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6679发布日期:2020-09-15 19: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康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仅为神经变性疾病中既痴呆后的第二大疾病,中国是确诊帕金森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临床存在典型的运动症状,步态异常较为显著。冻结步态(freezingofgait,fog)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病理性步态之一,常表现为患者发作性冻结样不能行走,无法迈出第一步或者在行走过程中突然不能再次前进,患者感觉自己的双脚如同粘在地板上或者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数秒钟甚至几分钟后,患者才可以行走;有些患者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双腿颤抖;特别是在起步、转身、旋转或遇障碍物、经过狭窄通道时容易发生。最严重时,患者任何时候行走均出现这种现象。研究表明大约7.1%的早期pd患者会出现fog,而晚期pd患者fog发病率高达53%,帕金森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冻结步态发生率更是高达58%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冻结步态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严重者可致跌倒引起骨折,失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

康复训练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重要辅助措施,尤其是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冻结步态患者。对冻结步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感觉提示训练、步态训练、物理训练、机械辅助锻炼等。

1.感觉提示训练

运动及感觉技巧是克服冻结步态非常有效的方法。感觉提示训练指通过外界或携带式传感器为患者提供节律性听觉、视觉、触觉或精神刺激,以弥补本体感觉缺陷,如节奏感强的音乐、节拍器等,调整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变异率,减少冻结步态。如在地面上画条纹,横线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正常行走的步伐大小,测试者按规定的步伐大小行走。

2.步态训练

平板运动训练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状态、步态协调性,还可以降低冻结步态的发生次数。通过指导患者在平板上前方、后方及侧方进行行走训练,对患者的起步速度、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态协调性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3.物理训练

物理训练的方法包括各种拳操、舞蹈和器械练习,比如平板踏车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肢体拉伸放松练习,甚至还有专门为pd患者设计的需要理疗师专业辅导的训练课程。

4.机械辅助锻炼

可使用拐杖、助步器和轮椅等辅助锻炼。拐杖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以维持患者的平衡,适合病情较轻的患者使用;助步器的支撑面积较大,但患者的步速无法改善;而带动力的轮椅对晚期无法行走的患者很有帮助。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不适合的器械不仅不能帮助患者改善行动困难,而且可能造成危险。同时,对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选择辅助器械时应该非常谨慎。

康复治疗在帮助患者克服帕金森病症方面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专利号为cn2052519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患者步行的引导手杖,包括外杆和嵌套在外杆内部且伸缩连接的内杆,外杆上部设有外壳以及与外壳连接的握把;握把内安装有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的红外线指示灯使用透明壳封装在握把内部;外壳内部安装有用于播放音频的播放器,播放器的控制按键安装在外壳上;播放器和红外线发射装置配置有电池,电池的充电端口安装在外壳上。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手杖内的红外线发射装置所发射的两条红外线光束和播放器播放引导患者起步的口令或者节律性音乐,通过给患者的视觉和听觉的引导,改善患者起步困难和冻结步态的症状。上述技术方案主要采用的是视觉刺激以实现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患者视觉误差和步伐控制不到位的原因,导致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难以发现每一次的步伐训练是否到位,主观感知效果较差,无法给出准确且直观的判断,最终可能导致训练效果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在一种在帕金森病患者态康复训练中能够直观反映康复训练状态及效果的适用于帕金森病不同患病程度的多场景训练装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至少包括:弹性握力圈,所述弹性握力圈包括握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握持部包括指环孔,所述指环孔一侧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外侧面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有若干防滑颗粒,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指环孔的另一侧,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带孔,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连接带以及脚踢球,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带孔并通过固定扣进行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器进行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上设有若干调节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还包括:横杆,横杆的第一端与连接带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带的第二端与脚踢球可拆卸连接,横杆的第二端与固定装置铰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支撑竖板,支撑竖板一侧与所述横杆的第二端通过可拆卸的销轴铰接,横杆的第二端与横杆同侧面上还设有与至少一个凹槽抵接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嵌设于支撑板上的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弹簧,弹簧其中一端与直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直杆的第二端侧面固定设有卡杆,卡杆与横杆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凹槽抵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横杆的第二端的一侧边呈阶梯型,阶梯平台上设有凹凸侧边,凹凸侧边的形状由手握持时手的姿态所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紧装置嵌设于支撑板上的竖直布置的滑槽内,锁紧装置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凹槽的形状由卡杆的形状所限定,且所述凹槽沿以销轴为圆心的圆周径向等距布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横杆的第一端设有若干段鱼竿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够缩回横杆内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板为阶梯型板,所述横杆的铰接位置位于阶梯部上,且铰接后的横杆和支撑板的阶梯部的总厚度等于支撑板的最大厚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卡杆延伸至支撑板的侧面之外,卡杆与所述直杆呈直角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板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训练装置还包括支座组件,支座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竖直设有支座和竖杆,竖杆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脚踢球式的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可以通过脚踢球的方式训练帕金森病患者的腿部力量,有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治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度可调的训练装置的固定结构,以实现不同程度帕金森病患者的脚踢球训练,从而最大程度地覆盖帕金森病患病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5本实用新型的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横杆2:固定板3:支撑板

4:销轴5:连接孔6:连接带

7:脚踢球8:滑槽9:卡杆

10:凹槽11:凹凸侧边12:阶梯型斜侧边

13:弹簧14:固定孔15:直杆

16:支座17:竖杆18:支座固定销

19:紧固孔20:连接横杆21:腰佩带

22:卡袋23:弹性握力圈24:防滑部

25:指环孔26:带孔27:固定扣

28:调节孔29: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至少包括:弹性握力圈23,所述弹性握力圈23包括握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握持部包括指环孔25,所述指环孔25一侧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外侧面设有防滑部24,所述防滑部24上设有若干防滑颗粒,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指环孔25的另一侧,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带孔26,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连接带6以及脚踢球7,所述连接带6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带孔26并通过固定扣27进行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带6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器29进行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带6的第二端上设有若干调节孔28。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训练装置进行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训练时,患者只需通过手握弹性握力圈,将训练装置提起并置于面前,然后抬脚并踢至脚踢球底面,待其中一只脚完成踢球训练后,放下该脚并将其作为支撑脚,抬起另一只脚并踢至脚踢球底面,行走过程中将上述反复执行。该装置的好处一方面在于可以给患者一个视觉刺激,从而使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确定一个标的,提高其训练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当帕金森病患者用脚踢中脚踢球后,可以返还给患者一个触觉刺激,从而让患者直观地感受到训练效果,即使在未踢中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即使感知以便调整下一步伐的抬腿高度与角度,对于第三方的陪护人员来说,也可以直观地判断训练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康复训练是否达到要求。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等生理参数进行调整,当患者由于身高或由于身体佝偻需要降低脚踢球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将脚踢球上的连接器的位置调整到连接带第二端上适当的调节孔内,以此调整脚踢球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优选地,所述脚踢球与连接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器可以为连接袋。当患者处于坐下或站立时的休息状态时,可以通过手中的弹性握力圈进行手部肌肉的康复性训练,握力圈上设置的防滑部可防止手握时发生打滑,从而增强手部肌肉训练的效果。优选地,防滑部上设置有防滑颗粒或防滑条纹。

实施例2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横杆1、连接带6以及脚踢球7,所述横杆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6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带6的第二端与所述脚踢球7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1的第二端与固定装置铰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一侧与所述横杆1的第二端通过可拆卸的销轴4铰接,所述横杆1的第二端与所述横杆1同侧面上还设有与至少一个凹槽10抵接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嵌设于所述支撑板3上的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弹簧13,所述弹簧13其中一端与直杆1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杆15的第二端侧面固定设有卡杆9,所述卡杆9与所述横杆1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10抵接。在使用该装置进行帕金森患病的康复训练时,患者手握横杆上的握持部,并将固定装置抵靠在腹部,提高训练装置的稳定性。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行走训练时,单脚抬起以接触横杆的第一端所设置的脚踢球,在患者踢中脚踢球后,抬起的脚部顺势落下并换此脚为支撑脚,抬起另一只脚并继续作用于脚踢球上,如此反复,以实现帕金森病患者的脚踢球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可对横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改变脚踢球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病患的训练要求。在进行横杆的角度调节时,首先通过拨动卡杆9将其从凹槽10内移出,横杆1失去卡杆9的卡合力后可沿销轴4转动,此时卡杆9作用于直杆15上并压缩弹簧13。将横杆1转动至合适角度后,使此时凹槽10的中心位置正对卡杆9,然后松开卡杆9,直杆15在弹簧13的作用下带动卡杆9回弹并紧密地抵靠在至凹槽10内,从而实现横杆1的再次锁紧,横杆1实现固定且不发生转动。优选地,横杆的第二端的侧边为圆弧侧边,所述圆弧侧边的圆心与销轴4同心。圆弧侧边的设置可在横杆角度调整过程中进行转动时所需要的空间减小,减小尺寸以使结构更简单紧凑。优选地,所述固定板2为凹字型板,所述凹字型板的设有两个对称的支脚。凹字型板的设置有利于减小整体结构的材料,降低训练装置整体的重量,便于患者训练时进行携带,减轻了患者训练时的负担,提高了训练效果。优选地,所述连接带6等距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长度调节孔的设置可实现对脚踢球布置高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提高了训练装置的适应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横杆1的第二端的一侧边为呈阶梯型的斜侧面12,斜侧面12上设有凹凸侧边11,凹凸侧边11的形状由手握持时手的姿态所限定。凹凸侧边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手部握持的舒适度和作用力,使患者在进行脚踢球训练时训练装置更稳定。优选地,凹凸侧边设有防滑颗粒。防滑颗粒可提高手部握持时的稳定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锁紧装置嵌设于支撑板3上的竖直布置的滑槽8内,锁紧装置能够沿所述滑槽8移动。嵌设布置的锁紧装置可提高锁紧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埋设在支撑板内的锁紧装置可减小整体结构尺寸,使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竖直布置的滑槽结构限制了锁紧装置的运行轨迹,确保其在调节过程中不发生偏移,提高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凹槽10的形状由卡杆9的形状所限定,且凹槽10沿以销轴4为圆心的圆周径向等距布置。卡杆于凹槽的紧密配合能够提高横杆锁紧时卡杆于凹槽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锁紧时横杆的稳定性。圆周径向等距布置的凹槽能够使横杆在沿销轴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凹槽的中心位置与销轴之间的距离相等,即两相邻凹槽之间的转动角度相等,提高了横杆角度调整过程中的准确度。优选地,所述卡杆为圆柱杆,所述凹槽的开口最大距离等于圆柱杆的直径。圆柱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凹槽内的滑入与滑出,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横杆1的第一端设有若干段鱼竿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够缩回所述横杆1内部。等距布置的连接孔可实现脚踢球与身体之间距离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训练要求。例如,当需要行进训练时,可先进行行走过程中脚部抬起位置的测试,测试完成后将连接带固定至测试位置;当需要进行高抬腿训练时,由于脚部伸直,此时脚尖离身体正面的距离较远,可将连接带固定至靠近横杆的第一端的连接孔中;当需要进行原地踏步训练时,由于此时作用于脚踢球的部位为膝盖,因此患者与脚踢球的作用位置离身体正面较近,可将连接带固定至远离横杆的第一端的连接孔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支撑板3为阶梯型板,横杆1的铰接位置位于阶梯部上,且铰接后的横杆1和支撑板3的阶梯部的总厚度等于支撑板3的最大厚度。阶梯型支撑板的设置有利于将横杆的铰接部限制在支撑板的两相对表面之间,以节约安装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5所示,卡杆9延伸至支撑板3的侧面之外,卡杆9与直杆呈直角固定连接。卡杆延伸至支撑板之外可提高手部与卡杆之间的作用空间,便于进行横杆角度的调节。优选地,所述直杆为长方体条状杆。条状杆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卡杆9与直杆固定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固定板2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14。固定孔的设置可将训练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墙壁或固定支架上,拓宽了训练装置的适用场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训练装置还包括支座组件,支座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竖直设有支座16和竖杆17,竖杆17通过固定孔14与固定板2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支座组件,提高了训练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患者可以不用使用手部对训练装置进行握持,减轻了患者的训练负担。优选地,所述竖杆顶部设有连接横杆20,所述连接横杆20通过支座固定销18与所述竖杆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20两端对称设有紧固孔19,所述紧固孔19位置与所述固定孔14相对应进行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训练装置还包括腰佩组件,腰佩组件包括腰佩带21。例如,型号为lp711a的腰佩带。腰佩组件可实现将训练装置固定在身体上,可随患者的训练过程中行进,减少了单纯只靠手部握持时的作用力,防止患者快速出现疲劳感而降低训练效果。优选地,所述腰佩带21上设有卡袋22,所述卡袋22位置与所述固定板2的两支脚相适应。卡袋的设置有利于训练装置的固定,防止其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脱离。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帕金森病患者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进行帕金森脚踢球的康复训练时,与现有的康复训练方式不同的是,现有技术通过线性排布的激光或排线用作训练参照,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进行脚踢球的训练感知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训练时的获得感,也增强了患者的信心。本实用新型最简单的一种使用状态是,将横杆从固定装置上拆卸下来,此时该训练装置包括横杆、连接带和脚踢球。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其具有稍强的运动能力,只需要通过手持横杆的第二端上握持部并在行走训练过程中反复使用脚背踢中脚踢球进行康复训练。该方法简单且患者的训练感知效果显著。而对于患病程度较重的患者来说,在行进训练过程中需要手扶支撑物才能实现行走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便不能继续手持上述装置进行康复训练。而对于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的腰佩组件可实现训练装置在身体上的固定作用,通过将固定板上的支脚卡入腰佩带上的卡袋中,患者便可实现一边手扶支撑物,一边进行脚踢球的康复训练。而对于室内空间狭小不能进行行进中的脚踢球康复训练时,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组件将训练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支座组件上的紧固孔和固定孔将训练装置固定在支座组件上,便可原地进行高抬腿、原地踏步等脚踢球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可更换不同固定使用形式,满足患者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