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轮滑鞋轮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996发布日期:2018-07-10 21:4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轮滑鞋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常见的轮滑鞋的轮子由内扣和外包组成,轮滑鞋外包的硬度对轮滑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硬度高的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滑行速度高,但是由于抓地力小,很容易打滑跌倒;硬度低的轮子抓地力大,但是它的滚动阻力大,滑行速度低。

对此现状,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在轮子上增加弹性装置来处理的,如公开号为CN201120205346的新型轮子,包括内扣、超高弹性内圈和外包;内扣的轮圈具有从中心线分别向两侧边缘下滑的斜坡,斜坡顶上有一凸缘;超高弹性内圈的截面大致呈狭长的“A”形,其底部有一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凸缘的高度;超高弹性内圈的底部与轮圈上的斜坡吻合接触,凹槽骑在凸缘上,凹槽底部与凸缘顶部之间形成一环状的空气导管;外包的截面外廓呈抛物线形,外包的内廓与超高弹性内圈外廓及轮圈上的斜坡吻合接触。在直道上滑行时,外包不变形,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发挥出滚动阻力小的优势;在弯道上滑行时,轮轴与地面的夹角减小,外包侧面触地产生的反作用力施加于超高弹性内圈使其收缩,从而使外包获得适当的变形,增大了同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附着力。上述方案虽然希望能提出一种轮缘中部滚动阻力小,轮缘侧面抓地力大的轮滑鞋轮子,但是由于轮子本身尺寸较小,外包若选取硬度高的材料,那么当外包侧面触地时,所能产生的变形会很小,所能增加的附着力不大;外包若选取硬度低的材料,那么当外包竖直与地面接触,超高弹性内圈会产生变形,从而会导致外包所产生的变形增大,会增加滚动阻力,因此,上述方案并未达到其所期望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无法达到轮滑鞋轮子具有轮缘中部滚动阻力小、轮缘侧面抓地力大的效果;提供一种轮缘中部滚动阻力小,轮缘侧面抓地力大且性能优良的轮滑鞋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的轮滑鞋轮子,包括内扣和外包,所述的外包沿轴向方向分为三部分,左侧阻尼层,中间直行层,右侧阻尼层,中间直行层的邵氏硬度为82-100A,左侧阻尼层、右侧阻尼层的邵氏硬度均为65-80A,所述的中间直行层的厚度为2-16MM。把外包分成三层,中间直行层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左侧阻尼层与右侧阻尼层用硬度较小的材料。当直行时,一只脚竖直接触地面起滚动作用;另一只脚侧面接触地面,通过轮子侧面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提供直行的动力。起滚动作用的轮子,由外包中部与地面接触,中间直行层硬度大,不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提供动力的轮子,由外包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或右侧阻尼层硬度小,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更易提供动力。当转弯时,两脚都是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或右侧阻尼层硬度小,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抓地力大,不易发生侧滑。各层的硬度与中间直行层的厚度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选取。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直行层的厚度为2-4MM。中间直行层采取较小的厚度,当轮子与地面保持垂直或轮子轻微倾斜,中间直行层和左侧阻尼层或右侧阻尼层均与地面接触,使得在滚动阻力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定的抓地力,直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直行层的厚度为6-16MM。中间直行层采取较大的厚度,当轮子与地面保持垂直或轮子轻微倾斜,只有中间直行层与地面接触,滚动阻力小,滑行速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阻尼层、右侧阻尼层均设有挤压变形槽,所述的左侧的挤压变形槽位于左侧阻尼层的左侧外表面上,右侧的挤压变形槽位于右侧阻尼层的右侧外表面上。当轮子侧面接触地面时,左侧阻尼层、右侧阻尼层设有挤压变形槽,挤压变形槽受挤压可以产生更大的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也会相应加大,所产生的抓地力也会加大。左侧阻尼层、右侧阻尼层均设有挤压变形槽,保障了无论轮子哪侧侧面接触地面,都能产生更大的抓地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阻尼层或右侧阻尼层仅有一侧设有挤压变形槽,所述的挤压变形槽位于其外表面上。当设有挤压变形槽的一侧接触地面时,所产生的抓地力较大,当没有设有挤压变形槽的一侧接触地面时,所产生的抓地力较小,可以作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定制的选项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压变形槽为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与所述的外包同心。环形槽可以更大程度上产生变形,能更大程度上的增加抓地力,可作为需要较小抓地力的方案选项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压变形槽由若干个环形布置的槽体构成,环形布置的圆心为外包的圆心。若干个间断布置的槽体,产生较小的变形,所产生的附加力较小,稳定性更高,可作为需要较小抓地力的方案选项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阻尼层的厚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的厚度之差小于2MM,所述的左侧阻尼层的硬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的硬度之差小于2A。左侧阻尼层或右侧阻尼层的硬度、厚度差别较小,安装时不需要特意去区分左右,方便安装,且保证了使用时左转弯和右转弯都具有相同的优良性能。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无法达到轮滑鞋轮子具有轮缘中部滚动阻力小、轮缘侧面抓地力大的效果;提供了一种轮缘中部滚动阻力小,轮缘侧面抓地力大且性能优良的轮滑鞋轮子。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优良、结构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剖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内扣,(2)外包,(3)左侧阻尼层,(4)中间直行层,(5)右侧阻尼层,(6)挤压变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轮滑鞋轮子,包括内扣1和外包2,所述的外包沿轴向方向分为三部分,左侧阻尼层3,中间直行层4,右侧阻尼层5,中间直行层4的邵氏硬度为90A,左侧阻尼层3、右侧阻尼层5的邵氏硬度均为74A,所述的中间直行层4的厚度为3MM。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的厚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5的厚度之差小于2MM,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的硬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5的硬度之差小于2A。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右侧阻尼层5均设有挤压变形槽6,所述的左侧的挤压变形槽6位于左侧阻尼层3的左侧外表面上,右侧的挤压变形槽6位于右侧阻尼层4的右侧外表面上。所述的挤压变形槽6由若干个环形布置的槽体构成,环形布置的圆心为外包的圆心。

当直行时,一只脚竖直接触地面起滚动作用;另一只脚侧面接触地面,通过轮子侧面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提供直行的动力。起滚动作用的轮子,由外包2中部与地面接触,中间直行层4硬度大,不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提供动力的轮子,由外包2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3或右侧阻尼层5硬度小且设有挤压变形槽6,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更易提供动力。当转弯时,两脚都是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3或右侧阻尼层5硬度小且设有挤压变形槽6,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抓地力大,不易发生侧滑。

中间直行层4采取较小的厚度,当轮子与地面保持垂直或轮子轻微倾斜,中间直行层4和左侧阻尼层3或右侧阻尼层5均与地面接触,使得在滚动阻力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定的抓地力,直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当轮子侧面接触地面时,左侧阻尼层3、右侧阻尼层5设有挤压变形槽6,挤压变形槽6受挤压可以产生更大的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也会相应加大,所产生的抓地力也会加大。左侧阻尼层3、右侧阻尼层5均设有挤压变形槽6,保障了无论轮子哪侧侧面接触地面,都能产生更大的抓地力。挤压变形槽6为若干个间断布置的槽体,产生较小的变形,所产生的附加力较小,稳定性更高。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轮滑鞋轮子,包括内扣1和外包2,所述的外包1沿轴向方向分为三部分,左侧阻尼层3,中间直行层4,右侧阻尼层5,中间直行层4的邵氏硬度为84A,左侧阻尼层3、右侧阻尼层5的邵氏硬度均为70A,所述的中间直行层4的厚度为10MM。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的厚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5的厚度之差小于2MM,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的硬度与所述的右侧阻尼层5的硬度之差小于2A。所述的左侧阻尼层3设有挤压变形槽6,所述的挤压变形槽6位于左侧阻尼层3左侧外表面上。所述的挤压变形槽6为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与所述的外包同心。

当直行时,一只脚竖直接触地面起滚动作用;另一只脚侧面接触地面,通过轮子侧面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提供直行的动力。起滚动作用的轮子,由外包2中部与地面接触,中间直行层4硬度大,不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提供动力的轮子,由外包2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3或右侧阻尼层5硬度小且设有挤压变形槽6,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更易提供动力。当转弯时,两脚都是侧面与地面接触,左侧阻尼层3或右侧阻尼层5硬度小且设有挤压变形槽6,容易变形,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抓地力大,不易发生侧滑。

中间直行层4采取较大的厚度,当轮子与地面保持垂直或轮子轻微倾斜,只有中间直行层4与地面接触,滚动阻力小,滑行速度高。当轮子左侧接触地面时,所产生的抓地力较大,当轮子右侧接触地面时,所产生的抓地力较小。挤压变形槽6为环形槽,可以更大程度上产生变形,能更大程度上的增加抓地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