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425发布日期:2020-09-11 22: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杠铃架,包括两个杠铃架本体(1)、一个杠铃杆(2)和若干杠铃片(3),所述杠铃架本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杠铃杆(2)穿过的竖直的腰型孔(11),所述杠铃片(3)均匀分布在所述杠铃杆(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架本体(1)上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可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4)和控制所有所述滑动组件(4)是否能够滑动的限位杆(5),当一个或多个所述滑动组件(4)滑入所述腰型孔(11)时,所述腰型孔(11)被分割为多个单独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架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穿孔(12)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穿孔(13),所有所述第一穿孔(12)和所有所述第二穿孔(13)分布在所述腰型孔(11)的两侧且一一对应,所述滑动组件(4)包括开设有竖直穿孔(411)的第一滑杆(41)、拉簧(42)、第二滑杆(43)和压簧(44),所述第一滑杆(41)通过所述拉簧(42)与所述第一穿孔(1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杆(43)通过所述压簧(44)与所述第二穿孔(13)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5)与所述竖直穿孔(411)滑动配合;

初始时,所述第一滑杆(41)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2)内,所述第一滑杆(41)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后侧壁上,所述限位杆(5)伸入所述竖直穿孔(411)以限制所述第一滑杆(41)滑动,此时所述拉簧(42)被拉伸,所述第二滑杆(43)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3)内,所述第二滑杆(43)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前侧壁上,所述压簧(44)未被压缩;调高高度时,所述限位杆(5)向上滑动并脱离所述竖直穿孔(411),所述拉簧(42)的回弹力将所述第一滑杆(41)向前推动,所述第一滑杆(41)的前端通过所述腰型孔(11)后进入所述第二穿孔(13);调低高度时,按压所述第二滑杆(43)使其撞击所述第一滑杆(41),所述第一滑杆(41)向后滑动并远离所述腰型孔(11),所述限位杆(5)向下滑动进入所述竖直穿孔(411),此时所述压簧(44)被压缩,松手后通过所述压簧(44)的回弹力使所述第二滑杆(43)回复初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41)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12),所述第二滑杆(43)的前端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块(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架本体(1)上设置有定滑轮(61)、连接绳(62)和拉环(63),所述定滑轮(61)固定设置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顶端,所述连接绳(6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62)的另一端经所述定滑轮(61)后与所述拉环(6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导向槽(14)和第二导向槽(15),所述第一导向槽(14)位于所述定滑轮(61)和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槽(15)位于所述定滑轮(61)和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前端面之间,所述连接绳(62)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向槽(14)、所述定滑轮(61)、所述第二导向槽(15)后与所述拉环(6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架本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杆(5)穿设的圆环(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铃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辅助组件(7),所述辅助组件(7)包括从下到上分布的底座(71)、气缸(72)和安装块(73),所述气缸(72)驱使所述安装块(73)上下移动,所述安装块(73)上固定设置有配重块(74)和横杆(75),所述横杆(75)与所述杠铃杆(2)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杠铃架,包括两个杠铃架本体、一个杠铃杆和若干杠铃片,所述杠铃架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杠铃杆穿过的竖直的腰型孔,所述杠铃片均匀分布在所述杠铃杆的两端,所述杠铃架本体上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可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和控制所有所述滑动组件是否能够滑动的限位杆,当一个或多个所述滑动组件滑入所述腰型孔时,所述腰型孔被分割为多个单独的通孔;优点是杠铃杆的初始高度可调节,适用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缪洲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