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7542发布日期:2020-09-29 09:3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锻炼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保健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有利条件,防止不利因素,促进和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综合性防治医学,以7岁以下小儿为重点,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的保健,促使儿童在体格、认知、情感、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对儿童进行肢体锻炼,进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全身的各关节活动能力,而现有的辅助锻炼装置功能单一,锻炼效果和趣味性一般,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通过本装置对儿童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提高儿童的整体的协调性,增强了锻炼效果,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球入框的场景,增加儿童的锻炼的趣味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包括底板、立板、驱动机构、座椅、支座、滑块,所述立板设置于底板一端并与底板连接,所述立板上设有球筐,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滑块设置于凹槽中,所述支座设置于滑块的上方并延伸至凹槽外部,所述支座上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座椅底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支座端部,使用时,儿童坐在座椅中,通过下肢使驱动机构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座椅随之运动,使儿童上肢持有球,引导儿童向有球筐的一侧运动,将球放入到球筐中,实现球入框的场景,增加儿童的锻炼的趣味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够对儿童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提高儿童的整体的协调性,增强了锻炼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转轴、曲柄、脚踏板、第二齿轮、第二转轴、第三齿轮、齿条、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设置于支座端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设置于保护罩内部,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上方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设置于第一齿轮上,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穿过保护罩延伸至保护罩外部,所述曲柄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两端,两个曲柄之间的角度为180°,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曲柄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对脚踏板用力带动整个驱动机构运动,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设置于第二齿轮上,第二转轴两端均穿过保护罩延伸至保护罩外部,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齿条设置于第三齿轮上下两侧且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在齿条上往复运动,带动座椅靠近或远离球筐。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两端设有限位杆,通过限位杆对第三齿轮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约束,防止第三齿轮与齿条分离,从而保证了驱动机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齿条、限位杆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固定在齿条上,防护罩上设有环形槽,第二转轴穿过防护罩在环形槽中运动,通过防护罩避免了其他儿童误触到第三齿轮与齿条中,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设有槽孔,槽孔内部设有立杆,球筐固定在立杆上,所述槽孔内部远离座椅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用于将立杆固定到槽孔中,立杆能够带动球筐上下高度调节,与座椅上的儿童形成高度差,进行投篮的操作,增加了装置的趣味性。

优选的,所述立板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框,收集框位于球筐的正下方,通过球筐的球向下落入到收集框中,便于球的收集与整理。

优选的,所述座椅一端固定设有防护栏,防止儿童在座椅上滑动,儿童还可以握持防护栏只进行下肢训练,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带动座椅上下运动调节座椅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有滚轮,滚轮通过第三转轴安装在通槽两侧壁上,滚轮底部与凹槽底部抵接,通过滚轮使滑块由之前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少了滑块与凹槽的摩擦力,便于座椅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部两端固定设有弹簧,避免滑块运动过快对儿童造成伤害,通过弹簧对滑块进行缓冲,提高了使用时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行走轮,便于装置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装置对儿童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提高儿童的整体的协调性,增强了锻炼效果,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球入框的场景,增加儿童的锻炼的趣味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齿条的两端设有限位杆,通过限位杆对第三齿轮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约束,防止第三齿轮与齿条分离,从而保证了驱动机构的稳定性。

3)第三齿轮、齿条、限位杆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固定在齿条上,防护罩上设有环形槽,第二转轴穿过防护罩在环形槽中运动,通过防护罩避免了其他儿童误触到第三齿轮与齿条中,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4)立板上设有槽孔,槽孔内部设有立杆,球筐固定在立杆上,所述槽孔内部远离座椅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用于将立杆固定到槽孔中,立杆能够带动球筐上下高度调节,与座椅上的儿童形成高度差,进行投篮的操作,增加了装置的趣味性。

5)立板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框,收集框位于球筐的正下方,通过球筐的球向下落入到收集框中,便于球的收集与整理。

6)座椅一端固定设有防护栏,防止儿童在座椅上滑落,儿童还可以握持防护栏只进行下肢训练,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7)支撑杆为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带动座椅上下运动调节座椅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8)滑块的底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有滚轮,滚轮通过第三转轴安装在通槽两侧壁上,滚轮底部与凹槽底部抵接,通过滚轮使滑块由之前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少了滑块与凹槽的摩擦力,便于座椅的移动。

9)凹槽内部两端固定设有弹簧,避免滑块运动过快对儿童造成伤害,通过弹簧对滑块进行缓冲,提高了使用时安全性。

10)底板底部设有行走轮,便于装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中立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中座椅及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板;21、槽孔;3、立杆;4、球筐;5、锁紧螺栓;6、驱动机构;601、第一齿轮;602、第一转轴;603、曲柄;604、脚踏板;605、第二齿轮;606、第二转轴;607、第三齿轮;608、齿条;609、限位杆;610、保护罩;611、防护罩;6111、环形槽;7、座椅;8、支撑杆;9、支座;10、滑块;11、通槽;12、滚轮;13、第三转轴;14、防护栏;15、收集框;16、凹槽;17、行走轮;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立板2、驱动机构6、座椅7、支座9、滑块10,所述立板2设置于底板1一端并与底板1连接,所述立板2上设有球筐4,所述立板2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框15,收集框15位于球筐4的正下方,通过球筐4的球向下落入到收集框15中,便于球的收集与整理,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凹槽16,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行走轮17,便于装置的移动,所述滑块10设置于凹槽16中,所述支座9设置于滑块10的上方并延伸至凹槽16外部,所述支座9上方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端与座椅7底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于支座9端部,所述支撑杆8为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带动座椅7上下运动调节座椅7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所述座椅7一端固定设有防护栏14,防止儿童在座椅7上滑落,儿童还可以握持防护栏14只进行下肢训练,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使用时,儿童坐在座椅7中,通过下肢使驱动机构6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座椅7随之运动,使儿童上肢持有球,引导儿童向有球筐4的一侧运动,将球放入到球筐4中,实现球入框的场景,增加儿童的锻炼的趣味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够对儿童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提高儿童的整体的协调性,增强了锻炼效果,所述立板2上设有槽孔21,槽孔21内部设有立杆3,球筐4固定在立杆3上,所述槽孔21内部远离座椅7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5,锁紧螺栓5用于将立杆3固定到槽孔21中,立杆3能够带动球筐4上下高度调节,与座椅7上的儿童形成高度差,进行投篮的操作,增加了装置的趣味性。

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01、第一转轴602、曲柄603、脚踏板604、第二齿轮605、第二转轴606、第三齿轮607、齿条608、保护罩610,所述保护罩610固定设置于支座9端部,所述第一齿轮601与第二齿轮605均设置于保护罩610内部,第一齿轮601位于第二齿轮605上方且第一齿轮601与第二齿轮605啮合,所述第一转轴602固定设置于第一齿轮601上,第一转轴602的两端均穿过保护罩610延伸至保护罩610外部,所述曲柄603设置于第一转轴602的两端,两个曲柄603之间的角度为180°,所述脚踏板604设置于曲柄远离第一转轴602的一端,通过对脚踏板604用力带动整个驱动机构6运动,所述第二转轴606固定设置于第二齿轮605上,第二转轴606两端均穿过保护罩610延伸至保护罩610外部,所述第三齿轮607设置于第二转轴606的两端,所述齿条608设置于第三齿轮607上下两侧且与第三齿轮607啮合,第三齿轮607在齿条608上往复运动,带动座椅7靠近或远离球筐4,所述齿条608的两端设有限位杆609,通过限位杆609对第三齿轮607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约束,防止第三齿轮607与齿条608分离,从而保证了驱动机构6的稳定性,所述第三齿轮607、齿条608、限位杆609外部设有防护罩611,防护罩611固定在齿条608上,防护罩611上设有环形槽6111,第二转轴606穿过防护罩611在环形槽6111中运动,通过防护罩611避免了其他儿童误触到第三齿轮607与齿条608中,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所述滑块10的底部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内部设有滚轮12,滚轮12通过第三转轴13安装在通槽11两侧壁上,滚轮12底部与凹槽16底部抵接,通过滚轮12使滑块10由之前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少了滑块10与凹槽16的摩擦力,便于座椅的移动,所述凹槽16内部两端固定设有弹簧18,避免滑块10运动过快对儿童造成伤害,通过弹簧18对滑块10进行缓冲,提高了使用时安全性。

一种用于儿童保健辅助锻炼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将儿童放到座椅上,通过调节杆调整座椅的高度,使儿童下肢脚步能够完全接触到脚踏板,踩动脚踏板带动曲柄与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运动,使第三齿轮在齿条上运动,驱动机构通过支座与滑块连接,从而带动滑块在凹槽中运动,通过脚踏板正向与反向用力,使得座椅接近或远离立板,使儿童手持球,引导儿童向立板一侧运动,将球放入到球筐中,通过调节篮筐的高度,可以进行投篮动作,增加了儿童的趣味性,对儿童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提高儿童的整体的协调性,增强了锻炼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