内开设有圈状凹槽,圈状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遮挡网挂钩,遮挡网挂钩的端部设置有与圈状凹槽相适配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枕块的设置可将横向方钢一作用于横梁上的作用力进行分散,同时由于横向方钢一、纵向方钢和横向方钢二所在的平面与横梁之间存在着夹角,枕块可卡设在夹角处,具有固定牢稳的作用,顶棚组件可拆卸连接可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需求,遮挡网挂钩可用来挂设遮挡网,防止杂物落入滑道内;顶棚放置孔的设置可实现顶棚组件与竖向方钢一和竖向方钢二的可拆卸连接;凸杆插入凹孔内具有安装牢固的特点,套管旋接在弧形杆与竖向杆的连接处,实现竖向杆与弧形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竖向杆上的圈状凹槽可实现遮挡网挂钩的一端沿着圈状凹槽自由运动,方便挂设遮挡网;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范围广,具有安装牢稳和防止杂物落入滑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立柱、2.横梁、3.横向方钢一、4.竖向方钢一、5.纵向方钢、6.竖向方钢二、7.遮挡网挂钩、8.枕块、10.横向方钢二、12.顶棚放置孔、13.竖向杆、14.弧形杆、15.外螺纹一、16.凸杆、17.外螺纹二、18.套管、19.圈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滑道单元,滑道单元包括立柱1、与立柱1顶部固定连接的横梁2以及固定连接在横梁2顶面上的横向方钢一3,横向方钢一3的两端顶面上均向上焊接有竖向方钢一4,横向方钢一3的两端且在横向方钢一3的前后两侧均与纵向方钢5的一端焊接连接,纵向方钢5的另一端顶面上均向上焊接有竖向方钢二6,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纵向方钢5的另一端之间焊接有横向方钢二10,竖向方钢一4和竖向方钢二6的顶面均可拆卸连接有顶棚组件,顶棚组件上设置有遮挡网挂钩7,横向方钢一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枕块8。横向方钢一3、纵向方钢5和横向方钢二10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放置底板玻璃时,只需将底板玻璃放在横向方钢一3、纵向方钢5和横向方钢二10所围成的平面上,并用胶水或螺钉固定,侧板玻璃紧挨着底板玻璃的外沿且通过螺钉固定在竖向方钢一4和竖向方钢二6上,在使用时底板玻璃为三层,侧板玻璃为两层结构。

枕块8的设置可将横向方钢一3作用于横梁2上的作用力进行分散,同时由于横向方钢一3、纵向方钢5和横向方钢二10所在的平面与横梁2之间存在着夹角,枕块8可卡设在夹角处,具有固定牢稳的作用,顶棚组件可拆卸连接可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需求,遮挡网挂钩7可用来挂设遮挡网,防止杂物落入滑道内。

枕块8的顶面与纵向方钢5的底面相吻合,枕块8的底面与横梁2的顶面相吻合。

竖向方钢一4和竖向方钢二6的顶面均向下开设有顶棚放置孔12,顶棚放置孔12内设置有内螺纹。顶棚放置孔12的设置可实现顶棚组件与竖向方钢一4和竖向方钢二6的可拆卸连接。

顶棚组件包括两个竖向杆13,两个竖向杆1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杆14,竖向杆13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一15,竖向杆1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凸杆16,弧形杆14在与竖向杆13连接的端面向内开设有与凸杆16相适配的凹孔,弧形杆14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二17,位于竖向杆13的上端旋接有套管18。凸杆16插入凹孔内具有安装牢固的特点,套管18旋接在弧形杆14与竖向杆13的连接处,实现竖向杆13与弧形杆1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外螺纹一15与顶棚放置孔12内的内螺纹相适配。弧形杆14上的外螺纹二17与竖向杆13上端的外螺纹一15的螺纹连续连接,而且弧形杆14的下端的外螺纹二17的位置为直杆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套管18向下旋动,直至露出全部的凸杆16,将凸杆16插入弧形杆14端部的凹孔内,弧形杆14的端面与竖向杆13的上端面接触,然后向上旋紧套管18,直至套管18的中部位于将弧形杆14与竖向杆13的连接处。

竖向杆13的轴向等距间隔向内开设有圈状凹槽19,圈状凹槽19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遮挡网挂钩7,遮挡网挂钩7的端部设置有与圈状凹槽19相适配的凸起。竖向杆13上的圈状凹槽19可实现遮挡网挂钩7的一端沿着圈状凹槽19自由运动,方便挂设遮挡网。

在使用时,按照需要的坡度将多个滑道单元连接在一起,在连接时相邻的两个横向方钢二10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粘结。当该水滑道建设在无需遮挡落叶的情况下时只需要将遮挡网挂在遮挡网挂钩7即可,在需要顶棚时将顶棚固定在弧形杆14上即可。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范围广,具有安装牢稳和防止杂物落入滑道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