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5074发布日期:2019-03-27 11:1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桌。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制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做手法训练,或者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惩治为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和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等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康复训练器械的品种数不少于80种,至少包括单项功能障碍训练器械、综合肢体运作训练器械和训练辅助器械等。

在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由康复医师根据康复医学理论、经验开具康复训练计划,以明确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康复训练计划应包括使用的器械、运动量等内容,要随着患者肢体障碍状况的变化,不断评价和调整计划内容。但现有的技术中,康复训练器械多为单独的结构,工作量大、任务重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功能集成度较高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具有底座、桌面和用于装配训练组件的训练板,桌面设置在底座上;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桌面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各个侧面内均设有供训练板进行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侧框内的立杆和至少一个设置在立杆上的横杆,各个训练板上设有卡块,各个横杆上设有可供各个卡块插入的卡口,训练板通过卡块插入卡口后与横杆进行连接。

上述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设置在侧框内的立杆和至少两个可供训练板进行高低选位的横杆,各个横杆均设置在立杆上。

上述训练板的卡块上设有锁舌,训练板上设有可控制锁舌进行伸缩的控制按钮,卡块插入卡口后通过卡块上锁舌的伸出进行锁紧。

上述主体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壳体,训练板设置在壳体外侧,壳体上设有与各个卡口对应的长槽,训练板上的卡块穿过壳体上的长槽后与卡口配合。

上述安装支架的各个横杆均滑动设置在立杆上,且各个横杆上均设有可将横杆锁紧的锁紧件。

上述桌面通过升降装置与底座升降配合,升降装置为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电动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桌面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上述桌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调节桌面,所述可调节桌面包括桌板,桌板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桌面上,桌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后与桌面齐平,以及设置在桌面上且用于调节桌板角度的调节组件,桌板连接在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设置在桌面的下底面。

上述桌面上设有缺口,桌板上靠近桌面边缘的一侧转动设置在缺口内。

上述调节组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桌面下底面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螺杆、螺纹座以及转动设置在螺纹座上的连接杆,螺杆穿过第一轴承座后与第二轴承座连接,螺纹座位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且螺纹座通过螺纹配合与螺杆进行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螺纹座上,另一端与桌板转动连接。

上述桌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展成暗格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包括至少两个板体,各个板体依次转动连接,且各个板体转动至水平时与桌面齐平,且折叠板上至少有一侧的板体与桌面转动连接。

上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和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筒内的转动轴,固定套筒和转动轴分别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板体上,在固定套筒上设有可将转动轴锁紧的锁紧件。

上述桌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可供训练器件存放的储物槽,且储物槽上设有端盖,且端盖与桌面齐平。

上述主体框架位于桌面中心,且可调节桌面、储物槽和折叠板沿主体框架的轮廓均匀分布在桌面上。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桌面上转动设置主体框架,并且在主体框架上设置安装支架与训练板进行连接,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的转动主体框架来进行调整,至训练者适合的位置,十分便捷。

(2)本发明通过将安装支架设置成横杆与立杆的滑动配合,可以在安装时对横杆进行调整,从而形成高低不同的两个位差,在安装训练板时可以通过安装在不同的横杆上来适应不同训练者和训练组件的需求,十分便捷。

(3)本发明通过在横杆上设有卡口,并将训练板上设置与卡口对应的卡块,然后通过卡口和卡块的配合将训练板与调节机构进行连接。

(4)本发明通过在各个调节机构外设置壳体,且在壳体上设置可供卡块进行微调的长槽,通过设置长槽进行训练板的微调和替换,十分便捷。

(5)本发明在卡块上设置锁舌,并且通过卡块上的控制按钮进行控制锁舌的伸缩,一方面可以将训练板牢牢的与横杆进行固定,另一方面操作也比较方便,十分高效。

(6)本发明通过将桌面通过升降装置升降设置在底座上,可以通过训练者的实际高度进行桌面的升降,且调节至适当位置后进行锁紧,高效便捷。

(7)本发明通过在横杆上设有缺口,且壳体上设置与缺口相对应的长槽,一方面可以将训练板进行定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的对训练板进行微调,十分的便捷。

(8)本发明通过在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可调节桌面,可以根据训练器件的实际需求,以及训练者手部训练的舒适度进行角度的调节,整体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9)本发明通过将调节组件设置成螺杆与螺纹座的配合连接,从而进行桌板角度的调节,十分方便。

(10)本发明通过在桌面上设有折叠板,可以通过将折叠板折叠成暗格,然后对训练者进行触觉的训练,十分实用且高效。

(11)本发明通过在桌面上设置储物盒,可以将训练所用的训练器件、备用的桌板放入,避免训练器件的混乱放置或者丢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横杆和立杆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横杆和立杆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桌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可调节桌面上的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训练板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10,本发明具有底座1、桌面2和用于装配训练组件的训练板3,桌面2设置在底座1上;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桌面2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各个侧面内均设有供训练板3进行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设置在侧框内的立杆41和三个设置在立杆41上的横杆42,各个训练板3上设有卡块31,各个横杆42上设有可供各个卡块31插入的卡口421,训练板3通过卡块31插入卡口421后与横杆42进行连接,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固定设置在侧框内的立杆41和三个可供训练板3进行高低选位的横杆42,各个横杆42均设置在立杆41上,训练板3的卡块31上设有锁舌311,训练板3上设有可控制锁舌311进行伸缩的控制按钮,卡块31插入卡口421后通过卡块31上锁舌311的伸出进行锁紧,主体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壳体4,训练板3设置在壳体4外侧,壳体4上设有与各个卡口421对应的长槽,训练板3上的卡块31穿过壳体4上的长槽后与卡口421配合,安装支架的各个横杆42均滑动设置在立杆41上,且各个横杆42上均设有可将横杆42锁紧的锁紧件,桌面2通过升降装置与底座1升降配合,升降装置为电动升降杆7,电动升降杆7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电动升降杆7的另一端与桌面2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桌面2上设有两个可调节桌面(6),所述可调节桌面6包括桌板61,桌板61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桌面2上,桌板61转动至水平状态后与桌面2齐平,以及设置在桌面2上且用于调节桌板61角度的调节组件,桌板61连接在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设置在桌面2的下底面,桌面2上设有缺口,桌板61上靠近桌面2边缘的一侧转动设置在缺口内,调节组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桌面2下底面的第一轴承座62和第二轴承座63、螺杆64、螺纹座65以及转动设置在螺纹座65上的连接杆66,螺杆64穿过第一轴承座62后与第二轴承座63连接,螺纹座65位于第一轴承座62和第二轴承座63之间,且螺纹座65通过螺纹配合与螺杆64进行连接,连接杆6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螺纹座65上,另一端与桌板61转动连接,桌面2上设有一个可展成暗格的折叠板5,所述折叠板5包括三个板体51,各个板体51依次转动连接,且各个板体51转动至水平时与桌面2齐平,且折叠板5上一侧的板体51与桌面2转动连接,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套筒52和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筒52内的转动轴53,固定套筒52和转动轴53分别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板体51上,在固定套筒52上设有可将转动轴53锁紧的锁紧件,所述桌面2上设有一个可供训练器件存放的储物槽8,且储物槽上设有端盖81,且端盖81与桌面2齐平,主体框架位于桌面2中心,且可调节桌面6、储物槽8和折叠板5沿主体框架的轮廓均匀分布在桌面2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先通过电动升降杆7将桌面2调至适合训练者的高度,然后将主体框架的侧框内的横杆42和立杆41通过滑动配合调节至合适位置后锁紧,然后将训练板3安装上,旋转壳体4转至合适训练者的位置后,通过拨珠螺丝进行锁紧,然后从储物盒5中取出训练器件组装在训练板3上供训练者进行训练,此外桌面2上还设有可调节桌面6,训练者可以通过转动螺杆64将桌板转至合适的角度后进行训练,桌面上还设有折叠板5,当训练者需要进行触觉感知训练时,可以将训练板展成暗格,然后在暗格中进行触觉训练。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