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玩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8745发布日期:2019-12-20 20:2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玩具玩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玩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需求逐渐被满足,促使人们转向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此环境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了可能。尤其在儿童教育与娱乐方面,人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儿童玩具为例,传统的玩具玩偶因为结构单一导致功能简单,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儿童的娱乐需求了。

在玩具中有一种玩偶,其外形是模仿人与各类动物形象再加上部分创新进行设计制作的,但是传统的玩偶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普遍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牢固性,但是其自身结构僵硬,有且只有唯一一个形状姿态。而在当下的环境中,这样的玩偶缺乏足够的趣味性,仿真度较低,导致可玩性不高,对儿童缺少必要的吸引作用,难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注定其会被市场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连接的儿童玩具缺乏趣味性导致吸引力水平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玩具玩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头部、颈部与底部,且头部、颈部与底部自上而下相连接,所述底部上下端两侧均分别安装有手臂与腿部,所述手臂与腿部上分别连接有手臂杠和扭簧,且手臂杠与扭簧相抵,所述颈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凸柱、中凸柱与下凸柱,且上凸柱、中凸柱与下凸柱之间连接有套杠,所述底部内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电机组与滑动槽,且电机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且滑动槽上滑动设有摆动柱,所述偏心轮与摆动柱相连接,所述偏心轮上配合有传动力臂,且传动力臂自由端与扭簧相抵,所述头部内设有下颌,且下颌上套设有回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头部下端与底部上端内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颈部上下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槽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侧的连接槽内,所述套杠位于颈部内。

优选地,所述手臂杠远离手臂与扭簧及腿部的一端滑动套设于底部上下端两侧内,且扭簧末端分别与手臂杠相抵。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上端滑动套设于摆动柱下端内,且摆动柱下端滑动设于滑动槽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力臂水平位于滑动槽下方,且传动力臂位于手臂与腿部之间,且传动力臂两端与扭簧相抵,所述颈底端内水平设有弹簧,摆动柱上端与颈部壳体底端插设的弹簧相抵。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远离下颌的一端与头部上端内壁相连接,且摆动柱上端与颈部壳体底端插设的弹簧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内设置由电机组带动的摆动柱与传动力臂,利用滑动槽使摆动柱在有限范围内往复运动;利用通电的ic电子产生的磁感应线对磁块造成影响,从而带动下颌运动,有助于与提升玩偶整体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内上下设置手臂与腿部,并利用扭簧实现手臂与腿部的活性连接,通过电机组带动偏心轮往复运动,再带动传动力臂在底部内水平移动并对扭簧进行加压,使得手臂与腿部在手臂杠及扭簧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运动,有助于实现玩偶的手臂与腿部的灵活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玩偶底部内设置电机组,利用电机组带动摆动柱与传动力臂的往复运动,通过摆动柱带动套杠摆动,以带动颈部整体运动;利用磁感应原理在头部内实现下颌往复摆动,可实现头部、颈部与底部的同步运动;利用传动力臂对扭簧进行挤压,使得扭簧带动手臂与腿部的同步摆动,有助于提升手臂与腿部的灵活性;从而有效改善传统玩具固定不动的局面,使得玩偶自身具有较高程度的运动灵活性,有助于提升玩偶本身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头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头部及颈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颈部及底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玩具玩偶的底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头部、2颈部、3底部、4手臂、5腿部、6手臂杠、7弹簧、8扭簧、9上凸柱、10中凸柱、11下凸柱、12套杠、13电机组、14偏心轮、15滑动槽、16摆动柱、17传动力臂、18下颌、19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玩具玩偶,包括壳体,壳体采用塑料材质,壳体自身为可拆装的组合结构,且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包括头部1、颈部2与底部3,且头部1、颈部2与底部3自上而下相连接,底部3上下端两侧均分别安装有手臂4与腿部5,手臂4与腿部5上分别连接有手臂杠6及扭簧8,手臂杠6及扭簧8作为手臂4与腿部5的传动机构,在底部3内采用活动的连接方式,且运动幅度根据摆动柱16的运动幅度与扭簧8的弹性系数而定,且手臂杠6上连接有扭簧8,颈部2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凸柱9、中凸柱10与下凸柱11,上凸柱9、中凸柱10及下凸柱11与颈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上凸柱9、中凸柱10与下凸柱11均水平设置,以作套杠12的支撑之用,用于活动支撑套杠12,且上凸柱9、中凸柱10与下凸柱11之间连接有套杠12,套杠12上凸柱9、中凸柱10与下凸柱11上进行一定角度的往返偏转,可在底部3内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电机组13与滑动槽15,且电机组13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14,偏心轮14滑动套设于滑动槽15中,可在滑动槽15中进行一定范围的滑动,且滑动槽15上滑动设有摆动柱16,偏心轮14与摆动柱16相连接,偏心轮14上配合有传动力臂17,且传动力臂17自由端与扭簧8相抵,头部1内设有下颌18,下颌18倾斜设置,且下颌18上套设有回位弹簧19,其上端由回位弹簧19提供弹性支撑,以便于下颌18快速恢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说明,壳体上设有常开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组13的电源开合,便于操作。

头部1下端与底部3上端内均开设有连接槽,颈部2上下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槽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侧的连接槽内,套杠12位于颈部2内,手臂杠6远离手臂4与扭簧及腿部5的一端滑动套设于底部3上下端两侧内,且扭簧8末端与手臂杠6相抵。

进一步说明,扭簧8在受到传动力臂17挤压后,进行伸张缩合,并对手臂杠6进行同步加压,使得手臂杠6受力偏转移动,再实现手臂4与腿部5的运动。

偏心轮14上端滑动套设于摆动柱16下端内,且摆动柱16下端滑动设于滑动槽15上,摆动柱16可在偏心轮14的带动下在滑动槽15上往返滑动,在运动过程中,与套杠12底端进行间断式的接触挤压,传动力臂17水平位于滑动槽15下方,且传动力臂17位于手臂4与腿部5之间,且传动力臂17两端与扭簧8相抵,颈部2底端内水平设有弹簧7。

回位弹簧19远离下颌18的一端与头部1上端内壁相连接,且摆动柱16上端与颈部2壳体底端插设的弹簧7相抵。

进一步说明:头部11内设有两个磁块与金属线圈,两个磁块以套杠12底端中垂线为中轴对应设置,此为本领域的现有成熟技术,通过ic电子通电后产生的磁感应线对磁块造成的影响,以实现下颌18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通过壳体1上的常开开关,人工操作电机组13:

一方面,电机组13带动偏心轮14转动,偏心轮14带动摆动柱16在滑动槽15上往复滑动,摆动柱16在移动过程中,对颈部2下端内的弹簧7进行挤压,弹簧7收缩,使得套杠12分别以上凸柱9、中凸柱10与下凸柱11为支点进行偏转移动,同时,下颌18在电磁感应下发生偏转,但在回位弹簧19的拉力作用下,使得下颌18快速恢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可实现下颌18的回位运动。

另一方面,偏心轮14转动带动传动力臂17在滑动槽15下方摆动,传动力臂17自由端对扭簧8进行加压,扭簧8受力偏转,扭簧8上下端分别对手臂杠6进行挤压,手臂杠6受力分别带动手臂4与腿部5进行摇摆,在此过程中,扭簧8自身的张力也同时对手臂杠6具有弹性支撑作用,以促使手臂4与腿部5恢复至原位,从而形成手臂4与腿部5的同步偏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