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零件起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687发布日期:2018-12-18 21:19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积木零件起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木零件拆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一种或多种积木零件拆件的积木零件起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早教玩具不断的开发,益智拼装积木成为每个家庭小孩成长的重要玩具之一。实际上,很多积木拼接玩具也广受成人欢迎。在人们追求积木质量、积木拼装紧密度、牢固度等的同时,难免出现了积木零件拆件难,使用者力度不够,玩具零件容易损坏等问题。越是好玩的积木玩具,积木拼接件之间结合就越是紧密,可是在拆卸零件的时候非常麻烦,尤其是地板砖之类的小件。大多数使用者会用指甲抠,而小朋友们由于力气不够,经常会用牙齿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零件容易出现变形和破损,而使用者的牙齿和指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用牙齿咬并不卫生,对使用者的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目前玩具厂家为这个问题,研发的拆卸工具:起件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而成,能够方便使用者拆卸玩具积木零件。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玩具积木多种多样,各个厂家的设计都不相同,而各厂家的起件器都是为了自家的产品(甚至是部分产品)而设计的专用工具,其缺点是一个起件器通常仅针对该厂家的某种积木零件,功能单一,适用范围小,一旦丢失难以购买替代品(尤其是该积木产品停产后),成本高(因为仅为部分产品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积木零件起件器,这种积木零件起件器能够快速便捷地拆卸一种或多种积木零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积木零件起件器,包括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前端设有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所述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包括柱状内夹持件201和至少一个可与柱状内夹持件配合夹住环形积木零件的外夹持件,所述柱状内夹持件后端、外夹持件后端分别连接手柄本体前端。使用者通过内夹持件和外夹持件配合,将需要取下的环形积木零件夹住,用力向外拔,就可以将环形积木零件取下。

较优的方案,所述外夹持件呈向外凸出的弧形,并在外夹持件前部形成按压部。

更优的方案,所述外夹持件前端具有朝向柱状内夹持件延伸的辅助夹持台阶。

更优的方案,所述辅助夹持台阶内侧面呈向内凹的弧面。这样能够增加辅助夹持台阶内侧面与环形积木零件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便于将环形积木零件拔出。

优选的方案,所述辅助夹持台阶的厚度为3-8毫米。如果辅助夹持台阶的厚度太薄,则容易损坏,如果辅助夹持台阶的厚度的厚度太厚,则难以插入两个插接在一起的积木零件的间隙,实用性太低。

较优的方案,所述外夹持件的数目为两个,并且两个外夹持件相对于柱状内夹持件对称。这样便于操作,并且环形积木零件更受力均匀,便于拔出。

较优的方案,所述柱状内夹持件包括支撑柱和插杆,所述支撑柱后端连接手柄本体前端,所述插杆设在支撑柱前端。所述支撑柱给插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便插杆插入环形积木零件。为此,优选的方案,所述插杆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

较优的方案,所述外夹持件设有多条防滑条纹。

较优的方案,所述手柄本体后端设有分离铲,所述分离铲包括分离铲底面和分离铲斜面,所述分离铲斜面与分离铲底面之间形成可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的铲尖。所述分离铲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尖角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将两个积木零件挤开,迫使该缝隙变大,从而达到使两个积木零件分离的目的。当两个拼接在一起的积木零件连接处具有一条细长的缝隙时,尤其适合采用分离铲实现两者的分离。

更优的方案,所述分离铲斜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这样能够更好地将两个积木零件挤开。

更优的方案,所述铲尖的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这样,便于铲尖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便于使用者用力撬动积木零件。

较优的方案,所述分离铲的分离铲底面与分离铲斜面之间开有用于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复合孔,所述复合孔由大孔和小孔部分重叠而成。先将复合孔的大孔部分套在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台阶上,然后推动积木零件起件器,迫使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台阶进入小孔部分并卡在小孔边缘上,然后就可以抓住积木零件起件器拔出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

较优的方案,所述手柄本体的手柄本体顶面或手柄本体底面设有十字轴。十字轴用来将轴状零件从孔中顶出。

较优的方案,所述手柄本体的手柄本体顶面或手柄本体底面设有用于孔型积木零件的孔件圆台插拔件。所述孔件圆台插拔件用于孔型积木零件。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因此便于拔出环形积木零件;分离铲则适合两个积木零件连接处具有一条细长的缝隙的情况;复合孔适用于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十字轴适用于轴状零件;孔件圆台插拔件适合用于孔型积木零件;这些结构设计巧妙,便于操作,使用方便快捷,特别适用于各种积木零件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1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种使用方式的使用中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种使用方式的使用中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种使用方式第一个例子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种使用方式第一个例子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种使用方式第二个例子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种使用方式第二个例子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三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三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仰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四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四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四种使用方式第二个例子的使用前错误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四种使用方式第二个例子的使用前正确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四种使用方式第二个例子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五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五种使用方式的使用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积木零件起件器,包括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前端设有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2,所述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2包括柱状内夹持件201和2个可与柱状内夹持件201配合夹住环形积木零件的外夹持件202,所述柱状内夹持件201后端、外夹持件202后端分别连接手柄本体1前端。使用者通过内夹持件201和外夹持件202配合,将需要取下的环形积木零件夹住,用力向外拔,就可以将环形积木零件取下。

所述外夹持件202呈向外凸出的弧形,并在外夹持件202前部形成按压部2021。

所述外夹持件202前端具有朝向柱状内夹持件201延伸的辅助夹持台阶2022。

所述辅助夹持台阶2022内侧面呈向内凹的弧面20221。这样能够增加辅助夹持台阶2022内侧面与环形积木零件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便于将环形积木零件拔出。

所述辅助夹持台阶2022的厚度为6毫米。如果辅助夹持台阶2022的厚度太薄,则容易损坏,如果辅助夹持台阶2022的厚度的厚度太厚,则难以插入两个插接在一起的积木零件的间隙,实用性太低。

两个外夹持件202相对于柱状内夹持件201对称。这样便于操作,并且环形积木零件更受力均匀,便于拔出。

所述柱状内夹持件201包括支撑柱2011和插杆2012,所述支撑柱2011后端连接手柄本体1前端,所述插杆2012设在支撑柱2011前端。所述支撑柱2011给插杆201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便插杆2012插入环形积木零件。为此,优选的方案,所述插杆2012的直径小于支撑柱2011的直径。

所述外夹持件202设有多条防滑条纹2023。

所述手柄本体1后端设有分离铲3,所述分离铲3包括分离铲底面301和分离铲斜面302,所述分离铲斜面302与分离铲底面301之间形成可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的铲尖303。所述分离铲3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铲尖303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将两个积木零件挤开,迫使该缝隙变大,从而达到使两个积木零件分离的目的。当两个拼接在一起的积木零件连接处具有一条细长的缝隙时,尤其适合采用分离铲3实现两者的分离。

所述分离铲斜面302为向外凸出的弧面。这样能够更好地将两个积木零件挤开。

所述铲尖303的边3031呈向外凸出的弧形。这样,便于铲尖303插入两个积木零件之间缝隙,便于使用者用力撬动积木零件。

所述分离铲3的分离铲底面301与分离铲斜面302之间开有用于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复合孔4,所述复合孔4由大孔401和小孔402部分重叠而成。先将复合孔4的大孔401部分套在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台阶上,然后推动积木零件起件器,迫使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的台阶进入小孔402部分并卡在小孔402边缘上,然后就可以抓住积木零件起件器拔出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积木零件。

所述手柄本体1的手柄本体底面102设有十字轴5。十字轴5用来将轴状零件从孔中顶出。

所述手柄本体1的手柄本体顶面101设有用于孔型积木零件的孔件圆台插拔件6。所述孔件圆台插拔件用于孔型积木零件。

下面结合图5-21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1、第一种使用方式:

图5中是一个由多个积木零件拼接成的积木拼接组件。其中,第一积木零件7和第二积木零件8的连接处具有一条细长的缝隙,因此采用分离铲3来实现分离。

如图6所示,将分离铲3的铲尖303插入第一积木零件7和第二积木零件8之间缝隙,将第一积木零件7和第二积木零件8挤开,迫使该缝隙变大,从而达到使第一积木零件7和第二积木零件8分离的目的,如图7所示。

2、第二种使用方式:

第一个例子:图8的由多个积木零件拼接成的积木拼接组件,其第三积木零件9与第四积木零件10,第四积木零件10的插接子件插入第三积木零件9的插接母件中,因此采用十字轴5反向插入第三积木零件9的插接母件中,将第四积木零件10的插接子件顶出,如图9所示。

第二个例子:图10中由第一积木零件7和第五积木零件11插接而成的积木拼接组件。第五积木零件11的插接子件插入第一积木零件7的插接母件中,因此采用十字轴5反向插入第一积木零件7的插接母件中,将第五积木零件11的插接子件顶出,如图11所示。

3、第三种使用方式:

图12的由多个积木零件拼接成的积木拼接组件,其第一积木零件7与第六积木零件12插接而成的积木拼接组件,第六积木零件12顶部具有圆孔,因此采用孔件圆台插拔件6,将孔件圆台插拔件6插入第六积木零件12顶部的圆孔内,然后将第六积木零件12从第一积木零件7拔起,如图13、14所示。

4、第四种使用方式:

第一个例子:图15的由多个积木零件拼接成的积木拼接组件,其第一积木零件7与第七积木零件13插接而成的积木拼接组件,第七积木零件13顶部具有两片弧形组件组成的开放式环,因此采用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2,将柱状内夹持件201插入第七积木零件13顶部的开放式环内,然后按动两个外夹持件202,使它们向内运动,与柱状内夹持件201配合,夹住第七积木零件13顶部的开放式环后,向上拔起,将第七积木零件13从第一积木零件7拔出,如图16所示。

第二个例子:

图17的由多个积木零件拼接成的积木拼接组件,其第一积木零件7、第八积木零件14、第九积木零件15插接而成的积木拼接组件,由于第八积木零件14、第九积木零件15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像图17那样无法使用环形积木零件夹持机构2拔出第八积木零件14。这时可以将积木零件起件器转动90度,如图18所示,然后将第八积木零件14从第一积木零件7拔出,如图19所示。

5、第五种使用方式:

图20的积木拼接组件,由第一积木零件7与第十积木零件16插接而成的积木拼接组件,第十积木零件16顶部具有环形台阶,因此采用复合孔4,先将复合孔4的大孔401部分套在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第十积木零件16的台阶上,然后推动积木零件起件器,迫使具有环形台阶的第十积木零件16的台阶进入小孔402部分并卡在小孔402边缘上,然后就可以抓住积木零件起件器拔出顶部具有环形台阶的第十积木零件16,如图21所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